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册)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册)

作者:宋大川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07-12-01

评分:4.8分

ISBN:9787501023271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册) 内容简介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在吸收冯其利先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宗室墓葬的埋葬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认为:清初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葬式上仍然沿袭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在入关以后,这一习俗也一直在继续。在清代康熙之前,满族贵族乃至皇帝本人仍多用火葬。从已知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些采用火葬的宗室王公全部都是康熙之前死亡的,没有一个是乾隆以后入葬的。到了乾隆以后,土葬已经完全被清廷宗室王公所接受。作者认为,清代的丧葬方式大致以乾隆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大约以火葬为主流,后期则一般皆为土葬。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册) 本书特色

清代所谓的“园寝”,主要是指宗室封爵成员的墓葬,所以,研究清代园寝制度,如果不了解清代的政治制度与封爵制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清代园寝制度的本质。《清代园寝制度》从清代的政治制度入手,首先对清代宗室封爵制度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清代 “园寝”的产生及其制度的建立,作了深入细致的考查,认为:清朝将宗室有爵位的人的墓葬称之为“园寝”,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名称的更改,这种在丧葬上特殊等级的确定,首先与清朝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
针对以往人们对清代“园寝”认识上的一些混乱,本书在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园寝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认为:清朝园寝制度的建立,是从清廷入关以后才开始明确起来的。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就是清东京陵由建立到后来失去祖陵位置的过程。
书中在吸收冯其利先生《清代王爷坟》中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宗室墓葬的埋葬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查,认为:清初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葬式上仍然沿习自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在入关以后,这一习俗也一直在继续。作者认为,清代的丧葬方式大致可以以乾隆朝为准,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大约主要以火葬为主流,后期则一般皆为土葬的方式入葬。清廷只所以在入关后不久就放弃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方式,而接受汉族传统的埋葬土方式,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火葬不利于体现等级制。因为清朝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而等级制度在丧葬方面的表现,就是棺椁之品,封树之数等等,如果采取火葬,则一烧了之,至少从棺椁上无法表现出死者的等级和身份,也不利于体现其“哀荣”的原则,也与汉族传统的孝道观念相悖。
关于清代园寝的墓位布置与布局安排,作者认为,清代入关以后,受传统的中国宗法意识的影响,仍然实行家族式茔地埋葬制度,在布局上,一般都按照昭穆顺序排例来安排墓位及园寝规划。另外,书中根据《玉牒》 (爱新觉罗家谱)及《清史稿》等文献资料,结合冯其利《清代王爷坟》以及作者本人的调查,对有清一代自亲王以下至贝子的所有宗室封爵成员生平和墓葬进行了详细调查列表。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册) 目录

**章 封建社会的清朝
**节 清朝的建立
第二节 清朝的政权机构设置
第二章 清代宗室封爵制度
**节 封建与封爵
第二节 清代的宗室封爵
一 后金时期——封爵的肇始——两种爵号
二 皇太极时期——叙军功封爵——爵分九等
三 顺治时期——觉罗封爵仅止其身——宗室王爵嫡承世袭递降原则——十二等爵
四 康乾时期至清末——功封、恩封、袭封、考封——十四等爵——降封与停俸
第三节 不同封爵表式的本质区别
第四节 清代宗室眷属的封号
一 与夫权有关的封号
二 与父权有关的封号
三 与妇权有关的爵号
第五节 清代宗室王公及眷属的特权待遇
一 俸禄
二 庄田、官服、仪卫
三 府第
第六节 清代对宗室的管理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宗庙与陵寝制度
**节 宗庙与陵寝
一 宗法与宗庙
二 陵园与陵寝
三 中国古代宗庙制度
四 昭穆制度与陵寝安排
五 庙、寝、陵的关系
第二节 陵寝制度的发展
一 陵寝制度的建立
二 陵寝制度的衰退
三 陵寝制度的复兴
四 陵寝制度的变异
五 明代对陵寝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 清代的陵寝制度
**节 清代陵区的选址
第二节 清初的陵寝建设
一 东京陵的建设
二 永陵的建立
三 福陵的建设
四 昭陵的建设
第三节 清代入关后的陵寝建设
一 清东陵的建设
二 清西陵的建设
第四节 清代帝陵陵号的拟定
第五节 清代陵寝安排的昭穆分列制度
第五章 清代园寝制度的建立
**节 中国古代墓葬名称的变化
第二节 清代的“园寝”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清代园寝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清代园寝制度
**节 清代宗室的埋葬方式
第二节 继统法的改革与清代园寝的立祖问题
第三节 清代园寝的墓位布局关系
第四节 后金时期的园寝规制
第五节 清入关后的宗室王公园寝规制
第七章 清代宗室王公园寝
**节 清代宗室园寝茔地及祭地的来源
一 恩赐地或划拨地
二 “老圈地”
三 购置地或置换地
第二节 清东陵附近的宗室王公园寝
一 黄花山清代宗室王公园寝
1.荣亲王园寝
2.理密亲王园寝
3.裕宪亲王园寝
4.纯靖亲王园寝
5.允裎园寝
6.恂郡王允襁园寝
二 朱华山端慧皇太子园寝
三 “用宗室公礼视葬”的追封贝勒永瑾园寝
四 遵化市西三里乡愉恪郡王允祸家族园寝
第三节 清西陵附近的宗室园寝
第四节 清代宗室园寝中的特例
一 按帝王礼治葬半途而毁的园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园寝
二 清代*大的园寝——怡贤亲王允祥园寝
三 清代规格*高的园寝——醇贤亲王奕谡园寝
第八章 清代公主、格格园寝
**节 清代公主、格格的品极
第二节 清代公主、格格的园寝制度
第三节 清代公主园寝与北京“公主坟”地名
1.固伦端献长公主园寝
2.固伦端顺长公主园寝
3.和硕恪纯长公主园寝
4.和硕和顺公主园寝
5.固伦温宪公主园寝
6.固伦纯悫公主园寝
7.和硕和惠公主园寝
8.固伦和敬公主园寝
9.固伦和孝公主园寝
10.和硕和婉公主园寝
11.庄敬和硕公主与庄静固伦公主园寝
12.慧安和硕公主与慧愍固伦公主园寝
13.端悯固伦公主园寝
14.寿恩固伦公主园寝
第九章 清代的妃园寝
**节 妃园寝的建立
第二节 清东西陵中的妃园寝
一 清东陵中的妃园寝
1.景陵妃园寝
2.景陵皇贵妃园寝
3.裕陵妃园寝
4.定陵妃园寝
5.惠陵妃园寝
二 清西陵里中的妃园寝
1.泰陵妃园寝
2.昌陵妃园寝
3.崇陵妃园寝
第十章 清代宗室园寝调查
**节 景祖翼皇帝系
第二节 显祖宣皇帝系
一 显祖第二子穆尔哈齐子孙
二 显祖第三子舒尔哈齐子孙
三 显祖第五子巴雅喇子孙
第三节 太祖高皇帝系
一 太祖**子广略贝勒褚英子孙
二 太祖第二子和硕礼烈亲王代善子孙
三 太祖第六子奉恩辅国悫厚公塔拜子孙
四 太祖第七子和硕饶馀敏亲王阿巴泰子孙
五 太祖第十二子已革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子孙
六 太祖第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子孙
七 太祖第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多铎子孙
第四节 太宗文皇帝系
一 太宗**子和硕武肃亲王豪格子孙
二 太宗第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子孙
第五节 世祖章 皇帝系
一 世祖第二子和硕裕宪亲王福全子孙
二 世祖第五子和硕恭亲王常宁(常颖)子孙
三 世祖第七子和硕纯靖亲王隆禧子孙
第六节 圣祖仁皇帝系
一 圣祖 玄烨第二子和硕理密亲王允初子孙
二 圣祖玄烨第三子多罗诚隐郡王允祉子孙
三 圣祖玄烨第五子和硕恒温亲王允祺子孙
四 圣祖玄烨第七子和硕淳度亲王允祜子孙
五 圣祖玄烨第十二子和硕履懿亲王允裪子孙
六 圣祖玄烨第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允祥子孙
七 圣祖玄烨第十四子多罗恂勤郡王允襁子孙
八 圣祖玄烨第十五子多罗愉恪郡王允祸子孙
九 圣祖玄烨第十七子和硕果毅亲王允礼子孙
十 圣祖玄烨第二十子多罗简靖贝勒允袆子孙
十一 圣祖玄烨第二十一子多罗慎靖郡王允禧子孙
十二 圣祖玄烨第二十二子多罗恭勤贝勒允祜子孙
十三 圣祖玄烨第二十三子郡王品级多罗诚贝勒允祁子孙
十四 圣祖玄烨第二十四子和硕诚恪亲王允秘子孙
第七节 世宗宪皇帝系
第八节 高宗纯皇帝系
一 高宗纯皇帝弘历**子追封和硕定安亲王永璜子孙
二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三子追封多罗循郡王永璋子孙
三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五子和硕荣纯亲王永琪子孙
四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八子和硕仪慎亲王永璇子孙
五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十一子和硕成哲亲王永理子孙
六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十二子多罗贝勒永瑾子孙
七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十七子和硕庆僖亲王永磷子孙
第九节 仁宗睿皇帝系
一 仁宗睿皇帝颐琰第三子和硕悖恪亲王绵恺子孙
二 仁宗睿皇帝颙琰第四子和硕瑞怀亲王绵忻子孙
三 仁宗睿皇帝颙琰第五子和硕惠端亲王绵愉子孙
第十节 宣宗成皇帝系
一 宣宗成皇帝曼宁**子追封多罗隐郡王奕纬子孙
二 宣宗成皇帝曼宁第六子和硕恭忠亲王奕诉子孙
三 宣宗成皇帝曼宁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误子孙
四 宣宗成皇帝曼宁第八子多罗锺端郡王奕诒子孙
五 宣宗成皇帝曼宁第九子亲王衔多罗孚敬郡王奕谆子孙
第十一节 文宗显皇帝系
附录 清朝帝系表
后记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册) 节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