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文献通考

伤寒论文献通考

作者:钱超尘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1999-01-01

评分:4.8分

ISBN:750770557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伤寒论文献通考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张仲景事状及著作考》;《金匮玉函经的研究与考证》、《唐本伤寒论校注与考证》、《宋本伤寒论研究与考证》等。

伤寒论文献通考 本书特色

《伤寒论文献通考》共分为七章。**章是《张仲景事状及著作考》,较充分地考证了张仲景的有关事迹及仲景著作散乱时间、整理时间、流传演变以及王叔和《脉经》卷七《伤寒论》与仲景著作的关系。该章所论,多发前人所未发,考证皆以史实为根据,完全摒弃意必之言。第二章是《金匮玉函经的研究与考证》,确认《金匮玉函经》是《张仲景方》中的组成部分,而《张仲景方》为叔和亲自整理,因此,《金匮玉函经》《伤寒论》早期传本……从考证中,可以看出,孙思邈的唐本《伤寒论》是以《金匮玉函经》为底本又加以调整而撰成的。第三章是《唐本伤寒论校注与考证》,《伤寒论文献通考》**次全面系统地采用穷尽性的校勘方法,对唐本《伤寒论》作了首次校勘。本章之考证与校勘,填补了唐本《伤寒论》研究之空白。第四章是《宋本伤寒论研究与考证》,除详考了自王叔和至现在一千七百余年《伤寒论》流传史外,**次对宋本《伤寒论》子目进行了详细、充分、认真的考证与研究,对“法”与“证”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与定义,并以大量翔实资料**次证明厥利呕哕当独立成篇。第五章是《高继冲本伤寒论校注与考证》。本章**次对高继冲本的来源、特点、进献背景、高继冲家族、高继冲生卒时间作了详尽考证,史第六章是《敦煌伤寒论残卷校勘与考证》,对三个《伤寒论》残卷的抄写年代和它们在《伤寒论》学术研究上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研究,对三个残卷也进行了校勘。第七章是《康治本康平本伤寒论研究与考证》对唐代传到日本去的两个重要《伤寒论》传本——即康治、康平本加以研究和考证。以上七章,基本上把北宋冶平二年以前众多《伤寒论》传本一一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考证。犹如众水,百派归一。

伤寒论文献通考 目录

自序**章 张仲景事状及著作考**节 仲景见仲宣时地考第二节 仲景任长沙太守考第三节 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地考第四节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第五节 《平脉》韵文成于西汉考第六节 仲景著作散乱时间及叔和整理时间考第七节 仲景著作考一 考证遗文必资史志二 隋志著录上溯晋簿三 《张仲景方》唐代犹存四 《张仲景方》析于五代(一)《宋志》透露离析原因(二)刻本印刷为离析提供了条件(三)《崇文总目》可作离析的证明五 《伤寒杂病》存于《药方》六 《金匮玉函》《伤寒》古本七 《金匮要略》发现整理八 《伤寒杂病》结构探微九 “可”与“不可”成于叔和(一)王叔和为魏太医令考(二)王叔和名熙字叔和考(三)“可”与“不可”成于叔和第八节 仲景弟子考第九节 建安时期兵燹灾疫民生考第十节 附章太炎《张仲景事状考》《伤寒论单论本题辞》附一 章太炎《张仲景事状考》附二 章太炎《伤寒论单论论本题辞》第二章 《金匮玉函经》的研究与考证**节 《金匮玉函经》流传史简考附文二篇一 《覆刻何本金匮玉函经题辞》二 《金匮玉函经四考》第二节 《证治总例》考一 《证治总例》的撰写时代二 《千金要方》引用《证治总例》第三节 《辨痉湿喝**》考第四节 《辨脉第二》考第五节 《玉函》“三阴三阳”考一 《辨太阳病形证治上第三》考二 《辨太阳病形证治下第四》考三 《辨阳明病形证治第五》考四 《辨少阳病形证治第六》考五 《辨太阴病形证治第七》考六 《辨少阴病形证治第八》考七 《辨厥阴病形证治第九》考八 《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考九 《辨霍乱病形证治第十一》考十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考十一 简短的结论第六节 《玉函》“可”与“不可”考一 《辨不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三》考二 《辨可发汗病形证治第十四》考三 《辨不可吐病形证治第十五》考四 《辨可吐病形证治第十六》考五 《辨不可下病形证治第十七》考六 《辨可下病形证治第十八》考七 《辨发汗吐下后病形证治第十九》考八 《辨可温病形证治第二十》考九 《辨不可火病形证治第二十一》考十 《辨可火病形证治第二十二》考十一 《辨不可灸病形证治第二十三》考十二 《辨可灸病形证治第二十四》考十三 《辨不可刺病形证治第二十五》考十四 《辨可刺病形证治第二十六》考十五 《辨不可水病形证治第二十七》考十六 《辨可水病形证治第二十八》考十七 《论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二十九》考十八 简短的结论第三章 唐本《伤寒论》校注与考证**节 唐本《伤寒论》考证一 唐本《伤寒伤》的概念与结构二 唐本《伤寒论》流传史简考三 《旧唐志》为何未载《千金翼方》四 底本校本与校注方法五 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一)关于太阳病状的探讨(二)关于阳明病状的探讨(三)关于少阳病状的探讨(四)关于太阴病状的探讨(五)关于少阴病状的探讨(六)关于伤寒宜忌及发汗吐下后的探讨(七)关于霍乱病状的探讨(八)关于阴易病已后劳复的探讨第二节 唐本《伤寒论》校注伤寒上一 太阳病用桂枝汤法**二 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三 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四 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五 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六 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七 太阳病杂疗法第七八 阳明病状第八九 少阳病状第九伤寒下一 太阴病状**二 少阴病状第二三 厥阴病状第三四 伤寒宜忌第四(一) 忌发汗**(二) 宜发汗第二(三) 忌吐第三(四) 宜吐第四(五) 忌下第五(六) 宜下第六(七) 宜温第七(八) 忌火第八(九) 宜火第九(十) 忌灸第十(十一)宜灸第十一(十二)忌刺第十二(十三)宜刺第十三(十四)忌水第十四(十五)宜水第十五五 发汗吐下后病状第五

伤寒论文献通考 节选

《伤寒论文献通考》由《伤寒论》学大家、中医文献训诂学家、全国医古文学会主任钱超尘教授撰写。《伤寒论文献通考》对多种伤寒传本,如《脉经》、《玉函》、唐本、宋本、成本、敦煌本、淳化本、康治本、康平本等,以丰富史料,一一历考,分析精深而审慎;对重要《伤寒论》注家,亦有评考;对《伤寒论》中的难解字词,均有确诂详解。《伤寒论文献通考》解决了《伤寒论》文献研究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