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前易学”即是指《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之中的易学。
《易传》是对《周易》文本的重新解释。便《周易》由占筮之书转变为哲理典籍,获得了新的生命形式。从而,哲理易掌取代了占筮易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纲领。
《易传》发生的*高成果,是推出了中国形而上学的母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实现了中国思想本体论建设的落成典礼,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创立,迎来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传》前易学将叩问易学本身,揭示易学历史接力棒的传递交接机制,把“伏羲作卦”之类的传说和”非一人一时之作”的笼统说法,展开为可以稽考的历史。本书作者基于打破“春秋无学术”的传统观点,结合汉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从易学“象思维”入手,对传统易学的阐释体系以及易学观提出挑战,并给出一种全新阐释的假说和可能。
**章《传》前易学是易学新领域
《传》前易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易学向《易传》产生之前的简单延伸,而是新的易学领域。在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上,它都从根基上破坏了易学的传统架构,重建起新的基础,展现出全新的内容,并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处理。这个易学新领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节《传》前易学是易学的童年
《传》前易学探索《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中的易学存在,探索从《易经》到《易传》的历史文化过程,探索由《易传》发生突显而出的中华民族的理性品格。这些问题,属于易学存在的早期,为易学的童年。易学童年,是过去易学留下的空白,因而是易学的新领域。
何谓易学童年?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不曾正式提出过的问题,更谈不上作何回答。那些一直被易学引以为前提、引以为纲领而津津乐道的“经传合一”、“《易》以道阴阳”、“象数与义理”、“圣人作《易》”等等,它们都不是易学童年的特征和事件,而是易学通过青春期、成年之后的特征。这些命题,是易学发展至相当水平时所提出的逻辑或理性要求,而不是产生易学的历史文化前提;而一旦它们被偷换作易学发生的历史文化前提,它们也就变成了一道屏障,遮掩了易学初期的历史和文化,遮掩了易学童年。
首先,这些命题都不是易学的童稚状况。只有在《易传》形成后,“经传合一”才是可能的;待到“经传合一”时,已是易学的成年。《周易》古经之文本,不道阴阳,也无象数与义理系统,只需认真勘对古经,就能明白这些道理。随着《易传》的形成和展开,才涌现出“象数与义理”和“《易》以道阴阳”的特征,若无《易传》,何来这些命题!《周易》古经满纸尽是“吉、凶、利、咎”的命运思虑,说明当时的价值观念只局限于切身的得失,还不曾进入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它只俯仰命运神灵的庇佑,勿须从“圣人,”那里吸取理想的人格力量。至《易传》发生的中晚期(《大象》时期,《易传》文本才开始有了对君子人格的明确追求,而当《易传》即将终结之际,“圣人”才主要作为君子人格的理想界跃入《易本》文本。
……
吴前衡(1945.4-2003.7),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71-1983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有过工(机械工艺、机床、螺杆制冷机)、理(数学)、文(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三论”的哲学问题)、管(管理基础)的教学经历,视野较为开阔,知识基础较为深广。
1983年调入武汉市社科院,曾任哲学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4年在家病休期间,系统地研读了一批现代哲学著作,特别是存在主义解释学和语言哲学方面的著作。1995年在“知天命”之年涉入“春秋易学”的研究课题,欲挑战“春秋无学术”的禁区。期间在海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春秋(易)文本》《春秋筮法》《春秋(易)卦象》《春秋卦序》《论早期(说卦)》《(说卦)的发生》等实证性论文,引起易学界和文化理论界的密切关注。
随着“春秋易学”研究的深入,遂觉得这个概念不能涵盖研究的内容和领域,经长期的反复推敲,终于形成了“《传》前易学”的概念。1999年7月,完成了近30万字的四个材料,结成了“《传》前易学”的基本框架。其中的《易学源头之旅》部分,曾于2000年10月抱病携往济南参加“第四届国际易学研讨会”,引起强烈反响!
回汉后,作者大病一场,几度与死神握手,自知来日无多,遂万念俱寂,唯愿将《<传>前易学》抢出来,以免“绝学”之恨!从此作者不日不月、无寒无暑,在病榻上以生命之煎熬铸成了这部具有原创性的可以传世的学术著作。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本书特色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内圣外王并重的体系:既将德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注重对功利主义的追求。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宗教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书。《20世纪中国学术大...
周易与夫妻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六十四卦以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圆状循环之象,教人如何对待人生,走好人生,圆满人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
普罗塔哥拉是公元前五世纪最重要的希腊思想家、智者之一。我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他跟柏拉图的紧张对立的对话。在这本书里,作
佛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本书由洪丕谟先生精选自魏晋至当代的佛诗三百首,如秦代高僧鸠摩罗什、唐代的寒山、拾得、孟浩然、王维、苏轼,近代的弘一、赵朴初等人的诗歌,逐一...
白话全解论语-家庭书架升级版 本书特色 孔丘编著的这本《白话全解论语(升级版)》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智慧的理想读本。全书结构谨严,除原文之外,还设有题解、注释...
中国现代哲学的创生原点:熊十力体用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熊十力体用思想的形成及演变、析体、释用、体用不二——熊氏哲学的构架、灵魂与旌帜、体用论的学术...
中古卷-东方哲学史 目录 引言 **编 南亚**篇 印度哲学(前6世纪至10世纪)**章数论哲学 **节 数论哲学的发展 第二节 《数论颂...
论语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百部: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
汤用彤佛学与哲学思想论集 内容简介 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师级的学者。1922年至1931年夏,在南京大学的前身——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任...
人居地理学-易学经世真诠-4 本书特色 《人居地理学》对传统环境地理的主体与客体、形势与理气、空间与时间、砂水与飞星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证,辅以经典案例,极具实...
证道秘书-道教济一子傅金铨内丹修炼典籍-(上.下册) 内容简介 傅金铨,字鼎云,号济一子,清代著名道士和内丹修炼家。其著述甚多,本书收录了其《道书杯溪录》《赤水...
儒家民主-杜威式重建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儒家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详细研究,阐明了儒家民主的可能性,提供了与西方自由民主模范不同的其他选择。同时...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特色 《佛教故事选萃》主要内容包括:历来的宗教,都是人们对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看法,佛教自然亦是如此。佛教的理论观点,在文化尚不发达的古...
疯狂的意义(尼采超人哲学集) 本书特色 打破衰弱的神经,还我一个超人的意志。这是尼采给予我们的冲击与新生。他高喊“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教育我们要“带着鞭子去见女...
佛经故事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严肃的佛经故事今译的通俗性读本。作为一种宗教经典,佛经的目的是宣传宗教,但在古代,它不仅是一种信仰,还涉及生活的一切方面,因此成为一...
空间与历史唯物主义 本书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包含了空间理论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重点论述的商品流通理论,在商品生产的具体空间场所以及对为了实现商品的...
世纪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阿兰·巴迪欧的13篇讲座,它们是巴迪欧于1998—1999学年、1999—2000学年、2000...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 本书特色 《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进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
精神的家园: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后一章曾写过这样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