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才
带着文学的梦去旅行.在行走中阅
读、写作,描写自然、表述心性,与亲
人、朋友分享感受,人生之一乐也。他
是一个很阳光的人,善于在旅游、写作
中吃苦和享受快乐。
中文系出身,长期教写作课,做了
十多年旅游培训,轻车熟路经验丰富;
但他不愿固步自封.不断地向边缘学科
探索和开拓。出版的多种教材中,《经
济写作》、《企业公关写作》和《旅游
写作》都开创了新的领域。《经济写作》
出到第四版了,印行突破14万册。已经
在全国各地高校扎根;旅游写作系列
(包括《旅游写作》、《旅游写作文萃》、
《实用旅游写作》《旅游文学创作》等)
也正在走进课堂。他的《水上仙境》和
《古巴华侨家书故亭》,多半是旅游散
文、随笔和纪实文学作品。篇篇文如其
bsp;第八章旅游抒情诗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旅游抒情诗的含义。
(2)理解旅游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3)学习发现诗意、捕捉灵感。
诗歌是一种*为凝练的语言艺术,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讲求节奏和
声韵的特殊文学样式。
旅游诗歌是诗歌中的一个支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以反映旅游见闻和感受为内
容、强烈抒情言志、语言极为凝练并有着音乐感的文学样式。因旅游诗歌中有大量描摹
山水景物、歌咏名胜古迹的抒怀诗,在古代称之为山水诗。但现代旅游诗歌的题材领域
已经大大拓宽,如果再用山水诗的概念就不太准确了。
旅游诗歌就其反映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旅游抒情诗和旅游叙事诗两大类。从形式上
看,旅游诗歌又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民歌三大类。
词和曲是一种特殊的格律诗,“诗”“词”原本是一家,本章中讲的旅游诗歌也包
括词曲。
**节旅游抒情诗概述
一、旅游抒情诗的含义
旅游抒情诗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往往直接表现诗人对旅游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
受,使客观生活现象带上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其中的事、人、物、景只是抒情言志的
一种手段,一种寄托,其思想感情流程常常联系着各种旅游生活现象的轨迹。如叶延滨
的《好梦周庄》,通过对江南水乡周庄的风影和水魂的描绘,赞美这人间仙境般的周
庄,是与诗人一生为伴的永远好梦。
抒情诗的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如贺敬之的《三门峡
歌》、《桂林山水歌》中有许多直接抒情的诗句。
间接抒情是通过描景、叙事、记人、状物来抒情言志。如唐人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只四句,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这种感情不是直接
抒发出来,而是通过登台望景,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事业受挫、生不逢时,远眺茫茫
宇宙,天长地久,不禁倍感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落泪。时代背景不同,抒发的感
情也不同。李文庆的《风人松·踏青有怀》描绘云山袅袅水婷婷的美景,江畔一片莺
歌燕舞,诗人由衷赞美江山,祝愿社会飞速发展,“人间喜看龙腾”春天长驻。通过写
景抒发明快欢欣之情。
二、旅游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一)高度凝练浓缩
抒情诗的高度凝练浓缩表现在三方面。
1.高度集中反映生活
为在极有限的篇幅中反映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在取材时总是选择那些*具个
性特征的形象,*具典型意义的情节,*能打动人心的瞬间来挖掘较深刻丰富的内涵。
比如当前引人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问题,在诗人们的笔下有明显反映。李瑛的
《断流的黄河》①就取材于黄河断流的残酷现实:
断流的河床上奔跑的
再不是狂涛浪涌和水沫
是风,卷动沙石枯蓬以及
条条被人踩出的小径
泥沙半掩的螺壳和鱼骨
仰望着远去的云
沉默不语
一个古老民族圣洁的血枯竭了
滚烫的精壮的血
嘘——莫再大声喊叫
李白听见会泪落如雨
诗中描述了断流后的河床的状况:沙石、枯蓬、小径、螺壳、鱼骨代替了奔腾咆哮的飞
涛漩涡,昔日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宏伟雄壮的景象不再,人们不禁要问:黄河
何以会断流?怎样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全诗贯穿着浓烈的忧患意识,蕴含着作者深沉
的感慨、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思考。
要得到生活的真髓,作者还应该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善于透过某些表面现象挖掘
本质的东西。请欣赏李曙白的一首短诗《卧铺》①:
一张
在大地上移动的床
睡过了浙皖鲁豫
醒来就看见北京的一勾晓月
憔悴如斯
才知道昨晚
西湖上的月亮一直随我北上
她是走过来的
一夜无眠
短短几行诗,把旅途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火车卧铺比喻成“一张在大地上移动的床”。多
少人睡过卧铺,半夜睡着时过了浙皖鲁豫,醒来到了北京;可有多少人体味到这张移动
的床的神奇和贡献?这张“床”和旅行者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亲近和不可离分;旅行
者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而卧铺却和月亮一样“一夜无眠”。诗人以独到感受化为典
型的形象,有高度的概括力,体现丰富的内涵。
2.情节和情感的跳跃性
抒情诗歌凝练的艺术特征,决定它不能像旅游散文那样从容地叙事、描景或抒情,
而要求作者将无比丰富的生活内容和鲜明的感情加以浓缩、加工,切人简短的诗行中。
因此,它不得不大刀阔斧地剪裁、删减,去掉杂芜、繁琐之处,省略不少语言,留下空
白让读者去想象补充。这样做也势必造成情节发展上的跳跃及情感表达上的起伏。
如林野的《民歌里的西藏》:“云层低得像屋檐碰了手掌/西藏瓦蓝的天空清澈得
令人发慌//片片经幡飘摇着西藏/慈悲的 佛端坐在露水中央//青稞酒酿了又酿西
藏/醉了的风跌跌绊绊爬过山冈/鹰的盘缠是三只野兔西藏/喇嘛从来不问狼为什么要
吃羊//西藏经书被太阳晒黄”这首诗是写到西藏后对寺庙的一次朝拜,不写具体过
程,先写云和天空,后写经幡与佛,忽而跳过参观朝拜的琐碎事宜,写起青稞酒来。情
节跳跃极大。忽而又写起三组毫不相干的意象:风和山冈,鹰和野兔,一心念经的喇
嘛,*后用一句“经书被太阳晒黄”结束。其实诗中描写的云低、天蓝、青稞、经幡、
中国古代著名史籍 本书特色 本系列书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余...
作为方法论原则的无语言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在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学史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元语言这一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的梳理,旨在系统阐释哲...
★★★★★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古代波斯文化瑰宝★★★★★【内容简介】贾拉勒丁·鲁米是伟大的波斯诗人、精神导师,被联合国评价为“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
Fanyu(林凡瑜)1987年生,現居台中。生活在寫字、瑜伽、畫畫、旅行、讀書的循環中前進著,努力取得多重身分間的平衡。擁有輕易喜歡上一座城市的能力,也有一旦喜...
西亚文明的摇篮两河文明-古文明浅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古文明浅读”丛书中的一本,从古迹、历史、艺术、文学、史学、法律、科技、宗教、哲学、社会风俗等方面介绍两河文...
艺术、神话与祭祀 本书特色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
常用形容词分类词典-第三版 本书特色 收录常用形容词4100条——量多按词目意义类别编排——新颖以现代汉语常用义释义——规范每条词目均有例句——实用附词目义类索...
饮食与中国文化 本书特色 凡是看过《射雕英雄传》的读者一定都会记得洪七公这位“吃客状元”。然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毕竟是常见的。能够围绕“吃”纵谈掌故的...
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27篇,专题只限于思想文化史方面。这些文章大致可分成五组:一组是对近代社会文化思潮...
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 本书特色 1、 当红旅美华人作家,育儿观点“对立”虎妈引发媒体热议;2、 15年北美生活经历,亲身体验,揭秘别样北美生活;3...
买书琐记-闲趣坊-[上编]-03 本书特色 《买书琐记(上)》(作者范用)收录了《手握旧卷,倍觉情深》;《香港的旧书市》;《书肆书价杂谈》;《北平旧书肆...
草字部首写法 内容简介 一、本书虽然旨在介绍草字的部首,但为使读者能兼享草字的艺术美,书中选用的均为历代名书家形神兼备的草字。二、本书部首的序列,以商务印书馆出...
第10届本格推理大奖获奖作品,民俗派推理大师三津田信三首部加冕之作!★日本民俗派推理大师三津田信三,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首部获奖之作!★第10届本格推理大奖获奖作...
说文解字附检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
贵州书院史 本书特色 ★ 大16开平装,孔学堂书局出版★ 自南宋以来,书院就在贵州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传播儒学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重要角色,成为贯通贵州文化教育的...
边缘中国 苗疆圣地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美文笔法,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文化视野,对贵州边缘地区自然风貌...
跨越文化边界-学术随笔 本书特色 《跨越文化边界——学术随笔》由乐黛云著:回首往事,感到自己写得较好的,倒是这些灵光一现的学术随笔,它们不是高论,却也胜似高论,...
苏丝黄的世界 本书特色 苏丝黄的传栏被许多读者称为中国版的《欲望都市》然而北京和纽约毕竟大有不同……关于这件事,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苏丝黄的blog。它...
止学-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陆 本书特色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它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 本书特色《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