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道

和谐之道

作者:许文胜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08-02-01

评分:5分

ISBN:9787506030274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和谐之道 作者简介

许文胜教授简介
太极管理团队主导者,中国国
学管理专家,资深企业咨询顾问:
国际著名易学专家,国际太极易学
会理事,太极管理理论创建人,中
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主讲教授,中山大学兼职
教授。
许教授被誉为“中国国学管理
大师抄,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
研究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同时从事
着教育、咨询和理论研究工作,以
((易经)》二十年的深入研究,结合
其多年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成
功建立了太极管理理论体系。
新生代易学研究者,国际
太极易学会资深研究员,太
极管理团队主讲老师,新易
国际高级顾问师。爱好国学
及至而立之年,研易十载而
师从许文胜教授,参与数十
家企

和谐之道 节选

br />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
和谐,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共同
方向。
何为和谐?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并且做出了多层
次、多角度的诠释,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万
物、人与自己身心的完美统一。
和谐,就是古人说的“太和所谓道”,是世界大同的*高境界。
《晋书》有云:“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均匀、适当、平衡、稳
定,四汇为一,谓之“协调”,便是“和谐”。
《尚书·舜典》里说, “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八音相谐,其序不乱,人乐共鸣,以至天籁。就像一场盛
大的音乐会,乐队要与音乐完美结合,指挥家要与每一名乐手配合得
天衣无缝,这就是“和谐”。
孔子说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一种“人人为社会,
社会为人人”的和谐理念。又讲:“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这更是一种人人和睦、社会与人完美结合的大和谐。
中国古文化中,“和”与“谐”同义,统称为“和”,是中国古典
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是状态,是民族融合的凝聚境界;“和”
更是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助推源泉。这种思想生生不息,持久地孕育
与支撑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可以说,“和”的思想早已在数千年来
渗入中国人的骨髓经脉,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精神层面不可分离的重要
部分。
我们当今社会的和谐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在思想理念上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
也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中华盛世的辉煌再现。
中华文化之源《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即
在万物本源“太极”的核心凝聚下,根据万物规律“易”的变化衍生,
形成处理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佳和谐
模式。同时,在这部揭示宇宙发展与运行规律的《易经》中,也蕴涵
了和谐思想对文化、教育、医疗、宗教、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本质论述,
我们会在这本书中为大家一一进行诠释。
古人云:与自我和谐以规避内耗;与他人和谐以规避人祸;与自
然和谐以规避天灾。通过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们知道,中国的和
谐社会建设,一直是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地位的,因而,我们既要做
到趋吉避祸,公平正义地扬善抑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要
切切实实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创造与享有的高度统一,
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民族而奋斗。
当然,和谐建设的结果是利国利民,其成功与进程亦在于民。中
华各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是多样性的,发展模式也是多样化的,通过普
及和谐的理念,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在协调和交流的过
程中,实现完美的统一,从而唤起十三亿中国人“天下和谐,人人有
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起大家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构建一个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新秩
序,*终达到繁荣富强的良好状态,实现国家的和谐,人生的和谐以
及我们大家永久的安宁与幸福。

科举制度
辉煌中国的人才选拔机制
泽地萃卦: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
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产生及发展
科举,顾名思义,就是封建国家设立一些考试的科目,拟出题目,
然后据此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封建政府官僚机构当中,为统治阶
级服务。
在隋唐以前,中国是没有科举制度的,选拔官吏通常采用两种方
式:一是世袭制,就是父亲是官,父亲死了由儿子接着当,儿子死了
孙子再上,只要有一人当官,那他的子孙后代就可以不劳而获了。在
奴隶社会,世袭制*为流行,官永远是官,奴隶永远就是奴隶了。二
是推荐制,或者由当权者推荐自己的门生来当官,或者是皇帝认为某
个书生、某个人物比较好,就把他提上来当官。这两种方式在某种程
度维护了世袭贵族们的利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中下层的地主阶级成了气候,他们有钱、
有人、有势力,但却没官做,自然很不乐意,所以对政治的话语权就
有了强烈的需求。这时候官吏的选拔制度被迫进行改革。在魏晋南北
朝时,开始实行一种名为“九品中正制”的办法,一些名门子弟可以
凭身份进入上层做官。后来这办法又不行了,下层的地主还是不答应,
毕竟能进入到上层社会的地主少之又少,于是到了隋文帝杨坚统治时
期,为了改变这个情况,开创了科举制。公元598年隋文帝颁布诏令,
实行科举考试。至此,影响中国封建王朝1 300多年的官吏选拔制度正
式产生。
到了唐代,科举制度得到了初步的完善,分为常考和制考。每年
按例进行的叫做常考,而皇帝临时决定举行的,有着君主个人意愿色
彩的叫做制考,后者具备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全凭皇帝个人的喜
好。常考的考生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生徒就是学校里的生员,
而乡贡,大多是下面的知名人士推荐或是自荐的才子。在唐朝有很多
的学校,许多人为了取得生徒的资格,踊跃地去学堂当学生,以便顺
利地参加科举考试。
接下来的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所以科举考试的重要性比
之以前陡然提高百倍。此时,科举制度也真正进人了一个发展的高潮。
宋朝科举的项目很多,有进士、制科和三学选补等。具体的科考分为
两级,一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考试;二是由礼部举行的省试。有人形容
当时科举的重要性时说,即使在边关打了胜仗的大将军班师回京,都
比不上状元及第时万人空巷的盛景。由此可见科考在宋人心目中的神
圣地位。
蒙古贵族掌权的元代是科举制度的一个中落时期,因为元朝统治
阶级对汉人知识分子非常歧视。据统计,虽然科考仍在,但整个元代
录取为进士的汉人仅仅1 135人,这是一个很可怜的数字。当时没人愿
意习儒,因为汉人做官很难。本身,汉人和南人在元朝的地位就处于
第三和第四人等,远不及蒙古人和色目人。当时朝廷将科考分为乡试、
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可见颇有门槛高高、无人问津
的意味。
元朝被农民起义推翻后,明朝建立。科举制度重新恢复活力,加
上明统治者对科考制度的创新,使得这种官吏选拔制度更加严谨化、
系统化,科考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鼎盛。明代的科考分为乡试、会试和
殿试三级,层层选拔。殿试大家都很熟悉,电视剧里面没少演,由皇
帝亲自主持,当场出题,即兴回答,有点像艺术系考生现场来一段表
演似的,当时就决定了终生命运。
明朝灭亡后,清朝建立。作为封建社会标志之一的科举制度也逐
渐走到了尽头。可以这样说,整个清朝的历史,就是科考制度弊端的
呈现史,真正的人才已经无法通过这种途径为国家效力,而大量的庸
才不断兴风作浪。具体到形式上,清朝的科考分为四级,通过县一级
的考试后,由童生变为秀才;再进行省一级的考试,秀才就变成了举
人;举人去参加礼部的会试,通过后变成贡生;*后参加殿试,排出
成绩。所谓的三甲,状元、榜眼、探花被依次封官,为皇帝服务(如
下图所示)。每隔三年,皇帝还要进行一次大考,考查其他的人才,再
进行重新的分配。
可以说,清朝的科考从制度上来讲,是历代封建王朝中*完善、
*严密的,但也是效率*低、成材率*低的。这时候,整个封建王朝
都到了毁灭的边缘,作为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科考制度也随着清朝
的灭亡,在中国历史中彻底消失。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