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作者:刘魁立 主编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8-01-23

评分:5分

ISBN:9787533648749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目录

序言
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
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意义进行文化阐释的权威读本。由“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编写。
全书内容包括由文化部委托中国民俗学会完成的“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报告,以及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的起源、流变与节俗活动的文化阐释。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了我国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关系,以及国家日历的历史变迁。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节选

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
【编者按】
2006年12月-2007年2月,文化部委托中国民俗学会完成“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课题组成员为刘魁立、高丙中、陈连山、黄涛、施爱东。其中主体部分由刘魁立撰写,春节部分由陈连山撰写、清明节部分由施爱东撰写、端午节部分由高丙中撰写、中秋节部分由黄涛撰写。此文为刘魁立的主体论证报告、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912年国民政府确定使用公历纪年,一个时期里公历和传统的夏历并存,十余年后更宣布取消夏历纪年,使之成为“废历”。当时以及后来,我国传统节日大部分被排除在国家法定假日体系之外,尽管在近百年的历史时期里,广大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兄弟,利用一切可能条件、采取各种办法仍旧依照原有习俗度过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历纪年,除春节之外,其他传统节日也没有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在确定国家时间制度的时候,没有把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当作整个社会的公共时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有历史传统的文化情怀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抒发;另一方面,从行政领导的角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公共时间资源,没有在国家的节假日体系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给予恰当的安排,这种可以在多方面发挥重大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传承、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从而成为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个郁结。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同时还指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1日)
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广大民众极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当中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一、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可以促进家庭内部和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传统节日具有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活动,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广大民众通过传统节日,同民族的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传统节日可以增强民众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从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以及节日的无穷魅力,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强烈地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和关注。
三、传统节日有助于道德和情操的培育。在节日期间人们处在非常态的心理状态下,这时候在举止言行各方面的自我约束对于人们道德情操的提升会产生积极影响。
四、传统节日是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的调剂,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休憩,像年节这样的“过渡”本身既是对昨天的总结,也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畅想、期盼和筹划。节日能够使人民产生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依恋,使得有情趣的生活和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落到实处。
五、传统节日是集中展示广大民众民族艺术才能的*好时机。人们在节日里彼此欣赏,互相竞赛,互相借鉴;通过节日活动,社群内部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六、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载体和复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居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的核心地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都附丽在、展现在完整的节日活动之中。
我们的传统节日不仅具有上述这些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而且应该说,这些节日具有悠远的渊源和丰富的内涵,深入人心,长盛不衰,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向往。
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些节日在一年的周期中具有严整的分布,循环往替,成为错落有致的体系,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多姿。无论是在植物符号方面(春节的梅花、水仙;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菖蒲、艾蒿;中秋的丹桂;重阳的菊花……)、食物符号方面(春节的饺子、年糕;上元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以及居室装饰和衣物配饰符号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在不同节日里还伴随着各自特有的色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诸多竞技和游艺项目(旱船、秧歌、龙灯、高跷、拔河、划龙舟……)。严整的体系,丰富的内涵和无与伦比的多姿多彩,使得具有悠久历史而延续至今的民族传统节日历久而常新,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成为广大民众心中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欢乐之歌。
这样一项在广大民众看来极为重要的庄严隆重不能忘怀的生活的关节,这样一个重大而宽阔的文化领域,这样一个加强认同、涵养情愫、展示才艺、增进和谐的大事,行政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当然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从社会功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众情感等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量,适当调整现行的节假日体系,合理安排传统节日在现行假日体系中的地位,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强烈而响亮的呼声和热切而紧迫的期望。
学术界和宣传媒体有责任提供智力支持,同广大民众和有关行政领导部门一道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阐发传统节日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功能,挖掘、提炼和发扬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体系,使蕴藏在民众当中的大量优良的节日习俗成为共享的节日元素,从而让大家向往传统节日、热爱传统节日,使这些节日过得好,过得有情趣,过得有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环顾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十分关注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并在其法定假日体系中安排重要位置。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自不必说,一些历史并不太长的国家也都极力地有意识地创造和维护能够凝聚国民人心、培育情感认同的新的“传统节日”(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亚洲相关国家,也以各种方式保留着、传承着源于中国但已成为他们民族传统的若干节日,而且成为他们国家日历当中的法定假日。
例如,在韩国,虽然实行公历纪年,但仍然作为法定假日保留着春节、中秋节(秋夕)等节日;端午节由农历改为公历的5月5日,同时内涵也调整和改变为儿童节,这仍然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历史的记忆。日本虽然从1873年始,将原有的夏历纪年改为公历纪年,将公历纪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作为一年之始。但原有的过年习俗依然保留,前后休假七天到十天左右。日本废止了原有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但却在公历5月5日保留庆祝活动,使之成为儿童节;还有一些原来的传统节日在其假日体系中也保留有适当的位置。地处东南亚的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社会,在他们的法定节假日体系中,华人、马来人、印度教信众、佛教信众、回教信众等群体的传统节日都得到了关注。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春节、佛祖诞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冬至、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节气都被纳入法定假日体系中。
我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是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很好保护和传承,致使一些人逐渐失去了对它们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青年当中,过“洋节”成为热衷追逐的时尚,这是令人遗憾的,也是令人担忧的。
鉴于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对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行政领导部门应当考虑充分利用节日这种公共时间资源,将其纳入我国法定假日体系中,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议将春节假期向前前移两天,除夕前一天开始放假,使人们有更充裕的购买年货、整洁环境、回家团聚、准备过年的时问。原假日期限总长不变,“破五”过后,初六上班。
二、关于春假,即目前实行的五一长假:五一作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仍依例放假一天,其余两天假日建议安排移至清明一天(加上倒休两天总共休假三日,可以开展各项活动:祭奠民族先祖,以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缅怀革命先烈,以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祭扫亲人陵墓,以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踏青”、植树,以亲近大自然、热爱生存环境……)。另一天假日移至端午节,放假一天,可以开展龙舟竞渡等各项有益的体育竞赛活动。
三、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纪念日,放假一天,倒休两天。原有的其余两天假日移至夏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放假两天,倒休两天,将原十一长假变为中秋长假,以开展各项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团结和谐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这样还可以使部分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时间回家探亲,这样安排对于春节客流高峰也是一种分流和缓解。
四、在全国和地方性假日体系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纳入少数民族节日,从而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
这样相对分散的假日安排不仅增添了假日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同时对于现行春秋两季所谓“黄金周”所带来的节日经济效益不致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因为假日在一年中均衡分配,会对促进节日经济繁荣产生正面影响。
春节
一、春节的起源:丰收祭与新岁首
春节,民间俗称“大年”。关于年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年是怪兽,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下山来找东西吃,当然也吃人。人们害怕年的伤害,就在年三十的晚上全家躲在家里不出门,让年过去了,才在正月初一出门庆贺,互相拜年,看邻里亲戚是否安全。这样一则风俗传说,解释了我们过年的民俗活动。当然
这只是传说。年的真正的起源来自人们对四季循环周期的认识,年是周期循环的终点与起点。
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的时间把握重视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载是运载之意,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夏朝以“岁”称年,岁是天上的木星,木星在天穹上越过要十二年,如果将木星轨迹,分成十二等分的话,一年就走过一度。这是古老的星象纪年。商朝迷信鬼神,以年度祭祀周期纪年,所以称“祀”。周朝是农业部落,农事生产周期是其纪年的依据,因此以农作物丰收为“年”。
“年”的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甲骨卜辞中常有“受年”、“受黍年”、“求年”等。《说文》:“年,谷熟也。”在农作物丰收之后,人们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谢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
由于当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商代,并不特别看重禾谷成熟周期,而周朝以农业为立国的基础,农业丰收是王朝大事,因此径直以禾谷收获期作为年度时间名称。以农作物生长、成熟为时间段落标志是原始先民的习惯,它在一些后进民族中保存了很久。
大年、新年由周代确定之后,成为中国人*向往的日子。《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周人禾谷登场后人们庆祝欢乐的场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因此在十月末十一月初过年,后世过年的热闹与过年祝福在这里已经有着鲜明的体现。
应该说明大年以前不叫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大家都已经习惯将春节等同于岁首,并且将年末也包含在春节系列活动之中,所以我们将上古开始的年终岁首的年节祭祀与庆祝活动都囊括在传统春节范围之内。
正月为岁首的确立是在汉代。此前的夏朝岁首是正月,但商朝改为十二月为岁首,周代改为十一月为岁首,秦朝改为十月为岁首,汉初依然,十月初一为“秦岁首”。岁首的确定与过去的五行生克观念相关,但是只有夏历岁首与季节谐调,其他都与四季变化不同步,造成了生产生活的不方便。到汉代中期,汉武帝组织落下闳等一批天文历法学者依照夏历制定太初历,将岁首重新回到夏历的正月。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了。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春节是古老的。同时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首要节日,年复一年地为人们提供庆祝与欢乐的机会,人们从春节民俗活动中获得一次次精神更新,同时也使社会关系不断得到增进,因此我们说,春节又充满了新鲜与活力。
二、春节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一)汉代的正
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
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这时礼乐齐鸣,百戏腾跃,鱼龙曼延,一片欢乐景象。除非遭遇特大灾患,正旦朝会年年举行,有时新年朝会也会因为帝王的爱好有小小的不同,如在儒家经学盛行的东汉,讲经论学成为社会时尚,在正旦朝会之后,有时插入一个有趣的节目,那就是辩论经术。
汉光武帝刘秀在朝贺之后,让群臣能说经者互相辩难,如果该人学理不通,就要将其坐席让给通达之士,侍中戴凭以其深厚的经学功力夺得五十余席于坐下。当时京师盛传:“解经不穷戴侍中。”(《后汉书·戴凭传》)这样的朝会对于混迹官场不学无术的官员来说,可就成了难过的“年关”。当然,这样的朝会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正旦朝会更多显示的是歌舞升平以及君恩臣义的融洽景象。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作者简介

刘魁立,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会长,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