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全名为《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1947年成书于美国,作者为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一份魏玛共和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成果。克拉考尔在1941年4月25日到达美国后便着手这项准备多年的计划,他当时的身份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资料馆馆长艾里斯·巴里的“特别助理”,此项研究先后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古根海姆基金会的资助。
在这部作品中,克拉考尔通过分析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德国影片,检视了从1918年至1933年的德国历史,借以展现“一战”后德国人的心理图景。在二十年代的德国影片中,他追踪到一些反复出现的视觉和叙事母题,他认为这些母题暴露了德国人对混乱的恐惧和对秩序的渴望,以致他们甘愿臣服于威权统治。克拉考尔在书中开辟了探查电影美学、一个民族(魏玛时期德国人)的普遍心理状况以及同时期社会、政治现实之间关联的新领域,并提出一项惊人的(时至今日仍有争议的)主张:作为通俗艺术的电影为人们洞察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提供了可能。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著名批评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生于德国,早年为《法兰克福报》的记者、时事评论员,因持续撰文对“纳粹”进行批评,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后于1941年辗转到达纽约,成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特聘研究员,随后又在多个研究所从事社会学研究。他的写作涉及小说、文论、社会调查、电影理论和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雇员们》、《大众装饰》、《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电影的理论》等。
10.从反叛到屈服为了克服难以承受的精神困局,电影人在战后还做了另一种尝试。它为恢复威权行为鼓与呼,预示了宁愿选择专制政权也不要混乱局面的心理状态。代表威权倾向的两部影片出自几乎对立的两派阵营并反映截然不同的环境。尽管差异明显,支持的却是同一种心理模式。其中一部影片是《腓特烈大帝》(FRIDERICUSREX),一部华丽却无甚电影价值的影片,乌发出品,1922年公映*。影片的意图人人皆知:纯粹是宣传君主复辟。电影由阿岑·冯·柴雷皮(ArzenvonCserépy)导演,通过松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腓特烈大帝的一生,少有顾及失实。起初,观众看到年轻的王子反感父亲给他立下的严厉规矩;不过乌发没有表现这个反叛者毫不爱国地迷上法国哲学和文学,而是巧妙地强调了一桩只为显示其独立性的恋爱事件。随后的情节记录了他试图逃跑然后被捕,还有残忍的几分钟,在他父亲的命令下,腓特烈亲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卡特(Katte)被处死。影片费去不少胶片展现这一酷刑的后果:腓特烈完全向其父屈服,甚至与他不爱的布伦瑞克(Brunswick-Bevern)公主成婚,在确信有这样一位能够担当重任的继位者之后,父亲合上了眼睛。儿子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腓特烈一即位便接手了镇压叛乱的事业[插图20]。银幕上的这位腓特烈主要有两个优点。他就像人民的家长——运用手中的绝对权力减轻法律带来的重负进而实现普遍的福祉并保护穷人免受富人剥削的家长式统治者。同时,他也像一位民族英雄,身经数场战争且屡屡获胜,将弱小的普鲁士变成强国。这一整套诠释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让观众相信这另一个腓特烈不仅是社会主义毒素的解药,他也深知德国的民族抱负。为了加强观众和这个适时出现的人物之间的感情联系,乌发着力描述了他的内心煎熬。七年战争的情节将腓特烈刻画成被卷入一场前途渺茫的战争并遭自己最信任的部下离弃的悲剧人物。此外,片中时时出现阅...
——引自章节:第十章
“选择将《布拉格的大学生》的恐怖故事处理成个体心理学病例也具有启发意义。一切外部行为不过是折射巴尔德温内心活动的蜃景。巴尔德温并非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被包纳在巴尔德温体内。因此,要描摹他,没有比将该剧放置到一个不必考虑社会现实要求的奇幻世界中更合适的做法了。这多少解释了战后德国电影偏好虚构题材的原因。将宇宙的意义归结为巴尔德温的内在生命,这反映了所有德国中产阶级对于他们在精神上的两难境地和模棱两可的社会地位的深深憎恶。他们害怕效仿社会主义者那样将观念和心理体验的问题追溯到经济和社会的起因上去。基于自治个体的理想主义观念,他们的态度与其现实利益达到绝佳统一。由于任何对社会主义者唯物观点的迁就都有可能减损这些利益,他们本能地通过夸大个人自治以免受其害。这使他们将外表的口是心非当[…]”
——引自章节:先兆
方和谦学术评传:大字版 本书特色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
From award-winning New Yorker staff writer Patrick Radden Keefe, a stunning, int...
卡夫卡的“梦境逻辑”与现代社会的噩梦完全一致,对个体生活的剥夺似乎在我们所有人背后悄然发生——卡夫卡的世界不宜居住,但是他的语句渗入肌肤,发人深思,让人再也抖落...
陈寅恪集之一种,分上、中、下三册。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核心,考察明清之际社会与思想文化之变迁,揭示历史存亡关头的士人心灵和生命形态。作者通过研究“红妆”之身...
桂曙光,中澳财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创业邦》杂志“资本”栏目专栏作者,《商讯—公司金融》杂志特约顾问及专栏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MBA。曾任...
高阳,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小说家,写下七十多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对于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场竞争都独有洞察。著作风靡全球华人,多次再版...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制度逻辑》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制度演进
这套书第一次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性框架内思考文学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学术群体共同完成的成果。这套书由谢冕、孟繁华主编,
好口才成就好命运,人生必读的口才宝典,改变命运的沟通指南!“说话”,这是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交流工具,一生中的每一件事的运作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2018》内容简介:自《解析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师生
◎ 用趣味漫画展现昆虫的神奇生活场景化的搞笑漫画和风趣幽默的对白,不同于市场上其他昆虫图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获取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昆虫的...
沧月,其实这两个字,不过是早先登陆榕树下时随手取的一个ID而已,而那以后至今的一年多以来,仿佛却成了我无法分割的另一个网络分身。我喜欢写武侠和奇幻——这种很多人...
「一個關於真相的預言,一場充滿想像、色彩與聲音的追尋旅程──」本書為黎煥雄執導之《地下鐵》音樂劇全紀錄;收錄了文本、劇照,以及幾米為劇中要角重新繪製的插圖。這齣...
ThiscollectionofcasestudiescombinesthehighlyacclaimedvolumesTheBuildingEnvelopea...
谢尔·希尔弗斯坦,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他走在纽约的人行道上,挎着一个旧邮包,鼓鼓囊囊的包里塞满了歌谱。他脚穿破旧...
◆美国独立书商联盟2012年10月新书首选◆Amazon2012年10月选书与2012年度好书◆Publisher’s Marketplace 评选为Best ...
生物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 本书特色 《生物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一书以项目为载体,以实际生化产品的生产为任务导向,设计了啤酒发酵、酱油生产等八个学习情境。通过理、实...
影響後世的重要西方經典小說之一 ──《亞瑟王之死》無數作家、歌劇、好萊塢電影、電視影集,都受到它的啟發!歐洲騎士文學代表完整中譯本亞瑟王傳說集大成之作在西方流傳...
終於,她嫁給了心愛的男人,成為蔣長揚的妻、蔣家的媳婦,她是個商家女,嫁入蔣家這樣的名門官家,在外人看來就是高攀了,雖然蔣長揚自小跟著娘離家,與蔣家的關係已是淡薄...
张爱玲说,情场如战场。刘戈说,职场亦如战场。几千几百年以来,社会的存在状态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竞争”的生态环境却从未改变。当年有初生牛犊,如今有职场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