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是历史上*古老的一部卦书。由于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重视,争相解说,遂成为贯通儒、道、墨、释、阴阳等诸家学说的经典;特别是《十翼》的出现,从汉代起,长期传诵于世间,成为士子必读的教材,其影响中国文化之深广,远非群经中任何一经所能比。
《帛书周易》的出土,为易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新资料。本书注译者从《周易》晦涩难读、《帛书》字多通假及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和爻辞,均首先校勘原文以辨别正误,次对每一字词细加考证注释以申明本义,再加今译以串通句意,终加总释以疏通卦旨。以其征引古籍之广而论,这是一部博采群说,吸取各家之长的集大成性的著作;以其所据出土新资料及新见解而论,又是易学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摆脱各家各派以自己的偏见而进行说教的色彩,以及许多恣意附会、虚妄不实之辞,着力于字词本义的考证,还卦辞典爻辞以本来面目,使其朴实而概括力更强,以便更加如实地认识远古社会,则是本书研究方法的*大特色及要达到的*终目的。
注译《帛书周易》,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书在易学研究史上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丁版序
張立文
《周易》是中華禮樂文明的源頭,民族生命智慧的活水。秦皇“焚書
坑儒”,《周易》以卜筮之書,而免遭毁滅之列的噩運;漢武“獨尊儒術”,
《周易》以儒家經典,而榮登六經之首的寶座。
拙著《帛書周易註譯》,撰於一九八五年,至今已歷二十餘年,其後又
有新文獻的出土:一是一九九三年湖北江陵縣荆州鎮郢北村(現荆州市郢
城鎮郢北村)王家臺十五號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震動易學界、學術
界的是發現了亡佚數千年的“易書”一一《歸藏》,化解了千年的是非聚
訟,是易學史上的大事。《秦简歸藏》以“一”代表陽爻,以“八”代表陰爻,
其卦畫與湖北江陵天星觀楚墓竹簡《周易》、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
墓出土《周易》同。
王家臺秦簡的字體有三:《歸藏》字體較古,接近楚簡文字,應為戰國
末年抄本。《日書》、《效律》、《政事之常》為秦隸,與睡虎地秦簡文字風格
相近。《灾異占》是比較規範的小篆體,為秦“書同文”後通行的篆書①。
《歸藏》以《坤》為首卦,貴陰崇柔,開啟黄老一系,與楚地的思想風格、人
文地理、價值觀念較為接近。這次修訂在原引尚秉和《周易尚氏說》中
《歸藏》的基礎上,據王明欽整理的秦簡《歸藏》補正。
二是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回了一部戰國楚竹書《周易》(簡稱《竹書
周易》),與馬王堆《帛書周易》對勘,大有價值。這次修訂,依濮茅左的釋
文補人,並參以已見。
另,原書有不少錯誤,為免以訛傳訛,這次做了較為仔細的、認真的修
訂。我先請我的博士生王甬、李方澤做了一次校對,然後我又校對、整理
一遍,以求錯誤少一些。對於他們的幫助,謹表謝意。
三十多年來,《帛書周易》的研究已有飛速的發展,特别是義理屑面的
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推動了易學研究的深入,但在文字、音韵、訓
詁方面的研究,至今仍然寥寥無幾。本書先校勘原文,辨謬誤,明假借、異
體、缺損之字,以求真也;次加註釋,考證文字,揭示内涵,以求義也;次加
今譯,力求準確,雅俗共賞,以求信也;再予總釋,縱横比較,貫通全卦,以
求通也。“求真”、“求義”、“求信”、“求通”是本書之宗旨,也是本書之特
點。然而,我才疏學淺,未免錯誤,敬請指正。
由於中州古籍出版社領導王关林先生的俯允,才獲得這次修訂的機
會,加之責任編輯盧海山的細心工作。對於他們的支持,衷心感謝。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於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
自 序
中國古籍,為歷代思想家、哲學家所重視者,莫過於《周易》。自漢以
後,其書冠“六經之首”,作註者代有名家。
我鑒於《周易》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影響之巨大、深遠,二十餘年前,
從事中國哲學研究教學時,即細讀《周易》經、傳,詳為註解,以圖揭示該書
思想之原貌。此意已於拙著《周易思想研究》一書的“前言”中加以說明。
今撰《帛書周易註譯》,以明初衷。
《帛書周易》之出土,實乃易學史上之大事。周易言約意豐,晦澀難
解,帛書又屢用假借字、異體字,更增其繁難,註譯實有必要。於是參考舊
稿,勉力撰成斯篇。
是書先校勘原文,次加註釋,次今譯,再總釋。校勘以辨錯誤,註解以
明文意,總釋以通卦義,今譯以助理解各家之說。擇善而從,力免偏執。
然《周易》佶届聱牙,一九八四年五月武漢全國周易討論會,老少畢至,均
要求註釋與今譯《帛書周易》,以助有志於易學研究者和有興趣者領會其
意旨。
我之為是書,雖誠心求之,顧不逮前賢遠矣。邦人君子,啟其愚蒙,匡
其違失,則其望也。
此書之出版,得中州古籍出版社之助。責任編輯許樹棣先生用力*
勤,深志謝忱。
張立文 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一九八五年五月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理事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化,开创性提出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建构了传统学、新人学、和合学的文化哲学体系。主要著作有:《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来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和合文化导论》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一千多条水道及其所经地区的的自然地貌、人文遗迹、建置沿革和有关的历史事
墨子与墨学 本书特色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说与活动、生产观和科技理论、节约观和非乐论、政治伦理观、战争观和军事学、军事游说活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并从这些方面解读...
周易心得 内容简介 这本随笔集,或短句,或长书,或感悟,或自嘲,或借古看今,或杂论事实,目的有三:一是对个人阅读进行总结;二是希望引起人们兴趣,多一种角度去更好...
我说参同契(上)—(太湖大学堂系列图书) 本书特色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说...
这本通信集由一位哲学家和一名女孩间的真实信件组成。哲学家名叫维托里奥・赫斯勒。女孩叫诺拉・K,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
中国哲学小史 本书特色本书乃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撰写的一本中国哲学史的入门著作。作品以人物入手,阐释先秦诸子以至宋明诸家的哲学思想,将数千年来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与...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本书特色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材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海外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的力作...
无忧无惧过生活 本书特色 就算生活五彩纷呈,就算生活乐趣重重,但无论贵贱穷通,无论大小强弱,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又都摆脱不了忧虑和恐惧的威胁。高强度的竞争,快节...
明明白白参点禅 本书特色 读禅宗的典籍与公案,实在不太容易,千万不要被断章取义蒙混过去,必须要亲自求证一番,方知究竟……明明白白参点禅 内容简介 禅是什么?禅的...
成书于西晋的郭象版删改本,是今日唯一《庄子》传本。《庄子复原本注译(套装共3册)》复原的是早于郭象版的两种《庄子》版本:成书
圣经故事新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圣经》,是有史以来发行量*大的一本书。它是犹太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圣经》...
藏传佛教-(第三版) 本书特色 佛教的命运,在我国是和国家的命运相关连的。当国家受到厄难的时候,佛教也备受摧残;国家昌隆,佛教也随之发达。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
易经新学 本书特色 《易经新学》是一本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简明实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次按照二进制重新排列八个经卦和六十四个重卦,**次给卦象、卦辞、...
任继愈谈汉唐佛教思想(上下卷)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汉唐佛教思想》(全二册)是任继愈先生的佛学研究代表作,内容包含《佛教与中国思想文化》《中国佛教的特点》《汉唐...
灵眼人 目录 非惟得其意,实乃得其髓 赖永海南岳系·石头宗一执 岩头全?一系 岩头全?一传 长生皎然一放 长生皎然一通 长生皎然一叶 隆寿绍卿一懂 洛京南院一衣...
禅堂夜话 本书特色 1. 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净慧法师潜心之作,引领众生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2.书中探讨了包括“打禅七”、“人生的终极问题”、“呼吸调引”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每一行都渗透着作者的苦苦求索。卢梭从各个角度逻辑清晰地阐释了为什么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人类的堕落史。他认为,私有...
【插图本】孟子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它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的先世已不可考,赵歧在《孟子题...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内容简介 北宋是中国古典学术史(尤其是儒学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历来就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清人章学诚曾说:“儒术至宋而盛,...
呻吟语 本书特色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