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从纵的方面看,在我国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两个马
鞍形总的发展过程中,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几乎达到*高峰,因
而是*为先进的;从横的方面看,宋代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的发展
是不平衡的,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差距甚大,从时间上说,相差一千
五六百年。把纵的和横的两个方面交叉起来考察,就会了解到:宋代
的社会生产力既是高度发展的,又是在某些地区显现得非常落后
的,虽然后者居于次要的地位。这是宋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状
况和基本特征。
宋代社会生产力的这个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制度起着什么样
的影响和作用呢?文献材料证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同
样是不平衡的,差距是很大的,西方诸路远落后于东方诸路。在宋代
属于广南西路的海南岛集居的黎族,就其土地占有形式来看,“自
来黎峒田土,各峒通同占据,共耕分收,初无文记”,基本上还停顿
在原始氏族制度阶段,不过已经出现了私有制和奴婢。至于荆湖南
路西部、广南西路的瑶族、壮族等兄弟民族,由于生产力发展到刀耕
火种、广种薄收的水平,已经从原始氏族制度过渡到奴隶占有制,虽
然还保留了不少氏族制度甚至是母系氏族制度的遗存。在宋代绝大
部分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则是自春秋战国之交确立下来的封建经济
制度。可是,就这个封建经济制度而论,在各个地区也表现了它的差
别:在以夔州路为中心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地区,庄园农奴制占
支配地位;在广大的东方诸路,居于主导地位的则是封建租佃制度,
而在精耕细作经营方式高度发展的两浙路,封建租佃制也高度发展
起来。我在《宋代以川峡路为中心的庄园农奴制》、《宋代地租形态
及其演变》和《宋代封建租佃制及其发展》等文章中探讨了这些问
题。从原始氏族制度到高度发展的租佃制,这就是宋代各地区经济
制度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前面提到,西不如东,不仅是量的问
题,而且是质的差别的问题,就是指各地区特别是西方诸路同东方
诸路经济制度之间质的不同而言的。这是宋代社会生产力不平衡发
展影响和作用中,深刻地说明了社会生产力对经济制度的制约作
用,深刻地说明“生产力怎样,生产关系就必须怎样”这一颠扑不破
的真理。
前面提到,宋代社会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在精耕细作地区几
乎达到封建时代的*高水平,到明中叶并没有超过这个水平。这样
便提出了如下一个问题,即,明中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
么,这个新的经济因素是否也在宋代生产发达的地区孕育出来?此
前学术界早已提出了这个问题。有的甚至认为唐代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更甚者认为在战国时代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类说法往
往把一些偶发性的、商品生产范畴中的经济现象,误认为资本主义
性质的东西,是经不住客观实际检验的。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
定高度、人们结成的货币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前提下,一方
面出现了购买劳动力的手工业主,而另一方面出现了挣脱封建锁链
的“自由的飞鸟”即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才能够形成资本主义制
度的经济因素。宋代以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然还没有造成资本主
义经济因素萌生的前提条件,而在宋代经济高度发展的两浙、江东、
福建等路,则具备了这个条件。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情况下,宋代
城市和乡村中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雇工,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经济
现象。同时,宋代的无地农民——客户,可以转化为商人,可以受雇
于他人,同主人的依附关系大为削弱。因而在手工业的纺织作坊,可
能出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这种情况在其他手工业作坊
中也可能出现。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生产发达的地区脱颖而出是完
全可能的。这是宋代生产力不平衡发展给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再一
影响和作用。不过,对这一影响和作用还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考察,
率尔操觚是不行的。
*后,再看一下宋代社会生产力不平衡发展的另一个侧面——
西部诸路生产落后的地区。不论是社会生产力方面,还是经济制度
方面,西方诸路确是远落后于东方诸路,确是存在质的不同。这就需
要西方诸路既要提高社会生产力,也要变换经济制度。宋以后经济
发展的动向完全说明了这一问题。自宋开始,除东南诸路继续发展
外,经济的发展则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发展。宋神宗时,梅山地区
和施州一带都从原始经营、粗放经营方式过渡到牛耕,广南西路从
宋神宗元丰年间的258 382户发展到宋宁宗嘉定十六年的528 820
户,户口增长了一倍有余,静江府附近铁犁、水利也有了改进。随着
元代的大统一,经明清两代,由宋代开始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趋
势继续深入下去,两广、云贵得到相应的发展,西北东北地区也在这
个政治局面下得到发展。尽管如此,这些地区大部进入封建制,但从
整个封建社会生产方式来说,已经陷于迟缓落后的境地。这是宋代
社会生产力不平衡发展对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给以的又一影响和
作用。从这一影响和作用中,看到我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一个重
要原因。同时也使我们懂得,直到今天沿海同内地之间的差距,是历
史的一个产物,早在宋代即十分明显了。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会议,第一次于200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组织者决定第一次会议的重点应该放在受战争影响的中国的不同地区
《经济常识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经济学的本质、经济学独特的思考方式以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了
嘘,特务来了-明朝十大特务外传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明朝十大特务头子的惊悚经历,描绘出一部波澜壮阔的明朝政治、社会的历史。这十大特务,既有正统恶棍,也有民族英雄,...
黎东方讲史·细说民国创立 本书特色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1899―1905是中国世纪之交的过渡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潮都在急剧变化中。桑兵从新知识界社团活动这一
盛世绝唱-漫说中国历史-30-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
《第一行代码:Android(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被Android开发者广为推荐。全书系统全面、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ndroid软件开发的必备
《孩子们的小提琴练习曲1(缩编版)》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了沃尔法特、开塞、马扎斯、顿特、克莱采尔的练习曲,这些练习曲接近按照技
通向远方的路 本书特色《通向远方的路》以明清、民国到当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为线索,论述了这一历史时段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作者站在世界文明走向的变化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
美国的历史-从蛮荒时期到帝国时代 本书特色本书将美国人早期的探险、殖民、独立战争、新国家的建设、疆域的发展、奴隶问题、南北战争、新民主政治等历史活动还原再现,目...
《全球科学数据出版态势分析报告(2016—2020)》内容简介:本书对科学数据出版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梳理了2016―2020年
伟大的历程:美国人在巴黎 本书特色 1. 本书作者大卫?麦卡洛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曾经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倾情作序2...
简介: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的经典研究。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并不出自对自然科学的接受,而是出自对人性与道德的体验与理解;霍布斯开
万条微博说民国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是我国文化精神*为丰富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期。既有众多特立独行的名人雅士,也有名动一时的枭雄怪杰。这些人留下来的故事或...
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 本书特色 从中西角度对比来看中西文化,会发现其中息息相关。本书选取著名华人学者、《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作者孙隆基先生多年来文章多...
《中国大历史》内容简介:《中国大历史》作者吕思勉是前辈史学大家,著作宏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吕先生长期从事教
本书以吐火罗语世俗文献等出土胡汉文字资料為经,传世史籍与佛教典籍為纬,从多方面分析六至八世紀龟茲的历史特征,其研讨重点在
《管理的项目化思维》内容简介:本书以借鉴项目管理思维方式而推动管理效能的提升为出发点,用通俗的语言揭示项目管理核心内容的同
敦煌学十八讲 本书特色 敦煌学的内容比较庞杂,因为我主要是给历史系的学生上课,所以还是偏重历史和文献方面。十八讲的内容大体上有六个方面,一是敦煌简史(**、第二...
讲述中国历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讲述中国历史》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历史著作,是美国史学大师魏斐德其毕生学术研究的结晶。他从世界史背景下切入中国历史,又将论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