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国学热”,确切说是“儒学热”悄然兴起,愈演愈烈,且有方兴未艾之势。引发各方人士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到底是进步还是逆流产生激烈的论争,然其背后有个事实不容忽视:它起码表明国人不再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亦步亦趋,而是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希图通过文化上的“寻根”,使枯寂的生命变得更为丰盈,使躁动的心灵获得某种抚慰,使疲累的神经得到稍许舒缓。这就够了!而《论语》作为这股文化热潮的“重中之重”,确也起到了温暖人心的社会效应。我们编选的这本《名家品(论语)》,精选了近百年来海内外一批知名学者解读《论语》的美文,正是希望通过名家的视角,帮助我们悟得《论语》奥义,在*大程度上襄助我们了解《论语》,体味其中的思想精华。
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文字凝练生动,意味无穷。“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靡一不具《论语》;及门弟子德行气质、学问造诣、浅深高下、进止得丧,靡一不具《论语》。”(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十一引谭贞默语)读其书,闻其言,怀想其人,不觉心生景仰。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而名家的解读,则为我们品读《论语》,并以生命的名义体认孔子,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介质。
孔子和他的学说 姜亮夫
姜亮夫(1902-1995),云南省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著名国学大师,成就卓著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本文**部分“孔子的生平”,并未详录孔子生平事迹,而是从情理出发,结合考据,否定“孔子修删《六经》”说和“孔子见学于老子”说;第二部分“孔子的学说”指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而偶然论及宇宙及‘知识”’,并辨析了“仁”、“忠恕”、“礼文”、“孝”、“性与大道”等概念;第三部分“释儒”梳理了“儒”这一名称之所指的演变,简明清晰。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即鲁襄公二十二年,西历纪元前五五一年)生于昌平乡陬邑。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即鲁哀公十六年,西历纪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卒。他生平的事迹,《史记•孔子世家》载得*详,我们不必再来详录。我这儿只想提供几件与他的学术有大关系的事说说。(一)是孔子与《六经》,(二)是孔子见老子。这两件事对于学术上的关系很大。
(一)孔子与《六经》
《六经》成为“儒家”的专经,这的确是汉以后的事。但汉以前的《六经》,应当是诸子的共业。“儒家”自然也是读《六经》的人;不过汉以前的《六经》,其面目决不与汉以后的《六经》相同。这是我们所要预先知道的。孔子是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人,《六经》想来当然也读过,甚至读得很熟。不过可断言者,读的决不是现存的《六经》。至于“删诗”“定礼”“笔削《春秋》”的话,那决不可相信。偌大一件事,倘若孔子真是这样干了孔子自己即算不声不响,他这般大弟子由夏之徒,还怕不诵芬漱芳,再三言之的吗?就是好扯谎的孟子,也不过仅仅说过《春秋》是孔子著的而已。而甚称孔子与《六经》有关的,倒反是“老家”的《庄子》。这真是不可解说的难题。《易经》显然有“五行”“阴阳家”的思想,《书经》显然是靠不住的,是夏商之品(《周书》大概是真的),我虽不愿说《六经》全是战国以后之作,但孔子所读的《六经》也决不是战国以后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把现代的《六经》归之孔子的修删,却是大错。不过它大半确是经过后来的“儒家”所修删,故仍不失为可为儒家经典的资格。
(二)孔子见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聃的事起于《庄子》、《吕氏春秋》、《史记》诸书,但老子本身“便是个大问题”。《史记》以为适周在昭公二十年(时孔子年三十),《水经注》云:“孔子十七适周”,是为昭公七年。《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是为定公九年。清人阎若璩琚又据《礼记•曾子问》:“昔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恒,日有食之。”推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己未朔已时日,恰人食限,孔子年三十四岁(江慎斋亦主此说)。这真是异说纷纭,年龄上又有这些矛盾。这些话要说真,便应当都真。因为这些材料本身并无高低可说。这个问题的是否应当成立,只在老子这个人的本身上去求是非,便能明白。
老子这个人,自太史公便已不能确知为谁。《史记》于是乎闹出了三个莫名其妙的人。那么我们要问:“孔子学礼的是李耳?是老莱子?是太史儋?传五千言的是否即此三人中的一人?”依照“儒家”经典的《礼记•曾子问》篇看来,当然是老聃。再以《庄子》各篇中所举的孔子与老聃问答的地方看,则老家也认为是老聃。儒道两家都有相同的传说,当然是老聃无疑,而《天下篇》中所称引老子之语,与今老子书所载亦多相同,则作五千言的老子,当然是老聃无疑。
……
一个与他人相当的人 本书特色 萨特65岁以后,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波伏瓦建议,用磁带录下他们的谈话,以长篇对话的形式,完成萨特要写一部自传的愿望。谈话的时间是19...
周易-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
周易纵横谈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于《周易》横切面的剖析:从《周易》的名义、内容、大意、要籍谈起,说到如何由数明象,依象言理,以掌握《周易》朴素简易的思辨历0程,...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内容简介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哲人文豪让-雅克·卢梭的*后作品。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为自己而作”,展露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
刻意.缮性-禅说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是中华文化宝藏中的精品,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今天,不愿意看到这些宝藏长期埋没,为国人所淡忘。所以多年来与一些朋友共同...
禅堂夜话 本书特色 1. 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净慧法师潜心之作,引领众生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2.书中探讨了包括“打禅七”、“人生的终极问题”、“呼吸调引”等...
老子通释 本书特色 本书既是对我国重要的思想家老子本人和经典著作《老子》深入研究的成果,也是为了适应国学教育所做的普及工作。全书分两大块。**部分“绪论:老子其...
人权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各种伦理学派的价值旨...
中国创世神话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创世神话概观、西南创世史诗群、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等内容。中国创世神话 目录 序**章 绪论**节 创世神话的性...
《生命医疗史系列: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所收录的17篇论文中可以得到解答了:中国的政治由大一统的格局走向分裂与多元。而在
1922-1945-梵蒂冈的乱世抉择 本书特色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了五十多年,这是一段有着极大争议的历史,国外史学界为此著述颇多。近...
世事箴言 内容简介 培根的《论说文集》写了大致30年的时间,直到去世前的那一年还在修订,可以说是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在世俗上和道德上的忠告》。...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帕斯卡是一个只活了39年的天才。但这短短的一生中,他在物理学,数学,哲学等领域均有突出贡献。其身...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四辑)道德.人权与和谐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简介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成立,劳思光教授及信广来教授为...
净心禅:藏式身心疗法 本书特色 丹增旺杰仁波切编著的《净心禅(藏式身心疗法)》是一本有关人的内心转化的书。作为个人,我们如何能使我们的人生发生积极的改变、如何改...
哈贝马斯与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现代哲学由于哈贝马斯的理论贞献而变得不同,他的交往行动理论或互主体性哲学对传统的意识哲学的批判,是与分析哲学对心理主义认...
论语大义 本书特色 崔柏滔编著《论语大义(上下)》,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论语》原文语义以及原文章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论语》的学问体系。这就与以往有关...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
1727-1730-神迹六辩 本书特色 自然神论是、了世纪产生于英国的一种宗教思潮,它在17、18世纪具有理性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影响甚巨,并且...
批判的社会理论及其当代重建-凯尔纳晚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本研究当代美国著名批判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思想的学术专著。它从晚期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