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传-蒋介石王牌悍将

张灵甫传-蒋介石王牌悍将

作者:钟子麟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802143487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张灵甫传-蒋介石王牌悍将 内容简介

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一个为确立国民党统治而奋力效命的黄埔军人;一个舍身忘死抵御外侮的抗日功臣;一个为蒋介石冲锋陷阵而兵败身亡的内战先锋。张灵甫,原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师长,当年风靡全国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红日》中家喻户晓的那位风流倜傥而又骄矜顽固的反面军官,究竟拥有怎样的人生轨迹?……
本书作者以史家客观理性的视角,通过翔实谨严的史料考证,描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张灵甫……

张灵甫传-蒋介石王牌悍将 本书特色

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
一个为确立国民党统治而奋力效命的黄埔军人:
一个舍身忘死抵御外侮的抗日功臣;
一个为蒋介石冲锋陷阵而兵败身亡的内战先锋。

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一个为确立国民党统治而奋力效命的黄埔军人;
一个舍身忘死抵御外侮的抗日功臣;一个为蒋介石冲锋陷阵而兵败身亡的内战先锋。
张灵甫,原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师长,当年风靡全国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红日》中家喻户
晓的那位风流倜傥而又骄矜顽固的反面军官,究竟拥有怎样的人生轨迹?…
本书作者以史家客观理性的视角,通过翔实谨严的史料考证,描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张灵甫….

张灵甫传-蒋介石王牌悍将 目录

**章 从书生到军人
**节 东大村北门的张家
第二节 小才子遇上大师
第三节 北大生辍学从戎
第四节 黄埔四期生
第五节 初露锋芒
第六节 陌生的对手
第七节 川西北的缠斗
第八节 杀妻疑云
第九节 张灵甫与王耀武
第二章 抗日骁将“猛张飞”
**节 苦战淞沪
第二节 血溅南京
第三节 重返豫东
第四节 张古山血染红
第五节 瘸腿将军
第六节 飞虎旗飘扬在上高
第七节 遭遇滑铁卢——二战长沙
第八节 浙赣风雨鄂西路
第九节 常德的“辉煌军”
第十节 转战长衡
第十一节 陆大中将班里的少将
第三章 苏北,谁主沉浮?
**节 班师回朝
第二节 不恋秦淮温柔乡
第三节 剑拔弩张
第四节 淮阴,昙花一现
第五节 棋逢对手——一战涟水
第六节 声东击西——二战涟水
第四章 日落盂良崮
**节 鲁南警钟
第二节 “常胜将军”变“懒牛”
第三节 临蒙公路之战
第四节 谁在冒进
第五节 目标坦埠
第六节 上山
第七节 中心开花
第八节 弹尽援绝
第九节 张灵甫之死的“罗生门”
第十节 栏杆拍遍亦枉然
尾声 尘归尘,土归土
本书参考资料
后记

张灵甫传-蒋介石王牌悍将 节选


苏北,谁主沉浮?
**节 班师回朝
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曾经是肃穆的皇家禁地,斑斑驳驳的红墙
青瓦,透着一个远去朝代的苍凉,这里葬着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寝
陵称为明孝陵,明孝陵陵门的东南侧,在明代是卫戍孝陵的军团总部所在
地,常年驻扎在此的士兵有五千余人,他们的职责是保卫神圣孝陵的安全,
这个地方也就因此叫做孝陵卫。到了清代,孝陵卫又成了清军江南大营的
驻地,及至民国,一袭前朝惯例,将孝陵卫作为护卫首都南京的东大门,修
筑工事,派驻精锐重兵把守。
1945年秋,一度荒芜的孝陵卫兵营、操场,再度车来人往枪刀铿锵,变
回了军人的世界,驻扎在这里拱卫首都的部队,人称“御林军”,这就是张灵
甫和他的第74军,即后来的陆军整编第74师。
74军的军部设在孝陵卫的原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今南京前线歌
舞团附近),遗族学校原是根据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在1928年11月通过的决
议,为专门收容北伐大革命中阵亡将士的子女和辛亥革命中牺牲的烈士后
代而设立,首任校长是宋庆龄,后由宋美龄亲自管理。南京沦陷后,这里一
度被日军占用。
74军初到南京,要紧的事情一桩紧接一桩,为了方便处理军务,张灵甫
起先大部分时间住在孝陵卫的军部,只在需要参加城内会议、活动的时候
才进城。一开始,74军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卫戍首都南京
的安全,二是负责处理宁沪及附近地区日俘的收容管理和日军武器装备物
资的接收工作,原本在南京的日军侵华总司令部的日方将领,包括总司令
冈村宁次在内,都属于74军就地监管的职责范围。1945年9月20日在湖
南衡阳接受日军第68师团缴械投降之后,74军即分批到达南京地区,先后
于11月19日在镇江接受日军第3师团缴械投降;11月26日在浦镇接受
日军第34团缴械投降;11月27日在芜湖接受日军第40师团缴械投降①。
说起来,张灵甫也是国府浩浩荡荡接收大员队伍中的一员,办理南京、
上海地区的接收是很有油水可捞的肥差,接这种差使,犹如老鼠落进米缸
里,在文武官员一派“劫收”之风盛行的当时,张灵甫假如顺手牵羊,发点横
财还是有不少机会的,不过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虽然直接参与了接
收过程,对于吸金理财远不及其他一些党政权要懂得旁门左道,他到南京
之后在城里找的**个住处,还是自己花钱从当地房东那里租来的。在接
收下来的日军物资中,除了枪炮军械,张灵甫个人*为中意的,大概要数三
千多匹战马了,这些马匹有一半来自镇江七里甸的日军军马场,都受过良
好的军事训练,懂得按规矩口令列队行走坐卧,他将这些战马依照色泽分别
排列,阵容蔚为壮观。爱马成癖的张灵甫还从中特地挑选出十二匹宝马良驹
组成随身马队,行军不离左右,并且时常亲临马厩过问饲养事宜,他的坐骑,
也换上了日将所用过的一匹深棕色的东洋战马。接收的战马后来部分上交,
拨发给了其他部队。
接收工作刚告一段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又交代了一件新的差事,指
示要在南京搞一个陆空多军种的联合演习,以检视军队换装整训的效果,
也让来自全国各地到南京出席军队复原整编会议的军师长们一起观摩学
习。张灵甫安排第51师担任演习任务,何应钦派来步兵学校教育长王俊
协助5l师当时的参谋长皮宣猷、团长王奎昌等人具体操办。
1946年3月初,南京郊外的青龙山、黄龙山和沧波镇地区开来了大队
的军人,战车隆隆,枪炮出镗。麒麟门外的校场更是将星闪烁,前来南京参
加整军会议的各军师长、各兵科学校、中央军校的代表们,以及由国防部特
别邀请的各国驻华使馆的武官、副武官等四五百人,云集校场观礼台,冒着
江南初春凛冽的寒风,兴致盎然地等待演习的开始。
陆空联合演习分成三个项目演练:步兵各种战斗动作,如伪装、劈刺、
搜索、捕俘等动作;步炮空协同,对山地进攻;夜间村落防御。演习一连进
行了三天,结束之后,何应钦还专门作了讲评。在事后的酒会上,与会将领
们纷纷向张灵甫敬酒,祝贺演习成功。张灵甫对大家的恭维也不谦虚,据
当时在场的“土木系”将领第18军11师师长杨伯涛说,将领们与他会晤的
时候,张灵甫并不掩饰自得之色②。
他是有理由洋洋得意的,不单由于演习的圆满成功,实际上已经执掌
了74军大权的副军长张灵甫,马上就要升官,正式戴上王牌军长的桂
冠了。
1945年12月18日,蒋介石从重庆经北平飞抵南京巡视,到机场及沿
路迎接的政府官员、各界人士和民众有数万人之多,八年前仓皇辞都,如今
终于苦尽甘来,蒋介石笑容满面步下舷梯,接受众人的热烈欢呼。张灵甫
身处盛典,操心的却是别临时出什么意外,还好派去机场的51师仪仗队,
一色的美式绿盔新枪白手套,雄赳赳地在蒋介石面前给他挣足了面子。这
个时候他的确出不得任何差错,因为俞济时和王耀武正在向蒋介石保举他
升任第74军军长。
74军进驻南京不久,军长的人事变动几成定局,可见原军长施中诚的
外调他用,在他离开湖南的时候已经是基本定了的①。对于这个王牌军新
军长的美缺,当时眼红的大有人在,而真正够资格能与张灵甫一争的,也就
是74军副军长余程万和100军军长李天霞两个人。
余程万虽然资历较深,无奈常德会战后一蹶不振,蒋介石对他有了成
见,事后经王耀武求情放过他已经算是开恩,余程万要想在74军升军长基
本是没多大指望了,他后来调任粤东师管区司令,后被任命为第26军军长
兼滇东南剿匪指挥官。1949年12月,卢汉在云南起义,余程万与第13兵
团司令兼第8军军长李弥等人被扣押昆明,*后有惊无险被送出境。1950
年1月他被任命为云南绥靖主任,这时的余程万已经对继续参与内战意兴
阑珊,他不久脱离军界走避香港,并婉拒李弥要他入伙同去泰缅边境打游
击的邀请,在香港新界的唐人新村定居。1955年,余程万在家遭劫匪杀害,
终年五十四岁。
至于李天霞,他对当初被排挤出74军一直耿耿于怀,得知施中诚即将
离任,他便托门路找关系积极活动,想要卷土重来。虾有虾路,蟹有蟹路,
总归是朝里有人好做官,李天霞托的门路是钱大钧,据说李天霞与钱大钧
有亲戚关系,当年王耀武在补充旅启用李天霞当团长,也与李天霞有这个
通天的亲戚不无关系。钱大钧曾经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他早年毕业于日
本陆军士官学校,黄埔军校时期,历任教官、参谋处长、教导团长,先后参加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