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藩是民国时期文化人混迹官场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动乱的年代他投于蒋介石的旗下,成为其“心腹”,曾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内政部、教育部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逃亡台湾后,许多国民党权贵显要纷纷失宠,独他官运亭通,成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国民党当局的“立法院长”。他利用自己的政治上的便利,组织国民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抗战时期,争取政府资金救助文化人,支持文化抗战,组织了中国历史上*大的古物迁移行动,更成为他人生*无争论的亮点——能说他不“飞扬”么? 但是,当他为了“感恩”和“愚忠”,把自己绑在蒋介石的战车上,也就注定,了他人生悲剧的命运。正是在抗战时期,’当全国文化界成立抗协,团结抗战时,他却玩起挑拨离间的游戏,到处为蒋介石拉拢文化界人士,被骂得灰头土脸。在台湾为维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甘当炮灰操纵罢免李宗仁,栽赃污陷吴国桢,更为干夫所指:他曾经也想“有所作为 ”,在台湾想搞点西方程序式的“民主”:却也没想犯了主子的大忌… 一辈子的官场生涯,在他内心里总有“政途的艰难可畏”之感,常存“尸位素餐”“苟全性命”之念。而他作为那场广受争议的“名人三角恋”的主角,几十年的痴情投入,也终以悲剧收场。——这不正是他的落室和悲凉?
前言
张道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此人乃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著名文化活动家、美术家、戏剧家。
1897年出生于贵州省普安直隶厅(今贵州盘县城关镇)的张道藩,生于衰败的清末,长于世事动乱的民国时代。负笈平津,留学英法,1926年回国参加革命,因机缘凑巧,归于蒋介石旗下,将他的一生和蒋介石的专制政权捆在了一起。在蒋介石的众多文臣武将之中,张道藩与陈布雷、陈诚、蒋经国诸人,对蒋介石可谓唯马首是瞻,矢志不渝,深得蒋介石的倚重。
20世纪20年代末,蒋介石成功控制国民党政权后,视张道藩为心腹,在蒋氏一手擢拔下,张道藩仕途一帆风顺。先是青岛大学教务长、浙江教育厅长,然后做到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内政部、教育部次长。任国民党第三、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六届至第九届中央常务委员。当台湾蒋介石政权的“立法院长”。无疑地,张道藩是蒋介石培植的国民党干才。政途的顺畅,蒋介石的赏识,为张道藩开展文化运动,全面掌控国民党文化宣传系统提供了契机。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在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张道藩加入了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国民党党务文化系统,组织中国文艺社,发行文艺刊物;组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央电影摄影场、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组成中国美术会、中华全国美术会,并担任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主要负责职务。并参与筹组中央博物院,自始至终关注支持中央博物院的筹备工作。同时,负责国民政府古物保管委员会的工作,在国难深重之际,为避免日寇破坏古物,组织了中国历史上规模*大的古物迁移行动,南迁、西进,将大量民族瑰宝安全迁移。就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张道藩于1937年春天在南京成功组织民国时期*辉煌的中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这些工作,为他全面掌控国民党文化工作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在这一个阶段,张道藩争取国民党政权的资金支持,救济文化人,为支持文化战线的抗战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香港、南洋、上海组织撤离大批文化人士赴内地并慷慨援助;1944年底,从广西、湖南等地组织大批文化人士撤往内地并无私援助,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大批知识界精英人物。在这个阶段,张道藩广交国共、第三方面的文化界朋友,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欧阳予倩、傅斯年、林语堂、蔡元培、梁思成、竺可桢、马衡、姚蓬子、齐白石、徐悲鸿、王子云、方介堪、胡适、林凤眠、刘子华、华仲麟、张友渔、沈志远、冯雪峰、姚雪垠、韩幽桐、胡风、赵清阁、聂绀弩、叶以群、钱纳水、吴祖光、洪深、曹禺、李可染、宋之的、太虚…大批文化人士成了张道藩的朋友。在这一个阶段,张道藩实际上已经全面掌管和控制了国民党文化宣传系统,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文化运动委员会的组建运行,《文化先锋》、《文艺先锋》的发行,《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的出笼,在国民党文化系统和共产党的争夺战中,他的历史局限性也日益严重地显露出来。
解放战争时期,至为愚忠的张道藩,死心塌地为蒋介石专制政权服务,逆历史而动,和历史做拔河游戏,一败涂地。
国民党退守台湾,张道藩对蒋介石的愚忠,得到了蒋氏的青睐:出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立法院长”,达到了他
适合各年龄层读者阅读的艺术启蒙经典权威艺术史家联手知名插画师倾力编撰设计独特、装帧精美,呈现值得收藏的艺术丛书..........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 本书特色新世纪以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新生的足球时代,新的球王登基,足球资本改变着旧的足球格局。同时,这也是一个告别的足球时代。我们与“1...
《两户人家》作者董时进。董时进定居美国后,以中国大陆的农村生活为题材,写了《两户人家》、《阿宝救牛记》两本小说。《两户人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绞杀库尔斯克(图文版)》内容简介: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绞杀战,也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
艾布·哈尼法(AbuHanifah,700~767)著名学者、法学家。全名艾布·哈尼法·努尔曼·本·萨比特。他学说灵活、宽容、公正,受到
韩非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曾荣获我国出版领域*高奖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荣获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规模*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规...
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 本书特色 1. 在有关蒋介石的众多研究著作中,从精神层面透视其成败得失者,本书可谓先河之作。2. 陈铁健和黄道炫都是近代史界相当...
1966年5月,毛澤東發動了大規模的政治運動,「文革」風暴席捲而來,整肅行動颳進了校園,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授業的老師們,成了
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死时刻 本书特色 《末代溥仪的生死时刻》:溥议研究首席专家王庆祥,首次独家揭秘末代皇帝鲜为人知的生死瞬间,蛩吓、陷肼、爆炸、下毒、暗杀、迫害……...
张自忠传 本书特色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冯玉祥轶事 内容简介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可敬的民主斗士,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他对民族、对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历史早有定论...
泰戈尔与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分“泰戈尔在华经历”、“泰戈尔在华演讲精选”、“泰戈尔来华争论文选”三部分,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世界文学大师泰戈尔来中国游历讲学的整个过...
彭燕郊(1920—2008),原名陈德矩,福建莆田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文艺活动家、民间文艺工作者。青年时代曾参加新
中华国学百部 中国高僧正传 本书特色 想了解渡流沙凌沧海**次西天取经的高僧法显吗?想更多的知道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玄奘吗?还有玄奘之后*著名的唐...
徽因的美丽,在她的外貌。两条小辫,颇具神采的清亮的双眸,有雕琢之美的精致的五官,脸颊上的笑靥,浅色半袖短衫,长仅及膝的黑
罗泽南-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罗泽南(嘉庆十二年至咸丰六年,1808—1856)字仲岳,号罗山,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亦耕亦读的贫民家庭。他的一生以咸丰二年(1852...
率性人生--袁枚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名人志士,其中有治国安邦、统揽天下的政治家,有足智多谋...
黄皇一帝:新朝皇帝王莽 本书特色 中国帝王系列。 本册是《中国帝王系列》丛书中的《新朝皇帝王莽》篇。 王莽是一人被历史唾弃的人物,然而又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八大胡同里的金枝欲孽 内容简介 潘良玉,考入意大利落马皇家画院的东方**人,是什么支持她,走到万人仰慕的巅峰?小凤仙,那个落入风尘却无比善良的女子,她的风采宛若...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出镜率*高的主讲人”康震教授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