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933年10月一1935年4月为苏维埃参加红军
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入侵中国.
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诞生,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世界**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瑞士人帕西,表彰他在创建这两个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个人为和平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于农历1917年腊月14日(公历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二龙场王家湾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王维赢,母亲王席氏.我大名叫王扶春,有两个弟弟,大弟王扶宣,小弟王扶兴.
人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这是命.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界缺失秩序,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争与革命不断的年代.他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前两个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他也不知道在他3岁的时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也无法想像自己——一个四川农民的儿子会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样,同这个政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07页1932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及5个旅,约30万人,对红军豫鄂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4页1932年10月10日,张国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黄柴畈主持召开会议,提出红军主力"暂时离开苏区"向外线作战,伺机打回苏区的主张.会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翻越秦岭,渡过汉水,历时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进入四川北部地区,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5页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转移使我的父亲,一个四川农民儿子的命运,随着红军的到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多种,多次选择,也可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一个你再也改变不了的命运.也许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好的选择就是革命,社会需要变革现状,人需要改变命运.
1933年5、6月,麦子都收了,外面有好多人"逃难",跑到我们二龙场.到处传说红军来了,在老观场、鸡山梁一带,仗打得很厉害.当时国民党污蔑宣传说:"红军是‘乌棒老二’(四川的俗称,土匪的意思)","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老配小,小配老"."朱毛要八个人抬,每天要吃两个娃娃……".
红军快打到我们那儿时,村里好多人害怕得很,都跑了.我们家人当时没跑,往哪跑呢?又没有钱,往哪跑也不行,干脆听天由命,也就不跑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取得四川省阆中县鸡山梁战斗的胜利之后,乘胜占据二龙场.
——<红军在阆中>,中共阆中县委党史工委办公室10N红军来了以后,对老百姓挺好,他们讲红军的好处,穷苦人分好田地,不当"发财人"的牛马,子子孙孙不出款子,就是不缴税,那多好,大家也就不怕了.
红军很快在我们那里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起了童子团、赤卫队,维护地方的治安.我当时就参加了童子团,就是儿童团.童子团都是1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娃娃,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让参加童子团,"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那时说"发财人"的儿子就是反革命,所以"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我们童子团每人都有杆红缨枪,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查坏人.路条上有苏维埃负责人签名才管用.我先是童子团的组长,参加的人多了以后,又让我当了童子团团长.当时我们主要是在九店子山上站岗,几个人一班,四班倒换.
我们童子团放哨有戒严穷人分田地富人不心甘派些反动派进来当侦探企图探消息破坏我政权时时要注意岗哨要加严就是亲父母盘问也要严五里一哨棚联系要取好三人一分班四班轮流换岗哨站得严反动跑不掉敌人消灭完大家都逍遥——<阆中红军录>,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55页,摘录自少共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的《童子团站岗读本》后来要组织游击队,就从我们童子团中抽了一些人,我就参加了游击队.那时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富农家的粮食,我们整天跟着苏维埃的头头出去,把富农、地主家的粮封了,做公粮.给穷人分田地,我跟着跑腿、量地.我家当时也分了地,全家人高兴得很.你想,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我当时参加童子团、游击队,家人都支持得很.
当时苏维埃组织"扩红"运动,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子子孙孙不出款子(税),分好田地;家属受优待;穷人坐天下;吃穿不发愁.还给红军的家属发了《优待证》,在当时有不少用,可以在红军合作社买东西,是半价;可以分好地,有人代耕土地,有好些优待.解放后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红军发了《优待证》,这是老传统,红军说话算数.
我的面前有三个《优待证》:一是1934年腊月17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给参加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王保安的家属《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的照片,现存于四川阆中县文化馆:二是1964年元月18日西安市民政局、商业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军官退伍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三是1979年3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优待商品购买证》.
父亲说,红军时期的《优待证》没有了,解放后政府发给他的《优待证》,如今留着,是个纪念.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商品紧缺.
可依然对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实行优待商品购买的办法.我们兄弟常拿着父亲的《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到市场上排队买肉.因为持有《优待证》的人也多,有《优待证》也得半夜起来穿着大衣去排队,每次苦苦挨到早上八点,等到肉店开门时,眼巴巴地盯着肉店木架子上今天挂了几片肉.因为一人一次只允许买两斤,而且总是先卖两个没有《优待证》的,再卖一个有优待证的,做到基本公平,所以有《优待证》的人也常常买不到肉.同学为了能买到肉,就来借《优待证》.那时父亲知道儿子把《优待证》借给别人用,就说:"谁都想吃肉,也是没得办法.啥时候,人人都有《优待证》就好喽."当时大搞"扩红"运动,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唱歌、贴标语、唱大戏,动员老百姓自愿参加红军,热闹得很.一天下午,我们游击队的三四个娃娃一商议,都想当红军,就一起跑到二龙场街上红军的驻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我们谁都没跟父母说,害怕告诉了父母,不让我们去当兵.你想,当兵不是参加儿童团、游击队,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可当兵打仗,谁也不知道个怕,人这一辈子就得闯一下,所以我们都是偷跑去的,就是想参加红军,也不懂那么多的道理,都觉得红军好,老百姓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1933年的9、10月间,这个时间忘不了.
……
我虽然只是一个兵,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也是我的愿望.这些经历还是要说一说,如果不说说,对不起死去的战友,他们讲不了话喽,不要忘了那些永远不会再说话的战友.
一个从15岁当兵打仗,经历了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浴血生涯的老兵.这位老兵成长在一个特殊的军队之中,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军队,它不仅是能征善战的军队,有着一批勇敢无畏的战士;又是宣传队,有着一批自觉自愿接受并传播理想的战士;它更是一所大学校,它把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农民,培育成能文能武的革命者.我要记述的是一个一辈子用兵的眼光看世界,用兵的思维想世界的老兵.
**章
1933年10月一1935年4月为苏维埃参加红军
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入侵中国.
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诞生,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世界**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瑞士人帕西,表彰他在创建这两个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个人为和平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于农历1917年腊月14日(公历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二龙场王家湾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王维赢,母亲王席氏.我大名叫王扶春,有两个弟弟,大弟王扶宣,小弟王扶兴.
人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这是命.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界缺失秩序,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争与革命不断的年代.他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前两个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他也不知道在他3岁的时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也无法想像自己——一个四川农民的儿子会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样,同这个政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07页1932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及5个旅,约30万人,对红军豫鄂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4页1932年10月10日,张国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黄柴畈主持召开会议,提出红军主力"暂时离开苏区"向外线作战,伺机打回苏区的主张.会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翻越秦岭,渡过汉水,历时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进入四川北部地区,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5页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转移使我的父亲,一个四川农民儿子的命运,随着红军的到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多种,多次选择,也可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一个你再也改变不了的命运.也许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好的选择就是革命,社会需要变革现状,人需要改变命运.
1933年5、6月,麦子都收了,外面有好多人"逃难",跑到我们二龙场.到处传说红军来了,在老观场、鸡山梁一带,仗打得很厉害.当时国民党污蔑宣传说:"红军是‘乌棒老二’(四川的俗称,土匪的意思)","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老配小,小配老"."朱毛要八个人抬,每天要吃两个娃娃……".
红军快打到我们那儿时,村里好多人害怕得很,都跑了.我们家人当时没跑,往哪跑呢?又没有钱,往哪跑也不行,干脆听天由命,也就不跑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取得四川省阆中县鸡山梁战斗的胜利之后,乘胜占据二龙场.
——<红军在阆中>,中共阆中县委党史工委办公室10N红军来了以后,对老百姓挺好,他们讲红军的好处,穷苦人分好田地,不当"发财人"的牛马,子子孙孙不出款子,就是不缴税,那多好,大家也就不怕了.
红军很快在我们那里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起了童子团、赤卫队,维护地方的治安.我当时就参加了童子团,就是儿童团.童子团都是1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娃娃,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让参加童子团,"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那时说"发财人"的儿子就是反革命,所以"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我们童子团每人都有杆红缨枪,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查坏人.路条上有苏维埃负责人签名才管用.我先是童子团的组长,参加的人多了以后,又让我当了童子团团长.当时我们主要是在九店子山上站岗,几个人一班,四班倒换.
我们童子团放哨有戒严穷人分田地富人不心甘派些反动派进来当侦探企图探消息破坏我政权时时要注意岗哨要加严就是亲父母盘问也要严五里一哨棚联系要取好三人一分班四班轮流换岗哨站得严反动跑不掉敌人消灭完大家都逍遥——<阆中红军录>,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55页,摘录自少共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的《童子团站岗读本》后来要组织游击队,就从我们童子团中抽了一些人,我就参加了游击队.那时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富农家的粮食,我们整天跟着苏维埃的头头出去,把富农、地主家的粮封了,做公粮.给穷人分田地,我跟着跑腿、量地.我家当时也分了地,全家人高兴得很.你想,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我当时参加童子团、游击队,家人都支持得很.
当时苏维埃组织"扩红"运动,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子子孙孙不出款子(税),分好田地;家属受优待;穷人坐天下;吃穿不发愁.还给红军的家属发了《优待证》,在当时有不少用,可以在红军合作社买东西,是半价;可以分好地,有人代耕土地,有好些优待.解放后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红军发了《优待证》,这是老传统,红军说话算数.
我的面前有三个《优待证》:一是1934年腊月17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给参加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王保安的家属《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的照片,现存于四川阆中县文化馆:二是1964年元月18日西安市民政局、商业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军官退伍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三是1979年3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优待商品购买证》.
父亲说,红军时期的《优待证》没有了,解放后政府发给他的《优待证》,如今留着,是个纪念.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商品紧缺.
可依然对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实行优待商品购买的办法.我们兄弟常拿着父亲的《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到市场上排队买肉.因为持有《优待证》的人也多,有《优待证》也得半夜起来穿着大衣去排队,每次苦苦挨到早上八点,等到肉店开门时,眼巴巴地盯着肉店木架子上今天挂了几片肉.因为一人一次只允许买两斤,而且总是先卖两个没有《优待证》的,再卖一个有优待证的,做到基本公平,所以有《优待证》的人也常常买不到肉.同学为了能买到肉,就来借《优待证》.那时父亲知道儿子把《优待证》借给别人用,就说:"谁都想吃肉,也是没得办法.啥时候,人人都有《优待证》就好喽."当时大搞"扩红"运动,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唱歌、贴标语、唱大戏,动员老百姓自愿参加红军,热闹得很.一天下午,我们游击队的三四个娃娃一商议,都想当红军,就一起跑到二龙场街上红军的驻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我们谁都没跟父母说,害怕告诉了父母,不让我们去当兵.你想,当兵不是参加儿童团、游击队,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可当兵打仗,谁也不知道个怕,人这一辈子就得闯一下,所以我们都是偷跑去的,就是想参加红军,也不懂那么多的道理,都觉得红军好,老百姓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1933年的9、10月间,这个时间忘不了.
……
凯尔特的曙光 本书特色 叶芝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英语诗人他一生所写的情诗,都是为了一个女人全世界都对他青眼有加,她却只肯给他一记白眼华丽浪漫皆是一位天才赞美令他终...
器物里的旧光阴 本书特色《器物里的旧光阴》分为两辑,一辑是皖南的器物,一辑是皖南的村落。在村落这一辑中,作者的笔端带有深深的怀旧和亲情感,是童年皖南的乡村忆旧。...
W-C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本书特色 孙犁的作品从许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劳动者,尤其是农村青年妇女...
繁星:春水 本书特色 《繁星·春水》包含了两本诗集《繁星》和《春水》,另外还收录了冰心其他诗歌的精选。本书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
作者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开专栏“看诗不分明”。“不分明”取自《子夜歌四十二首》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字里行间弥漫
冰点’03 本书特色 这第三本《冰点》选集出版,使我有机会将1998年6月至今的全部《冰点》报道阅览一遍,一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那一个个人物和事件,甚至许多...
老舍小说·散文 本书特色 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极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创作并不如其它作家那样由短篇小说或散文为真正开端,而是出手主以《老张的哲学》、《二马》等长篇小...
《毒药手帖》内容简介:不可告人的犯罪狂想,大开眼界的毒杀百科 贪婪,爱欲,信仰,权谋…… 东洋鬼才涩泽龙彦,以毒药之名书写文
无桨行舟 本书特色 瑞典版《相约星期二》,一部逾越痛苦、忧伤与无奈的生死遗言!在感人肺腑的倾诉与脉脉的抚慰之下,意志做舟,真情为桨,当然,幸福就是无限的。 “死...
《芒克的诗》内容为:按照艾兹拉·庞德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要成为诗人,他首先应该做的事就是:在十六岁以前把所有可能读到的好诗
《重新定义九型人格》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九型人格的书,作者通过本书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的模式化的情绪冲动过程—
横越美国 本书特色 《横越美国》为游记作品,叙述了一九六O年代,在法国鬈毛狗“查理”的陪伴下,作者约翰·斯坦贝克从美国东北部缅因州的*北角旅行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是黄节先生为谢灵运诗所作的笺注。文本部分,系黄节根据明万历焦竑本《谢康乐集》中的诗歌部分重新编
《像唐诗一样生活》内容简介:诗歌作为中国人一种神奇的精神载体,在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为智者所喜爱,除了其“言志”、
罗曼.罗兰文钞 本书特色 这无疑属于那种一生中应该多次阅读的书。长夜无边,油灯如豆。万籁俱寂,又默然闻雷。罗曼·罗兰那些“超出混战”、“保卫家园”、“精神独立”...
禅思哲理卷-唐诗宝鉴 本书特色 《唐诗宝鉴·禅思哲理卷》:《唐诗宝鉴》 (**辑)——经典欣赏六部:鉴古察今卷,主要为咏史、怀古、时事、时评、风俗类等壮志凌云卷...
岂有此理 本书特色 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奇书,作者被三代皇帝定为离经叛道、视为眼中钉,被迫逃亡数十载。一部被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钦定的禁书。岂有此...
阅读的烦恼-张炜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作家张炜的两组重要艺术随笔:《阅读的烦恼》是作家几十年来阅读外国经典作家时的随感,文章较多地融入了主体的生命体验和艺...
《敦煌小说合集》内容简介:敦煌文献的发现,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前所未见的新鲜资料。一九〇九年九月,继英人斯坦
愿人心温暖,万物复苏 本书特色 常常微笑,常常喜乐。微笑,是好天气。微笑,是与花予水。所谓人心温暖,其实,就是有爱吧——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东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