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如何建构?“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如何在生活世界中确立并发生改变?对“他性”的界定如何影响到对自我的寻找?这正是本书力图加以探讨的问题。在民族-国家的建设、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目录序言…………………………………………………………………………………王建民/1**章导论……………………………………………………………………………………1**节问题的提出………………………………………………………………………1第二节族群认同理论探讨………………………………………………………………5一族群认同现有理论范式的缺陷…………………………………………………5二中国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研究的已有成果………………………………………8三壮族认同研究回顾………………………………………………………………21第三节视角与方法………………………………………………………………………28一理论视角的选择…………………………………………………………………28二新概念的引用……………………………………………………………………31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34第四节内容与结构………………………………………………………………………36第二章现代性的边缘:黑衣壮族群的民族志考察…………………………………………39**节历史沿革与生态环境……………………………………………………………39一地理背景…………………………………………………………………………39二历史沿革…………………………………………………………………………40三生态环境…………………………………………………………………………42第二节族群边界的划分与互动…………………………………………………………44一各族群人口与地理分布…………………………………………………………44二空间的道德地理学………………………………………………………………46第三节民族志背景:“文寨”的生活世界……………………………………………48一“文寨”概况与日常生活周期…………………………………………………48二现代性的渗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56第三章三界之内:黑衣壮族群的自我与人观表述…………………………………………61**节自我与人观的建构理论…………………………………………………………61第二节生活世界的文化建构……………………………………………………………65一“三界”宇宙观的表述…………………………………………………………66二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69三时空观念及其象征意义…………………………………………………………78第三节自我与人观的地方性表述………………………………………………………82一“好功德”——自我的核心观念………………………………………………82二“阴阳同一理”——黑衣壮人的仪式生活与“善好生活”观………………87三“传魂”——黑衣壮人的灵魂观………………………………………………93四“魂、名、骨”——黑衣壮人三位一体的身体观……………………………101五“做人道理”——黑衣壮人可逆的人观………………………………………117第四章另类“差序格局”:黑衣壮族群认同的发展与变迁………………………………123**节文化资本与族群等级的“差序格局”…………………………………………124一从通婚范围看族群等级…………………………………………………………124二吃大米的与吃玉米的——族群特征与生存状态的主观想象…………………126第二节从“黑壮人”到“黑衣壮”:想象背后的宏大叙事与话语—权力关系……134一“黑壮人”:民国时期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下的黑衣壮…………………134二“富有光辉的革命传统的民族”:民族团结—平等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153三“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全球化语境多元文化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159第三节另类“差序格局”:从文化自我与人观出发的认同建构……………………173一“刻板印象”的建构:黑衣壮人对其他族群的文化想象……………………174二刻板印象的由来:从“好功德”观出发的认同建构…………………………181三“吾祖吾海”与“变成黑衣壮的瑶人”:族群边界的维系与破坏…………193四谁是“真正的黑衣壮”:黑衣壮族群认同的…………………………………200第五章记忆、表征与能动性:黑衣壮人的文化—政治实践………………………………203**节寻找“英明的祖先”:塑造历史记忆的基础与动力…………………………203一从神话到现实的历史记忆:“文寨”的黑衣壮历史表达……………………204二从“家族史”到“族群史”:族群历史记忆的建构与基础…………………212第二节消费与被消费:文化表征过程中的能动性……………………………………220一大众文化中的消费品:作为表征对象的黑衣壮传统文化……………………220二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作为大众文化消费者的黑衣壮人…………………230三“安花”:仪式中的文化—政治与社会能动性………………………………243第三节面对现代性的女性:文化开发与社会性别观的变迁…………………………250一“女性=受害者?”:对人类学族群认同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反思与质疑 …251二“阳男阴女、左白右红”:黑衣壮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与性别区隔………253三车窗内外:旅游开发进程中的黑衣壮女性……………………………………259第六章结论…………………………………………………………………………………268一时代话语与人的分类…………………………………………………………………269二认同、自我与表征……………………………………………………………………273参考文献…………………………………………………………………………………………279后记……………………………………………………………………………………………295
在民族—国家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实践过程,黑衣壮族群文化表征过程中所体现的“复调”色彩,正说明族群认同既受到外在的时代主流“话语型”和现实功利的影响,也受到族群的人观、宇宙观等文化认知体系的制约,从而揭示了认同建构与自我塑造的微妙关联。本书是对壮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重构过程的翔实的民族志记录,对从事人类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族群认同研究和壮族研究的读者有所裨益。
海力波,广西柳州人氏,回族血统,2006年于中央民族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以广西壮族地区为田野,从事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族群认同、壮族文化研究。
《古犹太教》内容简介:《古犹太教》是《宗教社会学论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研究古犹太教都是从宗教学的角度,以文献考证来看待
民国名报撷珍 闲情雅趣 本书特色 《民国民报撷珍:闲情雅趣》选编了170篇抒情散文作品,题材和作者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包括一些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和后来成名作...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正文五章,导论、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是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制的人口统计年报汇编资料,是一本人口信...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东方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审视;主干学科的发展与主要成就;重大论争;重要学术团体、教育科...
1940-1949.9-民国书影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 本书收入的图书既有二三十年代已经出版、40年代改装重印的,也有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新的作...
人类简史三部曲 本书特色 ★引发全球大讨论的思想炸弹,《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系列烧脑神书,颠覆你的世界观!★ 《人类简...
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 本书特色 刘旦和陈翔等人编著的《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一书关注的流动人口问题,其实事关当下大...
(云南铜志)校注 本书特色 云南“铜政四书”整理校注入选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云南铜志》全面记录了清代云南铜矿资源分布、铜的生产经营情...
面具-人类的自我伪装与救赎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引领人反思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丛书。它以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日常可见的寻常事物为切入点,向人们展示了人类不断...
乡村社会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2编乡村社会卷珍贵典藏)》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乡村社会方面的社会调查文章二十几篇。内容有...
C·赖特·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
热风学术-第三辑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社会科学文集,但它又不只是针对当下问题的阅读和了解,还有对如:如何认识和整理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经验教训,是谁、又怎样去回忆学界...
麦谷邦夫,生于1948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着作有《真诰索引》、《周氏冥通记索引》、《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中国中世社会与宗教》(主编)等...
幼儿播音主持与才艺表演训练-(附赠光盘) 内容简介 《播音主持与才艺表演阶梯训练教材:幼儿播音主持与才艺表演训练》采用丰富、有趣的练习材料和“精讲多练”的教学方...
中国藏书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
《隐秘的女皇》内容简介:从蜀地孤女到临朝称制,刘娥究竟是如何攀升到权力之巅的? 对于宋代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又带给今人什么样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
别无选择-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职工精简 本书特色 《别无选择: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职工精简》由中央党校专家采用大量档案资料和翔实的数据,解析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