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自由主义传统、公民共和主义传统、谁是公民?、多元公民身份、问题与解决五章。
第1章自由主义传统:
一、起源:
根据公民身份性质的两大传统及其诠释做出区分,这种做法尽管可能过于简化,但却非常有助于理解它的涵义,更不用说这是一种非常时髦做法。这两大传统分别是:对责任加以着重强调的自由主义传统。前者尽管起源于古典时代,具有悠远的历史,但后者却支配了刚刚去逝的两个世纪,时至今日,情况依然如此。因此,以对自由主义传统的探讨作为开始,而把对公民和主义传统,自由主义传统对个人的要求较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委托关系也较为松散,这种关系通过一系列为国家所尊重的公民权利得以维系,国家必须尽可能减少对公民生活的干预。
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是革命暴动与契约主义的权利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英国是催生这一传统的助产婆。这也就是说,法国大革命道德建立起公民身份的原则和实践,使之成为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特征,英国(很大程度上也包括美国在内)则在1789年以前的一个半世纪里,为从君主——臣民的关系转变为国家——公民的关系打下了基础。极具反讽的是,在英语世界里,“公民”和“公民身份”这些现实词汇很少在自由的意义上加以使用。但是,英国内战以及此后的洛克政治理论,美国殖民地的独立以及此后向合众国的转变,对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的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作品目录中译本导言 致谢 文献信息 导论 第一章 波普政治哲学的发展 引言 新西兰 《开放社会》的出版 《开放社会》之后 第二章
领导干部实用讲话稿写作 内容简介 《领导干部实用讲话稿写作》是一部为广大党政领导干部和从事文秘人员提供讲话稿写作服务的参考书,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
经典战史回眸·空战系列地狱之猫:二战美国海军F6F战斗机全史 本书特色 F6F“地狱猫”战斗机,是由格鲁曼公司研发生产,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综合性能*良的战机,在主...
论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 本书特色 《论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从公共管理视角对协同治理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针对中国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实际编制了调查问卷,开展了深入细致...
无声的战争-认识情报世界-第3版 目录 引言:情报著述概览**章情报概述 **节情报的范围 国内情报 情报与执法 情报与经济 其他“非...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彩图版) 本书特色 ★ 10开精装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蕴含丰富的智慧和内涵,使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
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全2册) 本书特色 曹云华主编的《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审视当前软实力理论的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30年纪实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九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改革开放30...
边缘地带论-影响世界历史的权威巨著 本书特色 1942年美国人尼古拉斯·约翰·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美国《国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为依据,通过细致梳理国会“涉藏立法”和其他干涉活动,试图对1987-2009年美国...
美国海外征战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从1898到2006,给你一个由弱到强的美军;从美西战争到朝核问题,给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没有战争,就没有美国;人说没有美国...
澳门政治制度史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梳理了澳门政治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勾勒了澳门生存之道的基本轮廓,是一部获中葡双方和澳门居民基本认同且在学术界具有起码共识...
中国的华侨.美洲 目录 序言**章中国和美洲人民之间的早期往来一对中国人到达美洲的几种猜测二早期赴美洲的华工和华商第二章美洲的华工和契约华工一鸦片战争后的东南沿...
土地革命战争大参考 本书特色 星星之火从这时萌生,逐步形成燎原之势,中国红军在这里诞生、成长,面对内外交困,如履薄冰,蹒跚前行,*终发展成为一支威猛雄师与蒋介石...
兵戈-1930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兵戈1929》的续篇。讲述了1930年的军阀混战。在那场中原大战双方僵持的关键时刻,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支持蒋介石,情况陡变。...
政府论(全二册)(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西方学术经典文库之一。由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创始人、启蒙运动的先驱者约翰?洛克所作。全书分上下...
《潞河中学史话》内容简介:潞河中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与河北,天津毗邻。明清时通州已发展成北方重要商埠,商贾云集、贸易繁盛
彝家兵法 本书特色 李茂尊、周国兴主编的《彝家兵法》采取地域、人物、事件相结合的记叙手法,围绕以彝族将领为中心的纪传内容,记述了部落相争、群酋称雄、狼烟四起、兵...
《中世纪探骊》内容简介:本书以新中世纪学开篇,在后现代学术语境中,透过历时性话语解析的镜像,追踪欧洲中世纪历史相对冷僻的诸
作品目录中文版序一中文版序二前言致谢导论第一章 代表与存在第二章 代表与真理第三章 罗马帝国中的代表之争第四章 诺斯替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