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933年10月一1935年4月为苏维埃参加红军
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入侵中国.
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诞生,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世界**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瑞士人帕西,表彰他在创建这两个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个人为和平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于农历1917年腊月14日(公历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二龙场王家湾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王维赢,母亲王席氏.我大名叫王扶春,有两个弟弟,大弟王扶宣,小弟王扶兴.
人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这是命.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界缺失秩序,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争与革命不断的年代.他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前两个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他也不知道在他3岁的时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也无法想像自己——一个四川农民的儿子会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样,同这个政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07页1932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及5个旅,约30万人,对红军豫鄂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4页1932年10月10日,张国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黄柴畈主持召开会议,提出红军主力"暂时离开苏区"向外线作战,伺机打回苏区的主张.会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翻越秦岭,渡过汉水,历时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进入四川北部地区,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5页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转移使我的父亲,一个四川农民儿子的命运,随着红军的到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多种,多次选择,也可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一个你再也改变不了的命运.也许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好的选择就是革命,社会需要变革现状,人需要改变命运.
1933年5、6月,麦子都收了,外面有好多人"逃难",跑到我们二龙场.到处传说红军来了,在老观场、鸡山梁一带,仗打得很厉害.当时国民党污蔑宣传说:"红军是‘乌棒老二’(四川的俗称,土匪的意思)","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老配小,小配老"."朱毛要八个人抬,每天要吃两个娃娃……".
红军快打到我们那儿时,村里好多人害怕得很,都跑了.我们家人当时没跑,往哪跑呢?又没有钱,往哪跑也不行,干脆听天由命,也就不跑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取得四川省阆中县鸡山梁战斗的胜利之后,乘胜占据二龙场.
——<红军在阆中>,中共阆中县委党史工委办公室10N红军来了以后,对老百姓挺好,他们讲红军的好处,穷苦人分好田地,不当"发财人"的牛马,子子孙孙不出款子,就是不缴税,那多好,大家也就不怕了.
红军很快在我们那里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起了童子团、赤卫队,维护地方的治安.我当时就参加了童子团,就是儿童团.童子团都是1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娃娃,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让参加童子团,"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那时说"发财人"的儿子就是反革命,所以"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我们童子团每人都有杆红缨枪,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查坏人.路条上有苏维埃负责人签名才管用.我先是童子团的组长,参加的人多了以后,又让我当了童子团团长.当时我们主要是在九店子山上站岗,几个人一班,四班倒换.
我们童子团放哨有戒严穷人分田地富人不心甘派些反动派进来当侦探企图探消息破坏我政权时时要注意岗哨要加严就是亲父母盘问也要严五里一哨棚联系要取好三人一分班四班轮流换岗哨站得严反动跑不掉敌人消灭完大家都逍遥——<阆中红军录>,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55页,摘录自少共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的《童子团站岗读本》后来要组织游击队,就从我们童子团中抽了一些人,我就参加了游击队.那时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富农家的粮食,我们整天跟着苏维埃的头头出去,把富农、地主家的粮封了,做公粮.给穷人分田地,我跟着跑腿、量地.我家当时也分了地,全家人高兴得很.你想,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我当时参加童子团、游击队,家人都支持得很.
当时苏维埃组织"扩红"运动,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子子孙孙不出款子(税),分好田地;家属受优待;穷人坐天下;吃穿不发愁.还给红军的家属发了《优待证》,在当时有不少用,可以在红军合作社买东西,是半价;可以分好地,有人代耕土地,有好些优待.解放后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红军发了《优待证》,这是老传统,红军说话算数.
我的面前有三个《优待证》:一是1934年腊月17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给参加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王保安的家属《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的照片,现存于四川阆中县文化馆:二是1964年元月18日西安市民政局、商业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军官退伍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三是1979年3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优待商品购买证》.
父亲说,红军时期的《优待证》没有了,解放后政府发给他的《优待证》,如今留着,是个纪念.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商品紧缺.
可依然对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实行优待商品购买的办法.我们兄弟常拿着父亲的《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到市场上排队买肉.因为持有《优待证》的人也多,有《优待证》也得半夜起来穿着大衣去排队,每次苦苦挨到早上八点,等到肉店开门时,眼巴巴地盯着肉店木架子上今天挂了几片肉.因为一人一次只允许买两斤,而且总是先卖两个没有《优待证》的,再卖一个有优待证的,做到基本公平,所以有《优待证》的人也常常买不到肉.同学为了能买到肉,就来借《优待证》.那时父亲知道儿子把《优待证》借给别人用,就说:"谁都想吃肉,也是没得办法.啥时候,人人都有《优待证》就好喽."当时大搞"扩红"运动,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唱歌、贴标语、唱大戏,动员老百姓自愿参加红军,热闹得很.一天下午,我们游击队的三四个娃娃一商议,都想当红军,就一起跑到二龙场街上红军的驻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我们谁都没跟父母说,害怕告诉了父母,不让我们去当兵.你想,当兵不是参加儿童团、游击队,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可当兵打仗,谁也不知道个怕,人这一辈子就得闯一下,所以我们都是偷跑去的,就是想参加红军,也不懂那么多的道理,都觉得红军好,老百姓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1933年的9、10月间,这个时间忘不了.
……
我虽然只是一个兵,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也是我的愿望.这些经历还是要说一说,如果不说说,对不起死去的战友,他们讲不了话喽,不要忘了那些永远不会再说话的战友.
一个从15岁当兵打仗,经历了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浴血生涯的老兵.这位老兵成长在一个特殊的军队之中,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军队,它不仅是能征善战的军队,有着一批勇敢无畏的战士;又是宣传队,有着一批自觉自愿接受并传播理想的战士;它更是一所大学校,它把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农民,培育成能文能武的革命者.我要记述的是一个一辈子用兵的眼光看世界,用兵的思维想世界的老兵.
**章
1933年10月一1935年4月为苏维埃参加红军
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入侵中国.
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诞生,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世界**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瑞士人帕西,表彰他在创建这两个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个人为和平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于农历1917年腊月14日(公历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二龙场王家湾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王维赢,母亲王席氏.我大名叫王扶春,有两个弟弟,大弟王扶宣,小弟王扶兴.
人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这是命.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界缺失秩序,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争与革命不断的年代.他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前两个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他也不知道在他3岁的时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也无法想像自己——一个四川农民的儿子会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样,同这个政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07页1932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及5个旅,约30万人,对红军豫鄂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4页1932年10月10日,张国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黄柴畈主持召开会议,提出红军主力"暂时离开苏区"向外线作战,伺机打回苏区的主张.会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翻越秦岭,渡过汉水,历时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进入四川北部地区,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5页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转移使我的父亲,一个四川农民儿子的命运,随着红军的到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多种,多次选择,也可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一个你再也改变不了的命运.也许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好的选择就是革命,社会需要变革现状,人需要改变命运.
1933年5、6月,麦子都收了,外面有好多人"逃难",跑到我们二龙场.到处传说红军来了,在老观场、鸡山梁一带,仗打得很厉害.当时国民党污蔑宣传说:"红军是‘乌棒老二’(四川的俗称,土匪的意思)","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老配小,小配老"."朱毛要八个人抬,每天要吃两个娃娃……".
红军快打到我们那儿时,村里好多人害怕得很,都跑了.我们家人当时没跑,往哪跑呢?又没有钱,往哪跑也不行,干脆听天由命,也就不跑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取得四川省阆中县鸡山梁战斗的胜利之后,乘胜占据二龙场.
——<红军在阆中>,中共阆中县委党史工委办公室10N红军来了以后,对老百姓挺好,他们讲红军的好处,穷苦人分好田地,不当"发财人"的牛马,子子孙孙不出款子,就是不缴税,那多好,大家也就不怕了.
红军很快在我们那里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起了童子团、赤卫队,维护地方的治安.我当时就参加了童子团,就是儿童团.童子团都是1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娃娃,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让参加童子团,"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那时说"发财人"的儿子就是反革命,所以"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我们童子团每人都有杆红缨枪,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查坏人.路条上有苏维埃负责人签名才管用.我先是童子团的组长,参加的人多了以后,又让我当了童子团团长.当时我们主要是在九店子山上站岗,几个人一班,四班倒换.
我们童子团放哨有戒严穷人分田地富人不心甘派些反动派进来当侦探企图探消息破坏我政权时时要注意岗哨要加严就是亲父母盘问也要严五里一哨棚联系要取好三人一分班四班轮流换岗哨站得严反动跑不掉敌人消灭完大家都逍遥——<阆中红军录>,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55页,摘录自少共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的《童子团站岗读本》后来要组织游击队,就从我们童子团中抽了一些人,我就参加了游击队.那时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富农家的粮食,我们整天跟着苏维埃的头头出去,把富农、地主家的粮封了,做公粮.给穷人分田地,我跟着跑腿、量地.我家当时也分了地,全家人高兴得很.你想,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我当时参加童子团、游击队,家人都支持得很.
当时苏维埃组织"扩红"运动,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子子孙孙不出款子(税),分好田地;家属受优待;穷人坐天下;吃穿不发愁.还给红军的家属发了《优待证》,在当时有不少用,可以在红军合作社买东西,是半价;可以分好地,有人代耕土地,有好些优待.解放后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红军发了《优待证》,这是老传统,红军说话算数.
我的面前有三个《优待证》:一是1934年腊月17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给参加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王保安的家属《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的照片,现存于四川阆中县文化馆:二是1964年元月18日西安市民政局、商业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军官退伍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三是1979年3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优待商品购买证》.
父亲说,红军时期的《优待证》没有了,解放后政府发给他的《优待证》,如今留着,是个纪念.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商品紧缺.
可依然对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实行优待商品购买的办法.我们兄弟常拿着父亲的《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到市场上排队买肉.因为持有《优待证》的人也多,有《优待证》也得半夜起来穿着大衣去排队,每次苦苦挨到早上八点,等到肉店开门时,眼巴巴地盯着肉店木架子上今天挂了几片肉.因为一人一次只允许买两斤,而且总是先卖两个没有《优待证》的,再卖一个有优待证的,做到基本公平,所以有《优待证》的人也常常买不到肉.同学为了能买到肉,就来借《优待证》.那时父亲知道儿子把《优待证》借给别人用,就说:"谁都想吃肉,也是没得办法.啥时候,人人都有《优待证》就好喽."当时大搞"扩红"运动,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唱歌、贴标语、唱大戏,动员老百姓自愿参加红军,热闹得很.一天下午,我们游击队的三四个娃娃一商议,都想当红军,就一起跑到二龙场街上红军的驻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我们谁都没跟父母说,害怕告诉了父母,不让我们去当兵.你想,当兵不是参加儿童团、游击队,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可当兵打仗,谁也不知道个怕,人这一辈子就得闯一下,所以我们都是偷跑去的,就是想参加红军,也不懂那么多的道理,都觉得红军好,老百姓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1933年的9、10月间,这个时间忘不了.
……
《人体运动彩色解剖图谱:肌肉训练百科全书》内容简介:本书是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及其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运动表现水平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企鹅经典 本书特色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由李唯中译,内容简介: 如先知般*哲理*超拔的悟性,传世经典诠释一个* 睿智的纪伯伦!纪伯伦(...
学而年轻 本书特色 亲情、友情、爱情,乃人间的至真、至诚、至爱,三情书系,如浓浓的酽茶,似泪泪的清泉,引你领悟人生真谛,体味世间真情。学而年轻 内容简介 本书是...
随想录/巴金《随想录》第一集 内容简介 《随想录》**集收《随想》三十篇,作为一九七九年的一本集子。以后每年编印一册,到一九八四年为止。 《随想录》是我翻译亚·...
我的人间喜剧 写画六十年 内容简介 作者的画充盈灵动,动人心弦,虽不无讽喻,读之却常怀欢喜——趣味后面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天籁。读其文而思其...
铁凝-桥的翅膀 本书特色 铁凝,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当代著名女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兼职教授。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
锁在深处的蜜 本书特色 《锁在深处的蜜》为迟子建散文系列之一,比较完整地收录了迟子建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所写的五十余篇创作谈、书评等,其中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
《血王冠:玫瑰战争》内容简介:金雀花王朝主支的末君理查德二世时代,王冠落入旁支兰开斯特家族之手,此后英格兰大多数王位的转移
出门看山水-居游在海岛与陆地之间 本书特色 五零后的旅行也精彩,大情怀看山水看人生1、不同于七零后和八零后旅行的花枝招展,五零后的出门看山水,更带有沉淀人生经历...
《我读2》内容简介:《梁文道:我读》是基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而来的,这个节目通过主持人每天介绍一《梁文道:我读》,让
在世遗作 本书特色 《在世遗作》是奥地利作家穆齐尔1936年出版一个小品文自选集。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例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作品...
雪小禅-私人爱情 本书特色 十年典藏精选,极致纪念之作。禅迷**的雪小禅作品,也是初识雪小禅读者的首选作品。2011年中国*具禅意的心灵舒缓读本。文字功力深厚,...
梁实秋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本书特色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本书收录梁实秋先生经...
席慕蓉文集典藏版-槭树下的家 本书特色 我只想回到这个对自己是那样熟悉和那样亲切的环境里,在和自己极为相似的人群里停留下来,才能够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爱与被爱...
《人间词话》内容简介:本书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
精神明亮的人 本书特色 《精神明亮的人》主要讲述的王开岭的文字,有一种温润的金属感,有一种磁性的光芒,它敏感、深邃,明亮又干净……如果用形象比喻的话,我想说,王...
小窗幽记-图文版 本书特色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
情爱金庸 本书特色 作者陈墨通过对"金学"多年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评论,将这些研究成果著作成书,《陈墨评金庸:情爱金庸》是其中的一本,书中...
《境外税收指南》内容简介:全球化时代,国内高净值人士对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境外投资和理财成为重要选择。本书针对作者日常
2005-中国诗歌年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屈原学会的学会论文集,收录了《楚辞与七言诗》、《论李贺对楚辞的接受》、《论李纲的贬谪诗赋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