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友出生的时候,尽管连年战乱,但颍河里的航运依然繁忙。
商船从京广线上的漯河顺水而下,能低达远在天边的南京和上海。由于航运,那个生养孙方友的集镇不但是当地的物质集散地,而且是民间说唱艺人乐意光顾的场所。农闲的时候,身背简单乐器的民间艺人乘船而来,说上十天半月之后又乘船而去,他们走一拨来一拨,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一个码头又一个码头的赶,不停地做着营生。在秋高气爽月光明媚的夜晚,如果碰巧了,镇里的街道上就有四、五个艺人在说唱。从河南坠子到山东大鼓,从木板大鼓到山东琴书,甚至还有来自豫西和皖北的艺人,他们往往唱的是河洛大鼓和凤阳花鼓。这些艺人说唱的内容从《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呼家将》到《岳飞传》,从《三全镇》、《金锁镇》、《大红袍》、《响马传》、《蓝桥会》到《包公案》,从《梁祝下山》到《白蛇传》,几乎无所不有。在那些被夜色所朦胧的面孔里,幼小的孙方友往往是*后一批离开的听众。因此,露水常常打湿他的眼睛和耳孔。即使在文革当中,这种简单的说唱艺术在那里也没有绝迹,仍在地下流行。
毫无疑问,孙方友的文学启蒙是从民间的说唱艺术开始的。但,对孙方友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地方戏剧。
位于豫东的淮阳县,是历史上的陈州府地,也是产生和汇聚地方戏曲种类*多的地区之一。豫剧、越调、太平调、怀梆、二夹弦、四平调、曲戏、道情等等,这些不同的剧种,每年都会光顾孙方友幼年生活的新站镇。那些戏剧艺人不但带来了更为直接的视觉艺术,而且戏剧里所讲述的故事更宽泛,更接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孙方友不但熟悉戏剧里的故事和人物,而且能吟善唱,由于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他首先成了一名曲艺演员,不但能说山东快书,而且会说相声,然后,他成了镇剧团的一个名角。但他饰演的不再是传统剧目里的才子佳人,而是样板戏里的反面人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因饰演《白毛女》里的穆仁智,《红灯记》里的鸠山而名扬乡里。
如果说不同形式的说唱艺术和戏剧对孙方友产生了启蒙和影响,那么,他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存在着的文化基因和观念,对他的渗透则是自然的,无意识的。
那个靠着颍河的集镇有着十分特殊的文化土壤。在镇子西街,不但有一座明朝宣宗年间的寺院,一座明朝世宗年间的山陕会馆,而且出了集镇的东门,在颍河边上,还有一座洋牧师为船民和商贾修建的小教堂。这个集镇上的人口虽不足三千,却有三分之一的居民信伊斯兰教,每当教民到镇西街的清真寺守礼拜的时候,镇里的汉民则会赶到距镇子四十里的县城去太昊陵进香。1949年以后,虽然镇里的小学已经不讲四书五经,但那棵老槐树下的杏坛仍在,站在讲坛上的老师虽然已不是私塾先生,但他们偶然还会讲起陈州城里孔子当年被困的弦歌台。站在万亩城湖边上的人祖伏羲的陵墓上,如果天好,说不定就能遥望到离陈州府不足百里的老子的故乡。从幼年到青年,孙方友沐浴在各种文化的气息之中,出了西门进东门,自然而然地接受那种已经杂交的文化对他的浸染。
如果说那块有着丰厚的文化库藏的土地,为孙方友后来写《陈州笔记》奠定了基础,那么,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则使他身上所流淌的血液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他打开《陈州笔记》大门的钥匙。
孙方友初中没毕业就赶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而他中断学业回家务农。在*初的几年里,他学会了所有的农活。犁、锄、耧、耙,扬场放磙,喂牲口挑大粪,这些体力活对一个农家的后代来说算不了什么,而真正对他的磨砺是来自精神的层面。由于家庭的某种原因,孙方友成了可教子女。失去了政治地位,他即没有被推荐上学的资格也没有参军的资格,就连恋爱的对象也和他分了手。他拼命挣钱买一台收音机,却成了偷听敌台的嫌疑犯。20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孙方友逃到新疆当盲流,在石河子,在奎屯,在伊宁,在察布查尔,在霍城,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几经生死。那种无意识的、不可回避的对于生存的苦难和精神的痛苦的体验,对后来写作《陈州笔记》的孙方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陈州笔记》,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可以这样说,我阅读《陈州笔记》的过程,就是《陈州笔记》的写作过程。《陈州笔记》里的一些著名的篇章,比如《雅盗》、《蚊刑》、《泥兴荷花壶》、《女匪》、《神偷》等等,我都是**个读者。就我本人的阅读感受,在艺术上,我认为《陈州笔记》的叙事在如下两个方面显示出她的重要特征:
一: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里的一波,是水,指的是故事,而三折,则是浪,是推动故事的情节和细节。故事是《陈州笔记》里小说的母体,而故事里的人物,常常被推向生存的绝境,在浓烈的悲剧氛围里,到处弥漫着传奇的雾霭,情节一环套一环,细节一个跟一个。孙方友只所以能在不多的文字里表达一个沉重的主题,就是因为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我们读《陈州笔记》,就好像在听一个面目不清的人讲故事。我们看不到讲故事人的面容,但又时时感觉到他的存在,能听到他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过来,可又仿佛近在眼前,他对你娓娓道来,讲一波三折的故事,这就是《陈州笔记》的叙事立场。一种在故事中变化的立场。在《陈州笔记》里,我们看到的是故事本来的面目,没有作者主观的评判,是与非都隐藏在故事里。但是,没有评判并不等于没有立场,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寄托在小说里的人物身上,把自己的爱和恨都埋藏在小说悲剧的氛围里,并以一波三折的故事,来盛载如下的社会意义:
对历史的审视和现代性。尽管《陈州笔记》里的小说大多以历史为背景,却有着强烈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精神体现在故事的荒诞性上。《壮丁》里那个名叫袁二狗的壮丁,在战场上与那个头颅没有和身体连在一起的大胡子长官的对话;《瘫匪》里的瘫子在抢劫的过程中,在幻想中自己真的站了起来。这些情节看上去十分荒诞,却体现了现代艺术的一种精神实质,看似不动声色,却是内心世界的无限张扬。由于作者用现实的眼光来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了对历史审视的目的。
深厚的文化内涵。《陈州笔记》里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几乎包裹了我们生活里所有的文化母体。这些,只有细读《陈州笔记》,你才能慢慢体会,有些时候你只能意会。
人格力量的显示。在《陈州笔记》里,处处显示着让人信服的人格力量。《天职》里的何伏山出于医生的职责为一个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治好了病,而后他又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亲手杀手了他;日本军医宁愿用手枪打死何伏山也不愿意用手术刀活活解剖何伏山。这种人道主义与个体精神的对立,确实是对人格力量的一种深刻展现。在《泥兴荷花壶》里,民间艺人陈三关为挑选一件稀世珍品,可以不顾一切,可是在那件珍品挑出来之后,当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是段祺瑞的时候,他施计让段祺瑞自己用抢把壶打穿了。还有《捉鳖大王》里的刘二,《狼狗》里面的陈二少,在等等众多的小说中,这些人格力量和人性的探视,使得《陈州笔记》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对社会的批判。《陈州笔记》对人性的审视、对民族的匪性、不劳而获心态的展示、对来自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权力冲突对民众造成的危害、对渗透我们民族骨髓的权力意识的厌恶,无不深藏在不同的故事背后,让人瞩目惊心。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管《陈州笔记》的叙事风格明显是得益于中国传统的叙事学,但我却把《陈州笔记》称为新笔记体小说。只所以称为新笔记体小说,是因为《陈州笔记》与我们以往看到的笔记体小说有着许多的差别,《陈州笔记》独有的艺术特色,是对笔记体小说文体的丰富和完善。孙方友深刻地领会、继承和拓宽了中国传统笔记文学的叙事风格。
对民间传说的修正。当然,对民间传说的修正是文学意义上的,流传在乡间的传说通过文学的手段,使其得到升华,更为广泛的流传,是《陈州笔记》吸取传统文化的*要渠道,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这是一种创造。
二:叙事语言的一石三鸟。
语言的一石三鸟,当然指的是句子的构成,是指叙事语言的丰富性,即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载体,又包含着深刻的喻意。而就《陈州笔记》叙事语言的一石三鸟,可以归纳如下两个意思相近又相互渗透的层面:
准确性:有叙事语言的精和短构成;节奏感:叙事语言对古汉语字、词的运用,构成了仿佛溪水一样流动的节奏感;趣味性:叙事语言的趣味性则是来自对民间语言的吸收和运用。以上是**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则是语言的写实能力、对历史和现实的穿透力、叙事语言的丰富性。可以这样说,《陈州笔记》里的叙事语言达到了入木三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石三鸟的叙事语言体现了汉字特有的能量。
当然,《陈州笔记》里的叙事风格还有另外的方面。比如小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等等。总而言之,《陈州笔记》是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从另外一种意义来说,其实,《陈州笔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雅盗·神偷》写的是陈州奇士;《仙乐·青灯》写的是陈州奇女;《墨庄·花船》写的是陈州百行;《蚊刑·媚药》写的是陈州怪事;《鬼屁·穷相》写的是陈州市人;《花杀·狩猎》写的是陈州名流;《刀笔·绝响》写的是陈州传奇;《血灯·追魂》写的是陈州英烈,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州笔记》是一部百科全书,一部人文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孙方友在中国当代文学上的成就,与他的《陈州笔记》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收在这里的三百二十余篇笔记体小说,包括了到目前为止《陈州笔记》的全部篇章,孙方友为此而倾注了二十年的心血。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意义上的陈州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也因为这个家园而迎得了读者。《陈州笔记》在读者中的影响是广泛的。而陈州,也因《陈州笔记》,在现实中成了一个文化传播的符号,这使历史中的陈州不再单单是地理学上的陈州,而是文化意义上的陈州,是精神层面上的陈州。
《陈州笔记》确实成了认识和了解中原历史与文化的一把钥匙,你无法估量这种精神层面的传播有多么深远和持久。在未来的时间里,《陈州笔记》将越来越显示出她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墨白,2007年元月28日
短篇小说是小说门类里面极具因素的一种体裁,孙方友对短篇小说艺术上的追求,更明显地在这一点上体现出来。他善于在不多的文字里讲述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而在故事之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充分想像的空间,如《雅盗》、《神偷》、《刺客》等。故事里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孙方友小说的另一方面。如《刀笔》里的孔祥斋,他深得中国文化的真谛,坦然而智慧地面对两江总督曾国藩,使曾听候他的摆布,为之研磨。
“陈州笔记”系列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雅盗·神偷》写的是陈州奇士,《仙乐·青灯》写的是陈州奇女,《墨庄·花船》写的是陈州百行,《蚊刑·媚药》写的是陈州怪事,《鬼屁·穷相》写的是陈州市人,《花杀·狩猎》写的是陈州名流,《刀笔·绝响》写的是陈州传奇,《血灯·追魂》写的是陈州英烈,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州笔记”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部人文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本书共分2册,内容包括:女匪、女票、女保镖、鸟女、盲女、侠女、织女、丑女、水妓、崔氏、母爱、九岁红、狐皮袍、陈州莲、瘦大姐、修真庵、竹斐园、琴音、祭音、祭台、鳖厨、月夜、画谜、红绣女、乞婆、盲婆、匪婆、三不见、黑老二、冰花、龙妹、贵妃、贵妇、雪碧……
孙方友,男,1950年生,河南淮阳县新站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创作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三十六部,中短篇小说集十余部,电视剧百余集,计五百多万字。代表作有《虚幻构成》、《谎释》、《陈州笔记》系列、《小镇人物》系列等。有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捷克等国文字。
墙上的斑点-放歌意识与想象的青荇里 本书特色 不断被重温的经典名家名篇,总给人清凉的慰藉。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人意料的故事,细腻深刻的洞察,让你读书之时,闲品人性...
刘墉(全二册) 本书特色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诚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加勒比海之谜》内容简介:马普尔小姐坐在加勒比的阳光之下晒太阳的时候,她觉得对生活略有些不满。温暖的确缓解了她的风湿痛,但
婚后 本书特色 生动描绘美国社会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深刻揭示不幸婚姻造成的悲剧以及庸俗生活带来的毁灭。婚后 内容简介 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
大唐狄公案 迷宫案 本书特色 《大唐狄公案》一套通解中国古代刑律、吏治、军事、外交、工商、教育、宗教、文化、民族的传奇巨著。狄仁杰永垂千古的历史人物,狄公案经年...
《我们与恶的距离》内容简介:《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沉默伤口,是吕莳媛丢给喧嚣社会的一个庞大诘问。一起随机杀人事件,一位思觉
《董宏猷品藏书系:十四岁的森林》内容简介:一群十四岁的少年涌进了长江三峡之畔的原始森林,在护林的日日夜夜里,面对狼群、猛虎
爱无能 幸福不能 本书特色 孤单 是一个人的狂欢 ; 狂欢 是一群人的孤单爱无能,幸福不能。源自于作者每一次实实在在的呼吸,以及那些切肤的迷惑、烦恼、期待与反省...
红嘴相思鸟昂贵的彩礼 本书特色 大林莽动物世界的生死传奇,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倾心奉献*新力作。在台湾地区家喻户晓,常销不衰,并获金鼎奖等多项奖项,是在台湾地区获奖...
比利战争 本书特色 1979 年,比利被判转往专收精神异常罪犯的“人间地狱”利玛医院。在那里,医师不相信他是多重人格分裂,对他施以电击疗法,强迫他服用各种镇静剂...
《幻影城主》内容简介:《幻影城主》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的终卷,精心挑选了38篇乱步谈人生、谈侦探小说、谈诡计的名篇佳作,乱
乌龙葬魂师-2 本书特色 郗魅是一名葬魂师,她哥哥失踪了六年,使她迫不得已成为玄龙门的继承人。她迷糊、淘气,但为人真诚。为了相处十年的鬼女离离,她报考了圣心学院...
爬满青藤的木屋 本书特色 《爬满青藤的木屋》像一篇传说,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充满传神之笔。简约、灵动,像生活本身一样朴素自然。它不是一般的爱情小说,也不完全为了...
日本文化历史民俗系列:人间之剑 内容简介 本书是森村诚一先生*新力作《人间三部曲》中的**部,他以雄浑的笔调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日本战国历史长卷。自战国霸...
请在星光尽头等我:关于爱、希望和力量最纯真的寓言 本书特色 《请在星光尽头等我》由亚历士·罗维拉和弗朗西斯科·米拉雷斯著,颜湘如译,主要讲述的是:某一天,纯朴的...
我的男人是爬虫类 内容简介 张曼娟,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硕士、博士,畅销书作家。为目前台湾、美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华人地区*具知名度与*受欢...
斯托维尔开膛手-爱德华·霍克系列 本书特色 本书为《爱德华·霍克系列》之一,这本短篇合辑收录了以爱德华·霍克塑造的西部侦探本·斯诺为主角的*初的十四个故事,包括...
《哦,香雪》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铁凝的二十六篇作品,包括《哦,香雪》《小格拉西莫夫》《孕妇和牛》《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谋杀-余地小说全集 内容简介 本集是余地遗留档案中的先锋试验小说的整哩,另收余地昆明时期创作编年一份,从中可窥陈到作者生前较为全面的创作背景以及阅读取向《谋杀...
八月的星期天 本书特色 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我和希尔薇娅从巴黎的马纳河谷辗转来到南方城市尼斯,栖身于一间散发着霉味的公寓。我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我们。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