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作者于1919年到1934年间陆续写成,阐述自己对许多哲学问题的看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阐述罗素哲学的要义,特别是“中立一元论”观点;二是论述1920年自然科学的新学说对哲学的影响;三是肯定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四是阐发唯物辩证法的要点。本书版本采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本书是张申府的代表作,首版于1931年。作者在书中主要围绕罗素的逻辑经验主义(工具理性)和孔子的仁学(价值理性)展开讨论,主张将两者贯通起来,才能为中国文明的新生提供精神养料。本书阐述的主要内容是近代哲学各派别中*强调逻辑缜密性、主张哲学逻辑化、数学化的罗素哲学,但阐述的方法却是**随意的语录体,这两者的碰撞带给读者的是随处可见的智慧的闪光,这也是作者迥异于著有煌煌巨作的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等大家而同样享有学术盛名的原因所在。这本哲学随想还间接反映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状况。
所思(其一)
——一九二七年底——一九二八年初
一
自然与人,个人与群:东西思想所由分,人生问题于此尽。
二
爱就是投降。
爱就是征服。
投降征服,融洽于无间,谓之爱之至焉!
异乎此者,两个“浪”的东西的交尾或要交尾而已。然而美其名则也日爱。
人之善自文饰,固宜胜于蝶之粉黛其羽,鸟之靛翠其翎。
三
呜呼,“黄金世界”!
人如总找“黄金世界”,人便永远遇不见黄金世界。
四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活着活着。
于此之外而求人生意义,都是没有意义的。
人生应当怎样?人生应当活着。
顶多,也不过扩大其活着。
至少这是历来实用的人生观——人生理想。
维特根什坦说,“死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人在死中生活过。”
五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丧尽了古今多少豹。害尽了古今多少人。
六
上下古今,两语道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现在有圣人么?”我说,有的,有的。遍地皆是。
圣人虽死,大盗不止!
七
吃什么东西,就说什么话。这简直就是全部唯物史观。
求生一念,支配人的一切。全部民生史观也许就不外是罢。
八
人类所*需,也就是中国人所*需,就是相喻,相信,相谅,相与为善,就大同,弃小异,取彼此之长,而舍彼此之短。
但是,在没有饭吃的时候,说这个有什么用处呢?
但是,不这样子,又几时才大家都有饭吃?
九
理是好东西。
但是理是敌不过欲的。
其实,理,就不见得不就在欲之中。
罗素的道德哲学以欲为出发点,旷古以来,*为不伪善,不自欺。
上善,就是满足极大量之欲。
“*高的道德规则应是:要行为得可以造成谐和而非不和之欲,”罗素说。因为谐和之欲比不和之欲,能满足的多。
但是怎么才能行为得造成谐和而非不和之欲?
……
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脉络与连贯》的核心观点——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这一论断别具新意,而且正确可靠……该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
十三经 内容简介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文化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它的精髓便是人们所熟知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
中国哲学史-(二)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2)(哲学类)》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它展示出中国哲学与神学在斗争中发展前进...
哲人哲语——征服与政权 本书特色 本书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
【四大国学经典解读】--老子(精华本) 内容简介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的哲学家,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
原来美学超有用 本书特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崇 尚美的事物,都需要美的生活,都想让自 己从内到外都是美的。美学并不是遥不可 及的,它是一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其中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广大圆满、法界缘起无尽无碍的妙旨,是佛教*圆顿、...
老子学刊-第一辑 本书特色 《老子学刊(第1辑)》要目:以真为道的人格理想——基于《道德经》圣人说的省思老子祸福相依论以心释道——《蟾仙解老》道心论发微历代道书...
在香港市區林立的唐樓中,分布著一批俗稱「道堂」或「道壇」的宗教組織,從事「扶乩」這一中國古老的降神術以及誦經活動。這類屬
易经揭秘:周易的另一种新解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借鉴前人和他人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字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对《易经》文本解读和研究的一次大...
不朽圣像100-千手观音 内容简介 千手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包括准提菩萨、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在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千手表示法...
柏拉图-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 内容简介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
《开示:虚云老和尚说法》收录了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亲自主持两个禅七开示、在云居山方便开示、在云居山戒期开示三个时间段中对
顺势操盘论 目录 总前言**章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周期走势人生活在认识规律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什么制约着这条周期曲线奇妙的周期率第二章 复杂与混沌从魏蜀...
崂山道教史 内容简介 少年时代,蒲公笔下那个有着诸多神奇道术的崂山道士开启了我对崂山的幻想之门:在一座白云缭绕、草木丰茂的海边高山上,有座房间高大宽敞的宫殿,里...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理论.政治与介入 本书特色 《后马克思主?与文化研究》一书对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发,在本书中,保...
唯识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唯识史要主要讲述了唯识学的产生及其史略,唯识思想在印度的演变,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等内容...
英文版总主编托马斯•奥登(ThomasC.Oden),生于1931年,分别于1958、1960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古代基督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有多少错误早已让我们信以为真?有多少谎言早已让我们习以为常?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
中国古代思想史·全六卷(插图本) 本书特色 ★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担任名誉主编,朱大渭担任主编,周自强、孙家洲、李斌城、景蜀慧、刘复生、林金树等资深断代史专家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