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933年10月一1935年4月为苏维埃参加红军
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入侵中国.
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诞生,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世界**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瑞士人帕西,表彰他在创建这两个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个人为和平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于农历1917年腊月14日(公历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二龙场王家湾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王维赢,母亲王席氏.我大名叫王扶春,有两个弟弟,大弟王扶宣,小弟王扶兴.
人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这是命.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界缺失秩序,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争与革命不断的年代.他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前两个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他也不知道在他3岁的时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也无法想像自己——一个四川农民的儿子会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样,同这个政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07页1932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及5个旅,约30万人,对红军豫鄂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4页1932年10月10日,张国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黄柴畈主持召开会议,提出红军主力"暂时离开苏区"向外线作战,伺机打回苏区的主张.会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翻越秦岭,渡过汉水,历时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进入四川北部地区,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5页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转移使我的父亲,一个四川农民儿子的命运,随着红军的到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多种,多次选择,也可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一个你再也改变不了的命运.也许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好的选择就是革命,社会需要变革现状,人需要改变命运.
1933年5、6月,麦子都收了,外面有好多人"逃难",跑到我们二龙场.到处传说红军来了,在老观场、鸡山梁一带,仗打得很厉害.当时国民党污蔑宣传说:"红军是‘乌棒老二’(四川的俗称,土匪的意思)","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老配小,小配老"."朱毛要八个人抬,每天要吃两个娃娃……".
红军快打到我们那儿时,村里好多人害怕得很,都跑了.我们家人当时没跑,往哪跑呢?又没有钱,往哪跑也不行,干脆听天由命,也就不跑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取得四川省阆中县鸡山梁战斗的胜利之后,乘胜占据二龙场.
——<红军在阆中>,中共阆中县委党史工委办公室10N红军来了以后,对老百姓挺好,他们讲红军的好处,穷苦人分好田地,不当"发财人"的牛马,子子孙孙不出款子,就是不缴税,那多好,大家也就不怕了.
红军很快在我们那里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起了童子团、赤卫队,维护地方的治安.我当时就参加了童子团,就是儿童团.童子团都是1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娃娃,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让参加童子团,"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那时说"发财人"的儿子就是反革命,所以"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我们童子团每人都有杆红缨枪,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查坏人.路条上有苏维埃负责人签名才管用.我先是童子团的组长,参加的人多了以后,又让我当了童子团团长.当时我们主要是在九店子山上站岗,几个人一班,四班倒换.
我们童子团放哨有戒严穷人分田地富人不心甘派些反动派进来当侦探企图探消息破坏我政权时时要注意岗哨要加严就是亲父母盘问也要严五里一哨棚联系要取好三人一分班四班轮流换岗哨站得严反动跑不掉敌人消灭完大家都逍遥——<阆中红军录>,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55页,摘录自少共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的《童子团站岗读本》后来要组织游击队,就从我们童子团中抽了一些人,我就参加了游击队.那时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富农家的粮食,我们整天跟着苏维埃的头头出去,把富农、地主家的粮封了,做公粮.给穷人分田地,我跟着跑腿、量地.我家当时也分了地,全家人高兴得很.你想,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我当时参加童子团、游击队,家人都支持得很.
当时苏维埃组织"扩红"运动,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子子孙孙不出款子(税),分好田地;家属受优待;穷人坐天下;吃穿不发愁.还给红军的家属发了《优待证》,在当时有不少用,可以在红军合作社买东西,是半价;可以分好地,有人代耕土地,有好些优待.解放后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红军发了《优待证》,这是老传统,红军说话算数.
我的面前有三个《优待证》:一是1934年腊月17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给参加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王保安的家属《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的照片,现存于四川阆中县文化馆:二是1964年元月18日西安市民政局、商业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军官退伍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三是1979年3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优待商品购买证》.
父亲说,红军时期的《优待证》没有了,解放后政府发给他的《优待证》,如今留着,是个纪念.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商品紧缺.
可依然对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实行优待商品购买的办法.我们兄弟常拿着父亲的《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到市场上排队买肉.因为持有《优待证》的人也多,有《优待证》也得半夜起来穿着大衣去排队,每次苦苦挨到早上八点,等到肉店开门时,眼巴巴地盯着肉店木架子上今天挂了几片肉.因为一人一次只允许买两斤,而且总是先卖两个没有《优待证》的,再卖一个有优待证的,做到基本公平,所以有《优待证》的人也常常买不到肉.同学为了能买到肉,就来借《优待证》.那时父亲知道儿子把《优待证》借给别人用,就说:"谁都想吃肉,也是没得办法.啥时候,人人都有《优待证》就好喽."当时大搞"扩红"运动,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唱歌、贴标语、唱大戏,动员老百姓自愿参加红军,热闹得很.一天下午,我们游击队的三四个娃娃一商议,都想当红军,就一起跑到二龙场街上红军的驻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我们谁都没跟父母说,害怕告诉了父母,不让我们去当兵.你想,当兵不是参加儿童团、游击队,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可当兵打仗,谁也不知道个怕,人这一辈子就得闯一下,所以我们都是偷跑去的,就是想参加红军,也不懂那么多的道理,都觉得红军好,老百姓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1933年的9、10月间,这个时间忘不了.
……
我虽然只是一个兵,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也是我的愿望.这些经历还是要说一说,如果不说说,对不起死去的战友,他们讲不了话喽,不要忘了那些永远不会再说话的战友.
一个从15岁当兵打仗,经历了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浴血生涯的老兵.这位老兵成长在一个特殊的军队之中,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军队,它不仅是能征善战的军队,有着一批勇敢无畏的战士;又是宣传队,有着一批自觉自愿接受并传播理想的战士;它更是一所大学校,它把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农民,培育成能文能武的革命者.我要记述的是一个一辈子用兵的眼光看世界,用兵的思维想世界的老兵.
**章
1933年10月一1935年4月为苏维埃参加红军
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入侵中国.
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诞生,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世界**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瑞士人帕西,表彰他在创建这两个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个人为和平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于农历1917年腊月14日(公历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二龙场王家湾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王维赢,母亲王席氏.我大名叫王扶春,有两个弟弟,大弟王扶宣,小弟王扶兴.
人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这是命.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世界缺失秩序,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争与革命不断的年代.他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前两个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他也不知道在他3岁的时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也无法想像自己——一个四川农民的儿子会和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一样,同这个政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07页1932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及5个旅,约30万人,对红军豫鄂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4页1932年10月10日,张国焘(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黄柴畈主持召开会议,提出红军主力"暂时离开苏区"向外线作战,伺机打回苏区的主张.会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翻越秦岭,渡过汉水,历时两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进入四川北部地区,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445页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转移使我的父亲,一个四川农民儿子的命运,随着红军的到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多种,多次选择,也可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一个你再也改变不了的命运.也许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好的选择就是革命,社会需要变革现状,人需要改变命运.
1933年5、6月,麦子都收了,外面有好多人"逃难",跑到我们二龙场.到处传说红军来了,在老观场、鸡山梁一带,仗打得很厉害.当时国民党污蔑宣传说:"红军是‘乌棒老二’(四川的俗称,土匪的意思)","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老配小,小配老"."朱毛要八个人抬,每天要吃两个娃娃……".
红军快打到我们那儿时,村里好多人害怕得很,都跑了.我们家人当时没跑,往哪跑呢?又没有钱,往哪跑也不行,干脆听天由命,也就不跑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在取得四川省阆中县鸡山梁战斗的胜利之后,乘胜占据二龙场.
——<红军在阆中>,中共阆中县委党史工委办公室10N红军来了以后,对老百姓挺好,他们讲红军的好处,穷苦人分好田地,不当"发财人"的牛马,子子孙孙不出款子,就是不缴税,那多好,大家也就不怕了.
红军很快在我们那里成立了苏维埃,组织起了童子团、赤卫队,维护地方的治安.我当时就参加了童子团,就是儿童团.童子团都是10岁以上,16岁以下的娃娃,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让参加童子团,"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那时说"发财人"的儿子就是反革命,所以"发财人"的儿子不让参加童子团.我们童子团每人都有杆红缨枪,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查坏人.路条上有苏维埃负责人签名才管用.我先是童子团的组长,参加的人多了以后,又让我当了童子团团长.当时我们主要是在九店子山上站岗,几个人一班,四班倒换.
我们童子团放哨有戒严穷人分田地富人不心甘派些反动派进来当侦探企图探消息破坏我政权时时要注意岗哨要加严就是亲父母盘问也要严五里一哨棚联系要取好三人一分班四班轮流换岗哨站得严反动跑不掉敌人消灭完大家都逍遥——<阆中红军录>,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55页,摘录自少共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的《童子团站岗读本》后来要组织游击队,就从我们童子团中抽了一些人,我就参加了游击队.那时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富农家的粮食,我们整天跟着苏维埃的头头出去,把富农、地主家的粮封了,做公粮.给穷人分田地,我跟着跑腿、量地.我家当时也分了地,全家人高兴得很.你想,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我当时参加童子团、游击队,家人都支持得很.
当时苏维埃组织"扩红"运动,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子子孙孙不出款子(税),分好田地;家属受优待;穷人坐天下;吃穿不发愁.还给红军的家属发了《优待证》,在当时有不少用,可以在红军合作社买东西,是半价;可以分好地,有人代耕土地,有好些优待.解放后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红军发了《优待证》,这是老传统,红军说话算数.
我的面前有三个《优待证》:一是1934年腊月17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给参加红军三十军八十九师王保安的家属《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的照片,现存于四川阆中县文化馆:二是1964年元月18日西安市民政局、商业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军官退伍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三是1979年3月27日西安市新城区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发给父亲的《西安市退休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优待商品购买证》.
父亲说,红军时期的《优待证》没有了,解放后政府发给他的《优待证》,如今留着,是个纪念.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商品紧缺.
可依然对老红军、二等以上残废人员实行优待商品购买的办法.我们兄弟常拿着父亲的《残废军人优待商品购买证》,到市场上排队买肉.因为持有《优待证》的人也多,有《优待证》也得半夜起来穿着大衣去排队,每次苦苦挨到早上八点,等到肉店开门时,眼巴巴地盯着肉店木架子上今天挂了几片肉.因为一人一次只允许买两斤,而且总是先卖两个没有《优待证》的,再卖一个有优待证的,做到基本公平,所以有《优待证》的人也常常买不到肉.同学为了能买到肉,就来借《优待证》.那时父亲知道儿子把《优待证》借给别人用,就说:"谁都想吃肉,也是没得办法.啥时候,人人都有《优待证》就好喽."当时大搞"扩红"运动,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唱歌、贴标语、唱大戏,动员老百姓自愿参加红军,热闹得很.一天下午,我们游击队的三四个娃娃一商议,都想当红军,就一起跑到二龙场街上红军的驻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我们谁都没跟父母说,害怕告诉了父母,不让我们去当兵.你想,当兵不是参加儿童团、游击队,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可当兵打仗,谁也不知道个怕,人这一辈子就得闯一下,所以我们都是偷跑去的,就是想参加红军,也不懂那么多的道理,都觉得红军好,老百姓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1933年的9、10月间,这个时间忘不了.
……
带一本书去未来 本书特色 《带一本书去未来》:如果让你带一《带一本书去未来》去未来,你会选择带哪一本……同实:《读书人是有福了》,止庵:《小时读书》,周泽雄:《...
《温故(之九)》内容简介:《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
花果小品 本书特色 ☆一代掌故名家郑逸梅经典之作。☆读之既可长花果培育之知识,又可领略旧时文人之闲情。☆为花果写照,更写名人轶事,知识性、欣赏性、可读性俱佳。花...
余生很长 不必慌张 本书特色 作者紧密联系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实际,以拼图的写作手法,用六十个饱含哲理、温暖动人、催人自省的小故事,多角度阐释“每个人的...
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本书特色 为揭开野人之谜,作者跋山涉水30年,在毒蛇猛兽、山洪塌方、夏日冰雹、十月飘雪的神农架原始深林里寻踪探险,以纪实的手法全...
《人口战略》内容简介:本书分析了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影响社会创新活力的主要机制,预测了中国未来的人口情况和中国经济的长期竞争
《哲学的慰藉(中英双语插图本)》内容简介: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
《情绪自救》内容简介:良好的情绪是人生幸福的根基。你不能和自己的身心去斗争,这样只会把自己搞得更糟糕。你也不能对负面情绪视
白洋淀纪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孙犁的中短篇小说与散文合集。孙犁的作品追求一种清馨质朴的美的韵致。他的小说具有浓郁清丽的诗意笔触以及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凝练,清新明...
我的心贵于这个城市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题是:寻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这是一部以当下大城市里年轻人的生活为主题的散文合集,收入包括李娟、张佳玮、纳兰妙殊、李修...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神话与现实》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翔实,编排合理。主要涵盖了五大模块:第1章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多个行业的应
左手历史右手现实 本书特色 这里有*酣畅的文字、*勇敢的呐喊、*精粹的传承、*真挚的情感、*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
朦胧诗精编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朦胧诗这一八十年代影响极大的诗派的代表作诗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芒克、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诗人...
秘太刀马骨 本书特色 “——晨霜消融,白炭尽散,马骨毕现。”寒冷的北国小藩,尘封多年的隐秘刀术“马骨...
随园诗话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新,排版形式...
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 内容简介 在一般意义上讲,中篇小说通常是就小说的篇幅而言,它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对于中文作品来说,人们一般将三到十万字左...
中国册页 本书特色 本书用汉字的各种表达形式,呈现了一个中国人自由地潜游于祖国深处的状态。中国的空间、深刻的地理感、强烈的个人性,野心勃勃地涵纳于书页之间。宏观...
浮生旧梦说连环 本书特色 《浮生旧梦说连环》是当代学者、专栏作家、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蔡小容的一部关于连环画的随笔集。全书收录了从连环画视角切入的系列专栏文章,...
《龙文鞭影》解读 本书特色 《龙文鞭影》是一部重要的国学启蒙读物,以不到五千字的四字韵语,浓缩了一千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典故。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读...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 本书特色 二十三年后,柏杨以《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给出了医治“丑陋”的答案。二十三年前,柏杨鼓起勇气喊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