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作者:白至德 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0084038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目录

自序
**章 传统(1909年——1925年)
1金鸡报晓
2开封世家
3传统教育
4求学兴趣
5了解世界
第二章 磨砺(1925年——1933年)
1上海文治大学
2回民沪案后援会
3中州大学
4**篇论文《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的发表
5开创初始的民俗学
6燕京研究生
7父母的婚事
第三章 选择(1933年——1939年)
1**部专著《朱熹辨伪书语》的出版
2从研究本民族的历史着手
3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的**篇专论
4我国的**部交通史
5西北考察及其《行纪》
6中华民族的复兴,回族应有沉重的负担
第四章 正途(1939年——1949年)
1辗转云南昆明
2在云南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3对中国回族人民生存与尊严的灭绝挑战
4《中国回教小史》、《中国伊斯兰史纲要》等著作的出版
5我国首部回族专题史料书:《咸同滇变见闻录》
6首篇史学史的文章:《中国历史体裁的演变》
7在人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的历史阶段
8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笑了
第五章 安定(1949年——1966年)
1我们从此有了一个新的时代
2“像逐水浮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结束
3《论历史上祖国国土问题的处理》等文的发表
4历史文献科学性认识的《回民起义》
5毛主席批准成立“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
6关于历史教学的**篇文章
7毛主席亲切地说:见到了你写的文章,写得很好
8开展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9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0历史学科基本训练的几个有关问题
11史学史研究的起步与编写《中国史学史教本》
12“学着试步”的《学步集》
13赶紧走上史学史研究的大道
14热心于中国对外友好工作
第六章 无愧(1966年——1978年)
1吴晗的“反党”
2“打倒在地,永世不得翻身”
3“反动学术权威”点校《二十四史》
4母亲永远地走了
5考教授时交“白卷”
6“儒法斗争”的政治风浪
7响应周总理的提议,编写《中国通史》
8父亲的小孙子白鹏
第七章 通变(1979年——1988年)
1《中国通史纲要》及其《续编》
2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3从《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到《史学史研究》季刊
4《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与《史学概论》
5关于史学上的重要问题
6《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论集
7《中国伊斯兰史存稿》
8老人的“通变”
9《回族人物志》的出版
10《中国史学史》的**册
第八章 新路(1989年——1999年)
1学术活动60年、高校执教50年
2回族的教育以及《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的出版
3八十五诞辰与《史学论集》
4首次颁发“白寿彝史学论著奖”
5喜事多,第四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647年汇成《中国史学史论集》
7*后的教学改革意见
8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的关怀
第九章 丰碑(1999年4月26日)
1双喜临门的好日子
2历史赋予的使命
3争取再过上一个90岁
4新世纪的展望
第十章 彰往知来(1999年4月26日——2000年3月21日)
1父亲病倒了
2万分悲痛的日子
3难以忘却的关怀
4永生难忘的师生情谊
5老、少携手走新路
6与两位大学子的交往
7老少研究生痛悼恩师
8一名普通学子的感恩
9遗稿成书,心愿已了
后记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除了回忆父亲及其家人,同时也在适当的篇幅中叙述了父亲的老师等前辈、同代的好友、同人以及他的学生等后人。他们都是和父亲在一起奋斗过的,他们早已与父亲融成难以分开的整体。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彰往”了父亲40岁之前,也就是旧中国的“像逐水浮草而居的游牧人一样,携着眷口东西流浪着”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从启蒙老师那里受到了修齐治平、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中华民族一体的熏陶;目睹祖国河山碎裂、生灵涂炭,于是求知,于是寻找真理,于是在‘嗷嗷八口一蓝衫’的环境中坚信未来,于是不断笔耕、‘舌耕’,于是不但找到了实现自己学术理想的宽阔大道,也找到了把自己的一切和亿万中国人民血肉般联系到一起的人生正途。”这本书也同样“ 彰往”了父亲40岁之后,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机会学习辩证唯物史观。他在后半个世纪里坚持不懈地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指导史学教学和研究,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新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史学工作者。
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不断地创新,总是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绩,继续学步,奋发进步,用他的话来说是“学步”,是不断“摸索”、“探索”。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节选

1金鸡报晓
父亲出生于1909年2月19日,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后第四巷l7号白
家大宅院里。
白家祖上多为单传,我的祖父就是独生子。但从祖父开始便连连得子。在我的父亲出生之前,祖父已有两个儿子了,还有三个女儿。但他仍旧急切地盼望得到第三个儿子,以便家丁兴旺,光宗耀祖。。
这时,祖母已怀上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再过几天,便是临产的日子了。祖父异常兴奋,在他想象之中的第六个孩子一定是个男孩,一定更聪明,更有出息,出类拔萃。祖父急切盼望着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父亲的祖母早已故去,父亲出生之前,只有他的外祖母带着帮手,在祖母的房间里准备着,忙活着。祖父和他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相隔不远的一间客房里,焦急地等待着自家“老六”的出生。
几天前开封就刮起了大风,而且越刮越大。狂风呼叫着,似乎要把天撕破,而且绝没有停止的迹象,搅得整个开封天昏地暗。这一切使得自家老小心情不安,格外焦虑!尤其是祖父,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1909年2月19日,狂风突然在黎明时分停止,随后四周一片寂静,连一点点响声都难听到。天空突变,瞬问大亮,让人觉得实在出奇。此刻,产房那边突然传出了父亲外祖母的喊声:“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刚刚出生的婴儿怎能没有哭声呢?这使得白家老小一阵慌乱,不知所措。只见那婴儿的脸庞涨得通红通红的,这下子可急坏了她老人家,不知如何是好,着忙之中抄起一张红纸剪成个喜字,马上用嘴朝着它就“噗——噗”地用力吹了起来。可是全然没用,还是不见那婴儿的啼哭声!于是她又用尽全身的气力朝着那红喜字又是“哈!哈!哈!”几声大呼,这下可真灵啦!婴儿突然“哇——哇——哇”地大声啼哭起来,而且哭声越来越大,白家老小顿时发出一片喜庆的笑声。
婴儿迟来的啼哭声,白家的欢笑声,划破了此前的寂静,格外的响亮。婴儿的脸蛋儿仍旧通红通红的,四肢用力地伸展着、踹动着,仿佛有用不完的力量!父亲的外祖母惊喜之后,便是开怀大笑。她老人家还念念有词地说:“今年是旧历鸡年。大鸡年,富贵年!外孙孙是金鸡报晓呀!”祖父大人喜出望外,心里想着自古有人称鸡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中说公鸡具备文德、武德、仁德、义德和信德。他决心一定要将小儿子培养成具有五德之人!祖父大人,从此对父亲寄予极大的希望。
那时,伴同婴儿降生的便是缕缕阳光,从窗外投向屋内,普照着自家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自家的每一个人。
祖父越来越深爱他的小儿子,便起名“寿彝”,字“肇伦”,回族经名“哲玛鲁丁”。名字的意义是:“万寿礼鼎”,是个宝贝;“始起天伦之乐”,吉祥如意。“哲玛鲁丁”又曾为一位穆斯林大学者的名字。看来祖父对-父亲寄予的希望决非一般。
2开封世家
当父亲回忆起我的祖父、祖母时,总是流露出那种真诚的怀念;当他回忆起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总是流露出那种深切的思念;当他回忆起他的故乡开封时,又总是流露出那种难以割舍的挂念。
父亲曾试图查寻、探索过自家祖辈的由来。他原以为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应该作为白氏宗族的发祥地。据考证,中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姓氏,按其族谱记载都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为起源地,此后又因明代初期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而漂泊到祖国的东西南北。父亲后来就此查证,虽然没有发现山西洪洞县有白氏族谱,但是确认了回族中也存在与汉族相同的大槐树下宗族发祥地的传说。中国回族是产生于本国的民族,而非外来民族的观点也能在此得到证明。至于白氏宗族的根源,家族的延续又是怎样,至今仍难定论。
听父亲讲,有据可查的是在近代开封回族中出现过四大家,即魏、杜、李、白,也为“四大姓”。这里所指的“魏”,即魏子青(1870--1928年),开封市人,他创办了开封、郑州的三座电厂及其他工商业,是河南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先驱、爱国者;“杜”,为杜秀升(1881--1960年),开封市人,长期经营面粉加工等工业,解放前历任开封总商会、河南省商会会长,著名企业家;“李”,至今不详;而“白”,就是指我的祖父白吉甫。
白姓回族世家原本就一直生活在开封市郊外的农村。曾祖父原是河南开封东乡阮楼村人,后迁至开封市内生活。曾祖父在开封市的南土街
开了个卖青果的“穿心店”,靠着做水果小本儿生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他的身体很好,只是眼睛近视,高寿九十多岁。我的祖父没有上过学,但十分勤劳,很会做生意。在现在有关父亲家世的记叙中,大多作者称父亲出自“书香门第”,这是不确切的。我的祖父文化水平也只限于记账所用的文字及数字,真正的“书香”也是从我的父亲这里飘出,便也称不上“门第”了。我的祖父,从回族民族工业的创业阶段起步,就相当出色,生意做得很成功。他曾同他的合伙人魏子青、杜秀升在开封和郑州两市开办经营了“开封普临电灯公司”(1910年)、“丰乐园剧场”(1910年)、“郑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14年)、“**百货商场”(1923年)和“丰乐楼饭庄”(1923年)。他在开封城内购置了房产,在乡下购置和典当了土地。这样的家庭算是一个工商业民族资本家的家庭。祖父白吉甫是当时的新兴爱国实业家。我的祖母钱相云是河南开封朱仙镇人,她当时以能诵读《古兰经》而受到当地穆斯林的尊重。祖母对家人很好,对她的公公极尽孝心。那时白家人口*多时可达23人,但祖母总是默默地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据说,当时的回族妇女都是这样的贤惠和勤劳。我的父亲深爱着我的祖母,她去世时仅69岁。当然,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寿了。祖父白吉甫的三个儿子,依次排行为大伯白寿康、白寿昌和父亲自寿彝。回族前人都有练武健身的习惯,祖父自幼练武,也让他的孩子们操练。他要求他们每天踢腿150下。父亲自小身体较弱,为了帮他强壮身体,兄长们常帮他练武,也常带他去放风筝。祖父为此也在庭院里专门搭起了秋千,让父亲玩耍。经过长期练习,后来父亲的石锁舞得非常好,一次可舞上百下,身体也比过去强壮多了。当时,祖父一家的日子过得非常温馨。
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外国列强对华的军事入侵,随之带来的是经济的侵入和掠夺。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安。作为工商业民族资本家的祖父很难再维持营生,家境渐趋破落,这使白家的日子也越加难过。l932年,我的祖父因病故去,那年他老人家已82岁高寿,遗产所留不算多,当时只有支出并无收入,不多日子,几乎一无所有。白家只好被迫搬到烧鸡胡同,租借许亚青先生的家房居住,日子也就更难维持了。
祖父和祖母,我都未曾见过。“文化大革命”前,父亲的书桌抽屉里还珍藏着祖父和祖母的遗像。我出于好奇,趁父亲不在家时也曾“偷”看过。因为父亲从不让我们孩子甜翻他的抽屉,这也算是家规。我的父亲看来长得又像祖父又随祖母,但还是像祖父的地方多些,这主要体现在父亲的脸形及五官上。“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抄家后,祖父和祖母的遗像就再也找不见了。我的老祖们也就更没有见过了,父亲也未曾存留过他们的遗像,也未曾过多地与我谈起。不过,我的父亲很想念我的祖母,一直都很想她。在父亲病重的那段时间里尤为突出,他不时对我说起我的祖母,并要我去祖母的墓前代他好好看看他心爱的母亲。可是此前,他从来就没有提过祖母的墓地在哪里,当我再问起时,他也说不清楚了,病魔那时已摧毁了他的记忆。今天,当再提起此事时,我仍然一直为之愧疚,我又怎样去圆父亲的这个“梦”呢!
3传统教育
我们从小就很爱听父亲讲述河南开封,都很喜欢河南开封的历史传说和许许多多的故事。
历史悠久的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古往今来,河南孕育了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史学家、外交家、文学家和诗人,也正是他们的世代奋进,才创造了黄河的中原文化。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们籍贯是河南开封。开封是一座有着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名城,位于河南省东部,l982年又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古城。开封和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一起,统称中国六大古都;又称“七朝都会”,即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以及北宋和金的封建王朝都曾在此建都。开封*辉煌的时代应为北宋,当时开封改名东京,在北宋长达l67年的历史中皆为首府。当时的开封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人口高达l50万,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宋徽宗时期,张择端描绘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呈现从开封郊外到市内汴河沿岸的神奇风景,生动地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开封的繁荣景象。如今,依然让人们观赏的开封“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塔壁为茶色琉璃砖瓦所筑,观之似铁,故此也巧取名为“铁塔”,康有为称之为“天下未有之奇宝”。父亲儿时就经常在铁塔脚下玩耍和读书,十分喜爱观赏铁塔建筑的奇妙。幼小的父亲一直为故乡所陶醉。
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部为顺河区,秀美的惠济河从这里流过。那里是开封回族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自家祖辈生存的地方,父亲也出生在那
里。顺河区是回族区,可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东西长而南北窄,似长方形布局,总面积约30.24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过日子的好地方。顺河回族辖区内的文物古迹比较多,除铁塔之外还有东大寺、北大寺、文殊寺、双龙巷、白衣阁,它们分别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当今的《开封顺河回族志》中也曾多处提及哲玛鲁丁•白寿彝,并受到称颂和爱戴。
开封的东大寺(东清真寺)坐落在清平南北街路西,在其他清真寺的东边,故名东大寺,建筑外形硕大肃穆,外观古色古香,故名东大寺,也是开封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据东大寺保存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的“重建清真寺碑”记载,东大寺建于唐代贞观二年(628年)。东大寺内至今仍珍藏着这块“精忠尚武”的匾额。据证,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的部下、回族将领常遇春占领了开封,为了继而攻战北京,就在开封当地招兵买马。当时许多勇敢的回族青年应征入伍,深深地感动了朱元璋。他从南京赶赴开封,亲自给东大寺赠送了这块“精忠尚武”的匾额。开封回族前辈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和英雄事迹,令幼年的父亲敬佩和崇尚,并深受教育。他立志要像英雄们一样,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东大寺历代的阿訇都重视兴办“经学”和“武学”,他们把华夏文化和阿拉伯文化融为一体,为国家和民族造就了一批批有用之人才。
据开封的老人及开封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李文章先生讲,“白寿彝本家应属东大寺坊”。这里所指的“坊”,应称为“教坊”或“寺坊”,是回族特有的传统组织形式。开封原有十三座清真寺也就有了十三个寺坊。回民百姓常以清真寺为中心进行宗教活动,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东大寺一直是开封市*具影响的清真寺。父亲从小就生活在那里,也曾在东大寺内学习阿拉伯文和练功、舞石锁,既习文又练武,习文是学文化,练武为健身。东大寺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也为父亲逐渐所知,并从中受益匪浅。
父亲从小就酷爱读书,6岁时跟随我的姑奶奶习颂《古兰经》。姑奶奶是位女阿訇,能写一手漂亮的阿拉伯文,在当地名声颇大。父亲经常去她那里,以《古兰经》为课本学习阿拉伯语,并从中体味伊斯兰教的教义,逐渐熟悉并渐渐地也能读好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字也能写得不错,时常受到姑奶奶的表扬。姑奶奶非常喜爱这个学习专一,用心攻读,聪明听话的侄子。父亲那时经常陪伴祖母去姑奶奶所在的南教经胡同女寺(女寺为同坊的妇女所建,当时的东大寺教坊有三座女寺)礼拜。从那时起,父亲就开始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回族传统的教育。
开封的回族人民及东大寺闪烁的光辉,照亮了父亲的一颗少年的心,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回族,热爱这个民族为故乡和国家所创建的丰功伟绩。这也为父亲后来的回族史研究,打下了*初的基础。
4求学兴趣
父亲自幼就为开封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所打动、所熏染。开封是孔孟留下足迹的地方,也是著名文学家、女诗人蔡文姬,“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唐书》和《贞观政要》的编者吴兢,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崔瀛等著名文人的诞生地,由此也使少年的父亲引以为荣。出于敬慕和“好.奇”,父亲也时常找来与他们相关的书籍来看。开封自元代直到明代,兴建了许多书院,后又创办了河南省*初的大学。开封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并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在中原地区都起到了文化中心的作用。中华民国年间,开封是河南省会,这里人才荟萃,兴办教育,思想率先。这对于生在开封,长在开封,在开封接受幼儿甚至初、中级教育的父亲来说,河南开封祖先世代所开创的一切都为他的成长提供了独特而又优越的条件。这对于他今后的学习、思想以及所要走的道路,影响都是十分重要又十分深远的。
1916年,父亲7岁时,便进私塾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满清下令“废并科举,兴办学堂”。河南省的**所回族学校“养正初等小学堂”就在开封东大寺前院成立,由于校舍和教学设备不足,招收学生也不足100人。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开封私立养正初级小学校”,郭荩臣先生任校长。这所学校虽然离自家很近,并已开办11年了,但祖父还是担心,认为一群孩子在一起学习,又只有一位先生教,怎能教好?为了让父亲从小就能学到更多的真本事,祖父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花大钱请来有学问的先生,在自己的家里开办了私塾。
父亲那时的启蒙老师是郭先生,开封东乡阮楼村人,开始时他只教《三字经》。后来又请来邓先生,他是朱仙镇人,秀才出身。父亲便开始跟他读《四书》、《书经》、《诗经》、《春秋·左传》、《论语》、《大学》等等。邓先生要求我父亲先要会读、读好,然后会背诵。背诵时的熟练程度要达到先生读出书中的某一句后,父亲马上要接着这一句背诵下去,不得有误,但邓先生不要求父亲会讲解清楚古文句词的含义。邓先生的这种教法,使得那时的父亲可真是吃了大苦。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倒反而使父亲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史素养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邓先生曾问过父亲读书是否很苦?父亲反而笑着说:“读时苦,背会了甜,考后先生说好,学生会很快乐!”这样的好学生,当邓先生与他人谈及时,总是赞美有加。父亲9岁时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命。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