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历时性:
本章通过比较西方的和我国的修辞学发展轨迹,试图找到现代英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修辞学各自的传统渊源,找到两种语言的现代修辞学与古代修辞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两种修辞学的今天是历史延伸和发展的结果。
**节西方修辞学传统:
综观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修辞学,就其研究的根本问题而言,似乎都是在古典时期就已规定了,而且每一个历史时期对修辞学研究的重点都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相似性构成了西方修辞学的连续性。这个连续性的源头无疑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不仅是西塞罗和昆提利安的修辞学,而且连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的修辞学,就其精华而言,根本上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东西”①。亚里士多德对修辞理论的影响从他那个时代起就一直是巨大无比的,这是对整个修辞学历史的*重要的贡献。从实质上来看,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修辞学家们只是对他原来的理论进行加工提炼,偶有扩充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修辞学理论纷繁众多,而且许多理论体系大相径庭的今天,也可以发现有些不朽的著作仍保持着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当然,任何一个传统之中都会有众多的声音,只不过是在某一时期一些声音要比较响亮些罢了,而这也许正是一个传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古往今来的西方修辞学所研究的根本问题似乎不外乎亚里士多德在古典时期所规定的一些内容:目的、听众、构思过程、论辩、谋篇和文体风格。修辞学研究的这些经典范畴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其后各个时期许多的研究内容也被保留了下来。在每个时期都有对共同和特殊问题的论述,都有关于构思过程和辞格的讨论。
古典修辞学传统现在可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古典修辞学作为一门学科过去没有,现在仍没有寿终正寝。一门曾经具有巨大活力的学科,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也不会完全与这门学科的今天毫不相干。
就西方的各个历史时期而论,西方的古典修辞理论在修辞学史上的继承和发展包括承袭与补充,也包括挑战与否定。
……
胡曙中,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学科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授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国内数所高校客座或兼职教授。曾担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行政职务。兼任美国温思洛普大学客座教授。
独立完成原国家教委“七五”青年社会基金项目、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十五”博士点项目。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英汉修辞比较研究》《美国新修辞学研究》《EngliSll Rhetoric》《现代英语修辞学》《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等;译著包括《爱国者之血——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文学》《夜幕下的伦敦——英国经典小说译丛》《未发现的国土——凯瑟琳·曼斯菲文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等。
20世纪下半叶,西方修辞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对比修辞学。美国的罗伯特·卡普兰在1966年发表了论文《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思维模式》,这一论文开创了对比修辞学研究。从那时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对英语作为二语或外国语的写作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汉修辞跨文化研究》是把英语修辞与汉语修辞进行比较研究,并与英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考察的一项尝试。它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对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的修辞体系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跨文化与认识角度指明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的修辞结构特点及其异同,并尽可能地阐释其间何以有此异同。
**章历时性:
本章通过比较西方的和我国的修辞学发展轨迹,试图找到现代英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修辞学各自的传统渊源,找到两种语言的现代修辞学与古代修辞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两种修辞学的今天是历史延伸和发展的结果。
**节西方修辞学传统:
综观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修辞学,就其研究的根本问题而言,似乎都是在古典时期就已规定了,而且每一个历史时期对修辞学研究的重点都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相似性构成了西方修辞学的连续性。这个连续性的源头无疑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不仅是西塞罗和昆提利安的修辞学,而且连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的修辞学,就其精华而言,根本上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东西”①。亚里士多德对修辞理论的影响从他那个时代起就一直是巨大无比的,这是对整个修辞学历史的*重要的贡献。从实质上来看,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修辞学家们只是对他原来的理论进行加工提炼,偶有扩充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修辞学理论纷繁众多,而且许多理论体系大相径庭的今天,也可以发现有些不朽的著作仍保持着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当然,任何一个传统之中都会有众多的声音,只不过是在某一时期一些声音要比较响亮些罢了,而这也许正是一个传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古往今来的西方修辞学所研究的根本问题似乎不外乎亚里士多德在古典时期所规定的一些内容:目的、听众、构思过程、论辩、谋篇和文体风格。修辞学研究的这些经典范畴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其后各个时期许多的研究内容也被保留了下来。在每个时期都有对共同和特殊问题的论述,都有关于构思过程和辞格的讨论。
古典修辞学传统现在可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古典修辞学作为一门学科过去没有,现在仍没有寿终正寝。一门曾经具有巨大活力的学科,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也不会完全与这门学科的今天毫不相干。
就西方的各个历史时期而论,西方的古典修辞理论在修辞学史上的继承和发展包括承袭与补充,也包括挑战与否定。
……
胡曙中,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学科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授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国内数所高校客座或兼职教授。曾担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行政职务。兼任美国温思洛普大学客座教授。
独立完成原国家教委“七五”青年社会基金项目、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十五”博士点项目。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英汉修辞比较研究》《美国新修辞学研究》《EngliSll Rhetoric》《现代英语修辞学》《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等;译著包括《爱国者之血——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文学》《夜幕下的伦敦——英国经典小说译丛》《未发现的国土——凯瑟琳·曼斯菲文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等。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由国际知名叙事学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学理论教授米克·巴尔撰写,由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主持翻译。本书自1985年出版以来...
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 本书特色 敦煌类图书的出版已形成了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此类图书的成功出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从中摸索和积累了诸多编辑经验...
简明赫哲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部。上部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汇等学习语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日常词汇 ; 中部包括赫哲族日常生活...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文化传统精髓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蒙学几个方面人手,选取国学经典中*有代表《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
寿光骨刻文 本书特色 2005年春天我在济南收藏家手里发现一片骨刻文时,称其为“早期文字”;2007年7月我发现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刻文后,称“东夷文字”。后来称...
模糊语义学(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 本书特色 《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模糊语义学》介绍和评述了模糊语义学的各种学派,讨论了模糊语义和适用性理论的问题,勾画了此学科发...
新十日谈 本书特色 《新十日谈》的幽默和喜剧风格是法国人所特有的;它的反禁欲生义精神,不仅促进了法国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影响了拉伯雷、莫里哀等大批作家,...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学发凡、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民俗学及其作用、“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与古典...
球鞋-潮流文化史 本书特色 .美国艺术联合会、12家、5家博物馆、13位设计师、8位私人收藏家,共同出品的小型“球鞋博物馆”2.从边缘到主流,从运动用品到表达自...
文学十六讲 本书特色 《文学十六讲》分十六讲,基本按体裁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从《诗经》、《楚辞》到散文的流变;从新乐府辞到唐诗宋词的繁荣;从唐传奇、变文到...
中北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
管领风骚三百年-近三百年学人翰墨(初集) 本书特色 王世襄、余英时分别为此书初、贰集题写书名。章诒和:世事观察越细,人性体验越深,许宏泉也不例外。遍览溪水旁这棵...
赵文化与华夏文明 本书特色 《赵文化与华夏文明》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邯郸是一座饱经三千多年沧桑的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已形成有十大文化脉系之说,即女娲文化、...
秦汉文字卷-中国文字发展史 本书特色 《秦汉文字卷》根据对丰富的秦汉简牍文献以及同时期的石刻文、砖瓦文、金文、玺印文等材料的定量、定性分析,对古文字到近今文字的...
汉语红移-多文体书写的汉语文化哲学 本书特色 red shift宇宙学的“红移现象”……词语红移的曹雪芹运动也就是生命又一次青春的运动。红颜,红妆,红笺,红袖…...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语言与...
楹联文化研究:以云南为例 本书特色 楹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形式,是古代汉语语言艺术的结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延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
悦读敦煌敦煌:另类的释读 本书特色 敦煌历史文化,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文化,又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超越地域和时空,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
圈子 本书特色 一样的作者,不一样的文字。作为一本非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SOHO小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及相关的生活方式做着不同的梳理和阐...
作品目录序言(李希凡) 前言(王扶林) 临江仙(戴临风) 为赋三绝(冯其庸) “有大度,成大业”——访总导演王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