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述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被以往的史学家所忽略的社会群体——自由职业者群体——在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的诞生和发展。通过探讨律师,医生,会计师,新闻记者,和大学教授这样的自由职业群体及其组织和他们得以发生其职业和社会功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本书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阶级形成的新的模式,和职业化作为现代化之产物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本书对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主义这些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并对当今中国社会里的相似现象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
本书追述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被以往的史学家所忽略的社会群体——自由职业者群体——在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的诞生和发展。通过探讨律师,医生,会计师,新闻记者,和大学教授这样的自由职业群体及其组织和他们得以发生其职业和社会功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本书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阶级形成的新的模式,和职业化作为现代化之产物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本书对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主义这些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并对当今中国社会里的相似现象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
章 民国政府与律师业
第三章阐明了从北洋政府时期到南京政府十年间,民国政府对自
愿团体一直持有的怀疑态度。在此背景下,我们将探讨民国时期政府
对于自由职业界和自由职业团体的政策。因为所有的社会团体中,自
由职业社团显得*具有合法性,因为它们的公共性被他们自身所宣
扬,并且为政府和一般大众所承认。为了建成一个现代国家,北洋政
府对司法改革给予相当重视,开始了司法系统基础结构的建设。与此
同时,政府鼓励律师业的发展,并承认律师公会为合法性团体。[1]
本章将详细考察民国政府倡导、规范和管理律师业的方式。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律师群体
1.律师法规
清末开始的司法改革为现代司法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准备了基
础。1910年颁布的刑法草案,为律师代表原告和被告利益的实践
提供了法律依据。当中华民国建立之时,一些律师已经存在于上
海和其他地区。在1912年1月各地律师发起建立了几个律师公
会,包括在上海的中华民国律师公会。
1912年3月上任的袁世凯政府可以选择忽视那些自发组成的
律师公会,或采取行动来管理和控制这类团体。它选择了管理和
控制的政策。1912年春有些律师请求司法部承认在全国各地已
经建立的律师公会,司法部回答说,有关律师的一系列法规还没有
准备好,等司法部制定法规以后将会审查批准此类律师公会。[1]
果然,到1912年9月,司法部颁布了《律师暂行章程》,由此正式确
立了律师业的存在。
仿效日本的有关法规,《律师暂行章程》规定了律师的资格,注
册程序,义务和惩戒程序。按照章程,男性公民具有下列三项资格
之一者能够成为律师:(1)从本国或外国的大学或专科学校学习
法律或法政三年以上而毕业者;(2)担任法官或检察官或者在大
学或专门学校教授法政三年以上者;(3)在外国专门学校学习法
政十八个月得有证书,并充任法官,或检察官,或巡警官,或在大学
和专科学校教授法律,满一年者。有下列五项资格之一者,可以申
请参加考试获取律师资格:(1)在法政学校学习三年毕业者;
(2)在本国或外国专门学校学习法政二年者;(3)在本国或外国专
门学校学习法政十八个月者;(4)在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法政十
八个月者;(5)充任过法官或检察官者。该章程规定,每个地方审
判厅管辖区域须设立一个律师公会。章程第30条禁止律师公会
参与在司法或有关律师共同利益之外的其他事务。[2]
到1913年8月,司法部已经给全国1520名律师颁发了执
照。[1]1913年3月,江苏省已有124名律师在江苏高等审判厅
注册执业。他们都因毕业于国内外大学法学院或法学系而取得资
格。[2]这些律师当中,22名是新建立的上海律师公会的成
员。[3]虽然有些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法律从业者对《律师暂行章
程》不满,但其他符合政府颁布的资格的律师都欢迎这项政府法
规,因为它通过排除没有资格的从业人员和建立具有资格的律师
的合法性,使得律师业走上职业化之路。这些律师对政府法规的
支持可以解释中华民国律师总会迅速而平稳地改组为上海律师
公会。
在这里,政府的作为和律师的反应都是值得注意的。袁世凯
政府关于律师业的法规,是清末新政就开始的司法改革的继
续。[4]在美国和英国,律师公会是律师们努力保护自身作为一
种自由职业的结果;律师公会推进了这些国家的律师业的职业标
准。与此相对照,北洋政府仿效了德国和日本的范例,主动着手对
律师业加以规范和管理,包括主持律师资格考试。它把对律师业
的管理看作建立现代国家所必需的司法改革之一部分。
就政府法规要求律师建立和加入当地律师公会而言,上海律
师公会不是一个自愿社团。不过,在政府制定章程以前,中华民国
律师总会和其他律师社团已经建立。这一事实表明,律师们强烈
希望建立自觉和自律的团体来标志他们是一个专门职业。同时,
即使必须受到政府控制,律师们也愿意寻求中央政府的正式认可,
以获得他们职业的合法性。他们充分认识并接受这一交换条件。
在晚清,地方精英越来越从他们在当地公共场域的活动,
徐小群 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
本科。1985年取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
同年秋赴美国留学。199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中国
近现代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弗吉尼
亚州克利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除了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外,他的专著《中国自由职业者与民国政府》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精装全套-共3册 本书特色 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支援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特色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
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替代方案 本书特色 《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替代方案》中莱斯利·斯克莱尔关注全球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他通过有力的论证说明确实存在着其他可供选择的未...
二战之后的日本政坛,从一党独大到多党并起,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幕?李明星、熊培云、马国川作序推荐——————————————本书从政治的角度解剖平成时代三十年的大起...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最早关于传统国家在防备和救济饥荒方面的作用的后传统分析的著作。作者魏丕信
《单向度的人》内容简介:★西方青年学生的精神导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新左派运动教父”马尔库塞最负盛名之作,西方六〇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8个专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
习仲勋主政广东 内容简介 本书实事求是地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两年多的工作历程,全面地展示了当年历史演进的趋势和特点,客观地反映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本书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本书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 本书特色 1.110位县委书记主政谋略全景解读2.中国基层权力运作的田野调查力作3.县委书记想什么?县委书记读什么?县委书记怕什么?一本书...
《当幸福来敲门(青少版)》内容简介: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从梦想、坚强、自信、思考、智慧、友善、挑战和创新八个方面,以
新语通俗读本-刘邦命名的治国之书 本书特色《新语通俗读本:刘邦命名的治国之书》是一部专门论述西汉初期治国之策的多功能、通俗性翻译著作。其编写的突出特点主要是:文...
论制度反腐 本书特色 如何走出反腐困境?为什么要制度反腐?《论制度反腐》一书全面论述如何从严治党、推进制度反腐。著名反腐专家李永忠认为,权力反腐,主要是以治标的...
李宗俊,男,1970年生,甘肃省古浪县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史与敦煌学。2006年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硕士毕业,导师为陆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大字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按照中央要求,组织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涉及的深层次理论与实践问题,以...
霍华德•J.威亚尔达(Howard J. Wiarda),美国比较政治和外交政策研究领域顶级学者,美国佐治亚大学国际关系系创始人,华盛顿特区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高...
战争事典:002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跨越五千年波澜壮阔战争史的绚丽画卷,更是一本从战争历史探讨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文集。 ★古战精粹,尚武血...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通信集 本书特色 西方思想经典即便都译成了汉语,不等于汉语学界有了解读能力。西学典籍的汉译历史虽然仅仅百年,积累已经不菲,学界的读解似...
《第三帝国的灭亡》描述的是从1944年6月攻进法国到1945年5月盟军攻到易北河岸,苏军攻占柏林等重大战役。本书中所有很重要的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