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一盏灯

禅是一盏灯

作者:杜松柏 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2008-02-01

评分:4.6分

ISBN:9787544323376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禅是一盏灯 目录


生活化的禅话
自序
达摩西来
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见性成佛
顿悟与渐修
死在句下
死蛇活弄
衣钵弟子
超师之见
香象所负
宗主印可
安心法
不污染
风动幡动
平常心是道
反常合道
圣谛不为
阶级历然
不以思知
树上树下
有主沙弥
万里无寸草
大死一回
鱼死水里
时节因缘
磨砖作镜
打牛打车
毫厘有差
问有答无
养一条水牯牛
珊瑚撑月
赵州吃茶
赏棒罚棒
活人剑
白衣拜相
明眼人落井
一切放下
诸恶莫作
不作不食
独坐大雄峰
百鸟衔花
日日是好日
粥罢洗钵
无位真人
回机起用
呵佛骂祖
有与无
明暗交参
银碗盛雪
体用不二
附录宋代理学与禅宗之关系
主要参考书目

禅是一盏灯 内容简介

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人文价值和真理价值的字眼,它所包含的大智慧是见闻觉知不能到、思维智识不能通、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超越心智的境界,为一代代文化精英所追寻。
本书汇集了台湾学者杜松柏博士多年的参禅心得,其所辑50则短文既是他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写下的一系列生活顿悟,也是他发明本心的机要。写法上多以禅门公案为题,结合日常生活,生发各种感慨。读来趣味盎然,别有一番境界。书名“禅是一盏灯”则形象地说明了此书的启明性质和指引作用。

禅是一盏灯 节选

达摩西来
菩提达摩应是*成功、*有名的外籍传教师了,他成功地将禅学传来中国,为西王二十八祖,中华初祖,是开派的祖师爷;又哄传着“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等神话,中国武术上的神奇,几全归之于达摩,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西来,极有价值和影响。《景德传灯录》记其传法云:
迄九年已,欲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时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日:汝得吾皮。尼总持日: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日:汝得吾骨。*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卷三)
达摩来华,据《景德传灯录》等记载是在梁普通八年,其事迹有种种传说,以有记载的文献资料考之,均有未合(详见《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但毫无疑问,达摩确曾来华传法,而且确系禅宗的建立者,这一段应是其*后传法的记录,可注意的是达摩的选拔传人,是公开的选拔,而非秘密传授;尤其违反常情的是,慧可仅“礼拜后依位而立”,于达摩的考问,没有任何的言语答复,应是缴了白卷,可是却等于得了满分,授以宗主的地位:“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显示了禅宗着重潜符默证而不重言识知解的特性。
达摩在华所收之弟子,可能不止于道副、尼总持、道育、慧可四人,而得其心法的,当止此四人;黄河之水,其始不过滥觞,这小小的宗派,其后竟如巨浪滔天,成为*突出、*显扬的禅宗,应是宗教史上的奇迹。达摩西来,其意义在于传法立宗,可是以后形成公案,成为历代宗匠机锋应答的问题,赵州从谂的“庭前柏树子”即系一例: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日: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日:我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颂古联珠通集》卷十八)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表面上问的是达摩祖师西来,意旨何在,而实际上问的却是如何成佛作祖!如果系前者,则不需问,也不难直说直答,因为是后者,才难于真心直说,故直举耳目所见的“庭前柏树子”作为答话,致问话的禅人怀疑赵州是“以境示人”。因为赵州答非所问,而又不能以理解智知,于是参公案的人,一则认为系含义深微的有义语,如汾阳善昭云:
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同上)
道本天成,道无不在;悟道不假修持,正如柏树之不待牛犁耕作,此“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的寓意;“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汾阳善昭认为赵州“庭前柏树子”的答话,显示出千条道路,都是人道之门,正如稠密的柏树,也是“眼目”之所在,开眼人道的门径,那么赵州的答话,岂不大有意义吗?可是泐潭灵澈的“西来意颂”云: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祗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五灯会元》卷十五)
灵澈禅师把赵州的答话,认为是扫荡情识意想的无义语,贵在当下悟知,不假思解智知,与他答话“我话居山七八年”无异。东土西土,佛性不异,印度中国,大道无差,故云“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人若悟道透彻了,则云翳尽去,大道自现,如月到窗前,也不会问祖师西来意了,更不会迷误在赵州的答话之中,致疑索解了。
灵澈比善昭更能得赵州答话之意,因为“庭前柏树子”并不是针对发问、深有含义的答话,而且依善昭所云,赵州正是“以境示人”,可是赵州当下已否定了这一可能,下面的公案,更是有力的证明:
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微云:与我过禅板来!牙过禅板与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西来意。牙又问临济: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济云:与我过蒲团来!牙取蒲团过与临济,济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西来意。(《碧严录》卷二)
翠微、临济之打龙牙,是认为言语不能解答祖师西来意的问题,龙牙并非不知此理,却认为纵然不用理解而知,在禅板责打之下,未悟的人,仍不知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看来达摩西来,不但开创了禅宗,单就他的“西来意”,也引起了禅海风波。同样的问题,会发生在其他的宗教上吗?以天主教而言,并没产生“如何是利玛窦西来意”的问题。禅宗的特殊也就在这些方面,因为要绕路说禅,避免真心直说呀!
禅宗是达摩开创的,可以称之为祖师。禅家妙道是达摩传来的吗?答案却是否定的,越山师鼐的开悟诗道:“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他认自己的悟道,距相传达摩来华的时间——梁普通年间已很久远了,达摩不曾把至道由葱岭“携带”前来,因为道无不在,故不必带,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又焉能携带呢?达摩顶多是传达道的使者——传信人而已。扩推此理,任何伟大的发明家,只是某方面的发现者而已,因为其理其物,早已具备了,仅是借其手而引发罢了,然而已足流传不朽,正如达摩一样。
教外别传
“党同伐异”,是人类的通病,也是政治人物、社会团体等常有的现象,甚至“纯洁”的学术界,与世无争的宗教,也未能例外,诚令人诧惊万分。可是宗门——禅宗、教下——佛教之争,却留下了很好的风范,正是彬彬君子之争,没有争意气,没有为反对而反对,结下不解之仇的后遗症。
“君子群而不党”,这是孔圣的教言,可是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以孟子、荀子的学养、德行,而荀子大呵诋孟子;以朱子、陆象山的纯然儒者,一代宗师,可是鹅湖之会,不但没有化除学术上的争执,而且成见日深,以朱子的豁达明理,闻象山逝世,竟说:“可惜死了告子。”语含讥刺。到朱子的弟子,竟骂陆氏为狂禅,二派成了水火之势。因为任何的“党同伐异”,开始是争是非、争真理,到派别既多,人多品杂,于是形成门户,乃争意气、争利害,日久媾怨,嫌隙日深,于是势成水火,为反对而反对了。
禅宗自达摩来华创立,由梁至唐,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时是佛教中微不足道的小宗,可是后来由附庸蔚为大国,于是自称宗门,谓佛教各宗为教下,隐然成了抗衡之势,禅宗公然标榜了它与佛教的不同,达摩的《悟性论》自揭宗旨道: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佛教重三世因果,重功德修持,又由礼佛、诵经,从师以求法得道。禅宗却一反其道,标榜向自己求,向自己的心性悟解求!所以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佛教*重文字,以文字为般若,经、论、律如云如雨,禅宗更加以反对,故日不立文字;表示另有传授,不在佛教宗派之内,故日教外别传。简直是有意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宗教革命!这果然震惊了佛教高僧,但也止于挑着经疏,至南方的禅宗道场,作佛法上的辩论,有的辞穷技竭之余,反而归向了禅宗。即使禅宗声势大振,成为佛教主流之后,也没有向各宗派“讨伐压迫”,如天主教则设异端裁判所,打击马丁路德,不遗余力,甚至掀起战争,亦在所不辞。由此以观,宗门教下之争,不是彬彬君子吗?虽然有争执,但是纯然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不以力服人,更不以暴力凌人而压服之,所以才能争执而不暴戾,论辩而能容忍,始终保持着理性和风度,没有意气之争,没有恩怨纠缠,没有为反对而反对!
宗教、政党,因为有不同的宗旨、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领袖和组织,往往具有排他性。有时因为站在争教义、争真理、争群众、争权力的立场上,甚至导致无法沟通、调和,不到水火不相容的尖锐对立不会休止。可是佛教、禅宗却不是这样,因为他们有服膺真理的心胸,不存我执的修养,不起嗔怨的理性态度,所以没有意气用事,没有仇怨缠结,在道并行而不悖的前提下,和谐共存,相悦以解,是何等光明磊落!是何等的和平宁静!真是天清地泰。
值得我们每个人平心静气去思考的是:争执应该成为意气和仇恨吗?是非利害不该诉诸良心理性吗?怨一人,恨一事,应该扩及社会、国家吗?有了慈悲和爱意,有了理性和思辨,应该是吹散争执、仇恨的凉风,我们原不缺少这些,真如禅祖师所说:“三岁孩儿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唉!是可悲的人类?还是人类的可悲?
不立文字
禅宗祖师自我标榜其宗风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旁人觉得惊奇而无理,因为在常人的观念里,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载道传技的利器,如许慎所云:“盖文字者,经世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而禅宗祖师却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字的功用,这一主张合理吗?禅宗祖师留下来的语录、公案、灯史,又复如云如雨,不是立了文字吗?岂非自相矛盾?
禅祖师的否定文字的功用,是由超世俗的观念出发,认为文字不能超越万有、承载至微至高的妙道。从悟道的*高层次来说,悟道的境界,是“绝对合一”的境界,因为至微至高的道,是无所不包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悟道以后,用语言文字去述说“道”的话,那“道”便变成了言语文字论说的对象,而使用语言文字的人,变成了论说它的主体了,这样便成了能说、所说的对立,便不是“绝对合一”的境界了。何况在以语言文字论说之时,要以“理性”“思维”去心营意想,便有引起“悟后迷”的危险,因为这个道只可直感领会,不许思考智知,洞山的“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便是针对这种悟后迷的危险而说的。所以从悟道的*后境界而言,是拒绝语言文字的,故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于至高妙道,才说:“不可说!不可说。”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道的不可言语文字叙说而言,是未曾说着一个字,可是却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当然都是用文字记载的;文字太粗疏了,不能记载精微的道理、复杂的经验,所能记的是糟粕,不是精华,庄子的《天道篇》说: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日:“敢问公所读者何言耶?”公日:“圣人之言也。”日:“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日:“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矣!”桓公日:“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日:“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矣。”
一个做车轮的匠人,尚且不能把他得心应手的斫轮经验,透过言语,传授给他的儿子,常人又何能用文字的记述,传达那精粹的道理呢?既然不能,那文字所记载的,只是古人糟粕了。这则寓言,深有至理。尤其是至微至高的妙道,当然无法由文字传达了,如云如雨的佛教经典,所记的也不过糟粕罢了,所以临济大师才说“法离文字”,才说“乃至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的故纸”。将佛教视为至宝的经典看做卫生纸,并不是疯狂,而是纸上无道,文字既不能载此精微之道,不过是纸而已,而且加上了很多油墨,造成了纸的污染。
佛教各宗派,*崇拜经典,经典也不是全无载道的作用,可是以为至道全在经典上,完全向经典上求道,则显然是一种错误,因为没有佛陀的智慧、修持、心境、领悟、环境背景,焉足以由如糟粕的文字记载,明了其所开示的妙道呢?如果“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坚信由经可以悟道成佛的话,则危险极了,“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飞鸟尽迷巢”,岂不是误人误到底了吗?这是禅宗不立文字的理由,虽然违反世情,但是深合其宗旨。
禅宗既摒绝语言文字,不许其能载精微之道,可是禅人所立的文字,何以又如云如雨呢?所以禅人也于不立文字之后,下了“不离文字”的转语,因为人类的智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明比文字更能载道的工具,文字虽然不能载至微至高的妙道,毕竟是一种记载,至少是一条线索,可供后人作“死蛇活弄”的凭借。再者禅祖师的公案语录,极少直接去道论那妙道,而是避免“真心直说”,以象征的动作、比兴的诗偈、形象化的语言,去象征、暗示、比拟,因为没有直接况它论它,所以“不触”、“不粘”,而目的在说它论它,所以“不脱”、“不背”,虽然免不了是文字记载,但不过是“绕路说禅”,说了而未曾说,所以“言满天下无口过”。对于参阅禅宗所立的文字的读者而言,因为禅祖师并没有直接论说妙道是什么,不能用思维的方法去推论解说,仅能用心灵去直接感受,以求心悟神会,免除了文字误导的弊病。所以于“不立文字”的宗旨,似无理而有理。
“不立文字”,有反智识的倾向。世俗之中,不是有“百无一用是书生”、有读书无用的论调吗?读任何一本书,如果不知道作者的时代、环境、身世、思想,尤其是著作时的心路历程,是无法读懂这本书的;读一本书时,若不能文外求意,即理而求事证,就事而求理证,设身处地,把书中的道理,如穿衣服,贴上身来,则也不能得到书中的精微;如果把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捧作金科玉律,会有偶像之弊的危险,迷失自己、迷失归路,有人读《论语》,所信奉的只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只是美食主义者满足口腹之欲的借口而已。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然文字记录的,有精华,更有糟粕,如果使用文字的能力不够,当然会遗精得粗,全书精华少而糟粕多,即使善用文字者,做到了精华多而糟粕少,如果读书的人,无文字领悟的能力,则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尝不出滋味,精华也变成了糟粕;何况人有经验的有无,心智成熟的期限,所以同一本书,少年、老年时去读,所感不同,略读与精读,所得各异,明白“不立文字”的主张,不是使我们对文字书本的看法,更豁达些,更深入些了吗?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