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耀
1 908年生于湖南汉寿。1 935年毕业于国立
武汉大学历史系。1 94l年起任国立浙江大
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
院系调整后t历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周易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认为是指以儒学为
主体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深厚的民
族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东方文化,作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之一,中
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六千余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博大而深邃的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凝
聚了先哲们优秀的、具有恒久、普适价值的思想智慧。
明清之际,由于诸多原因,中国社会没能完成适时的转型,逐渐
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的失败,更使中华面临几千年未有之空前变
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无数志士仁人为救
国于危难,有意无意地把寻找救世良方的目光投向西方,投向西学,
传统文化遭到空前的冷落甚至猛烈的批判,连中医中药等物质文化财
富也受到牵连。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被指斥为近代衰
落与灾难的罪魁祸首。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启了新的一页,民族复兴的伟
大潮流势不可挡。但当西风拂面之时,媚外的思潮也暗流涌动。好莱
坞大片被热捧,屈原、司马迁蜗居墙隅。莘莘学子们的托福、GRE高
分令命题者咋舌,而浅显的文言文却译得啼笑皆非。长期以来忽视传
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恶果日益显露。
马克思说,人民创造历史必须“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抛开传统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
大复兴,必须有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础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明确
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
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
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
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
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机
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
大讲堂》。
学习国学必先学习元典。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元典。所谓元典,指
较早产生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元典是一种文化
开始独立存在的标志,它塑造了该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元典大多出
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因为时代久远,这些先秦典籍大多
文字古奥,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探幽致远,自然谈不上反思和扬弃。
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出版《中华元典导读书系》,作为这套“大讲
堂”丛书的**辑。
本书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
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
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学有专长的权威长者,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相信通过他们通俗易懂、深人浅出的阐释,广大读者会有多方面
的收获。
由于编辑时间相对仓促,失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谅解并不
吝赐教。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7年11月
泰(卦十一) 天道卦
茎星(乾下坤上)泰。小往大来,吉,亨。
[导] 泰与否成对。否卦卦名,汉帛书作妇,故泰为夫。阴往
阳来,昼长夜短,故吉而亨通。 。
象日:天地交,泰。后以财(一作裁)成天地之道,辅
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导] 天地交,阳在地中,象征播种。君子宜顺民季节,辅助
人民从事生产。
泰卦初爻变而为升卦□(巽下坤上)
遇卦(泰卦初九)日: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日:
拔茅茹吉,志在外也。
之卦(升卦初六)日:允升,大吉。 象日:允升大
吉,上合志也。
[导] 役卒子时执弓连同箭出征,吉。月升合己之志。茅为白
茅,指月,象征弓,茅所茹者为箭。
王注(泰卦初九)日: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
也。茹,相牵引之貌也。三阳同志,俱志在外。初为类首,
己举则从若茅茹也。上顺而应,不相违距,进皆得志,故以
其类征吉。
王注(升卦初六)日:允,当也。巽卦三爻,皆升者
也。虽无其应,处升之初,与九二、九三合志俱升。当升之
时,升必大得,是以大吉也。
[导] 弓同茅一样,拔其根而相牵引。三阳象征箭,俱在内卦,
其志在外。初阳动,则其他二阳以类相从。其上有三阴相应。故动无
不利。升卦初六,爻象为新月,得阳而升,遇卦的阳动,之卦的阴
应。弓矢相交,阴阳调和。
泰卦第二爻变而为明夷卦(离下坤上)
遇卦(泰卦九二)日: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
得尚于中行。 象日: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之卦(明夷卦六二)日: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
壮吉。 象日:六一之吉,顺以则也。
[导] 殷商战士左股受伤,周拯救之成为壮马,则吉。周如大
匏瓜渡河,对人无所遗弃。殷士群起逃亡归周。这像没落的阳光,登
上月球一样,使之大放光明。中行是弓的隐语,这里作为月亮,象征
周。明夷卦爻辞脱一夷字,据汉帛书补。
王注(泰卦九二)日: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
秽,受纳冯河者也。用心弘大,无所遐弃,故日“不遐遗”
也。无私无偏,存乎光大,故日“朋亡”也。如此乃可以得
尚于中行。尚,犹配也。中行谓五。
王注(明夷卦六二)日:夷于左股,是行不能壮也。以
柔居中,用夷其明,进不殊类,退不近难,不见疑惮,顺以
则也,故可用拯马而壮吉也。不垂其翼,然后乃免也。
[导] 中行谓五,指泰卦六五。阴居于五,象征日食。注据经
意,所说月德,即是说周德,周不遐弃,故殷士朋亡得尚于中行。殷
士既已受伤,如乌垂翼而飞,虽随同伴前进(进不殊类),并不奋勇
作战(退不近难),因此不为周人所疑惮,而得以投降,服从周的法
制。马既得拯救,鸟也不垂其翼了。
泰卦第三爻变而为临(兑下坤上)
遇卦(泰卦九三)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
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日: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之卦(临卦六三)日:甘临,无攸利。既忧之,咎不
长也。
[导] 遇卦和之卦都属天道卦,第三爻天象是酉时,酉时为天
地之际,即是昼夜之际。昼去夜来,天道无往不复。艰难二字艰为
弓,指月,难为箭,指光,故艰贞吉,即是说夜来有月则无咎。盗群
在夜里无情地劫掠,以其于食有福。美食来临,于己不利,必须考虑
到它的危险性。
王注(泰卦九三)日:乾本上也,坤本下也,而得泰
者,降与升也。而三处天地际,将复其所处。复其所处,则
上守其尊,下守其卑,是故无往而不复也,无平而不陂也。
处天地之将闭,平路之将陂,时将大变,世将大革,而居不
失其正,动不失其应,艰而能贞,不失其义,故无咎也。信
义诚著,故不恤其孚而自明也,故日“不恤其孚,于食有
福”也。
《庄子》选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是教育部指定书目。《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主要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诸方面,都占有...
序“人出生、受苦而后死去。”这是安娜托·法兰斯的著作中,一位智者对生命所作的诠释。然而,有些自由派的思想家则认为:“人只
本书所录系作者对国学、“西藏问题”和学术方法等热点问题的思考,发表以来深受学界和文化界好评。作者的“大国学”理念别具一格
维摩诘经思想新论 本书特色 《维摩诘经思想新论》: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学科建设项目苏州大学“211工程”学科建设经费资助出版维摩诘经思想新论 内容简介 简...
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1918年9月定稿,一出版即因其方法和见解...
中世纪哲学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上乘中古思想史的研究传统,奠定了20世纪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学术基础。 本书借由论述中世纪时代人类的经验与思想,向读者介绍了中世纪哲学...
《王阳明》三部曲,是迄今首部讲述王阳明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也是一部阳明心学入门必备读物。本书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来自史料,
古希腊哲学 内容简介 由中国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吸取国内外西方哲学研究的成果,编写出一套多卷本的西方哲学通史,以此总结和促进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这是一些前...
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文”后的这二十多年间,笔者写了百余篇东西,这些文字记录下了笔者的思想变迁的轨迹。这一轨迹虽然...
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现照 内容简介 身体观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自我理解、交互理解和终极理解都离不开身体的维度。本书对早期中国经典中的身...
格言集 本书特色《格言集》收录了利希滕贝格毕生创作的格言。他讲自己的诸多想法、观感、即兴文字、简短评论、准备使用的讽刺作品的标题等都以格言的形式记录下来,内涵涵...
张其成国学经典全解丛书张其成全解周易(第2版)(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增加了译文和大量讲解的内容,对《周易》里的每一个字、...
生死攸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 内容简介 李贺以“诗鬼”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而又颇多争议的诗人。本书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借鉴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宗...
独自一个女人 本书特色本书是克里斯蒂娃继《中国妇女》之后又一关于女性主义的专著,全书以女性问题为中心,将作者自1975年至2006年间发表的25篇散论和发言稿,...
奇门与四柱 目录 序前言**章 奇门遁甲基本理论**节 奇门遁甲的起源第二节 奇门遁甲术的纲领性篇章《烟波钓叟赋》第三节 奇门遁甲模型的结构第四节 论奇门遁甲中...
礼学视野中的荀子人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介绍了荀子人学思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人学思想的自然观根据、性伪...
道教科仪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道教科仪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汪桂平副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项重点课题“道教...
步入哲学殿堂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104位哲学家(其中中国哲学家有44人,外国哲学家有60人),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
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宋代理学理论思想研究》首先对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的理论系统和概念系统进行了梳理,然后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对各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的伦...
《毛诗传笺通释(套装共3册)》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了依声求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