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集成(一)
一、经文《注》文,从邢《疏》本。惟《泰伯篇》:“予有乱臣十人”,以子臣母,有干名义,因据《唐石经》删“臣”字,其他文字异同,如汉、唐、宋《石经》及皇侃《疏》陆德明《释文》所载各本,咸列於《疏》。至山井鼎《考文》所引古本与皇本多同。高丽、足利本与古本亦相出入:语涉增加,殊为非类,既详见於《考文》及阮氏元《论语校勘记》、冯氏登府《论语异文疏证》,故此《疏》所引甚少。(古本、高丽、足利本,有与皇本《释文》本、《唐石经》证合者,始备引之,否财不引。)至注文讹错处,多从皇本及后人校改,其皇本所载注文,视邢本甚繁,非关典要,悉从略焉。
一、注用《集解》者,所以存魏晋人著录之旧。而郑君遗注,悉载《疏》内。至引申经文,实事求是,不专一家,故于注义之备者,则据注以释经;略者,则依经以补《疏》。其有违失未可从者,则先疏经文,次及注义。若说义二三,于义得合,悉为录之,以正向来注疏家墨守之失。
一、郑注久佚,近时惠氏栋、陈氏鳢、臧氏镛、宋氏翔凤成有辑本,于《集解》外,征引颇多。虽拾残补阙,联缀之迹。非其本真,而舍是则无可依据,今悉详载。而原引某书某卷及字句小异,均难备列,阅者谅诸。
一、古人引书,多有增减,盖未检及原文故也。翟氏灏《四书考异》,冯氏登府《论语异文疏证》,于诸史及汉唐宋人传注各经说文集,凡引《论语》有不同者,悉为列入,博稽同异,辨证得失,既有专书,此宜从略。
一、汉唐以来,引孔子说,多为诸贤语。诸贤说,或为孔子语者,皆由以意征引,未检原文,翟氏《考异》既详载之,故此疏不之及。
一、汉人解义,存者无几。必当详载,至皇氏《疏》、陆氏《音义》所载魏晋人以后各说,精驳互见,不敢备引。唐宋后著述益多,尤宜择取。
一、诸儒经说,有一义之中,是非错见。但采其善而不著其名,则嫌於掠美;若备引其说而并加驳难,又嫌於葛藤。故今所辑,舍短从长,同於节取,或只撮大要,为某某说。
一、引诸儒说,皆举所著书之名。若习闻其语,未知所出何书,则但记其姓名而已。又先祖考国子监典簿讳履恂著《秋槎杂记》。先叔祖丹徒县学训导讳台拱著《论语骈枝》、《经传小记》,先伯父五河县学训导讳宝树著《经义说略》,《疏》中皆称爵。
本书还包括:诸子集成(二)、诸子集成(三)、诸子集成(四)、诸子集成(五)。
诸子集成(一)
论语正义
卷一
学而**
正义日:《释文》及皇、邢《疏》本皆有此题。邢《疏》云:自此至《尧日》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当弟子论撰之时,以《论语》为此书之大名,《学而》以下,为当篇之小目。第,顺次也。一,数之始也。言此篇于次当一也。案:古人以漆书竹简约当一篇,即为编列,以韦束之。故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当孔子时,诸弟子撰记言行,各自成篇,不出一人之手,故有一语而前后篇再出也。《毛诗序•疏》引《说文》:第,次也,从竹弗。今本《说文》脱。弟字下云: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疑“弟”指韦束之次言,第则指竹简言。《释名•释书契》云:称题亦有第,因其第次也。《后汉•安帝纪》李贤《注》:第谓有甲乙之次第。
集解正义曰:陆德明《经典释文》载《论语》旧题,止集解二字,在《学而**》之下。自注:一本作何晏《集解》。一本必六朝时人改题,误以《集解》为何晏一人作也。然《释文》虽仍旧题,而云何晏集孔安国云云,其文两见,则亦为后世之误说所惑也。
凡十六章正义日:《释文》旧有此题,其所据即《集解》本。今皇、邢《疏》无凡几章之题者,当由所见本已删之也。《汉石经》则每卷后有此题,盖昔章句家所记之数。统计《释文》各篇四百九十二章,赵岐《孟子篇叙》日《论》四百八十六章,较《释文》少六章。然《释文•先进篇》二十三章,依《集解》宜为二十四章。《卫灵篇》四十九章,依《集解》实为四十三章。又《阳货篇》二十四章,《汉石经》作廿六章。凡皆所据本异,故多寡迥殊。今但依《释文》以存《集解》之旧,其有离合错误,各记当篇之下。至后世分析移并之故,言人人殊,既由臆造,则皆略焉。又赵岐言章次大小各当其事,无所法也,明谓《论语》章次,依事类叙,无所取法,与《孟子》篇章迥殊。而皇《疏》妄有联贯,翟氏灏《考异》已言其误。后之学者,亦有兹失,既非理所可取,则皆删佚,不敢更著其说焉。
……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一、总理推荐,影响广泛温家宝总理六次推荐此书;从世界**哲学家、经济学家到我国著名学者,此书一直被鼎力推荐。二、亚当?斯密经典作...
周易原旨 易源奥义--易学典籍选刊 内容简介 《周易原旨易源奥义》为元人解《易》著作之一,其学本于程颐,常就卦体解释卦义,重点在阐释义理,有不少人生体验,文字简...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兼具比较文学视野、价值现象学思路、"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功夫,结构性剖析和"同情性理解"相结合,引人入
韦伯的新教伦理 本书特色 本书集中地反映了迄今为止欧美学者对韦伯命题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韦伯思想的神学、哲学、政治学和生平背景方面一些鲜为人知甚或不为人知之处,总...
居伊·德波一生都在刻意地避免传奇,避免把传奇与可视物、表象以及当前越来越多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自传风潮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象学在中国: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一百周年国际会议特辑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内容简介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
六祖慧能研究 本书特色 《六祖慧能研究(第三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编著者黄夏年。唐代禅宗六祖慧能,本是一介山野樵夫,出身寒微,目不识丁,与学识渊深、兼...
往生论注译释 本书特色 《往生论》是佛教净土宗的经典三经一论中的“一论”,是净土宗主依经典。为古印度天亲菩萨原著,魏菩提流支翻译,魏昙鸾注解。本论的特点是提出五...
全书有四部分。第一部分--“钥匙的统治”--舍斯托夫把它写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法官传说的续篇。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法官凭借手中的权
毛泽东品老子-毛泽东品先秦诸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品读《老子》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学术新著。本书作者在较为充...
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 内容简介 先秦*后一部理论巨著《吕氏春秋》,它的出现标志着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终结,它通过对先秦诸子学说的全面整理和继承,构建了一个庞大...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依据,以学术界先期研究的成果为基础,较为全面地论述和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内涵、思想渊源及其理...
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分,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侧...
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 本书特色 《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 内容简介 简介...
中国的基督教 目录 一 基督教概述1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2 经典、教义和礼仪二 唐代的景教1 景教的东渐2 景教在唐代三 元代的也里可温1 景教的复盛2 天主教...
帛书老子校注 本书特色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
梁启超演讲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保国会演说词》、《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在中国公学之演说》、《无枪阶段对有枪阶级》等演讲词。梁启超演讲集 目录 保国会演说...
周易考古解读 内容简介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陆思贤先生撰写的《周易考古解读》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周易研究专著。《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矣!”两千多年来...
这套小说经典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精选集,也是我社首次将他的小说结集出版。它不仅收录了作者早期的成名之
余纪元,1964年生,浙江诸暨人。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座教授,山东大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