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人生悖论》是真事和虚构的故事的混合,也是哲学理论和哲学沉思的混合。所以,这不是一本书后带着答案的逻辑谜题集——因为伦理学不是干这个的。这里提供的,实际上是101个想法、理念、主意,或者甚至是101个思想实验。所以,这书要想看得有意义,就得慢着来;另外,如果你想完全抛开后面的讨论自己来琢磨这些问题,那可千万别犹豫,立刻动手。因为,虽然说这些讨论也可以充上一充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它实际上并不是这种东西:它们在那里,只是想为对话——读者与这本书的对话——做一点贡献。所以,如果你在书里看到什么“政治”主张或者事实方面的陈述结果“不为它们所容”(也许是放在括号里偷偷溜进来的),读者也完全无须因此就生了厌恶之心,然后拿它来砍猫——砍猫毕竟是一种不符合伦理的行为。何况,说到底,对于伦理学来说,*无用也*自乱阵脚的事情,其实是退化到某种“看起来人模狗样一实际只不过在交流俏皮话一结果没有任何实际用途(所以也没人会真拿它用到实践中去)”的状态。帮助别人可能是件好事,伤害别人可能是件坏事,可是,单单说一些“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样的句子,尽管听起来很是不错,却肯定满足不了任何一个不在哲学圈予里的人,而且,*关键的,也肯定不能满足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超越这些“分析的”真理,进入到伦理争论真正的地基上。
所以,使用这本书的*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部分当成是头盘,把讨论当成是甜品,而把*主要的活动,也就是解决疑难,当成是你自己的事情。因为,那才是*重要的——和*有趣的——事情发生的环节。
8 残忍的**阶段
今天的讲座,题目是“动物只是机器”……
笛卡儿博士穿了一件白大褂,正在磨刀。有一只很大的非洲猴子(实际上是猩猩)在他身边的桌子上。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心脏和动脉血管的活动方式。这是在动物身上*早观察到的活动方式,也是*普遍的一种活动方式。这一现象可以给我们一种很方便的法门,让我们能够对应该如何去思考其他问题有一个判断。而且,也会让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变得更容易理解一些。我本来想让那些在解剖方面还不是很熟练的同学来动手做这件事……在你们面前切开某种有肺的大型动物的心脏(因为这种动物的心脏跟人类的心脏在各个方面都非常类似),然后你们就会看见有两个心室或者小洞在里面……”
这么说着,笛卡儿博士就把刀插进了动物的身体,后者惨叫了起来,然后,博士凯旋似的取出了还在搏动的心脏。
“考虑到有些人不能了解数学演示的力量[轻轻地吁了口气],又对如何分辨真正的理由与仅为可能的理由不太熟悉,而一个人又确实不应该不亲自检验就冒险去否定别人说过的话,所以,我希望能够让大家亲眼看到我刚才所解释的这种运动,它是必然要遵循器官的构造而进行的,正如我们看一眼这颗心脏,用手指感受一下它的热度就能了解到的……”笛卡儿把那个器官传给了大家……“我们可以从经验得知血液的本性,正如我们可以通过力、位置和形式知道钟表的配重还有齿轮。”他走到黑板前,只停下来在前襟上擦了擦手就开始快速地在黑板上写了起来,进入了讲课的状态。
“在那本我本来想出版的《论文集》中,我对所有这些问题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至于我下面要给大家演示的,则必定也包含在人类的神经纤维和人类身体的肌肉中——只有通过这些东西,蕴藏在神经和肌肉中的‘动物精气’(animal spirit)才可能获得使肢体运动的能量,就好比说,动物的头在被砍下来之后……”
《101个人生悖论》道德困境中的两难选择 ——读《101个人生悖论》
《101个人生悖论》是马丁·科恩的一本伦理学著作。这本著作可以看作是他的另一本书《101个有趣的哲学问题》的续篇,不仅都是101个问题,而且在体例上也是一致,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这里所谈的伦理问题其实是哲学问题的一个分支。马丁·科恩自己就说这本书是“哲学理论和哲学沉思的混合。”从哲学的高度,或者说以哲学的眼光透视一系列摆在我们面前的伦理问题,或许更易于我们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和指导我们的实践。
伦理问题看似很大,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而伦理问题中一个最要害的地方是在于选择——我们每天都必须决定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怎样做或不怎样做。有些似乎差别不大,而有些却有天壤之别,比如本书作者在本书前言《前进!》中所举的一个例子,二战临近结束时,美国也曾经研究要不要在日本本土扔原子弹,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这就凸现出伦理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道德的困境,就是因为有些选择将我们置于两难状况。
而正因为本书中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两难选择,要用一句话两句话把它说清也就更不容易。本书对所有问题展开论述,且因作者有极为丰富的学识可供他支配,似乎仍然举重若轻,不仅能沿波讨源,而且旁征博引把问题引向纵深。加上他关注的问题如此之多,每篇文字都像是一篇随笔或伦理札记,我们称之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伦理之书似乎也不为过。和《101个有趣的哲学问题》这一本书一样,作者在提出问题之后,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哲学问题”是真的悬而未决,《101个人生悖论》还是不难看出作者的倾向性。作者毫不掩饰自己从事这一学术研究的目的:“要增进我们在确认位置、寻找方向、确定航线方面的技能,帮助我们找到那被中国古人称为‘道’而我们却会将它说成是‘the way’的那种东西。”
作者的目光无疑是宏阔的,他关注的是人类整体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几乎从他的每一篇文字都可以看出。他一开始就给我们四个棘手的问题:一只大船就要沉了,放下的救生艇如果要救起更多的水手就可能倾覆,危及已经在艇上的人,怎么办?一个落水的水手扒住救生艇不放,船长命令手下将这位水手推下去,他做得对吗?的确是令人揪心的问题。作者显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之隐喻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状况:富国如何对待穷国?富国要不要接纳更多由穷国输出的人口?问题的现实性和严峻性也就油然而生。还有第四个道德难题:“习俗为王”,作者把目光落向置于习俗指引之下的人权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伦理学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而广之,就涉及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几个方面。本书讨论了商业、医学、职场、学术、战争、环境等诸多领域的伦理问题,其实何尝超出以上四个范围。科恩说伦理学所从事的“其实是探测人类心灵的深浅。”他的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对人性问题的全面揭示。在“心理学家的故事”中,心理学实验让两组学生经过“去个性”化处理分别扮演“犯人”与“警卫”,“犯人”遂遭受到“警卫”的严重折磨,作者藉以讨论人类历史上一些惊心动魄事件和残酷行为(如纳粹及其他种族灭绝行为、战争)之所以成为可能;而在“开始下坡”这一章节中,作者集中了四个问题,借助19世纪威廉·荷加斯的版画《滑向残忍的四个阶段》并引用摩尔在与笛卡尔的通信中发表的观点,阐明世界并不是只为人类创造的,它也同样是其他生物的世界,人类对动物的暴力和滥用如果不加收束,必然会导致人类对自己也使用同样的手段。作者的倾向性并不难从中看出。本书其他几个涉及动物的问题都非常有意思,表明作者对生命的充分尊重与珍惜,或许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只有真正认识生命,包括动物生命的价值,我们人类才能真正明白自身的处境与位置。
本书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来源于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或是现实生活场景的设置,或是复述一篇童话故事,一个传说,抑或《圣经》及其他宗教故事与教训,乃至科幻情节,这使本书不仅显得有趣,而且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论述,总是能层层掘进,循着问题本身不断追问,从一个问题引出更多的问题,把思考推向深入,总是能够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因此这些论述文字也就十分迷人,这样的功夫的确是令人叹服。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收放自如,许多看似遥远的问题,也能够拉到我们眼前,切入现实层面,就像电影镜头不断摇移推动,由此将作者的认识和盘托出,其中还渗透着他的焦虑与忧思,渗透着他对所有涉及生命、人性问题的充分关注、尊重与珍视,确实能深深地打动、引领和感染我们。(李 成)
马丁·科恩(Marfln Cohen),英国《哲学家》杂志主编,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101个有趣的哲学问题》《政治哲学:从柏拉图到毛泽东》和《维特根斯坦的甲虫及其他经典的思想实验》。《101个人生悖论》是《101个有趣的哲学问题》的续篇,出版后迅速登上英国畅销书榜,并被译成12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人生之鉴 本书特色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
石峻(1916—1999),湖南零陵(今永州市)人。著名中国哲学史家、佛学家、教育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北京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本书特色 “浪荡子”是摩登——或现代都市文化——的一面。还没有...
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中国哲学和“智慧”的专著,通过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剖析中国智慧的特点,探讨了中国哲学在原发期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动因,...
加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加达默尔其人其事、解释学的哲学之维、加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加达默尔的艺术理论、多维视野中的加达默尔美学思想五部分。加达默尔...
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一种人生观 内容简介 本书为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20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系统而又精到地阐述了他受新实在主义影响而形成的人生哲学观念。191...
冯友兰追问人生 本书特色 年轻时习得人生大智慧 前行中不一样的思考与洞察本书为“人生之思”丛书之一。这套系列丛书,精选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名家作品,他们...
唯心与了别 内容简介 简介印度瑜伽行派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出现的印度大乘佛教运动两大思潮之一,该派因强调瑜伽修持而得名。瑜伽行派也称为唯识派或有宗,因为他们主张"外...
文明论概略 本书特色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思想武器,其中隐含着日后军国主义思想的萌芽。印在日元钞票上的思想家只有了解福泽谕吉,才能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文明强大,同时...
书法艺术卷-老庄之道 本书特色 “凤兮凤兮”;“与物为春”;“人故无情”;“相忘于道”;“撄而后成”;“善吾生死”;“颜回益矣”;“蓼水之上”;“无为名尸”;“...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2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
感性的形式-阅读十二位西方理论大师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海德格尔、本雅明、拉冈、阿多诺、罗兰?巴特、李欧塔、德勒兹、福柯、德里达、布什亚、克莉斯蒂娃、齐泽克这十...
人生的艺术-英美名家论人生 本书特色 《论过去和将来》;《如何充分过好一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乏昧的》;《论死亡》;《论怕死》;《工作永远崇高而神圣》……《人...
喝茶解禅 内容简介 茶是生命惊喜的邀请,而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茶宴。茶既古代又未来,有灵性也有个性。它*绝妙之处就是能跟人、水、周遭,还有茶器之间产生微妙互动...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本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
“无我”并不是指失去一切,相反的,我们将由其中获益甚多;从一开始其实就没有任何真实、固着和不变的个人身分会丢失,会消失的
沈从文哲思录 本书特色 1.比《顾城哲思录》更接近自然之人性的淳朴的生活哲学2.一部汇集沈从文追寻人性救赎的经典“哲思”之书3.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文学世界的无...
伦理学讲座 本书特色 《伦理学讲座》作者罗金远、戴茂堂拥有一种宽广的视域,从史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中、西方伦理观念的优劣得失,又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入探讨了中、西伦理观...
该书曾于1996年由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引用了一百多部古代藏文史籍,史料丰富。全
彩绘全注全译庄子全书: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教你识星星》为广大读者奉上了一场知识盛筵,既搜集了古今中外有关天文学的知识;又用大量文字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