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学和西学、古典和现代、理论和实践三大维面,处理新世纪*前沿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历史学和伦理学的互动关系问题。本书所收论文和讲演,多为作者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主流学术领域的创新之作,观念新颖,体现了作者三十年来根据解释学和符号学认识论,在中外人文科学领域所做的长期探索。
按照作者的“跨文化解释学理论”,伦理学应该和传统道德哲学分离,历史理论应该成为人文科学整合发展的运作场所,其基本价值学基础应该与基本伦理学密切相关。作者主张,古代仁学包含了人类普适的基本伦理学原则,并将作为新时代中外人文科学现代化整合的指导方向。
一中国儒学思想史的认识问题
人类的伦理学实践涉及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等不同层面。
因此,关于伦理情境和伦理实践的研究,可能相关于思想、学术和风俗习惯等不同方面。如果人是一种能够进行良好行为选择的“理性动物”,那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政治动物”,也可解释为在。伦理情境中进行合理行为选择者。伦理决定,明显地或潜在地,充斥于公私世界。当文明发展之后,伦理现象和其他社会、政治、法律现象等的联系方式日益复杂。因此,伦理学的性质和功能也日益混杂于综合性的历史社会现象之中。与此同时,人类基本伦理情境的结构并未改变,甚至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它仍然潜在地继续成为我们进行伦理选择的实际框架。的确,人性的原始冲动和动机始终未变。伦理情境中的善恶判断标准古今亦大致类同,尽管伦理行为的社会目标和方法古今迥异。随着政治的、法律的机制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伦理实践的作用反而日渐萎缩。现代以来,研究伦理情境和伦理实践的伦理学,则已仅仅成为学术界内的活动,失去了其社会实践方面的功用和影响力。
如果如此多大知识分子,包括博学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神学家和道德学家,在对20世纪若干重大政治现象进行的道德性判断,都会错得如此严重,我们如何能够信赖那些从学院派伦理学系统中推导出来的道德原则呢?因此我们又何以有理由期待广大群众对于如此复杂的社会与政治道德问题能够有更明智的判断呢?尽管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人类有关伦理情境和伦理实践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精确。和古代相比,现代伦理学知识表现出一个明显的弱点:它已全面脱离了人类现实情境。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导致伦理学学者削弱了他们对基本伦理实践难题和挑战的直接体验,而古代道德思想家则反而是对此有着更直接的经验。这一结果当然也因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已经越来越制度化,因此人们主要关心与社会物质性和精神性机构中运作规范和规则有关的法律性和技术性的问题。但是,由于伦理学本身的困境持续存在,改善和纠正我们对道德实践问题的理解就更加必要。因为伦理学和道德学问题以及政治法律问题,虽然在实践的层面上密切相关,但彼此的存在和运作的机理并不相同。而现存的学院派伦理学的现状,又远远未能对此提供恰当的解决之道。
随着现代社会人文科学各领域中与伦理学相关的研究迅速发展,现在到了可以并应该对于伦理学问题进行更全面、更综合、更确当、更深入地认识的时候了。对历史中伦理实践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的考察和分析,也许是有益的**步。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道德实用主义,儒教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史例来探讨基本伦理学关系的机制。本文的主题在于呈现中西比较的伦理学和政治伦理学研究中所面对的某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
李幼蒸(1936— ),现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旅美独立学人。1959年肄业于天津大学土建系,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曾先后做访问学者于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慕尼黑等校哲学系(1982—1984),法国人文科学基金会(MSH)、辅仁大学中西比较研究所、佛光大学哲学系以及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1989—1999);曾获选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短期客座教授(1990);曾任客座研究员于柏林工大和德国波鸿大学哲学所(1988—1997)。
庸人治国-大太监魏忠贤与明帝国的末路 本书特色 历史和人们开了个玩笑,一代能工巧匠朱由校,却成了肩负江山社稷一朝天子;老老实实的“典膳”太监的魏忠贤却被推上了权...
《希腊史:详注修订本》内容简介:《希腊史》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所著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主要记载了公元前411年秋至公元前362
话说中国 大唐气象(下)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 历史学研究、考 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 人们喜闻 见的故 方式, 以大量 文物 编辑而...
唐朝-一日看尽长安花-历史的风尚.叁 本书特色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历史中的兴衰存亡,是可以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得到反映和预见的。《历史的风尚...
鸦片战争 本书特色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
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 本书特色 现在再谈谈我对此书价值的一点粗浅认识。古代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举世瞩目的莫高窟藏经洞所出的丝织品理应成为敦煌学的重要研究...
《南北看》内容简介: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了《聊斋志异》中的民间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龄的思想特征、创作取向等重要话题。同时,还将聊斋俚曲纳入研究视野,以《琴瑟...
全民阅读文库-中国通史(全六卷 16开)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代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而书籍,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本套同学线装藏书收录厂《周...
大中国史 本书特色 《大中国史》原名《白话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著作。它以历史事件为经,以政治、经济、文...
《这本书能帮你成功转行》内容简介:1、在疫情、经济、政策的三重「冲击」下,一些行业大幅收缩、剧烈动荡,也有一些行业快速扩张、
看得见的中国史--西周 本书特色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文王治岐,万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
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顾炎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研究它,不只是为了把握顾氏本人的思想,也是为了更具体地把握整个中国...
《乔伊斯评论集:名家论乔伊斯》内容简介:作为”乔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书名,本书是一册名家评论乔伊斯的集子。评论人包括庞
中流砥柱-建川博物馆之 本书特色 建川博物馆中流砥柱馆,由两个墩实的体块互相咬合。狭窄的入口,象征着共产党抗日军队在夹缝中成长壮大。该馆主要展出的是共产党领导的...
2005中国文史精华年选 内容简介 历史就是一面多棱镜,或是一座重峦叠嶂的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要识得其真面貌,惟有远近高低看。尽管,结果难免片面,但正是这...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套装上下册)》包括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辛
解脱篇-苏子语典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华书局《苏轼文集》(六册)、《苏轼诗集》(八册);语文出版社《三苏全书》(20册)为底本。以河北人民出版社《苏轼全集校注》(...
资治通鉴(精装)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部编年体通史,跨16个朝代,囊括1362年的史事,呈现政局盛衰图景,刻画为政治国、待人处事之道。与司马迁的...
百姓故事-清案探秘-附光盘 本书特色 清朝是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既有波澜壮阔,也有风云诡谲,既有盛世华章,也有屈辱经历。有许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