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式,从新闻思想、新闻事业、新闻文化的综合角度,考察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重在指出,在新闻自由从思想确立为制度的过程中,既有古典共和主义和英国传统的影响,也是美利坚的文化特色与现实选择的结果。天赋人权传统的“绝对自由”与普通法框架下的“相对自由”一直是困扰着新闻自由的重大问题。由此,**修正案具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从人权的角度衡量,是一个权利概念,以个人为出发点,有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的倾向;而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秩序概念,以社会为出发点,渗透着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的精神。在“伟大的宪政时刻”,共和主义占据上风,通过大规模政治辩论达到了协商民主的效果,这是留给后世的珍贵的政治遗产。而在目前通行的美国新闻史编撰中,共和主义被遗忘,自由至上主义一帜独张,其实,这种对自由的过度强调伤害的恰是自由自身。
**章共和与自由:文艺复举的遗产与英国的传统
第三节古典共和主义
意识形态的能量不能产生于自身,它只能把那些业已具有粗糙和不完整的形式而存在的言词、想法和企图加以整理、组合和引导。波科克(J.G.A.Pocock)论证了“政治语言”和“政治语言的社会作用”,指出人们的观念总是被一种承继而来的思想传统和价值传统而限定,也只有在这种特定传统和价值体系里,思想才能解释某些行为。从历史的角度看,政治语言是特定时代人们用以表达对政治生活看法的语言体系。而了解了这套语言,就等于把握了在该时代人们理解特定政治言论的方式方法。同时,个体思维应用了同时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结构,所以思想者个人的思维行为成了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事件,语言具有传播社会知识信息和分配社会权威的双重功能。
在14-16世纪,欧洲流行的政治语言逐渐转向了“共和”。“共和”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柏拉图的“理想国”(respoblica)其实就是“共和国”。在他设计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公民大会,没有法庭,没有法律的统治,公共决策由哲学家进行,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意味着控制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过程。这一天真加独裁的混合物恰是当代西方“政治正确”的反面,但是起码他有一句话说得正确:“极端的自由,人们可能会走向极端的征服,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在晚年*后一部著作《法律篇》中,柏拉图退而求其次,精心设计了“第二等好的理想国”,之所以叫“法律篇”,是因为他将法律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良好政体的根本原则是城邦受法律的支配,而不应受个别统治者和特殊阶级抑或利益集团的支配。正因为如此,在后世自由主义的谱系中,柏拉图也堂而皇之地有一席之地。
比柏拉图更为现实的是亚里士多德,他的“政治学之父”的美誉部分来自他对政治科学的推崇——*高的应用科学、属于*高主宰的科学。更关键的是,他将伦理学与政治学综合考虑,使伦理学成为政治学的一部分,从而“特别有见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无论我们是单个的,还是在社会里与群体一起——怎样才能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关键应属“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里的“人”同样是指“公民”,因为城邦之外非神即兽,人只有在城邦的公共活动(即政治活动)中才能实现“幸福”。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和混合政体观点皆被视为“共和”的内容之一。关于前者,他提出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和理性,可以相互交流,以讨论来达成共识,不过,并不是总可以达成共识,如果意见不一致就会引起社会动荡。而如何使人们基本达成共识呢?唯有教育。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起来并转变为一个共同体。关于后者,在亚里士多德心目中有一张复杂的政治体制“排行榜”。**种标准是以德行的高下分配权力,于是将政体分为三种:君主政体、贤人政体、共和政体。第二种标准以财富的多寡分配权力,也分为三种: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亚里士多德主和的是“混合制”,原因是,“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所以那些混合多种政体的应该是比较切合于事理。”
马凌,女,1969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在南开大学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史学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国家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学术领域:新闻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文化研究。写有专著《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红十字运动研究》2018年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示了过去的2017年国内学术界在红十字运动历史和现状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 所选的相关文章数十篇, 按内容...
翟东升,博士,江苏启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并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欧美多所大学访学和短期任...
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 本书特色 掀起千百万人讨论的狂飙热潮,日本亚马逊网持续在榜作品!超级畅销书《下流阶级》作者,三浦展再抛重弹,震撼着几...
《颜真卿颜家庙碑(下)》内容简介:《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系颜真
乡村经济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上.中.下)-二编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2编乡村经济卷珍贵典藏上中下)》是李文海主编的《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校勘学释例 内容简介 元典章校补释例序/胡适 序 卷一 行款误例** 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第二 条目讹为子目例第三 非目录误为目录例第四 误连上文例第五 错简例第...
《摄影杂谈》内容简介:摄影圈中一直有些热门话题困扰着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人们总是在争论,却总也说不清。知名摄影家、摄影器材
后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下的女性美容手术研究 本书特色 身体已经在社会研究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身体的呈现不纯粹是在心灵指引下的具现。在现代...
《现代性的后果》内容简介:在这本重要的理论著作中,作者从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角度阐释了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他认为
汉魏名士研究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社会阶层,也是历代史家关注的焦点。关于士族的形成,学者多倾向于魏晋士族从东汉世家大族演变而来,至...
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
- 编辑推荐 -★全世界嘻哈化的四年:迈入2010年代的嘻哈发生了哪些变化?★超强人气嘻哈入门系列第三部!特别座谈:奥巴马执政下的美国社会与嘻哈 featuri...
中国典籍与文化-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我怎样学会了鉴别古籍版本黄永年;明代小说的盗版与伪托程毅中;古籍版本鉴定知识浅谈李致忠;《水浒》漫谈——黑道与官...
近代东北城市与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研究(1860-1945)/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汇总大量资料,挖掘了东北...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内容简介:现在应该做的是揭露,而非控诉。二十一个国家的亲历者,数百次采访,数千份第一手
中国藏书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伟大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古代典籍之多,居于世界之首。研究我国的藏书史是研究我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打开我国...
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 本书特色 此文选主要取材于苏国勋先生主持的《国外社会学》以及《哲学译丛》和其他学刊选取一些篇目,并新组译了若干文...
+新闻理论十讲 本书特色 有没有适合中国本土的新闻理论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名教授陈力丹 所*的《新闻理论十讲》应该算作理想的一种。《新闻理论十讲》是一部颇具新意...
体知与人文学 内容简介 《体知与人文学》是基于一次学术会议的讨论而编成的文集。“体知”很可能不是一个新词汇,因为由之构成的两个汉字含义清晰,配搭顺便,且其意义容...
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 内容简介 《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是一套学术研究专著。它注重对中国的古代文献(包括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以古代文献为基础对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