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小人书、唐装与中国结——厚重的民族文化;维也纳的春天、古希腊的石头——灵动的异域风情。
被称为“民间文化守望者”的冯骥才先生,时而磅礴大气,时而诗情画意,将一个个沉寂已久、隐没喧嚣的民间文化精灵展现于眼前。让人热血沸腾之余倍受感动。
书中珍藏作者精美照片和画作,可谓英文与华照相得益彰,值得收藏。
卷一中国的雪绒花
年夜思
民间有些话真是意味无穷,比如“大年根儿”。一年的日子即将用尽,就好比一棵树,*后只剩一点根儿——每每说到这话的时候,便会感受到岁月的空寥,还有岁月的深浓。我总会去想,人生的年华,到底是过一天少一天,还是过一天多一天?
今年算冷够劲儿了。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据说近些年温温吞吞的暖冬是厄尔尼诺之所为;而今年大地这迷人的银装素裹则归功于拉尼娜。听起来,拉尼娜像是女性的称呼,厄尔尼诺却似男性的名字。看来,女性比起男性总是风情万种。在这久违的大雪里,没有污垢与阴影,夜空被照得发亮,那些点灯的窗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只有在这种浓密的大雪中的年,才更有情味。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与喜事同一颜色。人间的红和大自然的银白相配,是年的标准色。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的情感里。
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竹,一是熬夜。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那时我住在旧英租界的大理道。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宫北大街的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洋洋的姐姐和妹妹们。至于熬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早晨睁眼,一个通红的大红苹果就在眼前,由于太近而显得特别大。那是老时候的例儿,据说年夜里放个苹果在孩子枕边,可以保平安。
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可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家,身陷生活与社会的重围里,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的重要了。
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七十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卖主是上帝。冻鸡冻鸭以及猪头都扔在店门外的地上。猪的“后座”是用铡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做年饭的**项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记忆中的年饭是一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花生,松花蛋,凉拌海蜇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当然每样都是一点。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七十年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这样一顿年饭,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生活的极致。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年饭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真实的上限的“水位”。我说的中国人当然是指普通百姓,决不是官宦人家。年的珍贵,往往就是因为人们把生活的企望实现在此时的饭桌上。那些岁月,年就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来实现出来的生活的理想呵!平日里把现实理想化,过年时把理想现实化。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一个伟大的创造。
……
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文革间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9币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惜春 本书特色 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郁达夫★他不把文字故意写得很艰深,以掩饰他那实际内容的空虚。他...
安静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从1999年到现在所发表的文章的结集。作者曾出版过两个散文集:《守望的距离》是1983至1995年散文的结集,《各自的朝圣路》是1996...
一个老研究生的访学日记 内容简介 《一个老研究生的访学日记》是一本老日记,是作者在“十年浩劫”结束后,全国统招研究生,并在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杨...
伍光健译作选 本书特色 《伍光建译作选》主要精选伍光建翻译的十九部短篇小说,包括英国的托马斯·哈代、格伦维尔·默里、乔治&middo...
《最后的熊猫》内容简介: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其所生存的狭
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出版十五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活跃在欧洲和中国的著名旅德艺术家王小慧自传性纪实文学《我的视觉日记》讲述了作者从东方到西方,从学生到艺术...
蒙田随笔 本书特色 “我知道什么?”四百年前,蒙田漫步在庄园一角的僻静圆塔下,这样问自己。耗费20年心力,他终成这一部皇皇巨著。 从出生到死亡,25550天,6...
死在午后 内容简介 海明威在1930年曾发表过一篇相当长的论西班牙斗牛的文章,以此为基础,两年后他出版了这本《死在午后》。在书中他对斗牛做了极为详尽而有趣的介绍...
东川笃哉1968年出生于广岛县尾道市,冈山大学法学院毕业。2002年以《密室的钥匙借给你》崭露头角。陆续发表“乌贼川市系列”“鲤之洼学园侦探部系列”等。东川笃哉...
随身卷子 本书特色 《随身卷子》是当代中国的“文学反革命”,是中国的百衲本笔记野史,是诗,是念头,是妖灯鬼火录。它的横空出世旨在让读者对世界来一次彻底的审美,不...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贵族世家,从小特别关注心灵成长,受到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在作品中追求最美好的人间,由此成为“俄罗斯的良心”、“...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1、中国《红楼梦》知名学者10余年研究结果,大量研究、反复修订,30多位《红楼梦》专家提供顾问支持,一部*权威*全面的《红楼梦...
《春之海终日悠哉游哉:与谢芜村俳句300》内容简介:与谢芜村是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也是一位名载史册的画家。其俳风浪漫、感性而
陈忠实-原下的日子 本书特色 陈忠实,一个厚积薄发的作者,1993年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该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
《赢在新媒体思维》内容简介:我们已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被广泛运用,人们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
鲁迅文集(全四卷)典藏版 内容简介 鲁迅杂文,是鲁迅文学创作的辉煌成果,是鲁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的极为重要的构建,它与鲁迅小说缺一不可地共同支撑着...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与政府效能公众满意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我国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公共服务
燕郊集 本书特色 《燕郊集(精)》是俞平伯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著作,共三十余篇。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首次出版。俞平伯的散文很少触及重大现实问题,...
流动的光影声色 内容简介 在钟爱的光影与声色之间,灵魂得到释放、或寻得喜乐、宁静、救赎… 音乐是电影中的一部分,你可能因为一部电影而记住一段旋律,...
女人没有故乡 本书特色 《女人没有故乡/当代散文名家丛书》编著者格致。本丛书是中国***、*具影响力散文家品牌丛书,是当代散文史上**次梳理,以让社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