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年7月24日,一位七十三岁的孤独老人,在上海寓所安详地离
开了人世。他没有子女,养女万建恒为他举丧。
他一生以书为友。他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书目部副主任。尽管他的
名字葛正慧鲜为人知,然而这位默默在书海中逡巡的文弱书生,在1968
年4月12日却干了一件震惊上海的壮举。
那天,上海大街小巷忽然刷满了大字标语:“狄克攻击鲁迅,罪该万
死!”“打倒狄克!”“狄克就是张春桥。打倒张春桥!”
这一事件,被称为“四·一二炮打张春桥”。
当时不可一世的张春桥,冷汗淋漓,下令密查背后“长胡子”的“黑
手”。因为张春桥知道,那些刷标语的年轻大学生是不可能知道“狄克就
是张春桥”这一历史“机密”的。
“四·一二炮打张春桥”的主炮手,便是葛正慧。
主炮手安在?
硝烟散尽。我从档案中查到:“经王维国、徐景贤批准,上海市公安局
于1970年2月26日逮捕葛正慧。经五年零两个月的监禁,于1975年4
月26日获释。”
早已退休的他,在家过着平静的生活。当我打听到他的地址,决定上
他家去拜访。
他住在上海市区一幢三层楼房里。我是在早上8时到达的,邻居们
告诉我,他已经外出,往往夜深方归。他的房问在二楼。从外面望过去,
有一扇窗斜开着。一只猫蜷伏在窗口。窗台上放着好几盆花。老邻居们
告诉我,葛正慧住在那里多年了。本来,他跟母亲一起住。1962年,母亲
去世之后,他一直独居。他的生活很简单,买点面包、罐头,炒盘青菜,如
此而已。来了客人,一向在楼下弄堂或公用灶间里谈话。邻居们印象*
深的是,“文革”中上海图书馆造反派来抄家,他的书真多,装了一卡车。
邻居们都说,他很有学问,埋头看书、写作。夜深了,他的窗口还亮着灯
光…
我给他留下了信,希望能够采访他。焦急地等待了几天,终于等来他
的回信。他给我寄来一大包“文革”资料,让我先看。又过了几天,他决
定到我家,跟我长谈。
我期待见到这位劫后余生、外冷内热的老人。暮霭降临,我徜徉在我
家附近的公共汽车站,注视着每一个从跟前走过的行人。终于,一个谢
顶、戴着眼镜的老人,双脚边走边拖,发出蹋蹋声。尽管我从未见过葛正
慧,但是根据邻居们所说的特征,我猜想是他,上前问道:“您姓葛?”果真
是他!
我领着他来到我家。他前庭开阔,头发灰白,热忱而健谈,浓重的浙
江宁波口音。他一口气谈到将近深夜12时。未能谈完,过一星期他又来
了两次。他花费很多时间向我介绍上海人民反“四人帮”的斗争。经我
再三恳求,他才谈及自己所遭受的迫害、他对“狄克”的研究。
他怎么会研究起张春桥的笔名来的呢?其实,这纯属于他的工作职
责范畴。他在书目部工作,就要研究书目,而研究书目,则必须研究作者;
研究作者,则必须研究作者的笔名。只有这样,才能弄清以笔名出版的
书、发表的文章,究竟是谁写的。这样,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笔名
学”。
笔名,看似简单,其中学问颇深:隐士、战士和暗奸,都爱用笔名。隐
士与世无争,只求发表作品,却不愿让读者知道作者是谁。于是取个笔
名,隐去真名实姓。战士要冲锋陷阵,把投枪和匕首掷向敌人。为了迷惑
敌人,保护自己,也用笔名。暗奸当然对笔名有特殊的“爱好”。射冷箭,
放暗枪,是他们的看家本事。这种勾当本来就见不得人,于是笔名便成了
他们的隐身术。暗奸们往往有许多笔名,甚至写一篇文章化一个笔名。
他们的笔名,真是弃之如敝屣,甚难考证。
葛正慧做了三千多张卡片,查明了许多作者的笔名。张春桥,只不过
是他所研究的众多作者中的一个。一天,他在细阅上海千秋出版编辑部
于1937年2月出版的《鲁迅先生轶事》一书。这是一本只有一百六十四
页的小册子,很不起眼。读到该书**百零四至一百零五页,忽地眼前一
亮。哦,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狄克”是谁。这一节的标题是《鲁迅逝世一
月田军在墓前焚烧(作家)(中流)》:“记得《八月的乡村》行世之时,有人
对他略有批评,像张春桥之类,曾经引起
“回到历史现场”,这是历史人类学的根本,所以要把所有历史文献带回历史现场去解读。该书采取统一的体例,将每部作品收入一篇有关作者的特写,一篇作者的创作年表,并收录各界人士有关评论文字若干则。本书的问世,将促进河南文艺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实现与品牌期刊《名人传记》的联动。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二十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二十一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著作众多,主要有:《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画传》、《马恩聪传》、《追寻彭加木》、《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受伤的美国》等。 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六卷本《叶永烈自选集》。《叶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作品曾获奖八十余次。1989年,其名字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听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中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盛梦临晨-红楼探梦-第一卷 本书特色 造梦者编织虚梦似花锦 探梦人驱散迷障显梦径梦中人不知盛梦已临晨 观梦者却晓美梦近黎明一段文可探视“红楼”迷境,一句话可点破...
《历史为什么:虫小绿漫画中国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以卡通形象“虫小绿”为主角的漫画中国史。在我们印象中,历史总是宏大叙事,无
俊はご近所一帯を仕切る高2のヤンキーだ。しかし、彼にはトップシークレット級の弱点があった。―天才少年の名をほしいままにして
考据学论稿 内容简介 《考据学论稿》包括“考据”溯源·“考据学”概念辩正、传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1)、傅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2)、“二重证据法”不始...
有根的诗学: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全书文采激扬、思路清晰、论证有序、资料翔实、确系一本值得一读的文论著述,也是一本开启中国文化诗学研究的原创读本。有...
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至散文艺术中来了。本书内容包括:少年游
中国古代小说史话 目录 小说概念的历史演变诗歌的早熟和小说的大器晚成一 源远流长 1 原始的浪漫激情——上古神话2 讽刺小说之滥觞 3 千丝万缕的联系4 神道不...
《傅雷谈艺录》分作“谈文学”、“谈翻译”、“谈美术”、“谈音乐”四个部分,选取了傅雷相关的评论文章,每一部分又附相关文艺
风雨中的野百合-中国现代文人的悲剧命运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中国,政治、革命等宏大的主题无疑是压倒一切的核心,几乎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现代文人...
古典文学文献学论稿 内容简介 这本集子中的二十几篇文章,是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撰写的古典文学文献学论文,其中多数已经在各种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分为三编,...
通往本文解释学--以张承志的创作为中心的思想考察 本书特色 如何创立文学本文解释的确定性价值范式,寻求文学本文的深度意义空间,这是本文解释学与本文诗学的中心问题...
王蒙.革命.文学-王蒙文艺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王蒙文艺思想研究、王蒙小说研究、王蒙文学批评研究、王蒙诗歌研究及其他等。王蒙.革命.文学...
落魄武士.草薙主悅,接下保護公主出嫁的任務,在隊伍中遇見了負責照顧公主的盲人醫師.千載。但其實千載身分並不單純,他是靠著
师陀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师陀系统、全面、立体的探索与研究。它将师陀创作的整体纳入研究视野,并把它们置于中国文学的大的语境中,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师陀研究的反...
“你朋友已经被列入海洋失踪者名单。你是他的朋友,可以跟我们到警局一趟,提供一点资料吗?”“何必资料,我知道他在哪里?”“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较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产生发展的基本轮廓、教义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品格。对中世纪及其后西方文学中宗教形态突出或表现宗教...
行政自由裁量论(第二版) 内容简介 于2008年11月获得了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这对我既是一种鼓舞,又是一种鞭策,让我在学术道路上丝毫不敢懈怠...
金圣叹全集: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金圣叹著 本书特色 清人评点之学首推之作,顺治十七年原刻本为底本。金圣叹全集: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金圣叹著 内容简介 《贯华堂选...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小说作家作品研究的历史概况与当下动态,讨论热点和争议焦点尽收一册,所涉既有专家权威论著,也有新秀见解独特之作,时间下限至...
近年,香港公民社會中有不少關於香港的「核心價值」的討論。雖然不同人士和團體對於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的理解並不一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