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蝗灾史

中国蝗灾史

作者:章义和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212027124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中国蝗灾史 节选

一章 历代治蝗文献叙录
千百年来,在与飞蝗和蝗害的较量中,人们创造和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大部分被记录了下来,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
财富。
一、明代及其之前的治蝗著述
在现存的典籍中,较早对蝗虫进行直接论述的是王充《论
衡》,其中的《感虚篇》对当时的“感化”和“天儆”观念进行批判:
“世称南阳卓公为缑氏令,蝗不入界。盖以贤明至诚,灾虫不入其
县也。此又虚也。”因为“贤明至诚之化,通于同类,能相知心,然
后慕服”,而蝗虫乃“闽虻之类”,其“集于野,非能普博尽蔽地也,
往往积聚多少有处”,降落的多少不可能验善恶、辨贤愚,“蝗自
过,不谓贤人界不入,明矣”。这里,王充提出蝗虫积聚“有处”的
观点。在《商虫篇》中,进一步指出,蝗虫为“风气所生”,“必依温
湿”,而“温湿之气,常在春夏”,所以春夏之季蝗虫为害甚烈。“夫
虫食谷,自有止期,犹蚕食桑,自有足时”,故以“虫食谷物为应政
事”,“失道理之实,不达物气之性”。在《顺鼓篇》中,则提到了开
沟陷杀蝗虫的办法。
东汉以降至于北宋,除却影响深远的姚崇治蝗以及少许诗文
之外,专门谈论蝗虫及蝗灾的著作并不多见。南宋时,从政郎董熠
撰《救荒活民书》三卷。是书前有自序,谓“上卷考古以证今,中卷
条陈救荒之策,下卷备述本朝名臣贤士之所议论施行可为法戒
者”。②元明宗时儒学教授张光大奉命增修,续以当朝救灾恤民之
事,易名为《救荒活民类要》。至明英宗时,复有江阴乡绅朱熊对
此书正伪补缺,重加考订,取当朝所下有关荒政诏敕,并采《为善阴
骘》诸书所载前人救赈良法,间杂己意,名日《救荒活民补遗书》。
嘉靖八年(1529),河南按察副使王崇庆又对朱熊之书予以校正和
点评,易名为《救荒补遗》,上、下两卷。③在这部以救荒济民为主
旨的著作中,辑录了明代之前蝗灾发生和治蝗事迹。除唐太宗吞
蝗、姚崇与倪若水之辩以及宋吴遵路栽培豌豆以止蝗害的故事外,
所记录的北宋熙宁八年(1075)颁布的“熙宁诏”和南宋淳熙九年
(1 182)颁布的“淳熙敕”,当是我国*早的治蝗法规;“捕蝗法”则
总结了当时行之有效的七种治蝗方法。另外是书所录的谢绛《论
救蝗》以及苏轼对蝗虫的议论等,史料价值十分宝贵。明何淳之
《荒政汇编》、俞汝为之《荒政要览》以及陈龙正之《救荒策会》等书
有关蝗灾和治蝗的内容相差无多,基本上是在抄述董熠之作的基
础上,略加己意。这种著述方式,在清人的治蝗著作中也很常见,
其缘由大抵是此类著述实用性、针对性较强,前人的经验理应高度
审视。
明代*详备的治蝗文献,无疑是徐光启的《除蝗疏》。此文全
面系统地记述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发生时间、孳生和蔓延区域以及
历代的防治措施等。本为徐氏于崇祯三年(1630)所上《钦奉明旨
条画屯田疏》中的第三部分,后以《除蝗疏》之名收入《农政全书》
卷44《荒政-备荒考中》。徐光启认为:在水、旱、蝗三大灾害中,
蝗灾有它的特殊性,一是就受害的区域而言,“地有高卑,雨泽有偏
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而蝗灾一旦发生,“数千里草木皆
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二是较之水旱,
“蝗灾甚重,而除之则易”,因为水旱之灾多在天为,而蝗灾轻重,
则在人功。对于蝗灾,“先事修备,既事修救。人力苟尽,固可殄灭
之无遗育”。也就是说,要控制蝗害,必须做到预防和救治相结合。
三是蝗灾发生后,个体力量无济于事,“必藉国家之功令,必须百郡
之协心.必赖千万人之同力。一身一家,无劾力自免之理”。在对
春秋至明代的蝗灾发生月份作了具体的考索之后,徐光启得出的
结论是:历史上发生的蝗灾“*盛于夏秋之季”,而此时正值“百谷
长养成熟之时”,故“小民遇此,乏绝*甚”。非常可贵的是,徐光
启对蝗虫发生地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
涯”,“骤盈骤涸之处”,并指明“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
宋以东”之域为蝗虫的主要发生之地,“历稽前代及耳目所睹记,
大都若此”。徐光启认为:要防治蝗虫,首先要观察蝗虫,了解蝗虫
的生活习性:“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
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故《易林》名
饥虫也。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
蝗。如此传生,害之所以广也”。“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
图之此其地矣”。如此,“详其所自生,与其所自灭,可得殄灭之法
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徐光启提出了一系列的治蝗方
法,如重视蝗虫易发地的治理,扑治于“蝗初生时”;对已成蝻子,
开沟捕打;蝻化为飞蝗时,纠集人众,用绳兜布囊捕捉,杀而埋之。

中国蝗灾史 目录

上编 中国历史上的蝗灾研究
导论
一、本书的研究对象
二、既往研究的成就和局限
三、本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章 中国历代蝗灾的发生情况
一、关于先秦时期蝗灾的讨论
二、秦汉时期的蝗灾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蝗灾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蝗灾
五、两宋金元时期的蝗灾
六、明清时期的蝗灾
七、民国时期的蝗灾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发生频率及灾级统计
一、蝗灾统计与蝗灾发生年
二、中国历史上的蝗灾灾级
三、有关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第三章 历史时期中国飞蝗的孳生地及危害区域
一、文献中记载的汉唐时期飞蝗危害区域
二、对宋元十一期的蝗灾发生区域的分析
第四章 中国历代蝗灾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生境理论与中国历史上蝗灾发生的自然因素
二、蝗虫生灾的社会因素
第五章 历代蝗虫的迁飞和蝗灾发生的周期律问题
一、蝗虫的飞翔与迁飞
二、史料所见蝗虫迁飞之分析
三、关于蝗灾发生的周期律问题
第六章 中国历代对蝗虫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的认识
一、历代对飞蝗一生虫态的认识
二、对飞蝗食性和趋向性的认识
第七章 历史上的治蝗实践
一、人工防治的诸种表现
二、治理孳生地的方法
三、利用天敌
四、经验和启示
第八章 中国古代对飞蝗的迷信和巫禳
一、“蝗之所宜祷”
二、刘猛将庙、八蜡庙和火神庙
第九章 蝗灾发生与历代的官府行为
一、宋之前官府对蝗灾的控制
二、宋辽金元时期抗御蝗害的制度建设
三、明清两朝的治蝗作为
四、民国时期蝗害的社会控制
第十章 蝗灾与历代社会动乱
一、蝗灾与民众流徙
二、蝗灾与农民暴动
第十一章 历代治蝗文献叙录
一、明代及其之前的治蝗著述
二、清代的治蝗专书
下编 中国蝗灾编年(前707年—1949年)
中国蝗灾编年(前707年—1949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