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散文

2007散文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编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020065158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2007散文 目录

我铭记在心的石油兄弟
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生态观
张学良读明史
囚禁自己
月是故乡明(外二篇)
坎土曼的事情
君子与小人
“*后”的日记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丁玲剪影
汪曾祺早期佚文
地中海边界
阅历西藏的冬季
夜晚的印痕
乡村散板
日子
五月广场母亲
写作与越界
生存与安然
——内蒙古呼伦贝尔记
周围的人事
忧郁的阿拉善
赵登禹将军的菊与刀
谁诱拐我至远方
一个人的墓史
一座城市的记忆
水冲的农事
——一九七五年,在时事之外,片断
草从对岸来
五石头记
我们怎样做祖宗
迟到的老舍
有感于日本“知华”与中国“知日”的差距
虚构与非虚构
一九七五年记事

何其芳的传说
文人的品格
我妈
我认识的怀斯曼和他的纪录片
与长征无缘的人
看电影《天堂的颜色》
我不识见曾梦见
《中国文字狱》序
我的世纪大姐
爱是多么不容易
……

2007散文 内容简介

进入二十一世纪,散文创作仍然欣欣向荣、气象万千,成为文学园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及时总结年度散文创作的实绩,向读者集中推荐优秀的散文作品,进而为新世纪的文学积累做出我们的贡献,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恢复年度散文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恢复出版的散文年选总冠名为《21世纪年度散文选》,每年编选一册。编选范围为当年全国各报刊上发表的散文作品,入选篇目以发表时间顺序排列。此项工作得到了许多著名文学评论家和编辑家的支持和帮助,并且提出了很好的编选意见,我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参考专家们的意见,严格进行编选。
读者通过这个选本,不仅能了解本年度散文创作的总体概貌,而且能集中欣赏和阅读这一年里出现的*优秀的散文作品。

2007散文 节选

我铭记在心的石油兄弟
在我的印象中,炊事班长刘玉米的腰上,总是系一块比驴皮还黑的大围裙,天麻麻亮,就揉着眼窝到食堂捅火。一会儿,鼓风机就响起来了,食堂的那根粗烟囱夹杂着火星星冒出的浓烟飘了半院子,野外队的一天开始了。刘玉米是野外队起床*早的人,然后是队长,然后是上早班的人。开开门泼洗脸水,跑到活动房后头尿尿,接着,三三两两敲着碗往食堂走,去喝刘玉米熬的稀饭。这时,太阳刚从山顶顶上露出半个脸,勤快的麻雀追逐着在院子中间停下,也找点吃的。然后,就又安静下来了。然后,刘玉米锁住食堂的门,回活动房睡回笼觉去了。
刘玉米原来不在炊事班,跟我一样,得到井场上去出苦力。一次炊事班调整,刘玉米主动报名。队长问他当过炊事员吗?刘玉米老实,说没当过。说那就不行。刘玉米说,我在生产队时当过饲养员,喂过猪,也喂过牛。队长说咋喂?刘玉米说,喂猪。把糠料添水加热就能喂了,喂牛,把干草铡成节节就搁到槽里头了。队长说喂人呢?刘玉米也觉得不是一回事,人咋能和猪和牛放一块说,就勾着头不吱声了。队长启发他,问在家里做过饭吗?刘玉米自豪地说:风箱都没拉过,都是坐炕上等老婆把饭端到嘴跟前,吃成熟的。队长说你滚远,别搅和了,这是选炊事员,懂吗?选炊事员,不是选村长。刘玉米说,不会可以学,保证学会,让大家吃得香香的,喝得溜溜的。刘玉米还说,我在生产队喂牛时,牛顶了腰,落下了病根,干不得重活,叫我当炊事员,就等于救我的命。队长看他挺诚恳的,也挺可怜的,又没别的人选,就同意试用半年。就这样,刘玉米成了炊事员。
刚当上炊事员,刘玉米蒸馒头,蒸了一笼铁疙瘩,煮面条,煮了一锅粘糨子。刘玉米首先给队长认错,又一一给大伙儿赔不是,倒叫人不好多说他。队长说,不能光把头点得像尿没尿净似的,要拿又白又软的馒头证明,拿又细又长的面条证明!刘玉米的进步还真快,一个礼拜后,大家就认可了刘玉米的饭菜。实际上野外队的饭菜,都是将就着过去就行了,没什么花样。吃面就是吃面,调个酸汤,或者炒半盆土豆丁就打发了。菜通常是这几样:炒白菜(冬天白菜受冻,炒出来看不见形状,一勺子到碗里,是粘乎乎一团),炒萝卜片(切得有刀背那么厚),这是素菜;包菜炒肉(肉是肉片,基本上没有瘦肉),葱爆肉(葱有中指长,不仔细找,几乎找不见肉),这是肉菜。没做过汤,汤就是蒸了馒头的蒸锅水,或者是下过面条的面汤,不收钱,喝完就没有了。*受欢迎的卤猪肉,是野外队的招牌菜,用野外队保存的二十年卤汤卤,一年只做四五回,这其中有大家经济承受力的因素,也有卤猪肉耗费功夫的因素。野外队的人多数是农村来的,口粗,不挑食,能吃饱就不会提意见。如此种种,刘玉米就把炊事员顺利地当下去了。半年后,刘玉米还被派到矿区试验食堂学习了一个月,回来后,成了有上岗证的专业人才,把炊事班长也当上了,而且还得了利,按照政策规定,奖金系数在工人中*高,仅次于队长。
野外队的伙房,四面都是铁皮,锅台也包着铁皮,连案板也是一层铁皮。刘玉米就在这个铁皮的世界里给大家弄吃的喝的。伙房是刘玉米的领地,其他人免进。叫我进我也不进。地上葱皮蒜皮白菜帮子散乱着,案板上和面时没有清理干净,残留的面粉在边角结成了痂,锅台上则分布着几片不规则的油垢,伙房顶上黑灰一层,还吊下一丝一丝灰尘形成的细线。和面的一个大铝盆因为每次总会粘一些面粉,粘得多了,变厚了,越变越沉重,越结实,导致洗不掉,水泡着也洗不掉,隔些日子,不得不拿刀把子狠狠地击打,使之受震而脱落,于是铝盆上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凹坑。开饭后,收拾伙房,刘玉米捏着水管子,对着锅、锅台、案板刺上一通,就算完事了,还把手在围裙上抹几把,来一句好嘞!好像是给自己说,又好像是给伙房里的锅、锅台、案板说。要说野外队的食堂不卫生,我得帮刘玉米说话,只说一条:野外队从来没有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够了不起吧。由于刘玉米老显得忙忙碌碌的,野外队不上班的人还得帮厨,炒葱爆肉时,坐一圈人,老老实实剥葱,或者在冬天手冻得红红地洗萝卜。至于挖菜窖、铲炉灰、清理猪圈,基本由各班轮换,保质保量完成。
我那时年轻,像饿死鬼变的,脖子下面连着一口井,空空的,还有回声。没到开饭的钟点,就到食堂门口转悠了几回,看饭做熟了没有,和我一样等不及的也在食堂门口转悠。刘玉米在食堂的房檐上挂了一根角铁,当当当敲响,就开饭了。但有时怪,没开饭跟前人不断,开饭了又不见人,刘玉米生气了,再使劲敲几下角铁,嘴里唠唠唠唤着,吃饭的人就开始出现了。刘玉米特别有眼色,这从打菜上就能看出来,这其中有学问。野外队的人,辛苦一天,都想吃个饱,也想多吃两口菜。刘玉米给每个人打菜,勺子都是深深地挖一下,感觉盛了满满的一勺,可别高兴得早,关键的一步在一瞬间完成了,要是用慢镜头回放,就会看清:刘玉米的手向左或者向右抖动了几下,菜跳出去了一部分,又跳出去一部分,勺子同时已扣到了碗里,碗里的菜就不是*初的数量了。刘玉米还有本事把肉菜里的肉抖掉,使一份肉菜里只有两到三片肉,这也使想质问的人没法说,否定不了这是一份肉菜。但刘玉米不是对谁都抖勺子,那他就没好日子过了。刘玉米看人戴帽子,对队长不抖,说话硬气的不抖。我属于被抖的,有时生气了,就再打一份菜。我曾经粗略统计了一下,我在野外队虽然收入高,达到130多块,但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全吃到肚子里去了。所以我到头来身子精光,离开野外队时,我的所有存款都在一个铁罐子里,合计人民币15元零8毛。当然,我不能认为是野外队的食堂变相盘剥走了我的血汗钱,因为食堂每年都亏本,还要矿区单独划拨一笔款项才能平帐。就为卖饭打菜,刘玉米和不少人吵过架,还被人拿碗在头上砸,砸得血都冒出来了。刘玉米哭了鼻子,赌气不干了,说愿上井场上去,挣死算了,腰挣断算了。队长就像哄娃娃一样哄刘玉米,把刘玉米哄得回心转意了。年底,队长提议,大家赞成,给刘玉米评了个先进。队长的一个理由很有说服力,队长说,大家发现没有,野外队的猪,比任何时候都养得肥,养得大,而且肉味道也香,这是谁的功劳?刘玉米!大家异口同声。
在我们自带馒头上井场两年后,应大家的强烈要求,野外队决定送饭,而且只按人头每人收两块钱。我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了半下午,不容易啊,总算能吃一口热乎饭了。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大家都没心思干活了,就停下,坐到山坡坡上张望,当看到大卡车开过来,就都站起来了。刘玉米用一个铁桶装饭,馒头、菜,都冒着热气,几个人围成一圈,抓着手里的,吃着碗里的,还盯着桶里的,就怕自己少吃一口。人在吃上是*自私的,我也是,吃饱了还要再吃几口。刘玉米心疼又体贴地说,慢慢吃,够吃,够吃。有时井场离驻地近,刘玉米提着铁桶,走山路给我们送饭,走得累,汗在脸上挂着,一只手在腰上按着,让我的心里还酸酸的。
我有时也到刘玉米的活动房走动,和刘玉米谈个古今。刘玉米的活动房清清爽爽,地上扫得净净的,床单铺得展展的,箱子支得端端的。我心里就骂他,骂他光把自己的窝收拾得利落。刘玉米爱唱眉户戏,而且老是“梁秋燕”,其中的唱词我都背下了。一句是“梁秋燕,甩毛辫”;一句是“手提着竹篮篮,还拿着铁铲铲”。变成女人嗓子唱,手脚也软软的,不过听着还真好听。刘玉米也唱秦腔,是一句大吼,我不知道是哪一出戏里的。就一句:“我叫叫一声儿啊儿啊!”眉户刘玉米高兴了不由自主唱,秦腔有人进他房子时猛然唱,实际是惊吓人,也乘机骗着占便宜呢。刘玉米在房子里还有一个习惯:照镜子。一个圆镜子拿在手里,不停看,看不够,似乎对自己的脸满意,又似乎对自己的脸不满意。刘玉米还对着镜子拔胡子,是用一个大铁夹子在下巴上夹,夹住了,狠狠地拔一下,就疼得脸上抽一下,一根胡子就被连根拔掉了。有时铁夹子啪嗒啪嗒几下,也没夹住胡子,就听着他不停啪嗒,啪嗒声停住时,估计夹住了一根胡子,又是猛得一拔。一直这样拔胡子,刘玉米的下巴上几乎没有胡子了。
冬天下大雪,山里的土路被封了,出不去,进不来,持续了二十多天。野外队的人全困在营地里,没有煤烧的自己到山洼里拣柴禾去了。不到井场上去可以,正好缓缓身子,不吃饭可不行,这可是会闹出人命的。面袋子空了一个又一个,菜窖里的萝卜白菜一层一层在减少。而这些东西的补充,包括喝的水,全得依靠山外头,得用汽车朝进拉。水可以化雪,别的哪?刘玉米愁得眼泪都下来了,找队长,队长说,把我吃了去行吗?炊事班长是干啥的,没粮就得找粮,没菜就得弄菜,这是你的职责,不然军法从处!这后几个字听得刘玉米脸皮子跳了一下,眼仁子都鼓出来了。接着听见队长在哈哈笑,知道是吓唬他呢,还来了劲:那就吃我,我在食堂常偷嘴,身上肉多油多,吃我!队长说,你这一身臭肉,谁咽得下去,别拌嘴皮子了,想办法去!刘玉米叫上我还有几个年轻的,噗哧噗哧出了野外队的院子,顺土路往大山深处走,那里有个小村子,散落着十多户人家。细肠子般的路上连个脚印都没有,狗叫声却像连着火药捻子似的串成了一片。一家一家敲门,说好话,都有点不相信,啥,野外队没吃的了?咋可能呢。这地方偏远,当地人晚上点煤油灯,野外队来之前连汽车都没见过,地里打的粮本来就不够吃,吃菜都是吃腌韭菜,靠政府的救济活命,哪有多余的给野外队。刘玉米说,能帮一点是一点,不是白要,掏钱买,而且等路通了还再还上一份,说着说着,刘玉米还把一壶柴油上举了一下,说还给灌上一瓶瓶柴油!柴油好,山里人知道,点灯比煤油好,就有几家愿意了。给野外队弄回来一麻袋土豆,三百斤玉米面,一百斤白面,还有几坛子咸菜,终于渡过了难关。这个刘玉米,关键时刻立了大功,看着刘玉米的那个张狂劲,我倒不反感。我这么想着:年底评先进,又得给他投一票了。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