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本文所介绍十次在战场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成为成千上万国民党起义官兵的缩影。他们高举义旗站到人民方面来,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实现独立、和平、民主的重要因素之一,起义促进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01 高树勋与邯郸起义
1945年8月中旬,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蒋介石便在玩弄“和平谈判”伎俩的同时,又挑起内战的烽火。10月中旬,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官孙连仲,根据蒋介石的密令,派遣其所部第30、第40军和新8军等部共4万余人,在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等人的率领下,沿着平汉线向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妄图迅速打通平汉路,配合空运和海运的国民党军进入华北地区,进而抢占东北。
为了戳穿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并打击进犯之敌的嚣张气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沿平汉线北犯之敌是蒋介石图谋发动内战的急先锋,平汉线为我解放区的屏障。为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为保卫解放区的安全,必须消灭沿平汉路北犯的国民党军。
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以歼灭沿平汉路北犯之敌为主要目标,集中主力部队,发起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让北犯之敌渡过漳河,在预定作战地域将其包围。
1945年10月2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向被围之敌发起总攻。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又积极进行政治争取。10月30日,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决定率其直属新8军及河北民军等部共一万两千余人,在河北马头镇(今属邯郸)内战前线举行起义,并向全国发表通电,宣布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剿匪”命令,退出内战前线,站到人民方面来。随后,晋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展开猛烈进攻。战至11月2日,平汉线作战胜利结束。此战共歼国民党军4万余人,其中俘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等以下官兵2万余人、起义1万余人,对挫败国民党军向解放区的进攻,掩护我军各部队向东北地区开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树勋在这次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为我军迅速夺取作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大部队起义的先例,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为此,毛泽东致电嘉奖,亲自提议将所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任命高树勋为总司令,并在《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中,号召“开展高树勋运动”,为在后来的全国解放战争中,争取更多的国民党官兵起义树立了榜样。
1945年8月初,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喜讯传到豫西的伏牛山区,国民党第11战区新8军和河北民军营地的官兵们一片欢腾。因为他们大部分是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贫民百姓,现在抗战胜利了,都迫切希望早日走出伏牛山,外出受降,以便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重建家园。可是他们在焦急的等待中,总也听不到“出山”的消息。现在,他们有些急了,等不下去了。因此,在8月10日的这一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集中在新8军军部大门前的白果树下,代表新8军和河北民军的广大士兵提出了“走出伏牛山,回家好种田”的口号,并以此向他们的长官请命“出山”。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长着黑红的脸庞,浓眉大眼的人,在一队卫兵的簇拥下,走出军部的大门,来到白果树下。他看到眼前这些“为民请命”的士兵代表,心中一阵感慨。只见他推开簇拥在身边的卫兵,站到白果树下的一个石头棋盘上,双手掐着腰,大声地说:“弟兄们,本司令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因为我现在的心情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咱们远离故土,久别亲人,谁无怀故思亲之情?如果蒋委员长让我们出山受降,回到晋冀豫边区,本司令一定让弟兄们顺道回家看看。可是现在还不行啊,我们还没有接到出山受降的命令,请弟兄们再耐心的等待几天,暂且回去,容我再致电蒋委员长,请命出山,数日之后我一定会给弟兄们一个准确的答复。怎么样?”
人群中泛起一阵轻轻的骚动:是“行”还是“不行”,并没有人回应,但是听了司令的这番话后,他们便分散开来,各自又回到了烦闷潮湿的军营。
却说那个站在桌子上讲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这支部队中颇有威望的总司令一高树勋。
其实,此时高树勋的心情比他部下的心情更为不满。面对已经到来的胜利,他的经过浴血抗战的部队和弟兄们,却被蒋介石的一个电令,困在这偏远的伏牛山中待命驻防。对此,高树勋的心中也明白,这是老蒋不准他的这支“杂牌”部队出山受降,而是想让他的嫡系去“摘桃”。但是,他心中这些难以言传的苦衷,又怎么能对部下明讲呢?
当然,高树勋是不会甘心他和他的部队窝在伏牛山中的。于是在8月10日,他再次急电蒋介石,要求带领部队出山受降。
8月12日夜晚,阴霾的夜空中没有一丝星光,在烦闷潮湿的空气中,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呜叫着。此刻的高树勋,心里也感到特别的烦闷,因为给老蒋的急电已经发出去两天,可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音。他在急切的等待中,什么也干不下去,只好躺在军部门前大白果树下的藤椅上,闭着眼睛听着收音机。
突然,机要员急匆匆地跑来,送上蒋介石、何应钦发来的一封电令。高树勋接过电报,只见上面写着:伏牛山乃中原要地,据险地之利万不可忽弃。你部原地驻防待命,出山受降之事待议……
高树勋电报还没有看完,心中顿时燃起一团怒火,气愤地想:他妈的,你老蒋真是欺人太甚,岂有此理!抗战期间,你的嫡系一直躲在大后方,养精蓄锐,留下我们这些所谓的“杂牌”在前线流血卖命。现在,抗战胜利了,你们抢占地盘,相反却要我们这些部队“原地待命”,由你的部队去受降摘“桃子”。这样对待我们,天理何在?
高树勋部队的官兵们,听到蒋介石不准他们出山受降的消息后,无不气愤。特别是他的一些老部下,不约而同地来到高的住处,愤怒地说:“老蒋不让我们出山受降,道理何在!”
面对此情此景,高树勋说:。老蒋有他的主意,我有我的打算!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抗战都胜利了,我们还怕什么,也该到了我们为自己做主的时候了。”
为此,高树勋毅然决定:利用蒋介石给他的冀察战区总司令的头衔,兵出伏牛山,挥师北上,收编伪军,接受日军投降,到北平以北去占领一块地盘,日后再作打算。
围在高树勋身边的军官们,听到这一决定,一致表示:总司令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但也有人劝高树勋慎思慎行,不要轻举妄动,免得招惹是非。高树勋理直气壮地说:“出兵受降,何错之有,北上收复失地,为民族胜利之师张目,乃理所当然!”
恰在这时,国民党第5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来电,邀请高树勋进军南阳,以固中原,蓄意内战,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也来电,邀请高树勋去新乡,以便北进,打通平汉铁路,抢占北平、天津。两电比较之后,高树勋考虑到他手下的弟兄们多为北方人,再往南走部队就更不好带了,便接受了孙连仲的邀请,率部出伏牛山,出兵北上。
8月15日,高树勋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率领部队从驻地河南省南召县出发,日夜兼程,9月3日到达郑州附近的新郑。高树勋为了继续顺利北进,到新郑时才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说明他要到石家庄、北平一带去接受日军投降,请蒋电示。对此蒋介石虽然大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为此,在9月5日,蒋介石也只好顺水推舟,令高树勋部“由广武方面渡河向汲县挺进,扫荡奸伪,监视日军”。
9月12日,高树勋部越过黄河,进抵新乡。
随着部队不断向北推移,高树勋的部队要穿过八路军控制的冀察根据地,他知道,这对他和他的部队来说决非一件易事。因此,早在8月初,他已派参议王定南,赴太行去找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联系,但至今没有消息。
此时,高树勋在新乡的临时官邸里焦急地思虑着:不知王参议是否到了太行山,联系的结果怎么样了?
2/王定南奉命出使
王定南是河南省内乡县人,一个知名的抗战人士。高树勋对这个人的名字久已耳熟,但是他们的相知相交却纯属偶然。
那还是一年前,王定南在河南郏县、宝丰等地组织“河南人民自卫军”进行抗日反蒋活动时,自卫军被国民党汤恩伯部缴械,王定南夫妇以“通共”的罪名被扣押。那时,高树勋部正驻在河南镇平一带。王定南等人被押赴汉中途中,路经镇平县大榆树村时,高树勋慕名看望了他们。从谈话中,高树勋感到王定南不仅具有学者风度,谈吐不凡,而且还是个有气节:重义气的人,虽有“通共”之嫌,但并无不良企图。于是,对王产生了好感,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临别时,高树勋对王定南说:“王先生雄才大略,君心坦荡,是一个成就大事的人,望多加保重,以后我一定设法营救你。”并当场拿出一摞大洋交给押解人员,嘱托路上要好好照顾王先生。同时,当场把王定南的夫人唐宏强释放,并写下字据,主动承担责任。为此,王定南非常感激高树勋,两人就此结下了生死之交。
此后,王定南被送到汉中国民党第1战区军法分监部关押。1945年4月,王定南由高树勋和国民党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保释出狱,应邀从汉中来到镇平县高丘镇高树勋总部驻地,被委以总参议,留在冀察战区总部。
1945年7月,八路军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奉中央军委命令,率部自豫西巩县、登封一带挺进鲁山、南召,拟以伏牛山为依托,开辟新区。
胡宗南闻讯后,电令高树勋部进驻南召、嵩县地区,阻止八路军南下。此时,高树勋已被委任为冀察战区总司令,他想:我的队伍迟早要到冀察地区去。但那里是共产党、八路军控制的地区,抗战八年和八路军的关系搞得还不错,现在抗日战争胜利在望,更应该与八路军建立秘密联系,以免再发生冲突。因此,高树勋想起自己在河北省保安处任职期间,曾和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有过交往,于是决定派人去找彭德怀,先疏通一下关系。但派谁去呢?高树勋思之再三,*后决定派曾和共产党有过交往的王定南出使太行。
王定南赴太行山临行前,高树勋取出一块白绸布,给彭德怀副总司令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向彭将军致以问候,希望和共产党、八路军建立联系,请彭将军指教等。高树勋把信交给王定南后,叮嘱再三,要他务必面见彭将军,讲明他的初衷,以便达成共识。
8月1日,王定南带着一把雨伞,在一个雨中的清晨,从南召县李青店高树勋总部出发,向太行山晋冀鲁豫解放区奔去。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主要靠步行,加之秋雨连绵,道路泥泞,行走很困难。王定南晓行夜宿,经过10多天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了新乡孙殿英的司令部所在地。王定南知道孙殿英和高树勋素有交往,便以路过此地,顺便代表高树勋看望孙殿英为名,送上一点小礼物,并借此到孙部投宿,以便寻找在孙部进行统战的中共方面的工作人员。
当天晚上,在孙殿英部搞统战工作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朱穆之,通过内线得知高树勋派王定南潜赴太行的目的后,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并建议主动和王定南接触,以便摸清情况以后协助王定南,见机行事,进一步促成高树勋的义举。
经上级同意,次日夜晚,朱穆之找到了王定南。言谈之间,朱穆之了解到王定南要去邯郸,便说:“老兄,邯郸一带可是八路军的地盘哟!”
王定南说:“没关系,我在那边有朋友。”
朱穆之又说:“八路军里,我也有朋友。”
两人在交谈中,各自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王定南得知朱穆之是中共方面的统战人员后,非常高兴,便把高树勋要他给彭德怀送信的事说了出来。朱穆之表示一定尽力相助,并根据上级的指示,主动提出和王定南一路同行,为王带路。对此,王定南非常高兴,因为继续北去的路他也不熟悉,正苦于没人带路,朱穆之的不请自来,真是令他喜出望外。于是,他们在新乡小歇几日后,便一起踏上了北去的旅途。
8月27日,朱穆之把王定南带到了河南林县任村。
任村,地处太行山南段的林县盆地,抗战以来,这里便是八路军晋冀鲁豫根据地一个南来北往的交通联络站,因此,也叫任村豫北办事处。在这里,他们恰遇从延安归来,要回华东去的陈毅和到晋冀鲁豫军区的领导人薄一波和滕代远等。这一意外的相见,使朱穆之非常高兴,因为他和陈毅等人早在延安时期就相识了,多年不见后,竟在这里重逢,朱穆之便把高树勋派王定南给彭总送信,希望和中共建立友好联系的情况,向陈毅、薄一波、滕代远等领导作了汇报,并希望他们能见一下王定南。
陈毅等人接受了朱穆之的建议,立即在住处接见了王定南,并仔细看了高树勋写给彭总的信。陈毅说:“很好,我们几个人是路过这里的,听说你来了,先和你见个面,具体如何办,你到涉县赤岸去见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他们会同你详细谈的。”
8月下旬,王定南来到河北省涉县赤岸晋冀鲁豫军区所在地,受到八路军总部情报处副处长申伯纯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镇的热情接待。黄镇对王定南说:刘司令员、邓政委刚刚离开总部,到1黎城前线去了,你先住下,我们立即和前线指挥部联系一下,有了消息及时通知你。
第二天,申伯纯来到王定南住处,说:“刘司令员、邓政委从前线来电,叫你到黎城去见面。”于是,申伯纯准备了马匹,亲自送王定南到黎城。
8月29日,刘伯承、邓小平从前线回到黎城,立即接见了王定南。刘、邓看过高树勋写给彭德怀副总司令的信后,王定南详细介绍了高树勋这几年在国民党军队受排挤打击的情形,以及曾和陈先瑞进行火线会谈,并达成停火协议的情况,阐明了高部想起义的初衷。
刘伯承对王定南说:“彭副总司令已不在太行,回延安工作去了。有关与高树勋将军联系的事你要抓紧时间办,事不宜迟,越早越好。我给高树勋将军写封回信,你带给他吧。”说完,提笔写了回信。
王定南接过信后,邓小平对他说:“现在高树勋部队已北进新乡,你要赶快回新乡去,把我们的意见告诉高树勋将军,请他好好想一想,希望以后不断联系。”
刘、邓研究了对高树勋的争取工作,决定由申伯纯负责,组成一个工作组,成员有边区参议会参议靖任秋、总部参谋和情报部门的路展、李新农、席一、刘岱,此外,还有交通联络和电台机要人员辛良志、郝文祥、徐双海等。
争取高部工作组组成后;军区领导薄一波、滕代远给大家作了简短动员,申伯纯讲了工作组的任务和注意的问题,并和大家一起研究了具体行动计划。申伯纯决定,先派塔岗情报站的辛良志、郝文样二人随王定南即日启程,前往新乡。
9月上旬,王定南和辛良志、郝文祥一行3人,经过两天多的跋涉,由塔岗来到新乡高树勋总部。高树勋急切地询问赴太行的情况。王定南告诉他:“彭德怀将军已回延安工作。我见到了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他们对司令的想法非常高兴,刘司令员还给你写了一封信。”说着,把信递到高树勋手里。高树勋接过刘伯承司令员的回信,只见信中简练的写到:
建侯兄:
定南来我处,详情已悉。现有我的两位朋友前往贵部谋职,望能予以关照为盼。有关我处之事,我的朋友全权代为转达。别无事,笔不多叙。
高树勋反复看了几遍,随即将信烧掉。接着便问起刘伯承在信中提到的朋友现在何处。
这时,王定南才向高树勋转达了陈毅、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八路军领导人对高的问候和期望,并把这次去太行的经过和八路军派辛良志、郝文祥同他一同前来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高树勋听了,十分激动,并告知王定南他想尽快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
第二天,高树勋来到辛良志、郝文祥的住处。王定南把辛、郝二人作了介绍。高树勋说:“欢迎你们远道而来,感谢你们的热诚帮助。但是,这里是第11战区所在地,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很多,你们不宜在此久留。王定南的太太唐宏强现在西关一家粮店里住,那里有一间空房,你们马上搬到那里去。”
……
张明金:辽宁省宽甸县人。1972年12月入伍。现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正师职研究员,大校军衔。主要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八路军新四军全面抗战实记》、《中华爱国将领传》等。为《长征,英雄的史诗》(16集)、《中国人民解放军70年实录》等电视片主要撰稿人。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编审之一。
◆ 二十多年的儿童失踪案,因保守党议会大臣之死再次浮出水面,背后究竟隐含着怎样的关联?◆明、暗双重叙事互文,揭秘奇斯韦尔庄园兴衰史!在光鲜的上流社会地位和至高政...
名家·名译--飘(上下) 本书特色 玛格丽特·米切尔*姜晓菡译的《飘(全译本上 下名家名译)(精)》以对女主人公思嘉生活和爱情经 历的描写,反映1...
《水乡南庄》内容简介:南庄镇位于广东佛山禅城区西部,是佛山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南庄开埠于宋代,以桑基鱼
留德十年 本书特色 《留德十年》收录有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的诸多作品,其中有与代表作选集名相同的《留德十年》,这篇文章,先生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其当年抛家傍路赴德...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羡林随想录-七 内容简介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我教了一辈子书,从中学教到大学,从中国教到外国,以书为命...
茅盾代表作-(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这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本书是林徽因的小说、散文、书信集。林徽因文学作品不多,却均属佳作,其语言清新隽永、活泼灵动、内涵深厚,知识性强。本集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
唐弢读书 本书特色 这本《唐弢读书》系“名家读书系列”之一,选编了唐弢先生多年来写的散文随笔集。先生爱买书、藏书,更爱读书。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从事创作,他不但研...
二十一个故事 本书特色 《二十一个故事》是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创作集大成之作,收录其写成于一九二九至一九五四年间的二十一部短篇小说。《地下室》中的小男孩因目击一...
魏晋风骨化沉香-2版-唯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这个旖旖迷乱的时代里有人醒,有人醉有人怨,有人痴有人秉烛游西园叹人生白驹过隙,当及时行乐有人沉迷酒与药心绪率性癫狂...
鲁迅语录 内容简介 *对鲁迅的评价和推崇影响了整个一代人的审美倾向。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人格*高成就的鲁迅是不会死的,无论他反对过多少人,曾被多少人反对过;被骂为...
胭脂记 本书特色 “一抹胭脂,双颊生辉。”胭脂,是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在这部《胭脂记》中,孟晖写了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胭脂,与之相关的制作配方、历史文化典故...
李敖私房书:五:一个预备军官的日记(下) 早年日记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
黄节诗学诗律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由《诗学》和《诗律》两书组成。《诗学》讲述了先秦至明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诗律》主要针对五言和七言的近体诗的格律而论。黄节诗学诗律...
最好的温柔是不离不弃 本书特色 比“爱”更动人的是“相伴”。《*好的温柔是不离不弃》由张曼娟精选蒋勋、余光中等台湾名家创作的以“相伴”为题的散文结集而成。总有一...
心里的锁-中国当代优秀轻文学作品选集-2 本书特色 当代奇书三年获三奖十年数百万曾获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2003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香...
动物印象 本书特色 本书是诗人刘向东的动物专题散文集,叙述主题囊括兽鸟鱼虫。作者对动物情有独钟,视它们皆为灵物,既带仙气又富智慧,书稿中的65篇散文,一篇记一种...
鼠疫 本书特色鼠疫 内容简介 阿尔贝·加缪一方面强调鼠疫的多重含义,另一方面又坚持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抵抗纳粹的斗争。这并不矛盾。具体所指,这是不...
我的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王蒙编著的《我的人生哲学》是一本主题随笔集,王蒙以自己的经验与体悟,从多个角度表达了关于人生艺术、人生价值、人生态度、人际关...
萧红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萧红散文选集》内容简介:萧红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名篇如《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牛车上》、《小城三月》等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