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心语-中国古史中的权势.权术.与人性

史说心语-中国古史中的权势.权术.与人性

作者:孙家洲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4.8分

ISBN:9787544504829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史说心语-中国古史中的权势.权术.与人性 节选

天威 笑里藏刀
——李义府
中国有句古语,“时势造英雄”。它经常被用来说明,在政局动荡多
变的环境之中,富有才干的人,可以冲破“稳定”状态下对人的许多束缚,
发挥他们的能量,从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其实,多事之秋必定是鱼龙混
杂,借着风云际会,大展身手的不仅有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也有令人齿
冷的钻营之徒。他们总是比正人君子更能够先期预测风云变化,善于
“站队”,善于“表态”,善于寻找靠山,从而使自己尽快地攀附上去,发达
起来。而且一旦得势,什么不要脸皮、心黑手辣的事都做得出来。唐高宗
一武则天时期的李义府,就是此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李义府(614』66),籍贯瀛州饶阳(今属河北),因其祖父仕宦于梓
州,遂举家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李义府无疑是个满腹才气的文士。
早在贞观八年(634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就以李义府“善属文”上I
表举荐。当时他年仅20岁。稍后,黄门侍郎刘洎、持书御史马周两位忠j
正敢言的名臣都出面称赞推荐他,唐太宗召见,令以“咏鸟”为题作诗,试I
其才气,李义府应声而成:“日里飚朝彩,琴中半夜啼。上林许多树,不借I
一枝栖。”后一句,巧借诗题表达了急欲做官的进取之心。太宗对他的才I
思敏捷深加赏识,以调侃的方式回答:“我将全树借给你,岂但一枝。”旋I
即被破格任命为监察御史。后来,李义府参与了编纂《贞观礼》、兼修国I
史、编写《晋书》等大型文化建设事业,还与许敬宗一道奉诏于武德内殿
修撰了200卷的《东殿新书》,他还留下了一部30卷的《李义府集》(一说
39卷)、一部20卷的《宦游记》。说他是有文化建树的大臣,应该是没有
疑义的。但是,他之所以著名于历史,却不是因为他的才气不凡和著述累
累,而是因为他依附于武则天,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更因为他为人处
世的特殊风格——李义府从外貌看来柔顺温恭,与人言谈,总是满面微
笑,甚至嘻嘻哈哈地开玩笑,给人以易于结交的假相,但是内心深处,却是
阴险狠毒,猜忌成性。在他身居要职之后,威逼他人阿附自己,有稍微得
罪他的人,就必定加以倾轧陷害。所以当时人说李义府是“笑中有刀”,
又因为他外表柔顺而实际害人多多,人们送了他一个外号“人猫”。也有
人将这一外号与他的姓连称,谓之“李猫”。不知何故,唐代人把猫视为
阴险可怕之物(稍后,武则天置萧淑妃于死地,萧淑妃死前大骂:“阿武狐
媚,翻覆至此,百生千劫,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吾扼其喉以报今
日足矣!”自此之后,宫禁之中不许养猫),李义府的“人猫”之称,道尽了
他的为人特点以及社会舆论对他的厌恶和惧怕。
卖身投靠。青云之上
李义府在高宗时代的仕途,远非一帆风顺。他遇上了国家一号重臣
长孙无忌的压制和排斥,以当时双方的势力而言,这根本不是势均力敌的
较量,长孙无忌在李义府面前,简直就是一座无法撼动的泰山。然而,李
义府凭借着自己的才智,特别是投武则天之所好,成为其倚重的亲信,不
仅度过了劫难,反而在几年之后,将长孙无忌及其他元老重臣一并扫除,
自己则高居宰相之位,权倾一时。这样的政坛“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
的?让我们一睹其中奥妙。
长孙无忌是初唐政治舞台上*重要的贵族政治家之一,博通文史,富
有韬略。他与唐太宗的关系极为密切,不仅因为他的妹妹是唐太宗的文
德皇后,而且因为他是襄助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夺得皇帝之位
的关键人物,更是辅佐唐太宗取得“贞观之治”的重要辅臣。故贞观元年
(627年),刚刚取得帝位的唐太宗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
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等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病
重垂死之际,皇太子李治的平庸,是他心头*大的隐忧,因此苦心孤诣地
为儿子李治(即唐高宗)安排了一套辅政班子。他传唤侍中长孙无忌及
中书令褚遂良二人受遗令辅政。太宗对褚遂良还有这样特殊的交代:
“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尔辅政后,勿令谗毁之徒损害
无忌。若如此者,尔则非复人臣。”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都倚重长
孙无忌,在逝世之前,赋予长孙无忌以“受遗令辅政”的首领人物,使得长
孙无忌的权力

史说心语-中国古史中的权势.权术.与人性 本书特色

一鉴往知来 ,所推崇的不仅是读史贵在有独断之识,更在于述史可
以给人以有益的人生体悟。一介书生秉持着一修身养性 、『_知人论
世 、一经世致用 的初衷,将自己读史的点滴心得与读者分享.于
是就有了本书的出版。
一权势 、一权术 与,人性 。是一组永远有吸引力的关键词。书
中所关注的是:在一权势 、 权术 的诱惑、裹挟之下,不同的人
对为人处世之道的选择。如何选择,是当事人的权利:如何评判,则是
一后人的权利。作者主张以一设身处地 宽容之心理解古人的不同选择。
歪 成筒单地以一道德一论事论人,但是。基本的道德底线必须信守。
善恶有报,不是渺茫难知的一天道 ,而是真实无误的历史昭不。
<作者简介>=孙家洲 男,汉族,LIJ东莱州人。长期在中
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执教,受聘为第九屈、第
十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中
。二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
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史、思想文化
史。先后出版《韩信阳专》、《命运与性格的
对话一一再品<史记>的人物、故实、思
想》、《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插图本中国
古代思想史·秦汉卷》、《秦汉法律文化研
究》(即将出版)等著作。发表沦文七十余
篇。执教二十年,恒以“不可误人子弟”自
诫自省。曾经荣获2002 —2003年 度中国人
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