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及其“希腊小庙”1936年上海良友公司为沈从文刊印习作选集,沈从文在为其所作的《代序》中说:“我只希望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先生在他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认真分析了沈从文的创作思想,认为“沈从文不主张用政治术语来剖析中国社会,他在精神上把自己看作是19世纪的人,却想救治20世纪积存下来的病症”,结合沈从文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思想和社会价值观,金介甫对沈从文作了这样的判断,“他认为中国40年代的嗜杀成性和物欲主义是现代道德堕落的表现,是世界文明的失败”。沈从文是从解剖“文化根性”的立场,来解剖中国积存各种“问题”的,与之相应则是他供奉的“人性”的“希腊小庙”,这使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显得多少有些极端,同时也使沈从文一下子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到后来,沈从文及其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很能说明中国20世纪文学观念的变革,甚至可以说,沈从文文学世界的接受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凹世纪中国文学的心路历程。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写于1930年代初的《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等文,引起了“京派”“海派”文人的论战。谁曾料想,这个惹起文坛论战的“小个子”若干年前还是京城文坛的“漂泊族”。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于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湘西凤凰一个世家大族。其祖父沈宏富在太平军起兵时,受清政府委派统率当地人组成的一支军队,随湘军攻打太平军。1863年,沈宏富任贵州提督,年方25岁。然不久病逝。沈从文曾在《从文自传》里,对沈家的“发家史”有过较详的描述,沈宏富虽功名富贵集于一身却天不假寿,但“他留下的一份光荣与一份产业,使沈家后人在当地居于优越地位”。沈宏富没有子女,其夫人将沈宏富的弟弟沈宏芳的第二个儿子沈宗嗣过继为子,沈宗嗣后来也成了一员镇守边关的大将军。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沈宗嗣解甲归田,回到家乡生下第二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沈从文。沈从文的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其母亲是土家族,其祖母是苗族。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杂糅在沈从文的血液里,“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得来”。从14岁开始,沈从文“即按当地风俗进入地方行伍,先后当过卫兵、班长、司书、文件收发员、书记,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以及各种迫害和杀戮的黑暗”。个人经验和社会黑暗,并没有把沈从文“培养”成一个“冷血动物”,相反,他在内心组织起一个充满温情和人道的“内在世界”,并以这一“内在世界”来温润自己的心灵。这一“内在世界”是一个追求和平、仁爱而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加之沈从文对处于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自然风光的谙熟与热爱,更由于长期生活于社会下层,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接纳与亲近,使其对民间的东西怀着广份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为他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1922年,沈从文刚刚20岁,他独自跑到北京谋生。沈从文到北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读书。可惜他并未上过新式学校,自然很难考上大学。他考了一个大学又一个大学,全是名落孙山,至于外语,沈从文看着就头痛。后来总算考上了中法大学,然又交不起学费。一口湘西方言,又使他多了一层融人社交圈子的障碍。他几乎绝望得去当兵,去继续他的兵营生活。就在要领伙食津贴的一刹那,沈从文一咬牙,离开了部队,决心寻发展的机会。他开始大量投稿,而所投之稿大多石沉大海。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在他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描述沈从文当初投稿之状可谓令人喟叹,这里不妨摘录如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1980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1982年增补为中国文联委员。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李元洛作品集-诗词风景 内容简介 一个人即使富甲王侯,但他如果对唐诗宋词茫然无知,在精神上却可谓贫无立锥之地:一个人即使仕途亨通,但他对唐诗宋词如果视同陌路,那...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高端轴承》内容简介:本书深入分析了高端轴承的发展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
跨世纪文丛精华本-海子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海子作品精选》:妻子和鱼思念前生黑夜的献诗太平洋的献诗阿尔的太阳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跨世纪文...
《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运维手册(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在介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心灯-(一) 本书特色 堪比星云大师的佛门智者---万行法师给我们开悟:点破现实中的种种迷茫与困惑,传承不息的精神和信念。在茫茫人海,我们的心灵很容易迷失在欲望...
中年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是萨孟武先生回忆录的第二部。从上海到南京到重庆到广州,细述抗战前后一段知识人的生活。时代的动荡与生活的艰难搀杂在文化与风俗的寻味之中,作...
张爱玲集:对照记 内容简介 收入张爱玲的*后一本散文集《对照记》,另收入一九五二年后创作的散文。张爱玲悄然谢世前一年,图文对照的《对照记》首次出版,她用对“幸存...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
暧昧的瞬间-目迷影像笔记 本书特色 《暧昧的瞬间(目迷影像笔记)》收录了马家辉过去一年的观影作品,包括:“唱情歌的男人”、“何其幸运的男子”、“等着你回来”、“...
海水天涯中国人 本书特色 一九七九年,王鼎钧先生只身前往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担任中英教材编辑,亲身体验和观察到纽约这个大都会的复杂多元面相。对于一个带着深厚传统...
2006年散文随笔新选-专家年选 内容简介 为检阅文学领域每一年度的盛景实绩,积累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丰硕成果,推荐应予关注与值得阅读的文学新作,我们自2005...
施蜇存全集:第七卷:北山楼词话 本书特色 施蛰存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大师,他一生的学术成就,涵盖甚广,举凡古典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的与现代文学、翻译,乃至金石碑...
新凤霞,(1927—1998),著名评剧演员。晚年倾注心血写出数百万字的文章,回顾她丰富而坎坷的人生阅历,感情真挚醇厚,文风朴实自然。本书初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天际游丝:曹文轩精选集 本书特色 四个成语可能与文学有关,与文学的生命有关。它们分别是:“无中生有”、“故弄玄虚”、“坐井观天”和“无所事事”。天际游丝:曹文轩...
《佛教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
《简洁如照片》内容简介:《简洁如照片》涉及到了约翰·伯格所有作品背后的主题——故事,诗,艺术,哲学,社会观察,等等。他揭示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时间和空间表现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叙动作或事件的先后发生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女权与女性》内容简介: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三世书》内容简介:她曾是人间名妓,却惨遭强暴含恨而终。她做了千年的魂妖,却还是躲不过阴谋算计。她转世成了公主,却国破家亡
作品目录动静交错意趣生何为“隽永”诗的含蓄美画意与诗情说“清空”谈谈诗歌的“理趣”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