作者简介
徐艺乙, 生于1956年9月,江苏省南通
市人,汉族。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任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民艺研究室主
任、《(中国民间工艺》编辑部主任、南京
博物院民膜民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
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艺
美术、民俗艺术、’民间物质文化研究,出版
编著、专著、译著三十余部。其中,《中国
民间美术全集·用品卷》、《c中国民间美
术全集-王具卷)》获1993年度全国“五个’
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第
三届科研成果特别奖、首届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c中国清魂官
章 民俗文物的分类问题
分类,也叫做“归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依据
某些原则,根据事物的异同划分类别,并阐明各类事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中,各类事物虽然可以视为“同出于一”,却“所为各
异”①。通过科学的分类,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事物发
展的规律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某项事物以
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科学和相关学科进一步发展的
趋势。对事物进行分类,是所有事物在科学研究进程
中的基础工作,民俗文物暨民间物质文化的研究也不
能例外。
**节一般分类的历史与分类的方法
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是在人类自身的进化过程
中积累起来的。早期的人类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
原因,活动的半径受到很大限制,但所接触到的各种新
鲜的事物已足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多样性。在长时间
的为了生存而进行劳作的过程中,人们依据对自然界
物种的识别,对与他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密切联系的各
种事物给予名称,由此逐步建立起一个以生活环境中
的植物、动物等的整套词汇为中心的极为实用的知识
体系,并且通过口头的方式广为传播。这些以能否食用的植物
和动物以及其他生活资料为主要内容的词汇,虽然有着很大的
局限性,却非常实用,能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
利,同时,也构建了*初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体现着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的文明传统。一般看来,在农耕民族的词汇中,以植物
栽培和动物驯养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多见;游牧民族的词汇则反
映出对野生动物和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着更多的了解;居住
在海边的部族很可能对潮汐带来的海洋生物有着相当专业的知
识;而生活在丛林中的土著有可能对林间的鸟类习性了如指掌。
这样的文明传统所体现着的多样性特征,一直延续到今天。
人类在自然界中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通过自然来营造生
活的能力逐步增强的同时,人类也逐渐地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事
物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若是不能列出名目,便无从认识,也难
以利用。“凡事有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也。分理一失,乱由之
生②。”于是,在人们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分类的学问和分
类的方法。在中国,分类学的传统主要体现在知识、文献等领域
中;而在西方,分类学的知识则在博物学、生物学等领域内得到
充分应用。
华夏民族的先民们为寻找生活资料而形成了对自然物进行
“选择”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使得中国人对自然物理的性质
有着深切的认识,从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知识的谱系。
“方以类别,物以群分”③的朴素观念,便是古代中国人对分类的
基本认识,这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处置各
类事件、事物以及编纂图书的过程中广为应用。春秋战国时期
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通常被看作是哲学范畴的知识,但也不妨
将其看作是*早的自然物分类体系,因为“天有五行,水、火、
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④。相传在西周时期就已缀辑
成篇、汉代初年又经多人增补的《尔雅》一书,是中国人*早采
用分门别类的方式编成的训解词义的书。书中分列释诂、释言、
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
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19个门类,对当时人们
的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的名称及其字或词的含义,进行了不同
程度的解释。其中,释虫、释鱼、释鸟、释兽与动物的类别有关,
释虫包括了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释鱼包括各种海水鱼和淡水鱼、
两栖动物、低级脊椎爬行动物及鲸、虾、蟹、贝等;释鸟涵盖了各
种飞禽;释兽专指哺乳动物。这样的编排方式也可以视为中国
古代*早的动物分类,与瑞典博物学家卡洛鲁斯·林耐⑤在
1750年代确立的六纲系统相比较,这样的分类只是少列了两栖
纲和蠕虫纲两种。在汉代初年编辑的《诗(经)》是中国*早的
诗歌总集,共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
歌305篇,成书时将其分成风、赋、比、兴、雅、颂⑥6类编排,大概
是*早的诗歌艺术的分类了。
老照片-第一一0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
武则天夺权-血腥的盛唐-3 本书特色 ★《血腥的盛唐3》讲述武则天夺权始末。★即使你没有读过《血腥的盛唐1》《血腥的盛唐2》,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血腥的盛唐3》...
春秋正辞 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本书特色 庄存与、孔广森编著的《春秋正辞春秋公羊经传通义》旁通诸家,兼采《左》、《谷》,揭示《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并从政治伦理、...
现代卷-山东通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山东地方史文库》历经三年多努力,终于正式付梓,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距今四五...
池孟彬先生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
《燃烧的大洋》内容简介:1941年12月7日清晨,习惯了军事演习的火奴鲁鲁居民,像往常一样从嘈杂的炮火声中醒来。他们并未意识到,一
《微南京·纸上金陵》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南京城历史、文化的作品集。作者通过自己收藏的有关南京的老广告,来还原过往南京的风俗
《玩具》内容简介:中国民间玩具历史久远,在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发展成熟。它植根于民俗之中,在民间流传、发展、演变,它出自民间
《鲸背月色》内容简介:阿克曼跟随生物学家去大自然中欣赏与研究蝙蝠、鳄、鲸、企鹅这四种动物,在幽深的山洞里观察2000万只倒挂着
《老鼠什么都知道》内容简介:一个在微信公众号与微博账号不定时更新的同名漫画账号。故事主要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的某一栋
蒙古秘史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成吉思汗先祖谱系、传说及事迹,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汗的事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游牧狩猎诸部落,尤其是蒙古诸部落的社会发展、...
人生边上:钱锺书、杨绛档案 本书特色 1.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而不群。2.对独立思考的执守、对人生百味的达观,浸透纸背;寥寥数...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本书特色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内容简介 本书的面世影响深远,中文版与翌年出版的英文译本广...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1951年-1981年:19:天津某粮管干部工作笔记摘编(一)工资福利部分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第19集收录的是&ldquo...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本书编者参考了众多史料,尽量摒弃了那些陈腐过时的无益信息,保留下清晰完整的时空脉络,挑选出曲折丰富的故事素材,极力为您提供一套历史知识的入门...
目录近代史资料文库:第一卷荣相国事实记略近代中国自开通商口岸史料热河密札端方密函闻尘偶记述德笔记东行日记南屋述闻德宗请脉
看过《最长的一天》这部作品的人都曾被它深深震撼,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典范和世界战争纪实的巅峰之作,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
话说中国 新世纪的曙光(下)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
《铁如意馆随笔 铁如意馆手钞书目》内容简介:本册收书两种,皆为张宗祥先生毕生掌管图书馆、整理抢救古籍时,所作的提要式目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