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而敏感的话题,政治历史是一部活的教科书。长期以来,对政治问题的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史学家、政治家。人们不断挖掘新的材料、发现新的问题,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去探索它的深层奥秘。写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大国政治抉择问题的研究,发掘其中所蕴涵的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从中探索和提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倾向性和规律性问题,为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研究政治问题的规律和特点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沉淀,需要借鉴前人关于政治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坚持方法创新,这样才能把握政治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作出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由于笔者研究政治问题的经验不足,能力水平有限,加之相关资料限制,本书的一些观点、论述和提法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
关于对政治概念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有诸多解释。世界公认的现代政治学权威工具书——《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关于政治概念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政治是经济的上层建筑,亦分制度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后,政治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活动,是指人们获取、利用、影响公共权力以分配利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行为、关系的总和,即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其中政治制度是主体,而以政治制度为基础形成的政治观念对社会政治发展进程又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
人类社会发展是按照集中(人类起源于高度单一的原始群)走向分散(人类社会地域化原始部落的出现),然后又缓慢向高度集中(社会集团、国家、国际社会、天下)这样一种线性趋势发展的。人类历史已经出现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一)原始社会的发展进程
原始社会从原始群的形成开始,是人类历史上*早的社会。考古发现和大量史料显示,地球产生于大约46亿年前,生命产生于大约33亿年前。大约在3000万年前就出现了*早的猿类动物。它们虽为林栖动物,但身体已成为半直立状态。从新生代中新世(1200-2500万年前)到上新世(300-1200万年前)后期,是从猿向人转变的过渡阶段。在30万年前至300万年前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血缘家族”开始形成,这是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族”内部已经形成一些大家认同并共同遵守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规矩,家族内部生活相对比较有秩序。人类在“血缘家族”时期分为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两个时期。大约5万年前人类种族开始形成。人类学家将人类分为三大种族,即亚美人种或蒙古利亚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和澳大利亚一尼格罗人种(黑种)。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动物驯养、植物栽培已经相当普遍。
从公元前5000年前后进人金石并用时代至铁器时代,人类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犁耕农业开始代替锄耕农业,大规模的游牧部落开始出现,人类**次社会大分工发生,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在**次社会大分工以后,男子成为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主要生产者,妇女从事的家务劳动逐渐居于次要地位,男子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形成,夫妻关系开始从对偶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女子嫁到丈夫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制造,如生产工具制造、纺织、酿酒、榨油、建筑等开始独立进行,于是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发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原始社会的人类共同劳动、由长者或健壮者平均分配生活必须品,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自由、相互帮助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有了剩余产品,于是发生氏族或部落之间的战争,人们为了扩大再生产,不再杀死战俘,而将战俘和无力偿还债务者当做奴隶,专门从事苦役般劳动。自此,人类社会开始从原始社会向有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发展。
(二)人类进入有阶级社会以来的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截止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万年前。自奴隶社会起,人类开始进入有阶级社会。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国家,*具影响的有古埃及和阿卡德王国、苏尔巴图王国、腓尼基王国、亚述王国,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苏尔美、巴比伦、亚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中国、印度以及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的国王作为奴隶主贵族头目,掌握了全国土地、国家财政和奴隶等所有权,然后将土地和奴隶分封给各地的奴隶主,作为奉禄供他们世代享用。这时的国家大概是以某一部落为中心,聚集周围的村庄联合而成。国家有国王、独裁官、执政官、监察官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财政、元老院等官位和权力机构,氏族贵族利用传统的血缘关系在国家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国王王位继承采取世袭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公元前10世纪前后至公元17世纪中期,是世界范围内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衰亡的时期。在中国,从公元前1060年前后的西周起进入封建社会的,其统治长达2900多年。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起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到公元11世纪,欧洲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完成,到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止,欧洲封建主义统治了1100多年。世界*早的资本主义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经历了20年,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议会主权,从而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基础。到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立法权已经高出行政权。1832年、1867年、1884年和1885年英国的四次议会改革,确立了“议会至上”和“议会主权”的原则,国王权力转到议会,议会成为*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基本成熟。法国民主政治
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的君主纷至沓来,企图对革命进行镇压,使得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艰难。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废除了国王统治,成立了**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是共和国成立的政治口号。之后又经历了多次反复和改革,相继诞生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共和国。欧洲资本主义建立以后,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先后向东南亚、美洲、非洲和印度、日本、锡兰、波斯、中国等国拓展殖民地,以武力打开通路,直接掠夺或进行奴隶贸易。俄国也不断向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扩张。1763年至1875年间,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发展*快,成为世界上*大的殖民国家。到1914年,全世界有67%的土地和60%的人口处于殖民国家统治下。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开始从非洲掳掠黑人到美洲为奴,奴隶贸易由此而生。整个奴隶贸易是极其残酷和血腥的,经历了300多年,以英国
议会1807年2月23日通过的《废奴贸易法案》为标志,到1815年全欧洲才基本结束贩奴贸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国家竞争加剧,又出现了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等新的殖民国家,新老列强为瓜分殖民地、掠夺殖民地源料、向殖民地倾销产品和投资获利等而进行激烈的争夺甚至殖民战争。于1914年至1918年、1937年至1945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于1949年4月4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至2007年资本主义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其中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园等西欧国家。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科学理论正式诞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点是:按世界如实说明世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创造历史,而不是上帝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自然观与历史观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等。19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社会主义诞生的前提。19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通过和平改良方式建立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平均富裕的社会,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傅立叶1803年发表的《新世纪》一书中,在批判资主义“文明制度”的基础上,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称之为“和谐制度”。圣西门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未来社会的“实业制度”。但无论是傅立叶的“和谐制度”还是圣西门“实业制度”都有许多资本主义的因素。欧文在批判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圣西门“实业制度”的基础上,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他设想未来社会实行劳动公社制度,劳动成果属于劳动阶级。为了实践这种共产主义理想,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他的信徒于1824年来到美国,在印第安那州购买了8万英亩土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进行共产主义试验,约有1000多人参加,试验后来失败了。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1842年在他的《一个社会改革的理想》一书中,描绘了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是和谐、自由和共有共享的社会。这本书被马克思称之为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恩格斯说,魏特林“可以算是德国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观点和学说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其内涵主要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基本点主要有:按世界的未来面目组织世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建立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大部分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而对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始终慎之又慎,论述极少。只是《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对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从宏观上进行了预测。这些论述只涉及社会主义,而未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由法国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建立的“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了72天,但这是创造新的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次伟大尝试,它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家,建立了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上诞生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经过六年多的社会主义实践,发现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去做并不符合苏联实际。他讲了两句名言:“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苏联193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1939年又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以后又提出全面建设共产主义,计划用20年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斯大林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的提高,离开了苏联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忽视商品经济发展,过分强调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发展;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片面地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巩固等。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发展。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大胆探索,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体系,中国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在人类进入21世纪,在科技日新月异、思想百家争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永远不变的追求和行动指南,中国是当今世界让马克思主义明灯闪耀得*亮的国度。马克思主义至今已经诞生了150多年,尽管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主义思想仍然是科学真理。在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等多家西方媒体组织的公元2000年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评比活动中,马克思排名高居榜首,被称为“千年风云人物”和“千年*伟大的思想家”。进人21世纪之初,世界著名调查公司在全世界进行民意调查时统计的数字显示,马克思仍被公认为世界*有影响的思想家,即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者,也承认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揭露得*彻底、*深刻的思想斗士。
(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物壮物衰、兴衰交替,实质上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其中生产力因素、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状况等,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着决定作用。
1.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是生产方式的主要方面,亦称“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生产力由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生产力是生产中*活跃*革命的因素,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社会形态等这些历史发展链条上前进的真正动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社会农牧业分工的出现,就没有氏族和部落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冶炼技术,就不会有金属工具的出现,人们仍会停留在旧石器时代,也不会有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到来。金属工具的出现,犁耕农业代替了锄耕农业,农业日益专门化,产生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部落,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的**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制铜、制铁、铸造、制陶、编织、榨油、酿酒、造船、建筑等的日益复杂和专业化,发生了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农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剩余产品增多,社会分化加快,从而导致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到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导致了**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工厂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代替,生产工具由铁器推进到机器,社会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业生产率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增长,推动了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西欧从公元476年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与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相比晚了一千多年,西欧当时的生产力相对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西欧在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之时,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是基督教和一些破烂不堪的城市;生产不发达,商品流通微弱,闭塞的农奴庄园是当时主要经济细胞和基层的政治组织;封建割据、王权衰落、整个精神文化领域为僧侣阶层所垄断,劳动群众反农奴化斗争持续不断,这些都是早期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从18世纪后半叶起,经过产业和科技革命,英国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进入繁荣时期。1860年,英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但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工业能力,并通过海外侵略扩张、贸易和贩奴等快速成为世界强国。美国快速发展的奥秘首先在于西欧国家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浪潮,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发达国家在科技、资本和世界市场规则上等优势,成为推进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巨大动力。科技发展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仅为20%,而到21世纪初却达到了8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将一些污染重、能源消耗大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增大了发展代价。而留在发达国家国内的企业大都是附加值高、污染小、获利大的高科技产业。2007年全球*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中,欧美国家占了九成以上。美国生产一架波音飞机就可换取中国生产的上亿件服装。仅20世纪80年代至2006年,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国家的投资就达几万亿美元,这些投资都获得了很大增值。发达国家正是靠出121高科技产品获取高附加值利润,靠进口廉价资源这“一高一低”积累了财富。也正是科技发展,大大地促进了西方发达资本圭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猛上升,在整个经济中达2/3,在第三产业中信息产业达1/3。在美国,知识型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在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达90%,科技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人口的素质,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发达国家相继进入高消费的“富裕社会”。这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繁荣时期。这种趋势在21世纪的未来几十年内还将继续下去。
……
陈士富,贵州安顺人,1955年1月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任过教师和地方政府工作员,在二炮部队、机关,总部机关和空军机关、部队工作过。曾出版《中国国家安全若干问题透析》、《战争纵论》、《润物无声》等专著;创作了《绿色年华》、《蓝天卫士》、《与电波同行》、《贵州放歌》等歌词参加军地比赛获创作一、二、三等奖;曾创作大量美术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其中“秋阳下的高原》、《天地悠悠》、《奔流不息》、《峡江图》、《雄关》、《泰山晨曦》等国画作品被国内外重要场馆收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
百年骗局-揭秘全球恐慌的真相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种族灭绝、恐怖主义活动等*严重的暴力行为的实务探讨著作,其中也不乏对暴力行为在当代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的分...
日志中国第一卷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六卷一部改革史三十年一日从头阅……翻了一下案头的报纸,“日志中国”已出到143期。一份报纸拿出如此多的篇幅、持续这么长的时间...
中国共产党章程 本书特色 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章是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为指导,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而制定的党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强有力的武器。中国共...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 本书特色 在此书中,郑永年主要就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会科学及其知识体系、如何更好的解释中国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兼论对中国...
交流学讲章 本书特色 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同别人打交道的。打交道就需要懂得交流学。交流学是人人都需要的。——吴建民交流学讲章 内容简介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同人打交道...
《当你被看见》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内资深心理咨询师胡素卿的作品。在这本书中,胡素卿结合自己的接访实践,讲述了9个身处不同人生困
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 本书特色 1.非常具有话题性。引起话题是一本书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一本著作,引起广泛争议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
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 内容简介 美国西北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威布这部《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就是通过对美国民主成长历程的考察,分析了影响美国民主制度...
现代性能够幸存吗? 内容简介 阿格妮丝·赫勒和她的丈夫费伦茨·费赫尔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一直关注并讨论着现代性的各个方面,为此赫勒写了《现代性的...
观海行策-王卫星将军论台海 本书特色 《观海行策:王卫星将军论台海》是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王卫星针对台海问题的研究文集。作者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安全的视角出发,围...
中国共产党章程 本书特色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
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论 本书特色 李宏图编著的《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论》是欧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本书详尽表述了欧洲政治思想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普遍性的观点,以及...
民主的不满 目录 译者的话前言**篇程序共和国的宪法**章 当代自由主义的公共哲学自由主义的自由与共和主义的自由对中立性的渴望效用主义与康德式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
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 本书特色 《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 内容简介...
传承与超越-中国政治学理论撷英 本书特色 《传承与超越:中国政治哲学理论撷英》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传承与超越-中国政治学理论撷英 内容简介 政治学作为“研...
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本书特色 两个甲子的轮回,围绕甲午战争仍然是是非非。区别于众人合著的文集,区别于“间谍说”、“投降说”等妄言碎语。著名学者马勇以...
《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内容简介:关于本书《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是一部深入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战略格局和国
六韬三略-图文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集合多部著名古代兵书的经典著作。《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
百年航母 本书特色 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将军精心打造,倾情奉献。解读世界海上霸王的前世今生。细道中国航母梦圆的曲折历程。本书是中国关于航母题材的**部权威专著。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