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及其“希腊小庙”1936年上海良友公司为沈从文刊印习作选集,沈从文在为其所作的《代序》中说:“我只希望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先生在他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认真分析了沈从文的创作思想,认为“沈从文不主张用政治术语来剖析中国社会,他在精神上把自己看作是19世纪的人,却想救治20世纪积存下来的病症”,结合沈从文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思想和社会价值观,金介甫对沈从文作了这样的判断,“他认为中国40年代的嗜杀成性和物欲主义是现代道德堕落的表现,是世界文明的失败”。沈从文是从解剖“文化根性”的立场,来解剖中国积存各种“问题”的,与之相应则是他供奉的“人性”的“希腊小庙”,这使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显得多少有些极端,同时也使沈从文一下子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到后来,沈从文及其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很能说明中国20世纪文学观念的变革,甚至可以说,沈从文文学世界的接受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凹世纪中国文学的心路历程。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写于1930年代初的《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等文,引起了“京派”“海派”文人的论战。谁曾料想,这个惹起文坛论战的“小个子”若干年前还是京城文坛的“漂泊族”。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于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湘西凤凰一个世家大族。其祖父沈宏富在太平军起兵时,受清政府委派统率当地人组成的一支军队,随湘军攻打太平军。1863年,沈宏富任贵州提督,年方25岁。然不久病逝。沈从文曾在《从文自传》里,对沈家的“发家史”有过较详的描述,沈宏富虽功名富贵集于一身却天不假寿,但“他留下的一份光荣与一份产业,使沈家后人在当地居于优越地位”。沈宏富没有子女,其夫人将沈宏富的弟弟沈宏芳的第二个儿子沈宗嗣过继为子,沈宗嗣后来也成了一员镇守边关的大将军。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沈宗嗣解甲归田,回到家乡生下第二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沈从文。沈从文的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其母亲是土家族,其祖母是苗族。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杂糅在沈从文的血液里,“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得来”。从14岁开始,沈从文“即按当地风俗进入地方行伍,先后当过卫兵、班长、司书、文件收发员、书记,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以及各种迫害和杀戮的黑暗”。个人经验和社会黑暗,并没有把沈从文“培养”成一个“冷血动物”,相反,他在内心组织起一个充满温情和人道的“内在世界”,并以这一“内在世界”来温润自己的心灵。这一“内在世界”是一个追求和平、仁爱而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加之沈从文对处于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自然风光的谙熟与热爱,更由于长期生活于社会下层,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接纳与亲近,使其对民间的东西怀着广份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为他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1922年,沈从文刚刚20岁,他独自跑到北京谋生。沈从文到北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读书。可惜他并未上过新式学校,自然很难考上大学。他考了一个大学又一个大学,全是名落孙山,至于外语,沈从文看着就头痛。后来总算考上了中法大学,然又交不起学费。一口湘西方言,又使他多了一层融人社交圈子的障碍。他几乎绝望得去当兵,去继续他的兵营生活。就在要领伙食津贴的一刹那,沈从文一咬牙,离开了部队,决心寻发展的机会。他开始大量投稿,而所投之稿大多石沉大海。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在他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描述沈从文当初投稿之状可谓令人喟叹,这里不妨摘录如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1980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1982年增补为中国文联委员。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本书是清代短篇小说集,编著者艾衲居士。关于作者的其它情况无考。从小说内容上可以看出,艾衲居士亲眼目睹了清兵入关后,为了巩
中国近代名人家书选 内容简介 “家书”一般是指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因异地而居,为表达相互关怀、互通各种音讯的往来书信。本书选编家书三百多篇,是一本比...
郁达夫海外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原编成于一九八五年,正逢他在印尼遭日本宪兵队杀害四十周年,由于各种原因迟至一九九○年才出版,而刘尊棋先生为本书写的序文和我写的《新...
《工业互联网平台》内容简介: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快速兴起和发展,引发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创新,并驱动制造业的
唯有相爱可抵岁月漫长 本书特色 ★华语散文大家简媜,以至情之笔,写尽世间爱与温柔 对生命怀抱热情与真心的简媜,用温润清雅的文字书写亲情、友情、爱情,引读者走入各...
东京好吃鬼 本书特色 一个好吃鬼,兴高采烈地出门去买和果子和其他美食,这种沾沾自喜的心情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大概是因为我家里人都是好吃鬼,耳濡目染之下,我...
《瞰见中国(精装版)》内容简介:有人说,吕凤霄的每一张照片都像一封写给神州大地的情书,也像为所有华夏儿女演奏的一首动人乐章
学诗浅说 本书特色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
海子经典诗歌 本书特色 海子父亲及家人特别授权,著名诗人海啸选编并鼎力推荐。这是一部独具阅读享受和珍藏价值的文字经典。海子经典诗歌 内容简介 他是中国诗歌的奇迹...
《卞之琳译文集:中卷》由卞之琳著,江弱水整理。主要内容有英国诗选、法国诗十二首、译文四篇、维多利亚女王传四大部分组成。其中
鸟的故事 本书特色 《鸟的故事》一书共16篇自然散文,都是从约翰·巴勒斯多部自然散文集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篇什可以说荟萃了巴勒斯描写鸟类生活的文字精华,其文笔生动...
我画苹果树 本书特色 ★著名女作家铁凝*新散文自选集★由4次获得“中国*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制作,32开精装,典雅精巧,世界大师的绘画做封面图。★小说家的散文—...
安徒生精品集-诗人的市场 本书特色 这是安徒生作品的精品读本,这是安徒生饮誉世界的成名之作,这是一百多年来该作品中译本的**次面世,这是安徒生著作中拥有*多读者...
《流萤集(有声双语经典)》内容简介:《流萤集》与《飞鸟集》并称泰戈尔的短诗双璧,其中收录257首隽永的小诗。泰戈尔惜墨如金,在
《非洲的青山》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海明威自评为堪与“虚构作品媲美”的“绝对真实的书”。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
四世同堂:话剧专辑 本书特色 ★ 大16开软精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在剧本、演员、导演三方面都做得特别成功的戏剧作品,自上演以来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海明威全集--春潮(不拆卖) 本书特色 《春潮/海明威全集》编著者海明威。本书作为海明威早期的戏仿之作,反映了他创作艺术杰出的成就,是美国世界文学界一部非常值得...
目 录序一……………………………………………………………………………李汝伦序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选 本书特色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选》是诗人翻译家查良铮(穆旦)先生选译的一部普希金诗集,收录诗歌一百余首,包含大部分名篇(包...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丛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3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文学、历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