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补益.固涩剂

古方今用-补益.固涩剂

作者:高新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18

评分:5分

ISBN:9787122011039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古方今用-补益.固涩剂 节选

nbsp; 言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古方为古代医家所
创制。一直为历代所应用。历千百年而不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和强大的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医
古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有了更进一步扩充和发展。众多的医家不拘泥
于古方的原用途,而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
原则,将古方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较好疗效。笔者在中
医教学、临床医疗、科研过程中发现,古方今用。不仅新颖实用、
借鉴性强,而且可以启发思维,开拓思路,令人举一反三。受益匪
浅。中医古方的现代临床应用发展很快,资料繁多。为了及时总结
和交流历代古方在当代临床应用的新进展。我们特编写了《古方今
用》丛书。
《古方今用》丛书共六辑。**辑为解表、祛风、催吐、和解
剂;第二辑为清热、温里剂;第三辑为理气、理血剂:第四辑为泻
下、祛湿、化痰、治燥剂;第五辑为熄风、安神、开窍、消食、驱
虫剂;第六辑为补益、固涩剂。全书视野宽、资料广、析理深、实
用性强。全书在对所选的190多个古方中的每一方剂的出处、组
成、功用、主治、方解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着力对每一古方现
代应用的病证从临床报道、典型验案、实验研究诸方面进行整理总
结、选录和化裁,从而保证本书所选诸方资料的准确性、科学性、
实用性,使本书处于方剂学研究的前沿。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王会、秦章辉、张妮、刘利娟、刘萍等同
志为本书的资料收集做了大量的文献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表示
感谢l
但愿《古方今用》能给读者带来启迪和帮助。由于我们水平
有限。疏漏和欠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同道多加批评指正。

第十四节 六昧地黄丸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g 山茱萸12g 干山药12g 泽泻9g茯
苓(去皮)9g牡丹皮9g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
三丸。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
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
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为补阴的主要方剂,功效以补肾阴为主,并能补
肝、脾之阴,为三阴并补之方。所治诸症,皆属真阴亏损、虚火上
炎所致。阴虚生内热,故见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如虚火上炎,则
见舌燥喉痛、虚火牙痛;虚火内扰,阴不内守,故盗汗、遗精;腰
为肾之府,肾主骨而生髓,脑为髓之海,。肾阴亏损,不能生髓,如
骨髓不充,则腰膝痠软无力;如脑髓不足,则头晕目眩、耳鸣、耳
聋;由于精气亏虚,肾虚不固,故小便多而消渴;舌红、脉沉细数
等症皆为阴虚内热之象,治宜滋阴补肾。方中以熟地黄滋肾填精为
主药;辅以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三药合用,以达到三
阴并补之功,这是补的一面。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
腻;牡丹皮清泻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干山
药之健运,共为佐使药,这是泻的一面。六药相互配合,补中有
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是通补开合之剂。
二、搞床应用
(一)慢性肾炎
[典型验案]
1.李某,男,2l岁,农民。患者反复浮肿已1年之久,经县
级医院诊为慢性肾炎。曾用西药及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用温阳利
水、健脾益气等中药未能见效。2001年2月10日转来吴拥军所在
医院中医科,症见:眼睑及下肢浮肿,头晕神疲,腰膝酸软,手足
心热,纳食不佳,尿少,大便较结,舌红无苔,脉细弦。检查:尿
蛋白(+++)、红细胞(++)、蛋白定性(+++)、白细胞
(+++)、管型颗粒1~2,血胆固醇430mg/d1。证属:肝肾阴
亏。治则:滋阴补肾。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味。即:熟地黄20g,
山茱萸12g,淮山药log,茯苓log,泽泻log,甘草5g,枸杞12g,
桑椹子12g,肉苁蓉log。连服10剂浮肿已消,尿蛋白(++),大
便正常,其他症状减轻。再拟六味地黄丸加党参、女贞子、旱莲草、
麦冬、枸杞子、白茅根做成丸药再服5个月,巩固疗效。检查:除
尿蛋白(±)外,其他症状恢复,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慢性肾炎病因复杂,常规治疗以温阳健脾利水为主。滋阴
补肾法主要用于久病阳损及阴,阴虚不能敛阳,虚阳上扰所致慢性
肾炎。因为患者早期使用过激素药治疗,肝肾阴虚之证日渐增加,
所以激素药物会导致阴阳失调、肝肾阴亏。中医滋阴补肾法,虽然
疗效较慢,但能治其本,调整人体阴阳,巩固疗效,使之不易
复发。
2.黄某某,女,55岁。水肿、血淋十余载,西医诊断为慢性
肾炎、肾性高血压等病。夏至以来,颜面及下肢浮肿又作,腰痛而
胀,头昏乏力,面色萎黄,口干少饮,尿少而黄,不思饮食,烦躁
失眠。舌红,苔黄厚稍腻,脉细弦数。尿常规:尿蛋白(++),
红细胞>31/高倍镜,白细胞20~50/高倍镜,透明管型O~1/高倍
镜,上皮细胞2~3/高倍镜,黏液(+)。血压19.9/11.9kPa。证
属肝肾阴虚,湿热内蕴。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利湿。方用六味地黄
丸20g(分2次吞服)加车前草、白茅根各20g,鱼腥草log,仙
鹤草、桑寄生各15g,鲜冬瓜皮50g。
二诊:服3剂后小便增多,颜面及下肢浮肿减轻。小便检查:
尿蛋白微量,红细胞O~1/高倍镜,白细胞1~2/高倍镜,上皮细
胞2~3/高倍镜。舌苔薄黄。原方再服5剂,浮肿全消,尿常规检
查正常。再守原方加生黄芪10g,服10剂而愈。随访5年未复发。
按:慢性肾炎临床多以阳虚为主。本例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
之候,故用六味地黄丸加清热利湿之品而获良效。
(二)肾病综合征
[典型验案]
林某,男,8岁,2000年9月初诊。因浮肿、少尿、头昏在综
合性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住院治疗2个月后,浮肿减轻,
仍然头昏、尿蛋白阳性。因家长不愿意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
也考虑孩子上学的原因,故前来要求中药治疗。就诊时,每天服泼
尼松(强的松)30rug,可见满月脸、浮肿、面色潮红、多汗、精
神萎靡、头昏、口干欲饮、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红少苔、脉沉
细,查尿蛋白(+++),血浆总蛋白32g/L,胆固醇6.7 mmo]/L,
尿素氮7.8retool/L。中医诊断为水肿,辨证为肝肾阴虚,治疗宜
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活血化瘀。用药:生地黄15g,山茱萸8g,
山药12g,牡丹皮6g,茯苓12g,泽泻、知母各9g,黄柏5g,车
前子log,益母草15g。水煎服。每天1剂。二诊:进药7剂,查
尿蛋白(++),水肿、头昏减轻,尿增,汗出正常。泼尼松(强
的松)减为每天20mg,上方加黄芪lgg再进7剂。三诊:尿蛋白
(+),诸症基本消失,舌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知母、车前子,
加菟丝子、金樱子各9g,泼尼松(强的松)减为每天15rug。四
诊:服上方7剂,l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蛋白(±)。泼尼松(强
的松)减为每天lOmg。上方去黄柏,生地黄减为9g,加熟地黄、
白术各9g及陈皮3g。继服7剂。查尿蛋白(±),血浆总蛋白
58g/L,胆固醇6.Ommol/L,尿素氮6.7mmol/L,泼尼松(强的
松)减为每天5mg,守方服药1个月,连续3次查尿蛋白阴性后停
服泼尼松(强的松),守方又服14剂巩固疗效。为防止复发,嘱服
成药杞菊地黄丸(浓缩丸)每次5丸,每天2次,连服1个月,追
访2年未复发

古方今用-补益.固涩剂 本书特色

解表、祛风、催吐、和解剂
清热、温里剂
理气、理血剂
泻下、祛湿、化痰 治燥剂
息风、安神、开窍、消食、驱虫剂
补益、固涩剂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