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一书,是亚泉先生根据在新中华学院对学生开设的人生哲学课的内容,又搜取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中新颖警切的理沦,加以扩充整理,历时六七年编辑而成,作为高级中学教科书,以开发青年的思想。
蔡元培先生曾对《人生哲学》作过如下评价:“由于杜所治为科学的哲学,与悬想哲学家当然不同……(他)科学方法研求哲理,故周详审慎,力避偏宕。对于各种学说,往往执两端而取其中,如唯物与唯心、个人与社会、欧化与国粹、国粹中之汉学与宋学、动机论与功利论、乐天观与厌世观,种种相对的主张,无不以折衷之法,兼取其长而调和之;于伦理主义取普泛的完成主义,于人生观取改善观,皆其折衷的综合的哲学见解也。”蔡先生的这段评语,似可作为对《人生哲学》的导读。
蔡元培先生曾对《人生哲学》作过如下评价:“由于杜所治为科学的哲学,与悬想哲学家当然不同……(他)科学方法研求哲理,故周详审慎,力避偏宕。对于各种学说,往往执两端而取其中,如唯物与唯心、个人与社会、欧化与国粹、国粹中之汉学与宋学,动机论与功利论、乐天观与厌世观,种种相对的主张,无不以折衷之法,兼取其长而调和之;于伦理主义取普泛的完成主义,于人生观取改善观,皆其折衷的综合的哲学见解也。”蔡先生的这段评语,似可作为对《人生哲学》的导读。
《人生哲学》一书,是亚泉先生根据在新中华学院对学生开设的人生哲学课的内容,又搜取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中新颖警切的理论,加以扩充整理,历时六、七年编辑而成,作为高级中学教科书,以开发青年的思想。
蔡元培先生曾对《人生哲学》作过如下评价:“由于杜所治为科学的哲学,与悬想哲学家当然不同……(他)科学方法研求哲理,故周详审慎,力避偏宕。对于各种学说,往往执两端而取其中,如唯物与唯心、个人与社会、欧化与国粹、国粹中之汉学与宋学,动机论与功利论、乐天观与厌世观,种种相对的主张,无不以折衷之法,兼取其长而调和之;于伦理主义取普泛的完成主义,于人生观取改善观,皆其折衷的综合的哲学见解也。”蔡先生的这段评语,似可作为对《人生哲学》的导读。
《博史》一书,对我国历史上各种博弈,以及西洋棋牌等的渊源和演变,作了周密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关于博弈游戏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根据社会进化原理和哲学的观点加以剖析,指出游戏是“以抽象的生活代表具体的生活,以幻想的生活改换实际的生活而已”,是“主观的人生中,减除时空之制限者”。《博史》对博弈中的机遇性和技巧性的关系,也作了辩证的分析。
生哲学》一书,是亚泉先生根据在新中华学院对学生开设的人生哲学课的内
容,又搜取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中新颖警切的理论,加以扩充整
理,历时六七年编辑而成,作为高级中学教科书,以开发青年的思想。
蔡元培先生曾对《人生哲学》作过如下评价:“由于杜所治为科学的哲学,与悬想
哲学家当然不同…(他)科学方法研求哲理,故周详审慎,力避偏宕。对于各种学
说,往往执两端而取其中,如唯物与唯心、个人与社会、欧化与国粹、国粹中之汉学
与宋学、动机论与功利论、乐天观与厌世观,种种相对的主张,无不以折衷之法,兼
取其长而调和之;于伦理主义取普泛的完成主义,于人生观取改善观,皆其折衷的综
合的哲学见解也。”蔡先生的这段评语,似可作为对《人生哲学》的导读。
《博史》一书,对我国历史上各种博弈,以及西洋棋牌等的渊源和演变,作了周密
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关于博弈游戏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根据
社会进化原理和哲学的观点加以剖析,指出游戏是“以抽象的生活代表具体的生活,
以幻想的生活改换实际的生活而已”,是“主观的人生中,减除时空之制限者”。《博
史》对博弈中的机遇性和技巧性的关系,也作了辩证的分析。
第三章 人类的社
社会的构造
何谓社会(society)?这问题殊不易解答。往时学者,以社会
为一有机体,可用生物学的法则研究。因社会为个人的集合,有机
体为细胞的集合,均为集合体;社会的成长(自内部增大)、发达(机
关的分化)、新陈代谢、环境适应等,均与生物相类似。这种用生物
的法则来研究社会的,称为社会有机体说,其渊源远出于希腊。柏
拉图(Plato,427—347B.C.)氏曾以国家与人的精神(灵魂)相比
较,为此说的嚆矢;孔德(Comte,1798—1857)氏创立社会学,此说
始彰于世;斯宾塞(Spencer,1820—1903)更加阐发,其说益昌;社
会学的粗具规模,此说殊大有力。但社会和有机体,类似点固多,
差异点亦复不少。生物体内各细胞,概密集而有固定的地位;社会
内各个人,则可以分离散布,随意转移。尤可注目的,则社会内各
个人各具有感情;生物中除没有神经系统的下等动物,其体内各部
均具有感觉外,其余动物,惟特殊的组织,具有感觉。此种差异,斯
宾塞已提出研究,乃谓社会是有机体以上备有某种特性的,因是立
超有机体的名目。至鲍特文[1](Baldwin)氏以研究社会心理著
名,始用心理学的法则,说明社会进化的原因,以为由进化的结果
而形成的社会体制,全属心理的组织。尔后此方面的研究日盛,社
会有机体说,颇受学者的非难,渐渐废弃。冯德(Wundt,1832—
1920)氏于社会学上贡献尤多,社会的进化,归本于意志的努力。
依冯德氏的学说,以集合为宇宙间自然现象,可依其程度,区别为
三:**次为化学的集合,由元素集合为种种物质的分子,就中程
度*高的为原形质,具生活现象。第二次为生理的集合,即由原形
的分子集合为生物体,程度*低的为单细胞生物,这细胞即由原形
的分子分化而成,体制*高的,乃发生神经系统,具精神现象。第
三次为精神的集合,*高的为人类社会。至人类以下各生物的集
合,其精神的关系,程度各各不同。植物和下等动物的集合,不过
同种类的个体,因环境的关系,在空间互相接近;没有精神上的关
系,即其集合属于无意识的。至具有感官的动物,始能以体、色、
声、臭认知同类,起爱、好、感、憎、恶等感情。精神较发达的,更能
以彼此心意,互相交换授受,起协动的现象;精神的关系愈密,即集
合的程度愈高。程度*高的,其集合全属精神关系;形体的集合转
非必要。同巢的蜜蜂,虽散在数里以外,其精神的关系,依然存在。
一国家的国民,虽在国境以外,与他国民杂居,其与己国民的精神
关系,仍与在国内无异。*广义的社会,即指此等精神的结合言。
若没有精神结合的集合,如道路上奔驰的群众,却不能称为社会。
至精神的结合,其程度亦复不同。动物的社会,不能和人类社会并
论,原始人类的社会,亦不能和文明人类的社会并论,即由于此。
社会学者,就精神的结合,区别为二:一为本能的结合,一为意志
的结合。动物中具有社会本能的很多,好共存,悲离群,富于同情;
当营共同防御或攻击时,对于一群的首领,绝对服从。这种事实,
夙为达尔文氏所注意。动物的营社会生活,概受本能的驱使,绝无.
何等目的存在。原始人类的社会,本由动物社会递嬗而来,其为本
能的结合,初与动物无别。不过人类由经验的结果,一切本能行
为,渐渐明了其目的与手段,而成为意志行为,已于前章叙述。所
以人类的精神结合,渐由本能的而变为意志的;质言之,则动物的
精神结合,原于本能,人类的精神结合,出于意志。这是就结合的
原因上说。再就结合的现象上说,蜂蚁的营巢、育卵、抗敌等,一切
协动行为,皆为本能的,人类的一切协动行为,皆属意志的,所以动
物的社会现象,为本能结合的现象,人类社会的现象,为意志结合
的现象。广义的社会,即指意志的结合而言。
意志的结合,又可区别为二种:**种为一致的结合,即意志
相同,目的观念、手段观念相同的结合,其中又有偶然的和人为的
不同。各人的意志不谋而合的,为偶然的一致;由彼我交换接受而
一致的,为人为的一致。社会学上所谓一致的结合,专指人为的一
致而言。大凡世人皆以使他人结合于自己的意志为快。以彼我同
一意志,则共同努力,易于贯彻;使彼结合于我的意志,则彼即为我
的辅助者,至少为对于我的意志不妨害不抵抗者。意志的遂达,无
人不感其愉快,以他人结合于自己的意志为快,就是这个心理。更
就他一方面言,则个人的意志,完全由内部自发的很少,大部分为
他人的意志复杂结合,表现于自己的心意中,认为自己的意志。吾
人日常自衣服饮食,以至一切动作行为,求其出发的根源,或本于
父母师友的教导,或出于旁人的暗示,不知不识之间,自然与他人
的意志结合。意义结合的反对现象,为意志离反。这种离反现象,
比之结合现象,殊为稀少,宁可认为例外。彼不愿与世人意志结合
的,消极的为隐遁,积极的为反抗;但彼等所离反的,究不过为生活
上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仍与世人相结合。若一个人要完全和世人
的意志脱离关系,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人的意志,要完全和他
人一致,也是同样的不可能。前所谓一致的结合,不过一部分的一
致,不是全体一致的。例如甲乙二人均主张革命,甲从军事上着
手,乙从政治上着手,是目的一致,手段不一致;又如甲以改良政治
而主张革命,乙以变更经济制度而主张革命,是手段一致而目的不
一致;但目的和手段,不过阶段高低的差别。
作者简介
杜亚泉(1873—1933) 原名炜孙,字秋帆,浙
江上虞长塘人。自幼勤奋好学,初致力于训诂,甲午
战后,深感旧学挽救不了民族危机,转学西方科学民
主,自学成才,成为当时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先
驱和思想家。
曾创办我国第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民办学校——
亚泉学馆,出版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自然科学杂志——
Ⅸ亚泉杂志》。入商务印书馆后,先后编译动物、植物、
矿物、数学、物理、化学、生理等教科书百数十种,并
主编了《植物学大辞典》、《动物学大辞典》、《化学工
艺宝鉴》等大型重要科技工具书。
在任《东方杂志》主编九年期间,曾用“伧父”、
“高劳”笔名,撰写论文、杂感和译著共三百余篇,内
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外交、文化、
伦理、教育等。文章始终坚持理性思维,用科学的态
度,从实际出发,因而篇篇充满哲理,切合国情,立
论尖
论语文解-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
王船山美学基础 本书特色 以“中国画火车**人”闻名的王忠良,1 957年生于北京,擅画钢笔画,尤其擅画火车。他用朴素直觉的绘画语言 描绘着世界铁路机车...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本书特色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
楞严经文句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楞严经》十卷,唐般剌密帝译,自中唐以迄近代,此经备受推崇,成为修学佛法的必读书。明•智旭《阅藏知津》...
英国哲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追溯大不列颠从开始以来以英文著述哲学著作时代起直至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终结止的哲学历史。写哲学史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笔者设想的哲学观点出...
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 本书特色 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道儒三教是构成中国传统信仰、思想与文明大厦的三根主要支柱。净土信仰作为中国化佛教的核心信...
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 本书特色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二——这套书还包括《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形上学(附〈范畴集〉〈句解〉》、《分析...
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 本书特色 人类的进步基于正确的科学态度、广博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融合贯之以天地上下同流的爱。否则,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陷入绝望之中。...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影响深远。《老子的智慧》1948年由蓝登书屋出版,是林语堂向西方介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 内容简介 本课题就是要研究宋代这个历史时期在面临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情况下,出现的市民审美文化繁荣、审美文化媒介的转型和新隐逸文化典...
周易八卦与陈法 内容简介 一卦多断技法是李计忠大师独家首创的高级预测技法,也是当代易学研究的*新成果。李大师是一卦多断技法的掌门人、开山祖师。本书从多角度、多方...
世界宗教十三讲 本书特色 武立波老师的这本《世界宗教十三讲》中尽量避免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条目性分析和列举,而是把观点和逻辑隐藏起来,融合在叙事的连贯性...
译者引言《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一书,是费尔巴哈早期的一部重要的哲学史著作,写于1836年,出版于1837年。1830年
塔西佗的政治史学 本书特色 塔西佗是古典政治自由主义的思想典范之一。与现代的政治自由主义者不同,塔西佗并不相信“宪政”法力无边,他熟悉却并未呼唤雅典民主政治一类...
礼记孝经(中华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
本书介绍了佛教对宇宙构造的幻想、对大千世界的描绘、对菩萨神通的刻画等。展现了佛教神话的重要母题、构成元素和哲理智慧。对了
狱中书简 本书特色 1. 著名神学家、基督教知识分子朋霍费尔代表作,与马丁?路德金齐名2.本书与哈维尔的《狱中书简》、波爱修斯的《哲学的慰藉》并称为“人类三大狱...
《古典学术史(下卷):1300-1850年》是德裔知名古典学者鲁道夫·普法伊费尔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征引大量原始文献、手稿等一手材
四书五经详解: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收录了大量孔子关于教育的言论。弟子们将孔子生前同弟子、时人的谈话,孔子的教导、评论等,在孔子卒后,收集整理而成《论语》。“...
巴赫金全集(全七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2版2印★ 巴赫金为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家苏联结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