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作者:赵涛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63918713

所属分类:商业管理

书刊介绍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内容简介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150余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它被广泛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本书既忠实于原著,对罗伯特议事的原则。规则、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每节内容后,配有结合实际的各种练习,是一本操作性强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对中国各种组织如何组织好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本书特色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近150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被广泛地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
该规则的提出者亨利·马丁·罗伯特,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罗伯特受命主持地方上教会的一次会议,结果,会议开得一塌糊涂。人们在会上争论得不亦乐乎,结果是什么决议也未能达成。这种情况对年轻的罗伯特打击很大,也直接促成了罗伯特研究议事程序、制定议事规则的决心。
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其精华,补其不足,他写出了一部议事规则。这部书一经出版便行销全国,一再重印。现在在美国的大街小巷,从高中学生到任何一个力图进入政府公职领域或者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士都必然研习《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会议操作精神,它几乎成为一本普及性的“议事宪法”。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一部可以深研的会议手册,即使是对于一个临时性聚会的组织,《罗伯特议事规则》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实用手册。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关于《罗伯特议事规则》
序言:开会的革命
**章 会议召开
**节 召集大会
第二节 临时性会议
第三节 永久性大会
第四节 会议的进行
第五节 主持人的工作
第六节 开会的程序
第七节 闭幕前文书的写作
第八节 闭幕后文书的写作
第二章 组织会议
**节 确定章程
第二节 确定参会人数
第三节 确定委员会
第四节 非本组织人员参加委员会
第五节 审定委员会报告
第六节 会议的记录
第七节 会议财务工作
第八节 评估会议效果
第三章 提出问题
**节 动议的内涵
第二节 对动议进行整理
第三节 修正和撤销动议
第四节 反对某项动议的提出原则
第五节 动议被否决时的应对方法
第六节 解决群体性思维
第七节 确定当天议题的顺序
第八节 特殊动议
第四章 议事规则与方法
**节 辩论的规则
第二节 辩论主动权
第三节 应付反对意见的技巧
第四节 处罚行为不当的会员
第五节 会议表决原则
第六节 会议表决方式
第七节 打破会议僵局的方法
第八节 处理会议滋事者的技巧
第五章 公司会议具体操作流程
**节 股东大会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
第三节 董事会会议
第四节 监事会会议
第五节 总经理办公会议
第六节 工作说明咨询会
第七节 招商洽谈会
第八节 网络会议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节选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我们参加会议的根本目的,而且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
解决问题。然而,这一举动需要一些先决的条件来限定,否则,没有秩序地提
问题,将会干扰大会的正常进行,从而妨碍按步骤地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这些原则。提出问题的术语就是动议或提案,如何才
能提出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动议或提案,将是本章着力解决的关键点。
**节
动议的内涵
关键词 动议内涵 提案 分类
学习作用 只有充分理解动议,才能把*有利于大会进展、*有利于
组织发展、*有利于自我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动议提交给大会并获得大会
认可。
思想来源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二条、第十二条第五十五节等①。
动议是会议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利益冲突*多的环节,更是会议能否
成功召开的关键环节。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多次提到动议这一词语,它虽然
不难理解,但是我们对于它的具体内涵又知道多少呢?在本节,我们将对动议
进行详细的介绍。
【深入理解】
当我们发现企业内有某些问题的时候,在参加会议时,我们用什么方式
提出这些问题呢?方式只有两种,或是口头提出或是以书面形式提出。如果我
们提出的问题是以口头表达形式,把这一行为就称为动议,如果我们是以书
面形式提出问题,就把这一行为称为提案。提案必须经过连署才能够形成大
会的讨论事项,动议也必须要经过附议才能够形成大会的讨论事项。
1.动议的内涵表述
动议表达时的遣词造句应该以能表达发言者的意思为根本,只需要记
住:动议应该尽可能地简明扼要,而且一个动议应该只限于一个主题。例如,
动议者在会议开始进行讨论时,可以说:“我动议为了解决资金流问题,我们
可以出售水泥厂。”如果有人说“我附议”,这时大会就可以对这个建议进行讨
论。会议的主持人这时应将动议复述一遍,如果动议较为复杂,会议主持人还
应该询问陈述内容是否得当,如果动议人表示认可,那么会议就开始对该动
议进行讨论。如果动议者有词不达意之处,主持人可以加以修饰,但只能改其
词句而不能改变其本意。一旦有改变动议者本意的情况出现,动议者则可以
予以纠正。改变动议者本意的做法违反议事规则,这属于秩序问题,任何在场
的出席人均可以纠正,而非仅动议者可以纠正。
如果动议者的动议比较重要或特殊,会议的主持人可以要求动议者将动
议写成书面提案。这时就需有人联署同意。一般联署有人数限制,这一点需要
注意。
明确了动议的内涵,我们就需要理解动议的类型。动议的划分包括许多
方法,下面的内容就是两种*常见的动议划分。
2.动议的类型
动议如果按照目的划分,则可以如表3.1所示,分为八种类型。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