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一40年代末,在中国西南嘉陵江三峡地区,曾开展过一场成效显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它是民国时期中国众多乡村建设实验中唯一在中国西南部,且时间*长、成就*大的一个。其主持者,就是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誉为“中国船王”的卢作孚。
本书从卢作孚的人生轨迹、乡建思想、乡建模式、乡建成就、乡村城市化探索、以工辅农及其西部情结、人格魅力等诸方面对卢作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究。卢作孚不愧为中国西部乡村建设的先驱,同时嘉陵江三峡乡建运动对今天的城乡统筹、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则是这场乡村建设运动的杰出人士。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革新之路大致在两种角色中展开: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旗手角色与陶行知、晏阳初等新文化躬耕者角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中国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大躬耕”①。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虽然一时轰轰烈烈,但因其本身存在着根本的弱点,所以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对当时寻求中国前途命运,探索振兴农村之路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当时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不为名利、不怕艰险、脚踏实地、深人农村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经验,他们的乡村建设成就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西部大开发,仍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对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当时社会各界就认识不一。梁漱溟对于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乡村破坏”造成的,而引起乡村破坏的原因则是天灾人祸和风气改变。1935年他在撰写《乡村建设理论》中专辟有“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一节,认为乡村建设运动之兴起“可分浅深四层言之”。“从浅的一层来说”,是“起于救济乡村运动”,“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第二层——是起于中国乡村无限止的破坏,迫得不能不自救。乡村建设运动,实是乡村自救运动”;“第三层——乡村建设运动是起于中国社会积极建设之要求……乡村建设运动实是图谋中国社会之积极建设的运动”;“进而言第四层”,“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今日中国问题在于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乡村建设运动,实为吾民族社会重建一新组织构造之运动——这*末一层,乃乡村建设真正意义所在”②。由于梁漱溟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因此,他对乡村建设运动兴起原因的论述,实际只是说了它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说出它的实质。
……
刘重来1941年3月生,教授,山东青州人,1964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78年调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0—1999年任校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卢作孚研究中心成员。1988年、1993年、1997年当选三届重庆市人大代表,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古籍整理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撰写、主编教材、专著9部,参编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文献》、《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古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转摘,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历史学》转载。科研成果6次获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
《新编大学语文》内容简介:本书依据大学语文的教学大纲与要求,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的,按专题甄选文学作品。对所
希腊罗马英豪传 本书特色 希腊罗马的英豪们创造了历史上一个极度繁盛的时期,却连一块墓碑也没有留下。普鲁塔克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生动地还原了这些闪耀的英雄人物。《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口袋书)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影响历史、改变人生的励志经典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成长励志经典读物一本让千百万人重获信心...
电影大师黑泽明 本书特色 刘德润、刘淙淙*的《电影大师黑泽明》一书,按照20世纪风云变幻、激荡不已的历史这一纵向发展顺序,通过*新披露的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字描...
《中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内容简介:兼有无线通信和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借助形形色色的APP,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本书简
《永远的零售:厉玲的零售经营哲学》内容简介:零售——一个非常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行业,它不断接受时代最前沿的信息与元素,裂变
鲁迅回忆录 本书特色 《鲁迅回忆录(手稿本)》:尘封五十年手稿完整呈现鲁迅这个人,鲁迅那些事。鲁迅回忆录 内容简介 这本《鲁迅回忆录》母亲许广平写于五十年前的1...
耶鲁中国人:容闳自传: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容闳英文自传《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的白话译本,译者是来自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
吕碧城自述 本书特色 吕碧城编著的《吕碧城自述》是“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的一种,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词人、教育家吕碧城的自述文集。全书分为三编,精选...
作为一个离乡亡国多年之人,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萨义德恳切回顾自己的人生,寻根溯源,追忆他要求严格、给他“维多利亚式”教育
乔冠华传-红色外交家的悲喜人生 本书特色 资深传记作家、独立学者罗银胜著有《顾准传》、《杨绛传》、《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等代表作,由文化艺术出版...
目录侯序国剧名伶轶事吴序张序前言金少山在北平张伯驹的《空城计》杨小楼空前绝后雪艳琴和陆素娟李万春与李少春且说四小名旦小生
中外巨人传-车尔尼雪夫斯基 本书特色 《中外巨人传:车尔尼雪夫斯基》编辑推荐:从1862年12月14日至1863年4月4日,车尔尼雪夫斯基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狷介与风流 本书特色 民国的天空·菊隐丛谈狷介与风流:吴佩孚将军传·蒋百里先生传大江东去,浪淘不尽,民国多少俊杰!民国大记者陶菊隐先生传记力作:子玉狷介,百里风...
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 本书特色 本书可视为《中华读书报》著名文学记者舒晋瑜上一本《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的续篇或姊妹篇。全书是对国内有军旅经历或...
玄妙观中三年少-追述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三人之友谊 本书特色 《玄妙观中三年少:追述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三人之友谊》是除作者王湜华先生之外,任何人也写不出来...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本书特色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
因言获罪-帕慕克传 本书特色 帕慕克,土耳其著名小说家,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因为一句话引起右翼的发怒,进而被指控。经历了六年的漫长讼战,帕慕克终于为自...
陈赓传 内容简介 陈赓大将是开国将帅中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名将。他在黄埔军校时是“黄埔三杰”之一,国民党黄埔系将领也对他敬重三分;他救过蒋介石一命,蒋介石却想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