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作者:何强生 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02-01

评分:5分

ISBN:9787212031824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目录


绪论
**章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历史回顾
**节一般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进程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第二节语文探究性学习相关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章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节一般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第二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语文知识观与探究性学习
二、语文课程实践性与探究性学习
三、语文课程开放性与探究性学习
四、阅读教学理论与探究性学习
五、写作教学理论与探究性学习
第三章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原理
**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一、一般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第二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问题定向
二、主动参与
三、过程性
四、实践性
五、语言性
六、审美性
第三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条件分析
一、怀疑精神
二、先前知识
三、顿悟思维
四、推论
五、批判性思维
六、创造性思维
第四章阅读探究性学习
**节探究性阅读的流程
一、感知:阅读探究的酝酿孵化
二、解读:阅读探究的意义建构
……
第五章写作探究性学习
第六章口语交际探究性学习
第七章语文整体语文探究性学习
第八章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及教学设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语文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问题——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探究性教育思想作了历史回顾和梳理。通过对历史上探究性教育思想的回顾,以期把握探究性学习思想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同时帮助我们确定当代语文探究性学习应有的研究范围。其次,探讨了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前提。针对语文学科到底是否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著者经过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探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再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探究性学习重要概念和特点展开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书用了六个章节专门探讨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如何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问题,对语文探究性学习如何具体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节选

**章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历史回顾:
语文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门类和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生事物,但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现象则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节一般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进程
一在西方,探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应当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的教学从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应当知道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并从苏格拉底的暗示中读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著名的“产婆术”。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教学不是教师的训导,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一个不断探索知识的主动过程。很显然,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带有探究性学习的色彩。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是确立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中心地位。由此出发,儿童的“天性”或“内在力量”就成为儿童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依据。卢梭认为,儿童由于天性好动而格外好奇,由于“对所有一切有一种自然的好奇心,儿童产生了求知欲,即‘寻求知识的动力’”。
卢梭认为,教学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当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再授之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正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不需要强迫儿童去思考或学习,儿童天性中具有学习的本能。当儿童感到有学习的需要的时候,教师应鼓励他主动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获得对事物的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引导、启迪的作用,在各种问题情境下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答问题。卢梭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说教的效果远远不如让儿童亲身体验好,因而他非常重视让儿童从生活、经验中去获得和发现知识。他对教师说:“你们的教育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他认为儿童应该在行动中、在过程中直接接受教育,于是他大力倡导把儿童个人的经验、行为和个人的发现作为教育的基本手段。他一再强调:“我要不厌其烦地说明这一点: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他们在书本中是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的。”分析卢梭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卢梭视探究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关注探究对儿童发展的内在价值,探究学习的展开是围绕儿童的生活和实践进行的。
探究性学习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诱导的方式。
……

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作者简介

何强生,男,1969年9月,安徽宣城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江苏教育学院副教授。在《当代教育科学》、《教育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合作编著《语言教育学新论》、《语言学习与教学设计(中学卷)》等教材和著作。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