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国演义》这样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历来是读之者多,议之者众。其中有许多浑刻透彻、启人思考之论,有许多新颖别致、益人心智之见,只要从作品本身出发,持之有故,言之有理,都是应当欢迎的。不过,无庸讳言,由于立足点不同,思想观忿不同,目的和心态不同,在众多的评说中,也有不少是脱离文本但求口舌之快的戏说,有一些自以为是主观猜测的臆说,甚至有少数蛮横霸道厚诬古人的瞎说,其中自然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乃至曲解。作为一个《三国》研究者,作者的立场是:拒绝戏说,避免臆说,反对瞎说。在写作这些以学术为根基,立足于普及的文章时,作者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有益、有趣”。
汉末三国是人们关注的—段历史,《三国演义》是人们喜爱的一部小说。对这段历史,这部小说,你究竟知道多少?某些戏说、臆说、瞎说对你有无影向?这是—部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的书,希望为你带来正确、有益、有趣的新知。请听著名的《三国》专家沈伯俊教授娓娓道来。国内的《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可谓多矣,但我服膺的则是比我小十五岁的沈伯俊。……他对于《三国演义》的研究真正称利是“到家”了。——(江苏省社……
罗贯中的籍贯究竟在哪里?
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三国演义》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对于他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不说别的,就连他是哪里人,至今尚无定论。
明清以来,对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东原(今山东东平)人;(二)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三)杭人,或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四)庐陵(今江西吉安)人。20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20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集中表现为“东原”说与“太原”说的争论。
“东原”说的基本依据,一是庸愚子(蒋大器)写于弘治甲寅(弘治七年,1494)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明确提到“东原罗贯中”;二是嘉靖壬午(嘉靖元年,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二十七年(1548)叶逢春刊本《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万历十九年(1591)周日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历三十三年(1605)联辉堂刊本《三国志传》,以及夏振宇本、《英雄谱》本、种德堂本、汤宾尹本等明代《三国演义》刻本的署名均为“东原罗贯中”。
“太原”说的基本依据则是明初《录鬼簿续编》的记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年,竞不知其所终。”
其实,《录鬼簿续编》的记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它记的是杂剧作家罗贯中,在上引那段话后,仅列其杂剧三种:《风云会》、《蜚虎子》、《连环谏》,而未涉及其他作品。那么,这位杂剧作家罗贯中,是否必然等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原本是需要证明的;然而,却从来没有人证明过!有人说,《录鬼簿续编》的作者与罗贯中相识和“复会”时,罗贯中还没有写小说,直到他晚年才开始写《三国演义》,所以《续编》没有提到《三国》。但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无任何证据。尽管如此,由于资料实在太少,包括笔者在内的绝大多数学者都不忍心否定这条记载,只是对其解读存在不同的意见。
关于“东原”说。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有一篇庸愚子(蒋大器)在弘治甲寅(1494)年所作的序,文中称罗贯中为东原人。这个刻本很早,刻工又很精整,致误的可能性较小。贾仲明是淄川人,自称与罗贯中‘为忘年交’,那么,罗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重新评价(三国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王利器先生也持同样的看法,并说:“我之认定罗贯中必是东平(即东原)人,还是从《水浒全传》得到一些消息的。《水浒全传》有一个东平太守陈文昭,是这个话本中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东平既然是罗贯中的父母之邦,而陈文昭又是赵宝峰的门人,也即是罗贯中的同学,把这个好官陈文昭说成是东平太守,我看也是出于罗贯中精心安排的。”(《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上篇,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期)此外,叶维四、冒炘、刁云展等学者亦主“东原”说。
关于“太原”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部影响较大的文学史、小说史,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中国小说史》等,均主此说,原因在于编者们见《录鬼簿续编》作者自称与罗贯中“为忘年交”,因而对其记载确信不疑。80年代以来,孟繁仁等先生先后发表《罗贯中试论》、《(录鬼簿续编)与罗贯中种种》等文,除继续强调《录鬼簿续编》记载的“权威性”外,还提出罗贯中创作的几部小说中着意褒美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李存孝、《三遂平妖传》中的文彦博等,都是山西人,这显然与他的乡土观念有关。
针对孟繁仁先生的论述,我曾发表《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一文(载《海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以友好切磋的精神,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辨析。首先,从三个方面对《录鬼簿续编》记载的权威性提出质疑,指出罗贯中的作品本身的题署,比“忘年交”的回忆更为可靠;即使“忘年交”没有误记,后人也有可能误抄,而《录鬼簿续编》确实存在不少错讹之处。因此《续编》中“太原人”一语,不能当然地视为无须证明的“铁证”。其次,通过对罗贯中作品中主人公籍贯的分析,指出:《蔓国演义》中的关羽固然是山西解州人,但众所周知,《演义》的真正主角是诸葛亮,罗贯中*着意褒美的人物也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却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刘备、张飞、赵云则是河北人;《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李存孝并非今山西雁北人,而是今河北涞源人;《三遂平妖传》的主角应该是王则和胡永儿,而王则是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起义于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胡永儿是东京(今河南开封)人。因此,用“故土性”来解释罗贯中的籍贯是不可靠的。再次,我不同意孟繁仁先生以传说为论据的作法,指出:“民间传说自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但在长期的流传变异中,“往往与事物的原貌差距很大”,因此“一般不应成为考证历史人物生平的依据”。我还对如何继续探讨罗贯中的籍贯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1)注意《录鬼簿续编》有无别的抄本。如果有幸发现新的抄本,就可以判定其中的“太原”二字究竟是否误抄。(2)注意有关罗贯中生平的新发现。(3)确认《三国志传》是《三国演义》的祖本,并判定其成书年代,那么,其题署“东原罗贯中”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所说的“东原罗贯中”互相印证,就可以成为确定罗贯中籍贯的有力证据。
此后,孟繁仁先生又发表《(题晋阳罗氏族谱图)与罗贯中》、《太原(罗氏家谱)与罗贯中》等文,提出罗贯中的始祖原为四川成都府人,五代后唐时因仕于青州(今山西太原市清徐县),遂移居该地。因此,罗贯中应为太原清徐县人。不过,我认为,这里的论证尚有若干脱节之处,带有不少猜测成分,还不一定可靠。果然,陈辽先生发表的《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作者罗贯中》一文(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1期)指出持“清徐”说者在对《罗氏家谱》的解读上存在严重的失误,将“先祖”、“远代祖宗”与《家谱》中的“始祖”、“**代”混为一谈,即将五代后唐时期从成都来到梗阳(即今清徐)的“先祖”等同于生活在元代的《罗氏家谱》**代罗仲祥,从而造成巨大的世系计算差错。如果罗仲祥真的是五代后唐时人,则第六代罗锦之子应当生于1086年左右(北宋中期),他与元末明仞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毫不相干。由此可见,“清徐”说难以成立。
在两说的争论中,1994年,刘颖独辟蹊径,在《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东原解》(载《齐鲁学刊》1994年增刊)中指出:历史上有过三个太原郡,分别在今天的山西、宁夏、山东。《录鬼簿续编》所说的“太原”,很可能是指东晋、刘宋时期设置的“东太原”,即山东太原,与“东原”实为一地。东太原这一建制早已废置,但因《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有用古地名、地方别名等生僻地名的习好,故对罗贯中的籍贯也用了生僻地名。此处的“太原”,与《水浒传》、《三国志传》上题署“东原”都是对的,只是分别用了两个生僻的古地名。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随后,杨海中的《罗贯中的籍贯应为山东太原》(载《东岳论丛》1995年第4期)、杜贵晨的《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载《齐鲁学刊》1995年第5期)进一步论述了“太原”应指“东太原”,亦即“东原”。这样,就为“东原”说与“太原”说打通了联系,朝着问题的解决大大前进了一步。
罗贯中的籍贯究竟在哪里?目前看来,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吗?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
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和许多著名战斗,大大小小,数以百计。接连不断的战争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战争描写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绎上。因此,虽写战争,却不见满篇打斗;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则往往只用粗笔勾勒。可以说,千变万化的谋略确实是全书精华的重要部分。
然而,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更非书中精华的全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道”是*高层次的东西。“道”有多义,首先是指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通常指正义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处事为人的基本原则。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二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须受“道”的指导和制约。作为一位杰出的进步作家,罗贯中认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阴谋诡计。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曹操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并不喜爱,而是有褒有贬:对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谋略,罗贯中予以肯定性的描写;而对他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伎俩,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从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各种阴谋权术,他总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明,他往往加以嘲笑。可以说,《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后人如何看待和借鉴《三国演义》写到的谋略,则取决于自己的政治立场、道德原则和人生态度。如果有人读过《三国演义》却喜欢搞小动作,那是他自己心术不正,与罗贯中无关。至于有人谈什么“厚黑学”,也硬往《三国演义》上扯,那更是毫无道理的。
那么,《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什么呢?我认为,《三国演义》丰厚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极其伟大的聚合力,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是我们民族一贯的政治目标,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曾经屡次被“分”开,饱受分裂战乱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牺牲,清除了分裂的祸患,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促成重新统一的实现。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动乱时期,以及罗贯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元代末年,广大人民对国家安定统一的向往更是特别强烈。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是《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现。
2.对政治和政治家的选择。
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有人还把这称为“封建正统思想”。事实上,“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贬抑和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由于刘备集团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屈奋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同时,这个集团的领袖刘备的“仁”、军师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张飞等人的“义”,也都符合罗贯中的道德观。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罗贯中把刘备集团理想化而予以热情歌颂。另一方面,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因为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歪曲”;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对此不应作片面的理解,更不应简单地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
3.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国演义》以很大篇幅描写了汉末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总结了各个集团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董卓集团败坏朝纲,残害百姓,荒淫腐朽,导致天下大乱,完全是一伙狐群狗党,混世魔王,作品便不遗余力地予以鞭挞。袁术狂妄自大,轻薄无能,既不注意延揽人才,又无明确的战略目标,更不顾百姓死活,却急于过皇帝瘾,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严厉批判。袁绍虽然颇有雄心,其集团一度声势赫赫,实力雄厚,但由于袁绍胸无伟略,见事迟缓,坐失战机;不辨贤愚,用人不当,以致关键时刻内讧不已;心胸狭隘,文过饰非,甚至害贤掩过,终于只能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相比之下,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在这三方面各有所长:刘备历经磨难,却始终坚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堪称千秋佳话;倾心信任诸葛亮,既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又有灵活多变的谋略战术。曹操虽然心术不正,却也十分注意争取人心,延揽人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战略战术上,他也高出同时诸雄。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统帅均为一时之杰,而且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刘、曹、孙三大集团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沈伯俊,197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1980年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历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合著)、《三国演义辞典》、《校理本三国演义》、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三国演义》评点本、《三国漫话》、《三国演义新探》、《西游记》校注本、《图说三国》(主编并撰文)、《沈伯俊说三国》、《赏味三国》、《神游三国》、《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等。校点《后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6部明代小说及史书《三国志》。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短评、札记、随笔等20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权威的《三国》专家”。
说法 活法 立法 内容简介 本书收文16篇,分为四个部分。首三篇站在中国的人生与人心产立场,探讨法的一般理念问题;第二部分的四篇论文为专题研究,分别论及宪政、普...
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 本书特色 《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为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文库。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
鲁迅作品十五讲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前言**讲 从《兔和猫》读起第二讲 鲁迅笔下的两个鬼——读《无常》、《女吊》及其他第三讲 “游戏国”里的看客——...
游心集 陈众议自选集(2011/11) 本书特色 陈众议,浙江绍兴人氏,1957年10月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后游学美洲,获西班牙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特色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我的坦白书 目录 出版前言小女代序老汉自白卷一寻根记略沉船上的父亲与弟弟妹妹同演戏祭二弟文七十还乡卷二学子生涯致孙道临怀青岛念“荒岛”我的初恋在南开未名湖顾盼卷...
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诗传 本书特色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涛人,被誉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留给后世几百多1诗...
◎辛波絲卡是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也是當今波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钱穆先生专题演讲的合集,在分题演讲中,钱先生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十一集:中篇小说卷:三 本书特色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11集中篇小说卷3)》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叶嘉莹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顾随先生作为她的授业恩师,对其人生学问的影响自不待说,而听顾随讲课的八本笔记一直被叶氏视为
平凡的人生,一成不变的生活,夏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一直记得在年轻时候,曾经有人跟他说过,我喜欢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昨日白雪岚的种种明明那么不顺眼,可对于如今许下承诺的宣怀风来说,却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胜却他人无数。但宣怀抿和年亮富突然间
昨天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沉静中翻腾着大江大河的书。故事和细节,使我们对熟积压的往呈感到陌生;剖白和思辨,将贯通我们意识的昨天与今天。《昨天》无声地宣告:脚踏实地...
血波怒涛-建国以来最大的海盗杀人抢劫案侦破始末 本书特色 1998年11月,一般中国远洋巨轮“长胜”号出海三天,神秘失踪,一切通讯联络中断,二十三名中国海员生死...
经济学 (家)如何讲道德 内容简介 呈现给读者的这个集子,集录了笔者有关读书、评书的30篇文章,其中包含了做事、做人的很多感悟。从这些文章中,人们不仅可以对作者...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语言与社会共度,语言与文化共存,语言与市场经济,内容,侧重讲了语言文学的应用价值,适用范围举例大量实用说明。值得一阅中国...
巴金的两个哥哥 本书特色 巴金学过,大哥是他爱得*深的人,三哥是*关心他的。 巴金还说,他们三兄弟的共同之处,都是愿意多为别人着想,多付出一点。“两个哥哥对我的...
百草堂里话进补 本书特色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养生谚语,说明冬令乃是进补强身、祛病延年的大好季节。那么,冬...
说吧.女人 本书特色 本书稿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婚姻结构、家庭模式、爱情观念等问题切入,以唤起女性勇于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由于视角的差异,这些作品有着和传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