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交通图考

唐代交通图考

作者:严耕望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07-3

评分:9.5

ISBN:978753254720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安徽桐城人,名德厚,字耕望,以字行,取陶渊明“归园田居”之意而号归田。自幼擅长数学推理,文科成绩反倒平平,后因机缘对史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民国二十六年(1937)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师从钱穆宾四先生,精于历史地理和古代行政制度史的研究,辗转教学于台港之间,后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著作煌煌,享誉海外。

作者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安徽桐城人,名德厚,字耕望,以字行,取陶渊明“归园田居”之意而号归田。自幼擅长数学推理,文科成绩反倒平平,后因机缘对史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民国二十六年(1937)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师从钱穆宾四先生,精于历史地理和古代行政制度史的研究,辗转教学于台港之间,后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著作煌煌,享誉海外。

精彩摘录

我想任何人都不免有错误,更不免因为先有定见而发生偏差。但一看到反面的材料,就当自己推翻自己的看法,在所不惜。我写《唐代交通图考》诸篇,辩论之处极多,往往自己推翻自己的看法与结论,有时在起稿前有个看法,初稿完成又是一个看法,二稿三稿又往推翻前面的结论,直到我所能见到的史料都能作合理的解释而后已。例如我最近所完稿的《天宝荔枝道考》,便是如此。已发表的论文,也有一些要修正的!梁任公说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这是一个真学人应有的精神!

——引自章节:None


再例如我研究“唐代交通”问题。这是一九四六至四七年开始的,也是我真正步人唐史研究领域的初期。在开始注意此问题之前,因为知道陈远元写过一篇《唐代驿制考》(刊《史学年报》第五期)颇有名,但我尚未看到。询之劳贞一先生,据他说陈氏该文写得不够好,还可再做一番功夫,若花半年或一年时间,相信可做一篇很好的文章。因此我就决定以交通问题为研究唐史中心目标之一。但用我的工作方式,一两年时间就决不会能完成。到一九六六年已录集资料好几万条,开始撰写,至今十四年,写了五十几篇论文,一百二三十万字,但还有至少五分之一的论题待续写。也许有人认为唐代交通诚然是一重要问题,但像我这样做,未免花费的功夫太大,仍是值不得。甚至有一位很有才气的朋友坦率的对我说:“我很看得起你,是因为多次与你谈话,觉得很有见识。至于你的文章,老实说,没有价值!”大约即指我近几年写的这类文章而言。我想这项工作在目前潮流中,诚然显得有些过分细致,而且一般搞历史的人缺乏地理素养,看到这许多古地名,更加一层隔膜,对于辩论入微之处,更是如坠五里雾中,不能欣赏。加以目前在撰写过程中,一条路一条路的发表,好像多无关大体。不过等到全部完成,作出总结论,绘出唐代全国交通图,将来人研究唐代问题,不论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唐人散文诗篇等各方面,都会有参考价值,因为这些国家大事、社会人民生活,无不与当时的交通情形有关。其军事进行、政治控制、经济流通、文化传播,更以交通路线为基本影响因素。不但唐代,研究唐以前或以后的问题,也有参考价值,因为中古时代交通路线先后变化不大。所以唐代交通不能说不是项大的重要问题。我之所以要彻底解决此一问题,目的在此。别人对于我的研究过程,尽管无兴趣看,或者看不懂,但我相信他们对于我的结论与图绘定能放心的利用。这也许就是我对中国史学界的点滴贡献。诚然我已是六十多岁的人,时间已不太充裕,而这个问题之外,还有更重大的两项计划要...

——引自章节:None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