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作者:丁亚平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4.8分

ISBN:9787504355072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到新世纪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一些*基本的东两。其一是作为理想空间的全球性背景,其二是作为现实空间的时代政治经济力量,其三是作为真实空间的社会文化精神及其多元性的个性呈现。
假使说前者可以视作电影的全球化语境与视野,指的是电影的源始天性和基本特征的话,那么,后二者则涉指电影运动与社会空间的内涵,包括电影在现实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潜力与趋向,随着时间和经验而逐渐形成。中国电影走过独特的、引人入胜的道路,在每一个阶段与成长的过程中,都出现这三重意义上的多维空间的循环作用与影响。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本书特色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以时间为主线,在主线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电影发展史的变化。电影作为一门群体陛要求较强的艺术,受经济和物质条件制约。相比较其他艺术门类,它的发展需要有一整套工业和经济体系作基础,投入资金较多,回收压力常常较之绘画、音乐、小说、诗歌、舞蹈等其他艺术样式要大许多。作为一种观众面较广的传播媒介,电影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时代、社会或广大受众的愿望与要求。在受众与环境的接纳、认可的演进中,中国电影所选择的路径显出多重面向与可能性,在时代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呈现自我指涉机制的丰富形式。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目录

绪论
**章 早期电影轨迹(1905—1932)
**节 大众电影梦寻
第二节 叙述的起步:触摸胶片影像
第三节 电影之像与意识纷呈
第四节 娱乐论与声画叙事
第二章 民族、革命与民间性(1932—1937)
**节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坚持
第二节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责任体
第三节 重叠的印记
第四节 想象性介入
第三章 艺术念度与民族主义:从“孤岛”到大后方(1937—1945)
**节 直接时代感
第二节 抒发个人胸臆与亚洲主义的偏执
第三节 戏外戏中
第四章 电影的政治学与美学(1945—1949)
**节 电影与良知的辩证法
第二节 追求电影的精神共享性
第三节 品质的深化与提升
第四节 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对位和变奏
第五章 新的出发:曲折发展(1949—1976)
**节 电影,作为一个新世界的完整话语
第二节 主客体互渗的存在
第三节 清晰而明确的主题
第四节 电影:活着还是死去
第六章 位移·叙事(1976—1989)
**节 强有力的时代转折
第二节 以影载道
第三节 创新激情
第四节 第五代,电影的异数
第七章 镜头与市场共舞(1990—1999)
**节 分裂而又交织的电影意识的转捩点
第二节 寻找市场对话的可能
第三节 相互交换位置的运动
第四节 追寻电影之美、智慧与自由的发展
第八章 归根想象:银幕、政治与个体性(2000—2007)
**节 根之守望与想象
第二节 现实,或形式及其历史意识
第三节 电影造就的对话
第四节 大片及其他:电影多维主义与产业化
征引文献
结语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节选

**章 早期电影轨迹(1905—1932)
**节 大众电影梦寻
一、电影放映活动之滥觞
电影被普遍视为20世纪*重要的艺术形式。在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之后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开始了自己的银色旅途。
1896年6月,上海徐园开始的所谓电影放映活动,一直被认为富有*为重要的历史意义。过去,人们沿用旧说一般是认为在这一年的夏天的一个早晨,一艘从法国来的邮轮停靠在上海黄浦江码头,一个名叫加仑白的西班牙人,扛着一套电影放映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而在徐园的**次电影放映,系中国人自己所为。徐园在上海苏州河北的两唐家弄(今闸北区天潼路814弄35支弄),是浙江富商徐棣山宅院之后花园。徐氏父子徐棣山、徐贯云、徐凌云都是昆曲爱好者,“又一村”是其唱昆曲的地方。1896年6月29日、30日上海《申报》以及6月30日的上海《新闻报》刊登一则“徐园告白”的广告文字,说明“又一村”自即日起,“内设文虎清曲、童串戏法、西洋影戏,以供游人随意赏玩”。8月10日至14日,他们在《申报》副刊的广告栏中再次刊登广告,说“初三夜”(即阳历8月11日)起,放映“两洋影戏”。广告称:“两洋影戏客串戏法”,“定造新样奇巧电光焰火”。由此,徐园内的“又一村”开始放映起了“两洋影戏”。票价大洋二角。有学者认为这时候徐园放映的或许仍是连动的幻灯,而中国电影放映的**次,则可初步推断为1897年5月间,首映地点在上海礼查饭店,继而又在张氏味莼园的安垲地大洋房放映过。
礼查饭店(ASTOR HOUSE HOTEL)始建于1846年,由英商礼查出资兴建,即今浦江饭店的前身。它是当时上海的**流饭店,据说日本人矢谷彦七因为憧憬礼查饭店,1926年借其名字在东京银座开了一家ASTOR中餐馆,很受欢迎,现在在东京各地开了近四十家分号。在当年的礼查饭店放映来自“两洋”的影戏,很自然地会被注入一种时尚的力量,这应该可以视作*初电影放映活动的一个证明。
张园原为英商和记洋行经理格龙于1872年至1878年所辟的花园住宅,1882年8月由上海富商张叔和购得,并将其命名为“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安垲地大洋房则系1893年10月在园内建成的一座上下二层、可容纳千人的大型建筑。
……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 作者简介

丁亚平,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影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电影学博士研究生。先后在报刊发表文学、艺术和影视研究方面的学术文章2OO余篇,百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九部。主要有《艺术文化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老电影时代》等。此外,主编有《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