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作者:乔健 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105091416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节选

从“重礼义”到“尚功利”——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形成的一条重要线索:
“礼”是春秋时代政治规范的核心要素,“礼”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是政治权力非绝对化(即任何政治势力都没有掌握绝对的权力)条件下各种政治势力在遇到问题和分歧的时候需要“讲道理”,春秋也因之而成为古代中国仅见的人们在政治实践中普遍“讲道理”的时代。“讲道理”与暴力强制和功利追求正相对待,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作为“道理”核心内容和“讲道理”基本依据的“道义礼信,在当时的地位,显见超出于富强攻取之上。此乃春秋史与战国史决然不同处”①。在古代中国“功利”与“实力”和“暴力”往往密不可分,因为追求现实功利往往需要拥有实力和行施暴力,而“实力”和“暴力”又必然以追求功利为*终的归宿。把国家的各种资源全部集中于专制君王的掌控之中,在短期内无疑是追求“富国强兵”等功利目的的“国家”提升其实力和行施暴力能力的*为有效的手段,所以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与对“功利”、“实力”和“暴力”的崇尚密切关联。
徐复观先生指出“封建制度渐渐崩坏的过程,即是专制政治渐渐形成的过程”②,蒙文通先生指出“春秋以来之贵族废,……而君权极矣”①,余英时先生也把“贵族阶级”被早早消灭与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和长期延续联系在一起②。……

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目录

从“重礼义”到“尚功利”——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形成的一条重要线索
春秋、战国时代的“忠”观念比较
法家历史观的“进步性”辨析
从“制约权力”到“自我约束”——春秋政治的重要特点与孔子政治思想的局限
孔子自我意识论
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礼”内涵新探
试论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与自我实现
试论庄子“精神超越”的限度
论商鞅的一元化思想
论荀子对孔子的修正
从荀子反观老子思想的价值
论韩非对老子的修正
韩非对君主专制绝对确定性的追求
政治的“虚化”与精神的“实化”——“《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
阮籍、嵇康人生道路的比较
《列子》非理性思想的批判
论陶渊明超世不绝俗的积极人生选择
从“私人领域”的视角认识陶渊明的“唯一性”
陶渊明“自我意识”简析——兼与景蜀慧先生商榷
试论陶渊明对人的“社会性”的超越——兼与王国璎先生商榷

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乔健,男(1961-),河南安阳市人,1978年2月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85年研究生毕业,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作者曾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以政治权力的“非绝对化”为基础、以“重礼义、讲道理”为核心内容的春秋贵族思想,分析了春秋贵族政治向君主专制政治转化的一些重要关节点;提出以“任人自为”为核心内涵的老庄思想对人类的思维和活动具有永恒的“警示”、“参照”和“引领”的作用;提出苟子对“成系统的思想”的追求和韩非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是其思想产生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重要原因;提出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非判断思想是否“进步”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提出应该从“私人领域”的视角和对人的“社会性”的超越的层面来认识陶渊明的价值。上述观点均不无新意且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