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作者:(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

评分:8.7

ISBN:978720807946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全名为《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1947年成书于美国,作者为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一份魏玛共和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成果。克拉考尔在1941年4月25日到达美国后便着手这项准备多年的计划,他当时的身份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资料馆馆长艾里斯·巴里的“特别助理”,此项研究先后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古根海姆基金会的资助。

在这部作品中,克拉考尔通过分析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德国影片,检视了从1918年至1933年的德国历史,借以展现“一战”后德国人的心理图景。在二十年代的德国影片中,他追踪到一些反复出现的视觉和叙事母题,他认为这些母题暴露了德国人对混乱的恐惧和对秩序的渴望,以致他们甘愿臣服于威权统治。克拉考尔在书中开辟了探查电影美学、一个民族(魏玛时期德国人)的普遍心理状况以及同时期社会、政治现实之间关联的新领域,并提出一项惊人的(时至今日仍有争议的)主张:作为通俗艺术的电影为人们洞察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提供了可能。

作品目录

重读克拉考尔
前言
引言
一 早期(1895—1918)
1.和平与战争
2.先兆
3.UFA的创立
二 战后时期(1918—1924)
4.自由的冲击
5.卡里加利
6.暴君的队列
7.宿命
8.无声的混乱
9.性命攸关的两难
10.从反叛到屈服
三 稳定时期(1924—1929)
11.衰落
12.冰冻的地面
13.妓女和少年
14.新写实主义
15.蒙太奇
16.简短的起床号
四 前希特勒时期(1930—1933)
17.歌曲和幻觉
18.凶手在我们中间
19.胆怯的异端
20.为了更好的世界
21.民族史诗
增补 宣传和纳粹战争片
作者的话
1.纳粹的考虑和措施
2.电影手法
3.万十字的世界
4.银幕剧作法
5.与现实的冲突
结构分析
附录 影评(1924—1939)
德文版编者后记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2004年英文版导读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片名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著名批评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生于德国,早年为《法兰克福报》的记者、时事评论员,因持续撰文对“纳粹”进行批评,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后于1941年辗转到达纽约,成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特聘研究员,随后又在多个研究所从事社会学研究。他的写作涉及小说、文论、社会调查、电影理论和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雇员们》、《大众装饰》、《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电影的理论》等。

精彩摘录

10.从反叛到屈服为了克服难以承受的精神困局,电影人在战后还做了另一种尝试。它为恢复威权行为鼓与呼,预示了宁愿选择专制政权也不要混乱局面的心理状态。代表威权倾向的两部影片出自几乎对立的两派阵营并反映截然不同的环境。尽管差异明显,支持的却是同一种心理模式。其中一部影片是《腓特烈大帝》(FRIDERICUSREX),一部华丽却无甚电影价值的影片,乌发出品,1922年公映*。影片的意图人人皆知:纯粹是宣传君主复辟。电影由阿岑·冯·柴雷皮(ArzenvonCserépy)导演,通过松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腓特烈大帝的一生,少有顾及失实。起初,观众看到年轻的王子反感父亲给他立下的严厉规矩;不过乌发没有表现这个反叛者毫不爱国地迷上法国哲学和文学,而是巧妙地强调了一桩只为显示其独立性的恋爱事件。随后的情节记录了他试图逃跑然后被捕,还有残忍的几分钟,在他父亲的命令下,腓特烈亲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卡特(Katte)被处死。影片费去不少胶片展现这一酷刑的后果:腓特烈完全向其父屈服,甚至与他不爱的布伦瑞克(Brunswick-Bevern)公主成婚,在确信有这样一位能够担当重任的继位者之后,父亲合上了眼睛。儿子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腓特烈一即位便接手了镇压叛乱的事业[插图20]。银幕上的这位腓特烈主要有两个优点。他就像人民的家长——运用手中的绝对权力减轻法律带来的重负进而实现普遍的福祉并保护穷人免受富人剥削的家长式统治者。同时,他也像一位民族英雄,身经数场战争且屡屡获胜,将弱小的普鲁士变成强国。这一整套诠释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让观众相信这另一个腓特烈不仅是社会主义毒素的解药,他也深知德国的民族抱负。为了加强观众和这个适时出现的人物之间的感情联系,乌发着力描述了他的内心煎熬。七年战争的情节将腓特烈刻画成被卷入一场前途渺茫的战争并遭自己最信任的部下离弃的悲剧人物。此外,片中时时出现阅...

——引自章节:第十章


“选择将《布拉格的大学生》的恐怖故事处理成个体心理学病例也具有启发意义。一切外部行为不过是折射巴尔德温内心活动的蜃景。巴尔德温并非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被包纳在巴尔德温体内。因此,要描摹他,没有比将该剧放置到一个不必考虑社会现实要求的奇幻世界中更合适的做法了。这多少解释了战后德国电影偏好虚构题材的原因。将宇宙的意义归结为巴尔德温的内在生命,这反映了所有德国中产阶级对于他们在精神上的两难境地和模棱两可的社会地位的深深憎恶。他们害怕效仿社会主义者那样将观念和心理体验的问题追溯到经济和社会的起因上去。基于自治个体的理想主义观念,他们的态度与其现实利益达到绝佳统一。由于任何对社会主义者唯物观点的迁就都有可能减损这些利益,他们本能地通过夸大个人自治以免受其害。这使他们将外表的口是心非当[…]”

——引自章节:先兆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