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是一个经历相当复杂而又颇具特色的人物。他在近代中国史上经历过从清王朝到民国以及由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的朝代更迭,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也卷入过北洋军阀混战,发动过倒蒋的中原大战,进行过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他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推崇孔孟儒学,尊奉纲常名教,也留学过日本,接收了不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并将它们加以借鉴应用;他不甘落后,力图进取自强,也对现存种种社会弊端表示了不满,想要对它加以克服改造,却又患得患失,不敢从根本上触动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是想用折中的办法对一些社会矛盾加以调和;他在振兴山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也为争取中国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进行过一番努力,但同时,也给山西民众造成了不少灾难,并且为了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而不遗余力,不仅炮制了一套“理论”。还采取了相应的一些措施。
阎锡山一贯信守“存在即真理,需要即合法”的政治理念,奉行“中的哲学”,主张“公道主义”,理想“大同世界”。他在风云变幻的中国政坛上,经过长期的历练,既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政治家,又变得工于心计,精于权衡,善于应变,诡谲狡诈,反复无常。他联冯又弃冯,拥蒋又反蒋,抗日又联日,联共又反共。在民国政坛翻云覆雨,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因此,蒋介石既称赞他“态度光明,意志坚定”,却又揶揄他是“诡而不正”的“晋文公”;冯玉祥夸他是“革命元勋”,又骂他“背信弃义”,“不是个好东西”;日本人捧他是“有雄才大略”,“是中国的伟人”,又说他“老奸巨猾”,是个“难以揣度的人物”;毛泽东对他在解决西安事变和抗战中的积极表现曾予以了高度评价,但后来又把他视为“人民公敌”,列入了重要战争罪犯的名单。
阎锡山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在新与旧、进步与反动、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较量中,发生着大动荡、大变化,逐渐由旧变新,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一个大转型时期。这期间,中国社会既经历了从封建专制王朝到共和的巨大社会变革,也经受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这种剧烈而深刻的社会变化,必然地要作用并影响于阎锡山,他提出的种种主张及其所采取的措施,正是其从维护本集团和本阶级以及国家民族利益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反复权衡后,对这种社会变化作出应对的结果。因此,这种应对就不能不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并且这种应对对山西乃至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就不可能是全属正面的,或是全属负面的。而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这一历史时期中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性,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旧变新的艰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对于阎锡山的研究。也是对中国这一时期历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正因为如此,所以,对阎锡山功过是非的评价,就有相当的难度。其实,只要把阎锡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及因此而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置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中,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前进的方向这个角度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考察分析,还是能够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的。作者正是本着此意,在本人以往对阎锡山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近期研究的一些成果,撰写这部书稿的。
**章从河边到东瀛的人生之旅:
1.出生于百姓人家的阎锡山,在私塾和店铺里度过了青少年:
清朝光绪九年农历九月初八,也就是公元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诞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的“永和堡”。
阎锡山出生的河边村,之所以叫这个村名,就是因为它处于滹沱河边。河边村西临滹沱河,东靠文山,依山傍水。滹沱河从村南向东流去,弯弯曲曲,宛若给村庄拦腰系了一条玉带。文山前的五条沟壑间的山脊逶迤而下,直至村前,似五条巨龙争向河边饮水。山脊两侧坡上被开垦出的层层梯田,犹如龙身上的片片鳞甲。如此山水形胜,很容易让人们把它与阎锡山联系起来,产生种种遐想。
由于阎锡山后来当过山西督军、都督、省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等高官,权重位高,所以,在一些人看来,他必定出身名门望族,血统高贵。其实并非如此,阎锡山就是出生在一户寻常百姓人家。只不过,由于他的父亲当时在本村经营有三十几亩土地,还在五台县城里还开着一个杂货店,光景要比那些贫苦人家殷实一些。至于阎锡山这一族的发达,成为河边村的望族,那是阎锡山发迹以后的事了。在此之前,阎家只是个小门小户,并不起眼,甚至还因此受到本村一些大户望族的歧视。
河边村有近千户人家,顺着山势散住在山脚之下,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形成十八个堡子。阎锡山出生的永和堡,位于村东南的一个土丘上,是本村*高的地方。因为堡内建有一个文昌庙,所以村里人习惯地把它叫做文昌堡,年深日久,永和堡反而鲜为人知了。
其实,阎锡山的祖上并不在河边村。其父去世后他的《哀启》里说:“先世于明洪武初由洪洞棘针沟迁居阳曲县坡子街,继而迁居五台县长条坡,终乃定居河边村,遂隶籍五台。”阎家在洪洞县棘针沟、阳曲坡子街、五台县长条坡的家世已无可考,就是从明末清初定居河边村直至阎锡山的先祖到底叫什么,已无从知晓,只知道定居河边村的始祖及其后的五代都是些受苦人,靠种地、驮炭和给财主做短工养家糊口。在第五代的阎家,有兄弟三个,由于遇到荒年无法生活,老二逃荒去了河南再也没有回来。老大、老三两家和老二的后代繁衍生息,人口渐增,在河边村形成了阎家所说的东股、中股和西股三支。阎锡山这一家属于东股一支。
……
景占魁,山西临汾市人,1943年8月出生。1978年调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研究方向主要是山西近现代史,主要研究成果有著作:《阎锡山与西北实业公司》、《阎锡山官僚资本研究》、《阎锡山与同蒲铁路》、《山西通史解放战争时期卷》、《山西财政史近现代卷》、《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同时,在《晋阳学刊》、《经济问题》、《史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九十余篇。
落入凡间的天使-奥黛丽·赫本 本书特色 发生在这些巨星身上的故事,不止是戏,还是被聚焦和被膨胀了的人性。所以,当我们重新翻看这些历史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重新梳理人...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本书特色 作为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将传统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其理学思想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统治思想,对现在中...
走出魔镜的钱钟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良玉生烟——一个天才文人的九十年人生;沧海偕行——钱钟书夫人杨绛侧影;身陷魔境——红极一时的《围城》和“钱学”热等。...
《给孩子讲元素的故事》内容简介:淡紫色的火焰有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金属能在冰上燃烧?门捷列夫是如何发现周期律的?本书讲述了
儿子韩寒 本书特色 如今提起韩寒,恐怕无人不识。他先是藉着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名声鹊起,然后凭一本小说《三重门》红遍大江南北,复旦不惜放下架子向他招手后,韩寒这小...
《向上一步》内容简介:硅谷创投女王寄言职场女性:应以自我强大为要务,这就像攻读MBA一样重要。☆本书中,玛格达琳娜·耶希尔以一
《梭罗传》内容简介:完整的梭罗不仅是瓦尔登湖畔的短暂时光,整理大量未出版作品,还原梭罗的立体形象,追踪梭罗人生的全部轨迹,
胡适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在胡适看来,传记文学绝不可以小觑,它不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历史,还“可以帮助人格教育”。本书就是胡适先生为自己写下的一部“自传性前传”。 ...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加缪作为一位作家、一位知识分子,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四个重要事件,截取了加缪作为记者、审判者、论战者、缄默者的四种身...
《听故事,学PPT设计(全彩)》内容简介:PPT设计要两条腿走路,一条叫“技术”,另一条叫“艺术”。相对来说,在计算机教育普及化
武则天传-外国人眼中的武则天 本书特色 以*“西方”的眼光讲述一位伟大的中国女性如何从卑微、附庸的妃嫔变身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惊艳传奇;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
《维多利亚女王》内容简介:未读·思想家 | 女王日记中改变历史的24个人生节点 她定义了一个时代,却用尽一生定义自己。英国历史皇
教我如何不想他-民国音乐人 内容简介 他们是富有理想、富有激情、富有浪漫情怀的音乐人,他们痴迷、执著地在音乐的天地里追寻内心深处的灵魂。这些中国“新音乐”的奠基...
爱因斯坦传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宇宙的简单法则。他运用大脑、铅笔和纸,发现和论证了...
老舍评传 目录 绪论**章 小羊圈胡同第二章 天涯游子第三章 明湖樱海第四章 国家至上第五章 嘉陵江上第六章 在彼岸第七章 红色中国,红色北京第八章 正红旗下第...
李鸿章传——从一介书生到乱世枭雄 本书特色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是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史学和文学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作为与李鸿章同时代的政治家...
◎两位大师级作家、犹太人、流亡者的对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自传式生平回顾◎以色列国家图书馆“文学与图像:耶路撒冷
梁宗岱传-插图本 本书特色 1.梁宗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于一身的罕见人才,可谓名满文坛。2.梁宗岱所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余光中...
李渔-戏看人间李渔传 本书特色 李渔(1611-1680),中国清初杰出的喜剧作家,同时也是戏曲理论家、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园林艺术家、日常生活美学家、编辑家...
世界十大文学家---雨果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以作家的人格为中心的传记丛书,作家的人格,既表现在创作中,也表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作家的理想追求、精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