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作者:韩兆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8-02-01

评分:5分

ISBN:9787040228670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是《古代文学专题》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史论,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散文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和杰出的作家作品,进行了简明而系统的分析、介绍;对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它们的社会效用、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后一部分精选历代散文的经典名作90篇,既可以和史论部分相互印证,同时也可以作为作品选供教学使用。选文的篇幅都相对简短,《中国古代散文专题》在同类的教材中应该说是较简明的。《中国古代散文专题》可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使用,也可供专科学生进修本科以及高校通选课使用。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本书特色

为了给高等院校的中文系高年级开设选修课,以及为专科的学生升本科提供一个简明扼要的教材,我们特编了本书。本书共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史论,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散文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和杰出的作家作品,进行了简明而系统的分析、介绍;对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它们的社会效用、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后一部分精选历代散文的经典名作90篇,既可以和史论部分相互印证,同时也可以作为作品选供教学使用。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目录

绪论**编 先秦散文**章 《尚书》、《春秋》、《国语》**节 《尚书》第二节 《春秋》第三节 《国语》第二章 《左传》**节 《左传》的作者、成书时代与体例第二节 《左传》的民本思想第三节 《左传》的文学成就第三章 《战国策》**节 《战国策》的性质与成书过程第二节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第三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第四章 儒家散文**节 《论语》第二节 《孟子》的思想特征第三节 《孟子》的散文艺术第四节 《苟子》第五章 道家散文**节 《老子》第二节 《庄子》的思想特征第三节 《庄子》的艺术成就第六章 其他诸子散文**节 《墨子》第二节 《韩非子》第三节 《吕氏春秋》第四节 《晏子春秋》及其他第二编 汉代散文**章 汉代辞赋**节 骚体赋第二节 散体大赋第二章 汉代论说文**节 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散文第二节 刘安、王充等人的哲理散文第三章 《史记》**节 司马迁的时代与生平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 《汉书》与其他叙事文**节 班固的时代与生平第二节 《汉书》的思想特征第三节 《汉书》的文学成就第四节 《吴越春秋》及东汉其他叙事文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散文**章 魏晋散文**节 建安时期和正始时期的散文第二节 西晋和东晋时期的散文第二章 南北朝骈文、辞赋与散文**节 南北朝骈文第二节 南北朝辞赋第三节 南北朝散文第四编 唐代散文**章 韩、柳之前唐代散文之衍变**节 隋代和初唐时期的散文第二节 开元盛世时期的散文第三节 安史之乱前后的散文第二章 韩愈和中唐古文运动**节 中唐古文运动第二节 韩愈的生平和思想第三节 韩愈的古文创作第四节 韩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第三章 柳宗元和中唐其他古文家**节 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柳宗元的古文创作第三节 韩柳周围的古文家第四节 白居易及中唐其他古文家第四章 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散文**节 古文运动的衰落第二节 晚唐前期的古文第三节 晚唐后期的小品文第四节 五代时期的古文第五编 宋代散文**章 北宋前期的散文**节 古文运动发轫期的散文第二节 欧阳修的纡徐委备之文第二章 北宋后期的散文(上)**节 曾巩的儒雅学者之文第二节 王安石的老吏断狱之文第三章 北宋后期的散文(下)**节 苏洵的纵横驰骤之文第二节 苏轼的行云流水之文第三节 苏辙的汪洋淡泊之文第四章 南宋的抗战救亡散文**节 南渡之初的散文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的散文第三节 宋元易代之际的散文第六编 元明清散文**章 元代和明代散文**节 元代散文第二节 明代前期散文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散文第二章 清代散文**节 清代前期散文第二节 清代中期散文第三节 清代后期散文作品选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曹刿论战(《左传》)齐伐楚盟于召陵(《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左传》)苏秦说齐王合从(《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论语》)论天时、地利、人和(《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逍遥游(节选)(《庄子》)养生主(《庄子》)过秦论(贾谊)论贵粟疏(节选)(晁错)七发(节选)(枚乘)上疏谏猎(司马相如)毛遂自荐(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赵奢破秦军于阏与(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谏营延陵过侈疏(节选)(刘向)杨王孙传(班固)《司马迁传》赞(班固)归田赋(张衡)与黄琼书(李固)求贤令(曹操)论盛孝章书(孔融)登楼赋(王粲)《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王子猷居山阴(刘义庆)芜城赋(鲍照)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与陈伯之书(丘迟)与宋元思书(吴均)晚春赋(萧纲)巫峡(节选)(郦道元)《帝京篇》十首序(李世民)遗表稿(魏徵)请停广州立遗爱碑奏(宋景)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李白)右溪记(元结)杂说(其四)(韩愈)师说(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荔枝图》序(白居易)陋室铭(刘禹锡)罴说(柳宗元)敌戒(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柳宗元)钴铒潭西小丘记(柳宗元)杨烈妇传(李翱)阿房宫赋(杜牧)原谤(皮日休)辨害(罗隐)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僻)与高司谏书(欧阳修)醉翁亭记(欧阳修)六国论(苏洵)爱莲说(周敦颐)墨池记(曾巩)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伤仲永(王安石)留侯论(苏轼)文与可画篑笤谷偃竹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南京上高宗书略(岳飞)跋李庄简公家书(陆游)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辛弃疾)登西台恸哭记(谢翱)大龙湫记(李孝光)卖柑者言(刘基)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报刘一丈书(宗臣)项脊轩志(归有光)寒花葬志(归有光)满井游记(袁宏道)西湖七月半(张岱)马伶传(侯方域)大铁椎传(魏禧)左忠毅公逸事(方苞)黄生借书说(袁枚)登泰山记(姚鼐)病梅馆记(龚自珍)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节选

清散文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传统散文渐趋式微的时代。在唐宋古文的辉煌成就
掩映下,元、明、清三代的散文似乎略显苍白,但是也出现不少名家,产生不
少佳作,为我国散文发展史续写了新的篇章。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政权,元朝散文在
文学史上自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元代散文家大多是儒者,所作的文章也大多
是儒者之文,所以《元史》不设“文苑传”或“文艺传”,而只有“儒学
传”。就文章而言,元代作者多讲究经世致用,学习韩愈、欧阳修、苏轼的优
秀散文传统,在内容上一般主张文为道用,文道合一;在形式上用语平易,朴
实流畅。
明代是文章变化很大的时代。明初承宋元的儒学传统,较多方正醇厚之作
和润色洪业的盛世之文。但是从明中叶开始,一大批散文作家如复古派、唐宋
派、公安派、竟陵派的领袖们,在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上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使得散文逐渐从雍容安闲的台阁风气向弘扬童心、抒写性灵靠拢,给衰微的正
统文坛带来新的活力。此外,明代中后期,小品文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小品
之名,本于佛学,意为佛经的节文。小品文篇幅短小,文辞简约,形式自由,
便于文人流露性灵和真情,富有生活情调,韵味隽永。小品文作者以悠然自
得的笔调,以诗意的形式体味人生,同时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追求,在一定
程度上,是对传统道德观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否定,也是一种时代个性
的体现。
清代散文的特点和成就与统治政策密切相关。清代统治者汲取明代政权统
治的经验教训,在思想文化领域对知识分子空前地加强了控制:一方面编刻
《性理精义》以引导之,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压迫之,使得知识分子缄口不
言,埋首学术。清代学术“超汉越宋”(《清史稿·文苑传》),成就相当高,
然而散文创作则缺少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缺少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标榜
“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成为清代影响*大的散文流派。当然,清军人
关到辛亥革命二百多年间,散文创作纷繁变化,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章元代和明代散文
12世纪中叶,蒙古族崛起于漠北,13世纪蒙古挥师南下,先后灭西夏、
金、南宋,于1279年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
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政权,它采取的统治政策深刻影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
一方面,元朝以武力建国,蒙古统治者进人中原后施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
民族歧视,加之传统文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晋身之道——科举制度又时停时续,
使得作为言志和载道工具的诗文也受到冷落,其成就既不能和秦、汉、唐、宋
相比,也不能和同时代新兴的杂剧、散曲相提并论,以致明代王世贞得出
“元无文”的结论(《艺苑卮言》)。另一方面,蒙古统治者也越来越多地接受
中原文化。忽必烈的丞相耶律楚材很留心网罗金、宋的文士,当时北方的理学
名士姚枢在随元军南下时得到了南宋著名理学家赵复,赵复成为宋元儒学传承
的重要人物。元代也出现了不少名家和名文。元代散文在文学史上自有其不可
取代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人吴梅在《辽金元文学史》中评述
元代文章说:“其文或苍茫浑灏,或淳泓演迤,或倔强可喜,或潇洒不群。上
足以嗣响唐宋,下亦无惭于有明。”
明代散文总的艺术成就不及秦汉和唐宋。明代散文逐渐走向衰微的原因很
多。从外因看,传统文人的主要精力不在古文创作上,正如黄宗羲《明文案
序》所说:“三百年人士之精神,专注于场屋之业,割其余以为古文,其不能
尽如前代文之盛者,无足怪也。”所谓的场屋之业,指的是明代实行的八股取
士制度。八股文在当时被称为时文,与古文相对,文人若想从政,必须花费大
量精力去研究和创作时文,作为制义之余的古文成就自然不如前代。而且,时
文的思想、语言被限制在区区几部经典内,形式更是有严格的要求,真正有思
想、有才华的人很难在时文的天地内有所成就。在文学史上,明人为后世称道
的文章都是古文,没有一篇时文。从内因看,每一种文体都会有发展、兴盛、
衰落的过程,如果没有探索创新,没有新的活力注入,其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唐宋散文是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明人想要延续唐宋时期的辉煌,只能独出机
杼,另辟蹊径。为此,明代一大批散文作家,在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上做出了
可贵的探索,给文坛带来新的活力,所以虽然总体成就不如唐宋,但是却很有
时代特色。
**节元代散文
元代散文可以以延占(元仁宗年号,1314一1320)为标志,分为前、中、
后三个时期。前期是延占以前,主要是中统、至元时期。当时文人多是由宋人
元或由金人元者。他们中有很多深受丧国之痛,饱尝故国之思,有的以遗老自
居,坚决不与新朝统治者合作;有的虽然出仕新朝,但是心头多少都隐藏着矛
盾和无奈。当时的散文名家有刘因、姚燧、戴表元等。中期主要是延韦占时期,
政治稳定,社会发展,是所谓的承平时期,文学创作也呈现出繁荣景象。表现
在文章上,多是典雅之作,代表作家是虞集。后期主要指至治、泰定到元末,
散文创作中心在东南沿海城市,创作繁荣程度不及前两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写
景优美、优游闲适的游记,李孝光的《大龙湫记》是其中的代表。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
他早年精研理学,以授徒为生,是北方著名的理学家。至元十九年(1282)
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
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有《静修先
生文集》二十二卷。
刘因散文代表作有《辋川图记》。辋川别墅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别墅,王
维曾作山水画《辋川图》,为人称赏。这篇文章虽名为图记,实则写人。文章
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段从前人的评论和自己的观察两个方面肯定了
《辋川图》的艺术水平,这是“扬”。第二段开始“抑”。艺术本是休闲消遣
的小道,而王维以画师自居,人品已经降了一等了,至于他在安史之乱中曾被
迫接受伪职,在大节上有亏,就更加不堪了。作者用略带惋惜的口吻说,王维
如果把他在绘画上花费的精力都用在自身节操修养的培养上,即“文其身”,
也许就不至于出现被俘后接受伪职、“背主事贼”的事情了。这篇文章既是批
评王维,也是婉讽世人。在江山易代之际,很多人只知重视艺术、学问,而不
重视人品,这令作者十分感慨。
刘因另有《上宰相书》。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忽必烈下诏,以
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召刘因。刘因就写了这封信给当时的宰相,以疾病为由
加以推辞。这篇书信采用扬彼抑己、以退为进的写法,叙述自己不能出仕的苦
衷。书信的前四段都是“退”,说自己是个明白君臣大义的人,不敢辜负了国
家屡次征召的恩德。其中重点是第四段,以非常琐细的笔墨描述了自己这一段
时间患病可怜不堪的景况,说明即使想应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了前面
的层层铺垫,*后一段的推辞不显生硬,而是顺理成章,而且保护了自己,奉
承了新朝。全文含蓄吞吐,委婉多变。据说元世祖知道后叹息说:“古有所谓
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就不再征召了。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作者简介

韩兆琦(1933一),天津静海县人。教
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
系毕业,1962年复旦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毕
业。此后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
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会长、中
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编著有《史记笺证》、
评注本《史记》、《史记通论》、《中国文
学史》、《简明中国文学史》、《中国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