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作者:费正清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8-7

评分:8.7

ISBN:9787500412885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中的沿海和大陆
外国势力的问题
作为小传统的面海的中国
条约口岸混合体
第二章 经济趋势1912-1949年
导言:概述
人口
国民收入
工业
农业
运输
政府与经济
对外贸易与外国投资
第三章 外国在华的存在
外国的网络体系
外交官
传教士
中国的政府机构
经济利益
第四章 革命后的政治风云:袁世觊时期,1912-1916年
意义含糊的革命传统
新秩序的结构
政党和立宪政府
袁世凯面临的几个问题
二次革命
独裁统治
袁的帝制运动
第五章 立宪共和国:北京政府1916--1928年
宪政的社会和思想根源
北京政府
现代银行的政治作用
派性和私人关系
1918年安福国会的选举
宪政理想的衰落,1922—1928年
第六章 军阀时代:北京政府之下的政治斗争和黩武主义
从各省的观点看军阀和军阀主义
从北京看黩武主义与不稳定
军阀主义和中国社会
第七章 思想的转变:从改良运动到五四运动,1895—1920
改良思想中的进化论
国粹和儒家思想的未来:新传统主义的出现
社会乌托邦和五四运动的背景
第八章 思想史方面的论题:五四及其后
五四事件
进步和民族主义
革命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
五四及其影响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
问题与“主义”
大众文化的主题
“新传统主义”——从传统中找真理
科学与人生的论战
马克思主义的优势
第九章 文学的趋势:对现代性的追求1895-1927年
晚清文学,1895—1911年
鸳鸯蝴蝶派小说与五四前的过渡时期,1911—1917年
五四时期,1917—1927年
第十章 1927年前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改信马克思主义
党的建立
第一次统一战线内的紧张状态
第十一章 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组织革命运动
内部的竞争和不和(1977年及1977年以后)
向统一的中国的方向冲刺——第一阶段
关于革命目标的冲突
武汉政权日益严重的问题
共产党人转向造反
最后的冲刺——占领北京和南京成为新首都
第十二章 中国的资产阶级,1911-1937年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
1911年:不明显的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1917—1923年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失败
从经济危机到政治上的退位,1923—1927年
官僚主义的恢复与资产阶级的衰落,1927—1937年
参考文献介绍
参考书目
修订后记
· · · · · ·

精彩摘录

曾经有人认为,“军阀证实了这样的事实,在近代中国政治力量不能与军事力量分离……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发现怎样使军队退出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秘密”。

——引自章节:第六章军阀时代


作为实用主义者和政治家的袁世凯,当革命势力已掌握国家之时,应当承认民国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几年,袁氏为避免与革命领导人发生冲突,表现出委曲求全;在其受到威胁时,则采取策略上的退却。但是,袁氏对革命后政治和社会开明景象的不满,不久就变得明显了;认为学生变得无法无天,感到鼓吹妇女平等将破坏家庭,也破坏了社会的伦理纲常。在袁世凯看来,民国初年废除小学读经,是离经叛道的措施;抱怨在革命后,官场的规矩已荡然无存;各种税收被地方上的权势人物挥霍一空,农村一片混乱。总之,袁凯深感中国的落后,也经常指出改革是必要的,但操之过急,要求多,与其主张的收缩整顿是相矛盾的。

——引自章节:袁世凯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