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集续编

退步集续编

作者:陈丹青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4

评分:8.2

ISBN:978756336533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2005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

作品目录

岁阑闲谈
绘画
自我的纪念
回想陈逸飞
如何成就大师
悲剧与春梦
一时聚散

教育
一格一格降人才
致《新闻调查》
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
公事与私论
人与体制,体制与人
教育的现实与现实的教育
“师生关系”没有了

专题
写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展来华前夕
再谈文艺复兴作品展来华
文艺与复兴
笑谈大先生
鲁迅与死亡
鲁迅是谁?
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杂谈
影像与城市
城市与想象
我只是偶尔潜回上海的丧家犬
我们远远不了解人性
历练与青春
羞耻与责任
历史背景与形象工程

博客选摘
快乐的奴隶
关于表达之一
关于表达之二
美国的老人
文化牌
文艺与草根
若无其事
五月日记
关闭博客的话
· · · · · ·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2005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

精彩摘录

我身为海归,感到羞耻!在我看来,海外经历最可贵的财富不是所谓前沿专业知识,而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体现的一系列价值观。海归不应该仅仅带回各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现代价值观才能从深处远处对中国发生影响。这种价值观,你不出国很难认识,很难成为自身的人格。新的价值观哪怕一时不能在中国奏效,先得在自己身上奏效,变成安身立命的一部分。我看不出海归派在整体上意识到这一点。反倒是本土的部分自由知识分子相当清醒。不要忘记,许多人也有短暂的出国经历,切身感受我们与外间深刻的冲突和反差,他们反而对国外的先进价值观更敏感,更认同,并尽可能在改革现状中发出声音。我以为,清醒的本土人士比海归更值得尊重。我常说,留学不值得骄傲,那是悲剧。胡适七十年前就写文章说留学是国耻。到今天,这种状况有多大改变?国内现在的学费,以家庭收入计算,是全世界最昂贵学费的三倍。但是我们不提供人格教育、历史教育、理想教育,这种教育不如五四时期,甚至不如旧式教育,旧式教育以儒学为主,伦理道德第一。留学的悲剧还在于精英外流,回来了,又和本土国情发生种种价值观冲突,这种冲突十之有九以妥协或失败告终。乐观地看,出国的人越多,海归也越多,量变到质变,或许会缓慢影响并推动制度和文化层面的转变吧。但这个过程十二分艰难,很难看清它的走向与结果……人会屈服于现实,但人还有感情。国外生涯会使你更爱国,并产生无比细腻的羞耻感。国内国外仍有太多差异,但海归者不应耻于自己的祖国,而是在自身寻找羞耻感。“知耻近乎勇”可能是太高的要求,但容我说句重话:我在不少当代海归那里看见的是取利之勇,而不是羞耻之心。

——引自章节:羞耻与责任(2)


您怎么看待自己由画家到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陈:我每天刷牙洗脸,镜子里还是同一个家伙。如果他不幸变成什么角色,便是道行太浅。说句涉嫌乖张的话:我没办法阻止别人在我的名字前添加各种形容词。

——引自第100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