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九章,内容涉及福建的历史、旅游(包括地理、文物、古迹、园林)、方物、饮食、交通、民居、娱乐、名人、乡俗等方面。历史福建与名人福建基本上按朝代的顺序编撰;方物福建、饮食福建、娱乐福建方面主要按福建车牌号所代表城市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A福州市→B莆田市→C泉州市→D厦门市→E漳州市→F龙岩市→G三明市→H南平市→J宁德市;游在福建包括地理、文物、古迹、园林等内容,以南平市为首,H南平市→J宁德市→A福州市→B莆田市→C泉州市→D厦门市→E漳州市→F龙岩市→G三明市;住宿福建则以龙岩市为首如上依次排列;交通福建則按海(水)陆空交通来编撰;乡俗福建则大体按语言、民族、信仰、婚姻、节日、丧葬等顺序排列。编撰中力求能较浅显而又较系统地展现福建的奇趣,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增加读者对福建风情的领略,从而使之对平淡的生活世界多一份惊奇,多一份爱国爱乡的情感。
福建何时有历史
恩格斯这位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倘若要追究福建先民活动的历史,我们至少可以把眼光投射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是距今年代*为久远的一个,它是华东地区**个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地处武夷山脉与鹫峰山、戴云山之间的闽中大谷地东南边缘。万寿岩位于三元区岩孤峰,峰顶海拔359米。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福建省博物馆、三明市文管办、三明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万寿岩西南坡的灵峰洞和西坡岩脚的船帆洞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800余件石核和石锤等石制品和少量犀牛等动物的骨、角器以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年,这一文化堆积距今已有18万年左右。这一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考古史上的一段空白。
考古工作者在船帆洞内还首次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原始人用石块铺砌的地面遗迹。这些地面铺石的运用,可能出于防潮、防水和方便活动的考虑。走进这些原始人的“家”,可以看到,地面石块的排列较随意而凌乱,微有起伏,但均为单层分布,局部地段铺石与原地面的钙板和岩石基本取平,面积大约120平方米。所用石料均为灰岩角砾。石块大小不等,*大的长55厘米,*小的长仅2厘米,多数石块略有磨圆,颜色黑色或黑褐色。地面不平处则用大小不等的石灰石角砾铺砌取平,局部石块之下用黄绿土填垫。人们从中可以推断,这些原始人已经懂得用石头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这在全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2001年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的旧石器遗址并不是孤立的,早在1989年,兴建“三南”(湘南、赣南、闽南)公路时,在漳州市北郊的莲花池山更新世晚期河旁台地上发现了**块旧石器,第二年这里又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下层以砾石器为代表,出土的砍斫器、刮削器等旧石器,距今年代约4万至8万年;上层,就是“漳州人”生息、活动的场所,出土的石器以燧石小石器为代表,距今约0.9万至1.3万年。这一遗址被称为“漳州旧石器文化遗址”。
此外,在福建还陆续发现了古人类化石。1987年在东山岛海域浅海中捞取古人类左肱骨化石,距今有1万年之久,以发现地点命名,故称为“东山人”。1988年,在清流县沙芜乡狐狸洞发现了一枚古人类下臼齿化石,属“晚期智人”,距今1万年,被定为“清流人”,是福建省陆地上迄今为止发现*早的古人类化石。1990年在漳州市北郊莲花池山发现了一根古人类胫骨化石而把它命名为“漳州人”,距今1万年。
为何说昙石山文化是福建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新石器时代遗存,在福建发现的就更多了。尤其以闽侯昙石山贝丘遗址*为著名。昙石山贝丘遗址是1954年闽侯县荆溪乡昙石山村农民修水利时发现的。至1974年,先后经过7次科学发掘,共发现原始社会晚期氏族的墓葬48座、灰坑63个、陶窑5座,出土大批陶、石、骨、玉、贝、牙器六大类32种近千件珍贵的文物。
经研究,昙石山中、下层遗存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考古学界把昙石山中、下层文化命名为“昙石山文化”。昙石山遗址出土的一其男性人骨架,经中国科学院人类学家鉴定,属于现代人的“蒙古人种南亚类型”,被考古界命名为“昙石山人”,它是闽族的祖先。昙石山人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已有了农业,会种植水稻;狩猎和渔捞经济的比重较大,遗址中贝壳堆积成山,厚达2米至3米,说明他们经常捕捞鱼、鳌、龟、螺、蛤等水产品;他们的住处已从半穴居草寮发展为地面长方形竭墙或石墙的房屋;实行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夫多妻制或一夫一妻制,丈夫死后,仰身直肢葬并陪葬许多器物,妻(妾)侧身屈肢与丈夫合葬(或殉葬),这种夫妻合葬是一次葬而不是二次葬(即夫妻同时埋入墓中),妻(妾)屈从于丈夫而殉葬(陪葬)的可能性很大,这是阶级分化的明证。昙石山人的部落酋长制已经形成了商周时期闽方国的雏形。昙石山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与其他文化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独立活动而创造的。
遗址有六样堪称“中华之*”的宝贝:在125号墓葬中,出土时,陶灯放在墓主人头顶,类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长明灯”,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灯,堪称“中华**灯”;137号墓主人为2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其中左侧颧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颧骨块被称为“日本人骨”,现在日本人大部分有这块颧骨,可以证明,日本文化不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连日本人种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昙石山人;中国*早的上釉技术出自这里,在遗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绿色釉;提线陶簋,在131号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竖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隶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竖立坑中,粗壮的大腿骨和脚趾清晰可辨,显然是由活埋时挣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隶殉葬的残酷;在131号夫妻合葬墓底下发现18件陶釜(沙锅),这在全国新石器墓葬中绝无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建人有爱喝汤的饮食文化。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位于福州城西24公里处的闽侯县甘蔗镇,距省会福州仅20公里,占地42.5亩,是福建省**座大型考古遗址博物苑,它将昙石山第八次考古遗址现场保护起来并直接展示给观众,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闽人先祖生产、生活和墓葬的状况。2001年6月22日,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仙字潭”是福建失落的文明吗
华安仙字潭仙字位于福建第二大河九龙江支流汰溪边崖壁,计有50余个,占崖壁面积220平方米。1000多年前便已被人们发现并当做仙篆记述于史籍,是闽南华安的“千古之谜”。据考证是商周时期闽族遗物。岩画共分五组。
**组是人祭图。在画面上方的中间是高大、大腹便便、两足分立的部落首领,系有尾饰。其右侧为神像或族徽,其左侧身后有一大型物件,像一面悬挂着的铜鼓,这是首领地位和权威的象征。首领前下方则为血淋淋的人祭场面。祭杆下是圆形祭台;祭台右侧有一侧坐的监刑人,左侧有一人手舞足蹈,敲击一面铜鼓,像是巫师在做法事;祭台下有一具被劈为两半的尸体,身首分离;左、下两边还有两具无头尸体。画面*下方有一圆头大汉背向外,呈蹲踞状,俨然是壮实的武士。画面中间还有5个武士,或佩剑蹲踞,或举手腾跃,或侧坐欢呼,或旋转舞蹈(胸饰晃动)。这幅人祭画面,气氛阴森恐怖而又热烈隆重,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先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近年重新进行现场拓片时,还发现人祭图左下方有一同心圆图,那应是代表太阳。这样,人祭图主题内容就凸现出来了——这是闽族先民的一种祭日(祭天)活动。活人被用来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叫做“人牲”。
第二组是夜拜天神图。画面上方左侧是一双天神的眼睛,下方小圆点代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星下方还有两双隐约可见的天神眼睛。画面中的三个人或举手、或垂手、或侧身,均双膝下跪,向夜空中的天神顶礼膜拜。画面下方突出地凿刻着两个人面像,一个温和慈祥,一个凶恶狰狞。
第三组是祭祀鬼神图。画面上方一小舞者热烈舞蹈以娱神,其下方为一硕大鬼神头像,怪眼圆睁,正张开大口吞噬一人。被吞噬者上肢色入鬼神口中,下半身离体,呈屈膝跪状。画面下方隐约可见另一个鬼神的脸谱。
第四组是生殖崇拜图。画面上方右侧有一戴面具(或文面)的舞者(即巫师),颈部系有飘带。巫师右侧有一人(女)下跪祈祷,前面有一道具(中有五个小圆点,应寓子女繁育之意)。画面左下侧有一舞者,面对两位乳房丰满的女性翩翩起舞。画面左侧有一人体,腹部微鼓,似初孕妇女,右下方有一双眼睛似在神秘窥视。
第五组是酋长侧坐图。酋长扁圆头,颈两边饰粗大球状物,右手臂平伸微屈,左手臂支于膝上,尾饰较长。整个画面只此一人,应是有地位和威权的酋长图像。
人祭图中酋长、神像、族旗、佩剑、铜鼓及人牲等画面,反映闽族阶级分化的明显与阶级斗争的残酷和惨烈,其社会形态已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类似的“仙篆”,福建其他地方也有发现,它们是商周时期闽族社会的缩影。
古闽人为何要悬棺而葬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东南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反映闽族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六朝时顾野王称之为“仙人葬处”。坐落在武夷山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曾有数千,现存18处。由观音岩取下的一号船棺残长3.54米、宽0.56米、高0.78米、棺内空长2.16米,有明显的船形。在白岩取下的二号船棺也是用大楠木由金属工具雕镂而成,全长4.89米。板壁厚1厘米-5厘米,边缘作母口,以柩子口套合,十分精致严密。经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C14测定,距今3750至3295年之间。武夷船棺以其神秘性和独特性吸引了千百年来的无数过客。
为什么要把棺木高搁在悬崖绝壁之上?有这几种看法:为了表达后人对死者的虔敬,“弥高者以为至孝”,越高就越吉利、越吉祥;部落酋长为了显示身份、显示势力、显示与众不同的一种方式,其中也有子民们臣服的意思;为了保护尊者的遗体不受野兽的侵扰,以保佑亡灵平安无恙;古人山岳崇拜意识的体现,为了使亡者的幽灵更便捷地升入天国;与古先民崇祀鬼神巫术有关,仙舟可以载浮死者,由敞开的洞直接渡过冥界;与鸟的图腾崇拜有关,只有在这高高的洞穴之中,他们才可能与鸟、与先祖融为一体,才得以与它们一同比翼,找到真正的归宿;船棺仿以船形是穴居与水上生活融合的具体反映,亡者可以像生者一样拥有住所、拥有*重要的生存用具,享受永久的冥福,同时还可以表达死者对生活、山川的依恋和渴望;自信自己是从山岩中迸裂出来的,这种葬俗就带有浓郁的生殖崇拜和女阴崇拜意识,生者以此为死者超度,愿亡灵早日转世,或为子民,或为天神,这些说法莫衷一是。
武夷族先人是用什么方法将船棺放进数十米高的岩洞之中的呢?也有几种看法:可能是从岩顶将棺木悬吊垂下至洞穴后,将棺柩移入的,但三四千年前人类还未发明使用辘轳等机械,船棺仅长就近5米,形体巨大,难以控制,有的岩石突出,会将船棺撞毁,何况有的山峰本身就无法攀登;可能是架栈道将船棺移人,但在丰上敛下的白岩峭壁间绝无栈道痕迹;可能用搭设台架的方法升置船棺,但四曲大藏峰之金鸡洞,下临巨潭(据云,深约40米),水流潆洄,台架无处可搭;可能使用提升式的方法,但由山顶至山谷底常有一二百米之距,难以操纵;可能人先设法进洞(或缒、或攀),而后再由数人合力设法将船棺拉进洞,但是武夷的山洞,小的仅能容一具船棺而已,有的甚至只能容下半个——剩下的半个常常悬在半空;可能是水落石出的地貌变迁,但沧海桑田的过程至少要千百万年之久,不可能在三四千年内完成。众说纷纭,却未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大概是各种手段都兼而有之?至今还是个难解之谜。
武夷山是悬棺葬俗的*早发源地。随着闽族的迁徙,文化的交流,这一葬俗自东向西扩展到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和陕西南部,东北到浙江,东南到台湾,它的影响甚至波及东南亚,绵亘万里。它与南安大盈青铜器、建瓯铜甬钟、闽侯黄土仑印纹硬陶一起并称商周时期福建青铜时代文化的典型器物。
武夷君的传说反映了什么
相传陶唐时,古陆终氏第三子钱铿献尧雉羹,被尧封于彭城(今徐州),故称彭祖,这位老寿星据说活了800岁,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他率两个儿子(叫彭武、彭夷)入闽,一起开发此山,为纪念武与夷的功绩,将此山命名为武夷山。并在九曲溪旁建造了纪念彭祖父子的武夷宫。汉武帝曾派使臣用于鱼祭祀武夷君。宋大儒朱熹说得对:“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盖亦避世之士,生为众所臣服,没而传以为仙也。”据史家考证,所谓彭祖或其二子彭武、彭夷隐居武夷山之说,反映彭祖部失国之后,部分彭姓人南迁进入赣、闽一带的事实。武夷闽族属只能是《周礼》记载的闽族或“七闽”的一支。值得重视的是,悬棺内出土的龟形木盘,据考证为“木鳌”,鳌即“天尾”,郭沫若先生释“天尾”为‘‘轩辕”,因《国语•周语》中有“我姬氏出白天尾”的说法。这件出土文物印证了武夷山悬棺葬的主人来自黄帝族。
另一说法,武夷君是从越国开国君主无余君而来的。现代学者石钟健在《试论越与骆越出自同源》一文中,提出新的观点,他认为越人开始建立政权大概在原始社会末期,相当于夏朝中晚期,**个建立政权的就是越国开国君主无余君,这个名字后来被写作“武夷君”。宋代,在浦城的渔梁岭有一座大禹庙,庙的墙壁上写有当时的诗人胡仲源的一首诗:“古今陈迹几兴亡,闽岭何由祀夏王(大禹)?莫是当年平水日,曾驱渔鳖渡渔梁?”提出了闽族是否夏禹的后代的质疑。按照胡仲源的观点,武夷君也出自黄帝,也属炎黄子孙。从世系看,黄帝……→玄孙姒文命(禹)……→玄孙少康无余(越始祖)……→勾践……→三世孙无诸(开闽始祖),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也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以奉守禹之祀。”汉人所编的《吴越春秋》:“越世为侯矣,盖禹之余烈也。”《国语•越语》:“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这个记载说明,越国的始祖是禹子少康的庶子无余,因禹东巡狩至会稽崩,少康封无余于会稽奉守禹陵祭祀之事。
……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 本书特色 王京龙编著的《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以战国百家争鸣为基础,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基本动因和基本特征...
太极密码-太极拳经典拳势悟解 本书特色 余功保编著的这本《太极密码:太极拳经典拳势悟解》精选了100幅太极拳名家拳照,涵盖了众多太极拳流派,包括各个时期*顶级的...
探路者丛书:宇宙探索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国际著名出版商——威尔顿·欧文公司在21世纪为全球少年儿童潜心打造的经典科普图书,销往美国、俄罗斯、法国、...
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摄影图片和说明文字,介绍了草原派建筑师的作品,以及使这种风格更加突出的家具和装饰设计。漫步于当年由建筑师
人民邮电出版社拳击运动入门教程(图解版) 本书特色 《拳击运动入门教程(图解版)》是日本专业拳击教练精心撰写的拳击运动入门教程,书中总结了作者作为运动员及教练多...
急救手册-全球最新修订第九版 本书特色 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任何紧急情况下、针对所有年龄段伤病者的实用救护指南。1.唯一受到英国著名的急救机构认可的急救手册2.全新...
很少有一个城市,会把地下文化变成主流文化;但是柏林这个地方,标榜的就是另类。这个城市,资本主义跟社会主义有着清楚的界限,
商业选址 内容简介 Elvis商业选址 目录 序言 辩证地看待风水文化**章 中国文化*根本的思想:天人合一**节 三皇的传说与天人合一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具体内...
新疆盛宴:亚洲腹地自助之旅 本书特色 路为你的脚步和梦想而诞生。/沈苇在这本书中,我乐意成为一名“向导”,带你去新疆,这片六分之一的国土,历史上称为“西域”的地...
明十三陵 内容简介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览胜丛书》选择北京*具有特色,凝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和建筑大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详尽介绍其建制沿革、建筑风格、艺...
路线规划+景点贴士+食宿锦囊+朝圣攻略最实用的西藏旅行导航,最全面的当地出行资讯,最权威的“西藏专业户”喜欢西藏的,想去西藏
马修•约瑟夫森(Matthew Josephson 1899-1978),美国记者,畅销书作家,学者,以研究 19世纪法国文学和20世纪美国经济史著称。他是美国...
健身气功-易筋经七日练 本书特色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著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七日练中国健身气功段位制级位考试用书)》以图文漫画的形式,分7天对技术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了拼布的工具、材料、布料、模板、绘制图形等用法和基本技巧,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快速地入门!包含了条形拼布、多边形
体育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体育现象与体育概念,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的功能,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体制等。体育概论 目录 **章 体育...
健康绿色生活小苏打,醋,精油居家妙用 本书特色 《小苏打、醋、精油居家妙用》所倡导的自然生活,就是使用这些天然素材、对自己的身心和自然环境都大有裨益的安心生活。...
围棋入门与技巧 本书特色 *实用的围棋入门书之一,扎实学完本书,可以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本书根据棋局的进程,由浅至深地介绍了包括围棋常识、布局、定式、手筋、死活...
提高推理力的100个思维游戏 内容简介 推理力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思维能力,是作出正确判断和迅速决策的前提,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因素。全书从提高推理力的角度出...
道家能量养生功-BOOK+DVD 本书特色 《道家能量养生功》:道家太极长寿养生功:永葆青春,抗衰防病,助你长寿延年。以开心养“精”为主,模拟龙、龟、凤、鹤、马...
1、强力推荐方便、省钱的188个对付污渍的洁净妙招。2、安全除味、除湿、抵抗细菌!效果超级显著!目录 前言活用“小苏打+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