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

评分:7.7

ISBN:978756133080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心如莲花系列:拈花笑佛(新版)》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到了晚年,他对佛学的研究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开始,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任教期间,开始对佛学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佛教的源头、佛教的传入、佛教的演变等诸多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且指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用现代的眼光对佛典内涵理解的高度升华。对于佛教中最为玄妙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槃”,梁启超都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同时,梁启超还对流传甚广的众多佛教经典进行了考证和校订,从而廓清了一些佛教方面的疑云。同时梁启超先生还在众多的著述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抒写佛学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对于人们全面解析梁启超先生的思想和学术具有重要的帮助。梁启超的著作浅显易懂,深刻触及到佛典的本意。是全面了解佛学文化、领悟佛教意蕴的首选读本,同时也是研究佛学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佛教之反对印度旧教言灵魂者何也?旧教言轮回言解脱,佛教亦言轮回言解脱,独轮回解脱之主体,旧教惟属诸么匿,佛则么匿与拓都并言之,而所重全在其拓都,此其最异之点也。故此主体者,佛教不名之曰灵魂,而名之曰羯磨,旧教言灵魂。虽各各不同,然皆言有一“神我”,我为所轮回体,神我为能轮回体。佛教以为若此沾滞于小我,是求解脱而反系缚也,故排之而立羯磨义。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精彩摘录

至今过伊门、龙门间,睹石像攒若蜂窠,即在琉璃厂(注释:厂,原误作“庙”。)求魏齐造像拓片,广搜之犹可得数千种,此实当时佛教兴隆之遗影留传今日者,而无数之罪恶若育即隐于其背后。此唐韩愈有“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之议。虽庸可笑,抑亦东流极激反动使然也。南方佛教,此弊固亦所不免然其兴也,不甚凭政治势力,以视北方,清明多矣。以上叙佛教黑暗方面略意,今还叙其光明方面。

——引自章节:None


其书经六朝唐数次禁毁,稍有识者皆知其妄,独所造汉明求法说,反由佛教徒为之传播。洵一怪事也。其述此事概略云:“永平七年甲子,星昼现于西方,明帝梦神人,因傅毅之对,知为胡王太子成佛之瑞土应,即遣张赛等经三十六国至舍卫,值佛已涅,乃写其经,以永平十八年归。”此种记载之荒谬,一望而知。莫如张骞姓名,盖以二百年前之人物,插入此剧本中,其固陋太可怜矣,但尤有极强之反证,为世人所罕注意者,则西域交通之历史也。考《后汉书・西域传》云:“王莽纂位,贬易王侯。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永平中,北房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遂通西域,……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此记西域通绝年岁,谨严详明。永平七年,正西域受胁匈奴、构乱猖獗之时,下距十六年之复通且十岁,安能有遺使经三十六国入印度之时。其不学杜撰,正与攀引张赛同一愚谬耳。即此一反证,而汉明求法说,已根本推翻,无复成立之余地。

——引自章节:None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